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 第一部分 導論: 四、行為

返回目錄

  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第一部分導論:四、行為

  聞法時,我們應該在行為方面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應該讓自己成為堪受法教的法器,這需要避免三種行為。

  其一、耳不注如覆器之過。好像一隻碗倒扣過來,你怎麼往它上面倒甘露,它都接不住。這種情況比較容易發生在輕易能見到上師、聽到上師講法的人身上。他們雖然場場必到,坐在聽眾中間,但心裡卻一直想著別的事,總覺得這次不聽沒關係,下次還有機會。如果你好不容易才見上師一面,或者千里迢迢趕來聞法,相信你不會把上師說的話都當耳邊風。

  現在科技發達,上師講法的過程可以錄像、錄音、印成文字,這一方面使大家能夠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在精神狀態比較好、注意力比較容易集中、沒有太多雜事干擾的時候,聽錄音、看錄像等,有了更大的主動性,聞法時就能避免耳不注如覆器之過了。另一方面,科技帶來的便捷也使大家都成了輕易能見到上師、聽到上師講法的人,聞法過程中,心猿意馬或昏昏欲睡、充耳不聞的情況就更多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什麼原因造成了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是因為對佛法、對上師缺乏感激和珍惜。你並不是真心認為這位上師有多麼好、多麼值得尊敬,他講的法有多麼殊勝稀有、能讓你解脫。你心想:我認識的上師多了,比他有名、地位高的有的是,都跟我很熟很要好。我曾經遇見這樣一個人,他對我說:"我在很多大法王、大活佛面前得過大灌頂,像時輪金剛之類,我跟他們熟得很,經常一起吃飯,活佛身邊的人都勸我皈依,可我不皈依,皈依沒意義。"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人喜歡跟上師攀交情,還有一些人喜歡跟上師攀親,如果實在找不到蛛絲馬跡證明自己這一世就是上師的親戚,也必定要懷疑甚至斷言自己前世是上師的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如此一想,不禁飄飄然,很難再把別人放在眼裡,自己也隨之莫測高深起來。其實,不要說做一般上師的親戚,就是做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親戚,如善星比丘、提婆達多,如果對三寶心懷傲慢和邪見,照樣會招致墮落的果報。

  還有一些人喜歡認定轉世、化身。記得我初到漢地傳法,大家都說我是黃財神的化身,我自己也很驚訝:以前從來沒有哪位大成就者認定我是黃財神化身呀!再說我從小到大都窮得很,七八歲之前沒穿過真正的衣服,後來離家求學也是經常要靠上師、道友接濟才能維持生存,像我這樣怎麼會是財神的化身?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想到:也許因為我在五明佛學院協助法王如意寶管理財務,居士們於是便封我做了黃財神。傳統上,西藏認定活佛、化身等有嚴格的程序,對認定者的資格要求也很苛刻,不是隨便什麼人任意地想一想就認定出活佛、化身來。

  作為學佛人,我們放下傲慢、虛榮和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選擇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師,跟著他老老實實學習、修法,使自己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慧不斷增上,就足夠了。佛法何其珍貴!任何一個人,不論他示現貧賤還是富貴,只要他能教我們佛法,哪怕一偈一句,都是我們禮敬的對境。

  第二種應該避免的行為是意不持如漏器之過。碗口是朝上,可碗底有洞,甘露倒進碗里又漏掉了。上師講法你都聽著,就是記不住或者不理解法義。人們常說: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在上師開許的情況下,我們若能把上師講的法記錄下來,對鞏固修行境界會有很大幫助。華智仁波切曾在上師如來芽尊者座下先後聆聽了二十五次大圓滿龍欽寧提前行法,每一次都做詳細的筆錄。他說:上師的教言,我一個字都捨不得忘。後來,他把上師如來芽尊者關於前行法的教言彙集成文,即絢爛優美如奇珍異寶般的《普賢上師言教》。

  紐西龍多上師給弟子阿瓊仁波切傳法時,對於每段引導文的內容,上師略講之後,阿瓊仁波切都要花幾天時間思維其義,然後請上師詳細開示法義,並解答自己的疑問,接下來又是幾天時間反覆深思上師所講義理。儘管已經把上師的教言一字不漏地記在心裡,阿瓊仁波切還是擔心自己以後會忘記,於是請求上師允許他做一下筆記。

  我們的祖師大德們是如此樸實、謙虛,對教法是那樣希求與珍惜。

  我的大恩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當年創建喇榮五明佛學院時,定下規矩,要求弟子把學到的法都銘記在心,平常測驗和年終大考,學生們必須在不參考任何書籍、筆記的情況下,當眾講解經論,有時長達幾個小時。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對佛學院學生的要求,自然要高一點,但是居士,就不必那麼嚴格了,對上師講的法"心有所悟"就行,不需要記得那麼清楚全面。我想,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廣聞博學,正式為他人講經說法,但大家還是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記住和理解經文以及上師的教言。尤其是居士,能精通五部大論當然好,做不到也不必強求,但是要對自己專修的法一門深入。比如你修前行時應對前行的法本反覆鑽研,做到爛熟於心。這不是講經說法的問題,是關係大家自身修證的問題。上師們花費大量時間為我們細緻傳講修法引導文,我們應該珍惜,力爭把每個修法的內涵全部融入自相續中。若有疑難之處就去請教上師,再通過教證、理證加以判別,然後依憑親身實證去體悟所修之法的真實含義。法本中的每一句話都有豐富的涵義,首先要理解它最外層、最明顯的涵義,最好把原文記在心裡,再反覆去思考、去體會,從而逐漸理解、領會它更深層的涵義。在實修中,需要牢牢記住上師所傳的法的每一個細節,反覆串習,才能把我們微弱的靈感和體會鞏固、保存下來,並激發出對實相的證悟。

