[轉載]陳力生:中華文化精神對人生修養的啟發

陳力生:中華文化精神對人生修養的啟發

一、中華文化的偉大成就

在人類文化中,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印度文化,鼎足而立。印度文化偏於宗教;西方文化以探討宇宙自然發端;中華文化以尋求人生真理為重。故在哲學的領域中,西方哲學的成就在宇宙論與知識論;中國哲學的貢獻則在人生論。西方依賴宗教指導人生。而科學的發達,否定了上帝,宗教的影響力正趨向衰退之中。西方文化的危機畢露,至今不知變向何處?而中華文化與時俱進,歷久彌新。正宜以己之長,補人之短;豈可數典忘祖,妄自菲薄。德國大哲學家萊布尼茲曾說:「西方學術如算學、天文學、論理學、形而上學等,固然超出東方,而中國之實踐哲學與政治道德,實遠勝吳人。孔子學說對於公私生活,井然有序,可謂已無遺憾。此種偉大完美的哲學體系,使歐亞兩大文化互相補益,故歐洲人宜從中國學習人生的道理。」在現代西方文化的危機中,重溫這西方哲學家讜論,更覺有其真知灼見。亦可見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中華文化有六千年燦爛悠久歷史。其中有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至孔子集其大成。中華文化對外來文化亦能包容創新,如佛學中禪宗的創立。儒學亦與時俱進,有宋明理學的產生。百川匯流,故有偉大的成就。中華文化的菁華是人生哲學,其主流是孔孟儒家,老莊道家次之。儒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繼承文化道統,其偉大貢獻在人生哲學。

二、中華文化精神與人生修養

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最大的貢獻在人生哲學。儒家的政治哲學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人生修養開始,進德修業,養成德才兼備的士大夫階級。中華文化精神對人生修養的啟發,約略歸納,有下列十點:

(一)中庸之道

中庸是中華文化的中心。堯舜以來,即以中道立國。堯之命舜,是「允執厥中」;舜之命禹,則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對中道作進一步的發揮。至孔子,繼承中道,以中庸為中心思想。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又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何謂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之道,重在執兩用中,不過之亦無不及。中庸之道所以難行,在知者、賢者過之;愚者、不肖者不及也。走偏道易,執中道難,不得已退而求其次:「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蓋進取及有所不為,總勝於鄉愿,而不失儒家精神。

從中庸之道,對現代人生修養最具指導性。現代西方文化之病在偏,故宜以中庸之道對症下藥。在哲學領域中,西方唯心唯物之爭都是偏而不能全,應以心物合一論統一這個矛盾。在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上,新舊是對稱的、代謝的。今日於昨日為新,至明日為舊。如今日否定昨日,明日亦將否定今日。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只有認識文化的繼承性,執兩用中,方能統一傳統與現代矛盾,促成文化的進步。在東西文化的交流中,空間上有東西,思想上有異同。如能截長補短,因地制宜,必使中華文化日新又新,開拓新的生命。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的矛盾中,偏於物質生活,必迷失於物欲;徒重精神生活,可能與時乖離。唯有調和兩者的衝突,行其中道,才不至於苦悶無依。在處世接物方面,不偏不倚,剛柔並用,寬猛相濟,能屈能伸,從容中道,必然有成。即使中庸不可得,亦可為狂狷,還是有益於人生的。

(二)憂患盈謙之道

撥開易經的神秘卜卦,可尋出其人生哲學與對人生修養的指導性。易從宇宙自然,推及人生禍福。「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自然是「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人事則「亢龍有悔」,「吉凶悔吝生乎動」。故必知盈持謙,以應天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這是一謙而四益。至於貞下啟元,剝極必復,否極泰來之理,則深於憂患,予人以艱苦奮鬥的勇氣,冬盡春來的希望。「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亦感慨言之。

人生是坎坷不平的。天災人禍,吉凶禍福,充滿人生各個階段。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易之所言,已非卜筮迷信,而含有人生哲理。現代心理學家談人生挫折及其適應之道,亦難越此範圍。知物極必反之理,才會居安思危,謙虛自持,臨淵履冰。了解否極泰來之義,處逆境之中,才不至灰心喪志,自暴自棄。進而含垢包羞,動心忍性,奮鬥不懈,爭取最後的勝利。在此多變的時代,際此苦難的人生,易之憂患盈謙之道,對人生修養有極大的指導價值。

(三)力行之道

宇宙自然的現象,列星隨旋,日月遞照,無往不復,終則有始。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法天地自然,力行創造,以充實人生。孔子以「力行近乎仁」,主張「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言與行的關係上,「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可見力行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孫中山的「知難行易」,都闡揚了力行之道。

現代人生修養亦重力行。聖賢的立德在於行,英雄的立功在於行,烈士的犧牲在於行。清談足以誤國,空言何補時艱?現代社會因政治、經濟方面的變化,固不必訥於言,但不能不敏於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事是做出來的,路是走出來的。人應該要有理想,而必得力行以達成。不必陶醉過去,亦不空談未來,只有把握現在,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的步步前進。這就是力行的功夫,也是成功立業的途徑。