  阿瓊仁波切當年遵循上師的教言,反覆修習前行。有一次,上師問他修行的進度和效果,他如實作了稟報,已具足真實的出離心、菩提心和對上師三寶的信心。上師聽後說道:"噢!能這樣當然再好不過。但有一點還是要提醒你,依修持前行之力生起的少許善心,若不經過反覆串修,很容易就退化了。暇滿難得等每種前行的體相、定數、次第,你都應該把它們全部諳熟於心且牢牢印持不忘。如此說來,你最好把《普賢上師言教》完整背誦下來吧!"那時候阿瓊仁波切不到二十歲,但其實在他修前行的過程中已經證悟覺性,他的自傳中寫到當時的情景:"那一年,上師給索甲喇嘛師徒及阿旺丹增師徒詳細講述前行,我也趁此良機聽聞了一次前行並作了筆錄。此後的修行過程中,自覺內心隨外境而轉的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無論觀察修還是安住修,都變得輕鬆自然。沒過多久,自心即完全專註於禪定狀態,觀和住都蕩然無存。於自性明空境界之中,自然放鬆,接著一切顯現都變成了明點。再後來,明點也消失於禪定之中,任運現出無任何顯法之境。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上師,他聽後就說:"我不清楚,也許是阿賴耶識。"我自己也覺得應該慎重一點,於是就把修前行時觀修的所緣相一一敏銳地觀想出來。結果觀想越是緊密,反而越能坦然進入無念無顯之境界。我又將這種情形告訴給上師,他依舊說:"我不清楚。"後來上師在傳授正行引導中分辨心與覺性時才解釋說:"這個覺性呀,在你修前行時就向我問及的類似無現定的境界,其實就是!""上師當時沒有點破,甚至根本不給他看有關直指心性方面的法本,只是不斷讓他繼續修前行,並把前行引導文背誦下來。上師擔心過早地印證他的修證境界,有可能使他產生微細的執著,從而無法持續鞏固自己的證悟。

  西藏無數修行人都是這樣,即使已經達到極高的修證境界,仍然會把經續論典整部整部地背下來。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成為飽學之士,而是出於實修的必要。在實修過程中,反覆以經論和上師的金剛語來指導修行、印證修證境界,同時以自證現量印證經論、上師的教言。

  第三種應該避免的行為是雜煩惱如毒器之過。那隻碗里有毒,倒進去再好的東西,都只會變成一碗毒藥。發心不清凈,為了滿足私慾而聞法,或是在聞法過程中,心裡充滿貪嗔痴的想法。這樣,原本可以幫助你解脫的佛法反而成為加強我執的工具。

  以上三種過患會阻止我們成為堪受法教的人,泯滅我們解脫的希望,所以應當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有這樣的過失。除此以外,還有六種情況會障礙聞思修行:傲慢、不相信正法與佛陀、不希求正法、外散、內收、疲厭。

  一、傲慢

  聽聞佛法時,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注意力經常從聆聽、辨析法義上偏離,而有意無意地挑法師的毛病,覺得法師這裡講得不夠清楚、那裡講得不夠究竟,語速不是太慢就是太快,對佛法的理解不如自己正確,如果這種念頭頻繁地出現,就該小心傲慢正在障礙我們的聞思。雖然佛陀也一再告誡大家不要盲目接受他的教法,要理性地分析、判斷、驗證,你可以對法師所講的內容提出疑問,但應就事論事,不針對個人,無論怎樣仍然要保持對法師的敬意。普通世間人對待傳授世俗知識、技藝的老師都知道要尊敬,學佛的人動不動就看不起向自己傳授佛法的老師,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做人最基本的修養都沒有,還怎麼學佛呢。

  若是自心不清凈,就算在佛菩薩身上也能看到一堆毛病,可是這樣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像是撿破爛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習慣性地四下尋找,看有沒有破爛,這樣到頭來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堆破爛而已。聞思修行佛法是一趟探索諸法實相、還原本來面目的旅程,但願我們不要把它變成一趟拾荒之旅。

  傲慢幾乎是無孔不入的。你看現在社會上的人多麼喜歡攀比,生活中到處有競賽、論勝負。別人比自己強就嫉妒,不如自己就倨傲,與自己差不多就更要爭得激烈。有時故意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即使勉強承認別人的優點,也會不屑地說:"你好你的,我壞我的。我就這德性,挺好,沒必要向你學什麼。"嫉妒、倨傲、爭強好勝,這些都是傲慢。細觀察下,我們平時的情緒常常處於傲慢煩惱中。有些學佛人因為傲慢而憤世嫉俗或悲觀厭世,卻察覺不到自己的傲慢,反而認為這是有出離心的表現。生死輪迴的根本在於我執,出離心即是厭離對"我"的執著,厭離由我執衍生出來的形形色色的執著。

  "我"的觀念是一種錯覺,而我們的整個生活就是建立在這個錯覺的基礎上。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會逐漸改變對生活的態度,原來看得很嚴重的一些事其實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事物的狀態以及我們對事物的興趣、熱情、憂慮等等不過是自己的想像。憤世嫉俗或悲觀厭世,說到底還是太執著於"我",把"我"的生活看得太重要。因認為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你才會斤斤計較,才會憤憤不平、悲觀失望。

  對治傲慢最有力的方法是隨時隨地觀察自己,看自己的身體、身體的行動和感覺、內心的感受、思想等等都是怎樣不停地變化的,由此而慢慢體會到:並不存在一個常恆一體、獨立、絕對的"我"。既然如此,心生傲慢自以為是,也就顯得可笑了。建立無我的見解需要長時間反覆地觀察、串習,這樣做的同時,我們還可以採用其他更簡單易行的輔助性方法對治傲慢,比如養成自省的習慣、懺悔罪障、讚歎他人功德、對人以禮相待等。

  二、不相信正法與佛陀

  學佛使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和世界,尤其是金剛乘的教法,把修行人與事、物、心原本的狀況聯結,一切是那樣直接、清新、純粹!你需要放下所有成見,去認知、學習和體驗,像個學步的嬰兒一樣謙卑而熱切。可是我們多麼習慣有成見和經驗撐腰,否則就覺得心裡沒有底,總想走回頭路或半途而廢,在學佛路上一再跌倒、飽受挫敗的我們很容易就會退失對正法和佛陀的信心。這種時候應該想一想,我們無始以來在輪迴中形成的觀念和習氣不可能一朝一夕改變,所以聞思修行遇到困難在所難免,幾乎所有修行者和成就者都是這樣從困境中一步一步堅持走下來的,我們又有什麼好抱怨和灰心的呢?

  因為不能了達法義或修行進展不順利就對正法和佛陀產生懷疑,是不合理的。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學佛,過去和現在都有無數修行者在學習和實踐佛陀的教法,並且他們當中很多人以自己的修行成就驗證了佛法的真實不虛,所以我們不應該以個人暫時的失敗去否定一個被反覆證明為有效的修行體系。如今的時代里,各種似是而非的心靈修鍊體系、莫名其妙的學說理論,只要有人提出來,就有人追捧、信奉,完全不加觀察和驗證,而對經受過幾千年考驗的傳統信仰和修行體系卻滿心懷疑或者輕易就退失信心。如此奇怪!我們遇到挫折時反而應該更加堅定對正法和佛陀的信心,憑藉這種信心才能在解脫之路上不斷進步。

  三、不希求正法

  不希求正法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是不覺得佛法有多麼珍貴、對自己又有什麼價值,所以認為學不學佛、得不得法都無所謂。這也是世人普遍的心態。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人們忙於打拚,很少有時間去關注生命本質的問題,或許也覺得佛法不無道理,只是離自己的現實生活太遙遠,等房貸還清了,孩子長大了,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再說。有人看了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不理解佛陀在因地為了求四句偈乃至為了求一句正法而不惜粉身碎骨、極盡苦行是為了什麼。不過是一個偈子,餓不能充饑,冷不能禦寒,也不能讓感官愉悅,付出那樣巨大的代價去求取,值得么?佛經上說我們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其中一濁是見解濁,從粗淺的層面上說就是價值觀顛倒。大家認為用一生的辛勞去換取一套房子、一輛車是值得的,而為了徹底解脫痛苦去努力修行是不值得的;廢寢忘食打牌、網聊是值得的,因守八關齋戒而忍受一點饑渴之苦是不值得的;為了買一台電腦或一部手機,風餐露宿排隊爭搶,買到了欣喜若狂,沒買到則失魂落魄、茶飯不香,這樣的行為被認為是最時尚、合情理的,而如果一個人認真聞思佛法,過簡單、有節制的生活,周圍的人便會覺得他很可憐、在浪費生命。現在的人生活中的追求太多,沒完沒了,什麼時候都滿心牽掛和遺憾;另一方面,又顯得沒什麼追求,只要被誇獎、被尊崇、有樂子、有甜頭,不論這種感受多麼短暫、膚淺,都會覺得"這輩子沒白活,值了"。

  不希求正法的不僅是一般世人,佛教徒也會時常陷入這種心態。這就是不希求正法的另一種表現。有道是: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西天。初入佛門的人大都道心懇切,果真是念念不離佛法,時間一長則不免懈怠,失去當初求法的熱情。真正學佛是要真做工夫的,從最瑣碎、平實處一路埋頭做下去,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幾年幾十年,不鬆懈不放棄。如擲石入深潭,一沉到底。