(四)修齊治平之道

大學中的三綱領、八條目,是有系統的人生哲學。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指出人生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達修身之效。由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以發揮人生的最高價值。此中以修身為人生的根本。人不論階級、身份,人格是平等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個人的人格可以上升,而達於至善,政治上的理想世界也可以實現。這種內聖外王之道,毫無封建意味,故超越時空,至今仍閃爍其光輝。或以現為民主政治時代,以德治、人治為儒家思想之病,事實並非盡然。禮樂在刑政之先,修齊為治平之本,儒家未發法以言治。為政者豈可無人格修養?民主政治人物以道德為基礎,舍道德而言民主,則必有個人主義之弊。國者,人之積也。有健全的個人,才有健全的民族;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健全的社會。修齊治平之道,還是現代人生修養不可或缺的。

(五)成己成物精神

中華文化的人生哲學,以孔子的成己成物思想而充實完美。以克己復禮而成己,以仁民愛物而成物。論語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庸曰:「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這是何等偉大的胸襟!何等崇高的理想!現代人生,彷徨於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兩極端中。階級鬥爭害人害己,使人生充滿仇恨;自由競爭只求己立己達,也將人生搞得冷漠無情。博愛、兼愛、都成口號。宗教只能以「神愛世人」安撫眾生。如此的人生,只有求助於中華文化,求助於孔子的人生哲學。儒家的成己,不是以己之成功建立於人的失敗之上;在求成己的時候,己存有成人之心;當己立己成之際,更可以實現立人之志。這樣的成己成物,使人生價值高度發揮;使仁愛思想臻於極致。民胞物與,物我一體,這人生才充滿愛,才趨於和諧。

(六)成仁取義精神

孔子言仁,孟子益之以義。仁者心之體,義者事之宜;兩者非由外爍,乃是人性所固有。仁義為儒家倡導的主要道德。孔孟強調成仁取義,遂成中華民族的歷史精神。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成仁取義,將仁義發展到極致,亦使人生價值得到最高的肯定。中國的歷史,不以成敗論英雄;而以成仁取義許烈士。文天祥、史可法的死節,其受後人的崇敬,遠勝於開疆拓土的英雄。其故何在?因成仁取義為人之所難能,且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在。在此功利思想橫行的時代,談仁義已有迂闊之嫌;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似不近人情。但是,人生的價值必須肯定,在此國家民族為難之際,應該燃起成仁取義的燭光,照亮人生。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生死之關,都能看破,一切榮辱,自不會斤斤計較。

(七)智仁勇精神

儒家思想以修身為人生之本,而以智仁勇為修身之道,以誠為智仁勇的原動力,目的是不憂、不惑、不懼的人生境界。孔子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智仁勇連稱為三達德,而以好學達於智,力行達於仁,知恥達於勇。三達德之中,又以仁義為中心。智所以知仁,勇所以行仁。三達德將儒家的重要道德都包含進去了。

對於現代人生,智仁勇的精神是必須追求的。對於此時此地的中國人,這不憂、不惑、不懼的人生境界,更是必需的。如果堅持真理正義,艱苦奮鬥,處變不驚;對今日的世局詭變,與橫逆之來,便無所憂慮。如果好學深思,了解西方文化的逆流,認識中華文化與時俱進;便無所迷惑。如果知恥知病,勇於面對現實,敢於犧牲戰鬥;對將來的險惡風雲,嚴酷考驗,便無所畏懼。智仁勇精神,此古代中國人修身之本,應落實到現代人生。俾養成不憂、不惑、不懼的鬥士,以擔負偉大而艱苦的歷史使命。

(八)忠孝精神

在中華文化的傳統道德中,忠孝是最受現代人議論的。昔日的真理,今日似成渣滓。然則,忠孝之道果真是明日黃花嗎?這必須對忠孝二字所含的真義作一探求,再看忠孝精神對現代人生是否仍有指導作用。

一般人以為忠只是忠君,其實不然。論語:「為人謀而不忠乎?」孟子:「教人以善謂之忠。」夫子之道,忠恕以貫之。由此可知忠之意義,廣於忠君,亦有重於忠君者。即以忠君而言,君為元首,代表國家,忠君又含愛國之意。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早已對忠君之義有所發揮。現代的民主政治,固不言忠君;而忠於國家,忠於民族,其重要性更在忠君之上。至於處世接物,忠於所事,為人謀而忠,待人以忠恕,凡此,皆無一可以或缺。現代人生豈能鄙棄忠的精神?

再以言孝,孝經:「夫孝,始於事親,終於立身。」禮記:「居處不庄,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孝的精神發揮盡致,莊敬信勇都是孝的實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固然不敢輕易損傷;但不能以為貪生怕死的借口,因為戰陣無勇也是不孝的行為。這種孝的精神,對現代人生豈無指導作用?