  說到做工夫,有些人以為就是指上蒲團打坐,坐的時間越長,工夫越深;也有人認為工夫要到紅塵中去歷練,躲進深山或關起門來打坐不算真工夫。這兩種看法都失之片面。不少學佛的人只是學打坐,以為坐功到了就是得道,至於聞思、磕頭、懺悔、放生、念咒念佛及其他善行,都是空花佛事,未得要領。其實,禪坐只是入定的一種方法,不是學佛的目的,由定生慧方能入道,否則一味求定,無異於外道,坐上千萬年也還是在輪迴中不得解脫,更不要說圓滿證悟。如《楞嚴經》云:"如澄濁水,貯於凈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用功到了身心一如、靜境現前,還僅是初步工夫,若耽著於此,無明難斷。然而,完全不要靜定、不做功課,也是對佛法修行的誤解。經書里說得明白,你我如一壺濁水,要靜深不動,才能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四下折騰,只能是越攪越混。慧由定生,定從戒來。善護身口意、遠離貪嗔痴,就是持戒。初學者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身處憒鬧中而不被外境所轉,是不可能的。我見過一些佛教徒,從行為上完全看不出學佛人的樣子,殺、盜、淫、妄、酒五戒中一條戒律也不守。如果在紅塵中打滾,家長里短、吃喝玩樂,百無禁忌,就是修行,那麼全世界的人都在修行了,可是這樣的修行有什麼結果呢?無非在輪迴痛苦中越陷越深,既是這樣,還用得著修行么,你不修也是這個結果。的確有一些大成就者示現在酒肆樂坊度化眾生,嬉笑怒罵、行為不羈,但是他們高深的修證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他們有能力做到"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而一般人幾杯酒下肚,不要說不知道佛祖在哪裡,連自己在哪裡都不知道了。

  現在很有些這樣的人,故作高深,學佛不持戒,也不信因果,說是"萬法皆空,不必執著"。佛將滅度時曾叮囑弟子: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持戒為的是除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即是生死、輪迴,除了習氣便了生死、出輪迴。不持戒,這滿身的習氣如何除?"萬法皆空"不假,但這個空是無而顯、顯而空,是緣起性空,不是不存在。你我的究竟本質是空性,卻仍有你我的顯現;事物的究竟本質是空性,仍有因果的顯現。空性的你吃下空性的饅頭,仍然會吃飽,而且會消化、排泄。同樣道理,空性的我們如果除習氣、求解脫,就會解脫;我行我素貪嗔痴,就會輪迴。儘管解脫、輪迴也都是空性的,但不會因其本性為空,顯現上就錯亂因果,種瓜得豆,種豆得瓜。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是說大家學佛要踏踏實實,真正從凈化自己的身、口、意開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要裝神弄鬼、總想上天入地;而且我們學佛不能只顧兩腿一盤自己舒服,還要心懷眾生的疾苦,切實為眾生服務,上求下化,自利利他。

  有人認為藏傳佛教特彆強調的聞思和前行修法是針對下等根器者設立的方便法門,對根器比較好的人來說根本不必要。我曾聽人說:"五十萬前行只是沒有意義的苦行,最多是把身體鍛煉得比較好而已,而且幾年也修不完,太浪費時間;不如一言之下頓悟如來本意。"還有人對我說:"聞思是捨本逐末繞圈子,學佛最主要是明心見性,不悟本心,學法無益。"的確,在藏漢歷史上都有很多不經聞思便證悟本性的例子。麥彭仁波切七歲時,在玩耍中唱出宣演諸佛無上密意的《定解寶燈論》,顯現上沒有經過多少聞思便自然通達三藏,寫出諸多光耀古今的顯密論著。榮素班智達幼年尚在母親懷裡吃奶,便能對班智達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對答如流。大圓滿祖師貝諾扎那的傑出弟子邦甘麥彭滾波是在八十歲時,路遇貝諾扎那上師,蒙師點撥,當下徹證大圓滿,而此前他從來沒有聞思過。漢地過去也有像禪宗六祖慧能這樣的高僧大德,顯現上不經聞思和前行便證悟自性。但是我們要知道,聞思是為了明法義,前行是為了調柔相續。如果已經深契佛法要義,不聞思也是可以的。六祖慧能大師顯現上雖然不識字,卻能講經說法,隨便拿一部佛經向他請教,他能告訴你這裡真正講的是什麼。所以他不聞思,因為他已經懂了;而你不聞思,你就不懂。不懂還不要學么?

  前輩大德所說"不悟本心,學法無益"是為針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證的流弊,並不是說要擯棄教理。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經歷三個階段:先明了義理(理解),然後求行解相應,再至證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為證悟了。紐西龍多上師曾說:"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應當合理地通過理解、體驗與證悟三種途徑正確把握安立五道十地的原則。當前有些人錯誤地把理解當成證悟的境界,"無散無修"、"見修同時"之類的大話其實無有任何實意,清楚地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則實乃非常關鍵。《法界寶藏論》是大全知(無垢光尊者)證悟境界的如實記錄,其中第九品之前宣講的皆為見解,第十品講修習,十一品講行為,十二品講暫時的道果,十三品講究竟之正果。"

  修前行是修出離心、菩提心,積資凈障,調柔相續。沒有出離心,嚴格地講就不算真正學佛;沒有菩提心,就不可能圓滿覺悟。專心修前行,自然無人我是非,貪嗔、嫉妒、惱害之心也少了。前行修得好,遠離世間八法。八風吹不動,對境無妄心,就是禪定。此定不著定相痕迹,行住坐卧不離其中。阿瓊仁波切在《前行備忘錄》中寫道:傳統上,前行修完後,上等修行者即能成就四禪,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禪,下等修行者也能達到欲心一境。定慧本是一體,很多人都是在修前行法階段顯現開悟的。

  所謂言下頓悟者,或在頓悟之前已用工有年,相續成熟,只待最後剎那,撥機一點,便現見本性;或偕宿慧於言下頓悟,一悟之後,仍需依止上師,於寂靜處保任涵養多年,證量方能透徹穩固。除極個別特殊根器者外,這悟前悟後,都要修要行。

  一般所說開悟是指現量見到空性,又稱見道、登地。根據顯宗道次第,見道之前有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之後,有修道二地至七地的不清凈地,修道八地至十地的三清凈地。修到十地,本具智慧仍未全體顯露,十地菩薩見如來藏仍如夜晚視物,不甚分明。在十地最後,以金剛喻定破除最後一分至微細的習氣,自性光明才無餘現前,到此方是圓滿無上正等正覺。哪裡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樣,隨便什麼根器都是沒頭沒腦地便"悟"了,"悟"了以後從此休息。

  即使修無上大圓滿法,也有共同前行、不共前行、秘密前行等等次第;進入正行後,仍然有證量上的區別和遞進。我的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曾說:他十幾歲證悟時定中獲得的現量與三十幾歲所得的證量有很大差別,五十多歲又是一番境界,到六七十歲再回頭看從前的修行筆記,很清楚能看到修證境界是怎樣層層遞進的:這時候是馬哈約嘎的境界,這時到了阿努約嘎的境界,這是阿底約嘎而在當時自己並不清楚達到的是什麼證量,每到一個新境界都以為那就是阿底約嘎呢!每次我想起法王如意寶的這些話,心裡都深深感動,他老人家是在慈悲地示現,教我們在修行中要戒驕戒躁!華智仁波切也曾經說過:不要急於說這就是法身。

  有一個關於如來芽尊者的故事非常具有啟發性:當年如來芽尊者在匝熱神山居住多年堅持苦修。一天,他走出山洞,站在陽光下向拉薩方向眺望,想起自己的根本上師與大圓滿心滴部諸位傳承上師。長時間的苦修使他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對上師強烈的思念和敬信心竟使他昏厥過去。當他蘇醒後發現往日護持心性的執著已全然消失,再沒有任何所觀、所修的影痕存心,無散無亂之覺性已融入實相。然而,尊者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何種境界,他覺得非常惋惜和沮喪,心想道:"如果剛才不來到陽光下,自己還會有一定的修行境界,但現在卻什麼也沒有了。"他決定立刻下山去拜見上師,一是為了遣除心中的疑惑,二來,上師年紀大了,他很想再見見上師。經歷長途跋涉後,尊者終於來到上師晉美林巴面前,他向上師述說了自己修行的情況,不想上師聽後卻顯得極為歡喜,對他說:"我兒,你所證悟的與道完全相符,如此看來,必定能證得法性滅盡相!"尊者在上師身邊又度過了一年的時光,把往日聽受的教言又作了更進一步的思維,使其意義愈發明朗。之後,尊者在匝查瑪地方閉關修行二十多年。由此可見,僅僅認識覺性本面還不夠,還要繼續修持,經由層層修證境界直至圓滿獲得不現一切的堅地,即大圓滿法性盡地。

  證悟空性與生起大悲心是同時的,生起大悲心與斷除惡行是同時的。一悟便休,休的是妄想,卻不是菩薩的六度萬行。真正悟道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

  只要切實修行,肯定會有進步。上等修行者天天都在進步,中等修行者則月月進步,下等修行者也會年年進步。倘若修行無進展,應該是沒有掌握要領。仲敦巴尊者說:聞思修交替反覆乃修行之關要。尤其對初入佛門的人來說,聞思修交替進行、反覆串習極為必要。初學者還不太懂佛法,應先聞思,了解法的字面含義,生起相似的定解後,再上座修習。座上反覆憶持法義,這叫觀察修;直到無須憶想也能持守法義時,便安住於對法的定解中,入定,直到再次生起分別念,這叫安住修。初學者的心相續不夠安靜調柔,分別念頻繁生起,安住的時間會很短,雜念生起時應憶念觀察法義,復入定,復觀察。如此循環往複,修行境界才能不斷鞏固、增上。上座是這樣,下座仍然要善加護持心念、都攝六根,串習法義,等定解不退,無論行住坐卧,無論在深山還是在鬧市,正知正念都不會為外境所轉,這才算初得定力。