即以事親而言,人類幼年期特別長,必賴父母的長期撫養。當父母衰老,謀生無力,為子女者亦應盡養親之責。朋友交往,尚有投桃報李之禮;親子之間,豈無反哺之情?現代的社會組織,固有轉變,大家庭制度亦難維持。但是,三代同堂,可使父母晚年有含飴弄孫之樂;兄弟分居,亦可行人子養老送終責。或以西方父子別居、夫妻分財為時尚,殊不知此正是西方文化的短處。老年是西方社會與人生的嚴重問題。不知老吾老何能以及人之老,捨近求遠怎能解決老年人的問題!

現在言孝,亦不是強調父權;古代的父慈子孝,也是相對之義。時代有古今,親情無古今。現代人生應實踐孝的精神,始於事親,以消除人生的凄涼晚景。而終於立身,獲至更充實的人生。

(九)和平精神

中華文化講究內聖外王之道,充滿和平精神。「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宇宙是和諧的,世界是和諧的。人間是和諧的。和平精神生於中庸之道。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禮樂亦在養成和平精神。樂以道和;禮之用,和為貴。在對外關係上,中華民族一向尚和平而不重武力,「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繼絕世,舉發國,治亂持危。」此和平精神成就了中華文化的偉大,也形成偉大的中華民族。

今天,帝國主義陰魂不散,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都充滿暴戾之氣。現代的世界,多麼需要和平!多麼需要和諧!因此,必須發揮和平精神,培養和諧氣氛,以適應世事,調和人生。尤其當此風雨飄搖之際,更應以互助代鬥爭,以清明對迷亂,同心同德,和衷共濟。放棄階級、集團、地域的觀念,掃除小我的矛盾衝突,和平相處,和氣致祥,共成長治久安。

(十)安貧樂道精神

富與貴,人之所欲;貧與賤,人之所惡。而儒家提出安貧樂道的人生哲學,這並非拂人之性,而是要提高人性的尊嚴。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又曰:「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安貧始可以言道,樂道必可安貧。「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是以精神戰勝物質。如此方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安貧樂道的典型人物,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有這種精神,才可以辨義利,不至心為物役,以提高人生價值。

現代物質文明發達,談安貧樂道,似有礙進步,無視民生。其實,儒家講富庶,講足食足兵,並不忽略人民的物質生活。這安貧樂道的人生觀,乃為士這個階級所特應具有的。中國的知識分子,對國家民族有特殊的使命感。用之則行,無暇追求物質生活;舍之則藏,更要有安貧樂道的精神。

現代的知識分子,是否安貧樂道?是引起爭議的問題。以現實生活而言,無恆產的知識分子,搞政治,貴不一定富;搞學術,樂道必須安貧。以人生價值而言,不論人類如何進步,勞心勞力的界限還是有的。學術上應有專精之士,政治上需要管理眾人之事的人。知識分子對國家民族、學術文化,都有其責任。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精神上的富有,可彌補物質上的貧乏。何況現代生活水準,已不至於令知識分子過「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現代的知識分子,亦應「尋孔顏樂處」,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苦,為現代人樹立一個標杆,這必得有安貧樂道精神。

三、中華文化精神與時俱進歷久彌新

人類的科學技術,可以征服太空,但不能征服人的喜怒哀樂。可以改善物質生活;但也會帶來心靈迷亂。上帝的還給上帝,凱撒的還給凱撒,不能迷信物質的力量,不可迷失於物欲的追求。應該發掘人生的價值,尋求內心的清明。吸收中華文化的精髓,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對於一切矛盾衝突,才可以適應而不至於苦痛迷惑。

現代人生問題的癥結,在於西方文化的逆流。雖然,今日之勢,不入於彼,便入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但是,暴雨不終朝,此股逆流的衰亡是必然的。人類文化經過這番風浪的考驗,終將出現一種開朗光明的新氣象。

中庸的中華文化,正可以救西方文化之偏。以孔孟思想為主流的人生哲學,是偉大又平實的。入世而不出世,寡慾而不禁慾,不抹殺喜怒哀樂之情,但求發而中節。這裡沒有耶穌的天國,不求佛教的涅槃,只是一個活潑的現實人生。如能知之真而行之力,便有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樂趣。

中華文化有時中之性。孔子聖之時者也。易彖言時者二十四卦,象傳言時者六卦。「君子而時中」,「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故能日新又新,通權達變,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現在談中華文化與人生修養,必得不泥古亦不薄古,揚棄過時的教條;對於有永恆價值的人生真理,則應發揚光大。在東西文化相激相盪的今日,在世界人生陷入混亂迷惑的現代,中華文化應該古為今用,中為西用。一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一則以己之長,補人之短。如此,不僅對現代人生修養發揮高度的指導性,且將對現代文化作出偉大的貢獻。

原載《螢火集》,巴蜀書社2013年版

推薦閱讀:

[轉載]【地理泄天機】下篇
雪影南瓜餅 轉載
陰陽先生查鎮物秘法 轉載
【轉載】汪國真:當年寫詩因為字難看 如今書法已成墨寶
【轉載】座墊

TAG:文化 | 人生 | 精神 | 修養 | 中華 | 轉載 | 中華文化 | 人生修養 | 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