  四、外散

  心識散亂於六種外境是輪迴一切迷現之根本、一切痛苦的來源。你我眾人平常總在塵勞里,在喜怒、得失、五欲里過活,眼耳鼻舌身意始終在攀緣外境,少有厭煩思靜之心。不要說收攝六根,反照回光,就是一般的耐心專心做事,都很難得。大家可以觀察自己和周圍的人,若一天不打電話、不上網、不看電視、不與人說三道四,心裡便惶惶然。六識沒個依託,簡直不知所措。這是一個崇尚迷亂的年代。越是四處攀緣、妄念不斷,越能見容於社會。有一位弟子跟我說,她平日在家大部分時間用來聞思修行,對網路和現實中各種社交、娛樂活動都不感興趣,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也很簡單,親戚朋友們只是不解,總追問她:"你什麼都不做,呆著幹嘛呢?"有時她只好說:"那我應該做什麼?"答案真是五花八門:"聊天、種菜、唱歌、看電影、玩遊戲"

  現在,像她這樣既不享受當下、也不知道為將來打算的人被認為是不懂得生活的人。大家似乎認為歷史發展到今天,人類才算弄明白怎麼活著有意義,以前的人都是瞎鬧。其實稍作思維就得承認,現代人的生活跟從前相比只是方式不同,本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都是終日忙碌,沒錢的為衣食忙,有錢的縱情聲色,惟願子孫富貴,萬世榮華。尤其是現在為人父母的,一心為兒女打算,自己辛苦掙下的家業,不論多微薄,都鄭重其事地想著要千秋萬代地傳下去,可是看看歷史上,有道是鑒往知來,普通百姓不說,帝王家那樣的富貴榮華,又能傳幾代?兒孫自有兒孫的福報因緣。過分地營計籌劃現在將來是無謂的。

  我們在聽法、修行時更不應東想西想,回憶過去、妄想現在及將來。無著菩薩的開示是教導我們在聞法時遠離散亂的殊勝竅訣:昔日之種種,如雁過長空,已了無蹤跡,追憶無益,若念當念盛衰與離合,除正法外沒有什麼可依賴。未來生計如旱地撒網,想法很好,多實現不了,當思壽命無常,死期不定,哪裡還有時間浪費在空想上。眼前瑣事如夢中經歷,精勤無義,故當捨棄。

  五、內收

  與散亂相對的另一種障礙是內收,六根過度收攝,強迫自己不聽不看、不聞不問,時時處於緊張對抗中,像個執法的管家一樣嚴肅地看著自己,沒有幽默感。人在緊張時視界會變狹小,只能看見眼前小範圍內的事物;同樣,聞法時過於內收,便見木不見林,只抓住個別詞義,學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不知前後呼應、融會貫通。緊張也會讓人疲倦,修行時出現昏沉、掉舉的情況。

  學佛是探知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旅程,一個修行者除了要有清凈的發心外,他必定是一個懷有強烈好奇心的人,總想知道"然後是什麼"。這種好奇心給修行帶來了一股活潑輕快的氣息。像一個學習中的嬰孩,很認真也很放鬆,沒有強烈的目標感,不要求自己達到如何的水平,卻對遇到的每一件事物感興趣,熱情地去了解、學習。他學習,因為他要長大,那是他成長的過程。修行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只是很想弄清楚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世界又是怎麼一回事。保持好奇心和幽默感有助於對治內收。

  六、疲厭

  疲厭也是障礙大家修行的一種常見情況。沒有恆心耐心,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新鮮勁兒一過去馬上就厭煩了。學佛也是這樣。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呢?再者,平時作息沒有規律,生活無節制,四大不調,氣脈不通,坐下來聽法、修法不到片刻便腰酸腿疼,根本坐不下去,勉強為之,則煩惱叢生。聽法、傳法的時間一長,饑渴難當,不免就想念起家裡的沙發和飲料來。

  記得以前我在五明佛學院當學生的時候,每逢法王如意寶上課,人太多,經堂容不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坐到外面去,我自己也經常是在露天里聽課,夏天就坐在烈日下,冬天就坐在風雪裡,下雨也不打傘。不光是我這樣,大家都是這樣。儘管我們那時沒有寬敞的經堂、舒服的坐墊,但是所有人都踴躍歡喜,覺得自己遇到像法王如意寶這樣的具德上師,能有聽聞甚深教言的機會,是無數劫積累資糧的果報,心裡高興還來不及,哪裡會在意身體上所受的這一點點苦。後來我們有了新的大經堂,不用再坐到外面去聽課,可是每天上課大家都要提前去,搶著坐經堂中間的天井,哪怕在冬天這意味著在結冰的水泥地上頭頂鵝毛大雪,大家也要搶著坐,因為在那裡能看見在三樓講課的上師--法王如意寶!

  釋迦牟尼佛示現舍俗出家,經歷六年苦行,且在悟道後幾十年的傳法生涯中過簡單清凈的生活,這種示現不是無緣無故的,它告訴我們修行就要準備吃苦。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出家,但世俗生活的快樂享用若一點也不放棄,永遠是舒舒服服、輕輕鬆鬆的,那就無法解脫,也不會有成就。有些人認為:"佛陀需要經歷千辛萬苦才成就佛果,而我可能不需要那樣。我不用放棄任何享受就能獲得與佛陀同樣的成就。"這麼想,顯然是錯的。論福報、論智慧,我們都不能與佛陀相比。

  無始以來,我們必定曾無數次淪落三惡道,遭受比現今的頭疼腦熱劇烈千百倍不止的痛苦,而那些苦都是白受的,今生為求正法受苦卻不同,這一回,苦不會白受。我們在菩提路上每一分辛苦、每一分付出都是成佛的資糧。

  我們的道途是佛陀的教法、證法,而由於智慧福德不夠,人們會以不恰當的態度對待以文字形式流傳下來的法。

  第一、持文不持義。認為形式比內容更重要,對文辭的興趣超過對文句要表達的意義的興趣。當然在言之有物的基礎上,文筆流暢、具有文學美、能傳達意境美的文章,更有助於佛法的傳播,能讓更多世人與佛法結緣。但是,作為佛法修行者,我們應該總是把思維法義放在首位,而不能舍本求末、把心思用在琢磨辭藻上。

  第二、持義不持文。有些人聲稱妙法不著文字,修行是要了知心的本來面目,不能著文字相。希望不聞思教理而自動悟道。試問佛經文字難道不是佛所說?佛陀三轉*輪難道不是為了引導眾生覺悟本性?而且,古往今來成就者們所證悟的難道有與經典相背離的么?

  有人覺得自己既然能值遇大圓滿法,想必就是傳說中的"上根利智"了,福德深厚,不用聞思,不用費勁,即能成就。對大圓滿法生起信心當然是福報深厚、宿有善根,但是要知道,今生能值遇大圓滿法,我們更應該感激的是大圓滿歷代傳承祖師以及大圓滿法系內無數的成就者、修行者。沒有他們的悲心和努力,大圓滿法脈不可能如黃金山脈般延綿至今。尤其在末法時期,像法王如意寶這樣不可思議的祖師大德,出於對眾生無量的悲心,在較廣大範圍內傳講過去只在小範圍秘密傳授的大圓滿法,使我們有幸值遇此殊勝法門。這不是我們自己的福德,這完全依賴法王如意寶的福德、悲心和歷代傳承祖師的加持。《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中有這麼一則故事: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為一國國君,境內普降糧食雨、珍寶雨,幾日不停,國民都說:"我們的福報真大!"國君說道:"不是你們的福德,這一切都是因為我一個人的福德力啊!"

  法王如意寶雖然已示現圓寂,但是我們仍然時刻沐浴在他慈悲智慧的光輝中,仍然在承受他的恩澤和護佑。現在,還有阿秋仁波切以及其他許多高僧大德住在世間,不遺餘力地弘揚大圓滿法。他們是這世間的莊嚴,是眾生的依怙。

  根據蓮花生大士的教言,大圓滿修行人根器銳利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視師為佛,具有堅定的信根;不畏懼金剛乘的廣大行為,具備精進根;能證悟金剛乘甚深見解,具有超卓的慧根;能嚴守三昧耶戒,具戒根。我們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在這四個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不足之處要加倍努力改進。總尋思:莫非自己聰明絕頂,大有來頭?莫非已經悟了還不知道?這樣想沒有意義。全知無垢光尊者早就指出:末法時期要想修證大圓滿必須具足資糧以及廣大之聞思,並非普通人就能輕易獲得成就。

  大圓滿心滴部的歷代傳承上師,對於所有教派的理論及教言幾乎全部聽受過,這一點從他們的傳記中即可了知。比如,全知無垢光尊者對流傳在西藏的絕大多數修法引導,沒有一個未曾造過論文講義。西藏的修行人尤其注重上師教言。《修心七法》中曾說過:宣聞三世諸佛一切金剛語之功德,不及銘記上師一句教言之功德。西藏很多法本是大成就者修行方法與修證境界的真實記錄,稱為竅訣,字字千金難求。有幸得到者當銘記於心並反覆思維薰習。當年華智仁波切叮囑弟子紐西龍多:不要把《龍欽七寶藏》、《四心滴》當成理論著作擱置一邊,要切實用大全知著作中闡述的法義修正自相續。"欲完全把握修行中的究竟津要之道,就需仔細看大全知的秘密金剛語句,並以此印證自己的覺受及證悟。"

  阿瓊仁波切在大量實修前行後,他的上師仍然要求他把《普賢上師言教》全文背誦下來。他依教奉行,上師得知後特別高興,勉勵他說:"就應該這樣啊!如果只是一味注重冥頑不靈的盲目安住,而忽視聞思教理,這是行不通的。上等修行者能成為上等的說法者;中等修行者能成為中等的說法者;下等修行者只能成為下等的說法者,此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西藏,能把《普賢上師言教》背誦下來的修行者非常多。晉旺堪布是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曾根據自己的修證境界,從密法的角度對《現觀莊嚴論》進行注釋。在他幼年時,被大成就者玉科夏扎仁波切認出是華智仁波切的轉世,並為他取了跟華智仁波切一樣的名字--晉美旺波(晉旺),但是晉旺堪布非常謙虛,他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是華智仁波切的轉世,他說:"如果我是華智仁波切的轉世,那麼佛豈不成了凡夫了?"晉旺堪布對華智仁波切具有極大的信心,他把仁波切的著作《普賢上師言教》倒背如流,一生中為他人完整深入講解此法本達七十多遍。即使在動蕩年代,有時只有兩名聽眾,他也想盡辦法堅持講解。他說:法王如意寶在動蕩時期擔受巨大風險和壓力,堅持為有緣眾生傳授大圓滿灌頂、傳講大圓滿法,他是法王如意寶的弟子,也要像法王如意寶一樣無所畏懼地為有緣者傳法。他自己一生當中每天都閱讀《普賢上師言教》,從未中斷。

  第三、未領會而持。不知如何區分不了義法和了義法。要對治這種現象,必須做到依法不依人,依法義不依法句,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法又分為心識與智慧兩種,我們要依止智慧。

  所謂依法不依人,因所處時代、社會環境、受眾的特點不同,說法者對佛法的詮釋會有所不同,如果這種詮釋與大乘佛法的基本義理,比如因果、悲心等,相一致,則不論說法者是多麼名不見經傳或行為乖僻的人物,他所說的都值得信賴和遵循,也就是不因人廢言;如果詮釋與大乘佛法的核心義理相違,不論說法者名氣多大、地位多高、看上去多麼清凈莊嚴,都不能想當然地全盤接受。不是說他講的法本身不對,而是他對佛法的解釋有待進一步考察。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學佛者選擇具德上師的重要性。凡是自己向他求過法的上師,都應該恭敬;如果是灌頂、講解續部教言或傳授密法竅訣的金剛上師,則必須恭敬,以惡分別念對金剛上師妄加觀察、評判,是觸犯甚至破密乘戒的。所以,在一位上師成為你的金剛上師之前,要以佛法為標準去判斷這位上師的言行,看他是否具備做上師應有的功德;而一旦確立金剛上師與弟子的關係後,弟子就當視上師為佛,上師的教言必須信受奉行。如果是具德上師,他的所想所言所行必定符合大乘佛法,弟子謹遵師訓不僅不與依循佛法相矛盾,而且在上師的慈悲攝受、善巧引導下,還能更迅速準確地了達佛法的意旨。由此可見,選擇並依止具德上師後,依法和依人是一致的。

  第四、顛倒而持。錯誤領會意義。現在社會上對密法就有很多誤解,認為求了密法以後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喝酒、行淫、殺生等等。要知道,密法的行為是與修行人的證悟境界、修法的場合等密切相關的。只有達到境界才能做相應的行為,否則就會造下嚴重惡業。西藏有句老話:普通人不能做瑜珈士的行為,瑜伽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為。

  第五、順序錯亂而持。密法修行很講究次第,在沒有求得前行之前,就聽講正行,前行中外內前行本末倒置而受持,都是不如法的。

  以上講的是應該避免的行為。應該採取的行為包括:

  四想:把自己看作病人,法看作葯,上師看作醫生,精進修持看作治病。

  六度:聞法前,擺設法座,鋪陳坐墊,供養曼陀羅、鮮花等,即是布施度;洒水清掃,遮止自己不恭敬的行儀,即是持戒度;不損害包括螻蟻在內的含生,忍受疲憊勞累及種種不適,即是安忍度;斷除對上師及正法的邪見,滿懷信心和喜悅之情聞法,即是精進度;心不散亂,專心致志諦聽上師教言,即是靜慮度;勤于思考、遣除疑惑,即是智慧度。

  《毗奈耶經》和《本生傳》中提到:在講聞佛法的場合,不要對態度不恭敬者、無病而纏頭者、打傘、持手杖及持兵器者說法。聽聞佛法時,要懷著謙恭之心坐在低處,舉止溫順調柔,喜悅地看著上師,專心聽上師講法,如飲甘露一般。總之,我們要斷除一切不恭敬、不如法的態度、行為,認真聽聞佛法。

返回目錄

  -----------------------------------------------------------------------------------------------------------------

更多希阿榮博堪布佛學內容

  -----------------------------------------------------------------------------------------------------------------

------------------------------權益申明-----------------------------1.所有在佛教導航轉載的第三方來源稿件,均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政策、各級佛教主管部門規定以及和諧社會公序良俗,除了註明其來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導航會高度重視和尊重其原始來源的知識產權和著作權訴求。但是,佛教導航不對其關鍵事實的真實性負責,讀者如有疑問請自行核實。另外,佛教導航對其觀點的正確性持有審慎和保留態度,同時歡迎讀者對第三方來源稿件的觀點正確性提出批評;2.佛教導航歡迎廣大讀者踴躍投稿,佛教導航將優先發布高質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壞關鍵事實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導航將會對原始稿件做適當潤色和修飾,並主動聯繫作者確認修改稿後,才會正式發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聯繫方式和個人簡單背景資料,佛教導航會盡量滿足您的需求;3.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導航」的文章,為本站編輯組原創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導航所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來源「佛教導航」或作者「佛教導航」。
推薦閱讀:

先秦文學第一部分——屈原及宋玉題目分析
詩歌鑒賞第一部分:詩歌中的形象鑒賞
長恨歌第一部分玄宗出世4、異軍突起(視頻、講稿)
拈花秘笈:第一部分 什麼是愛情?

TAG:筆記 | 行為 | 第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