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存不起來錢?可能是這幾隻怪物在作祟 - 獵豹新聞

文 / 隨手記理財社區 秦小獸

儘管很多人堅持認為,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但是結餘=收入-支出。若不能提高收入,就減少開支吧!而且別忘了,人的慾望是會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收入一萬的時候你可能只想買coach,收入兩萬的時候,沒有LV你會覺得沒面子……

好在很多人還是意識到了存錢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都很苦惱,儘管已經做出一些改變,卻總是存不下來錢。原因可能多種多樣,除了各自的家庭情況不同之外,有一些小怪獸潛伏在我們每個人身邊,他們悄悄地吃掉了我們的孔方兄。

1、拿鐵因子(又叫,拿鐵因素)

拿鐵因子一詞據說是由作家兼金融顧問大衛·巴赫首先提出的,源於一個故事:

故事裡的一對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鐵咖啡。有一天,一位理財顧問告訴他們,每天少喝兩杯拿鐵,30年能省下70萬元。他們驚呆了。

所謂的「拿鐵因子」,指的是生活中的非必要開銷,例如每天中午飯後的一杯拿鐵咖啡、跨行提款的7元手續費、租DVD逾期一天的二十元、看到商場促銷就買的兩條牛仔褲、在網上淘的三款眼影、付了錢卻未真正使用的健身卡……

這類開支看似不起眼,但經年累月下來,數目不可小覷。這些「拿鐵因子」,它足以掏空你的荷包。

注意:每個人的拿鐵因子是不同的,這取決於你的認知。比如,你覺得每天不喝一杯拿鐵難受,那它就不是你的拿鐵因子。我覺得這個故事的本意是在於,提醒你注意那些沒有任何什麼意義的小額消費。通過記賬,你很容易了解到多少金錢從你手中悄然流失。

2、購物狂熱症

購物,是女人的天性。即使號稱理智的男人,經常也會在各種參數的數碼電子產品中迷失,一味追求高性能,而忘記,一年只出去旅遊一次,無敵3買來也忒浪費。

考慮到使用次數,要再三地詢問自己,這個東西我真的需要嗎?或者,家裡有沒有什麼替代品?在每個月做一個購物清單,在設定的預算內,按重要度排序,先買最需要的,再買想要的,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對於嚴重的購物上癮,心理學上認為,這是因為壓力過大、精神空虛以及虛榮心作怪導致。或許你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以及什麼才應該是你的生活重點:為自己而活還是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3、報復性消費

貌似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上海《文匯報》2011年1月16日第七版「筆會」專版中登載的一篇雜文中,題目就叫報復性消費。大概指的是為了補償自己壓抑許久慾望而進行的一種過度消費。

比如,20個世紀80年代,中國剛富裕起來,對吃特別瘋狂,無論在家還是下館子,不擺滿一桌子,不浪費個夠就不解饞,不解氣,不夠朋友。潛意識是:老子終於可以放開吃了。壓抑太久之故。

就像,你餓狠了,去餐館吃飯,一頓狼吞虎咽。其實早就應該吃飽了,可是餓的感覺還在,還是會忍不住多吃一些。

在理財領域表現就是,有一些人,以前家境困難,一旦富裕,就會瘋狂地購入當初無法染指的名牌物品。即使他並不需要,或者買了之後就算月光也在所不惜。社會上很多暴發戶就是如此。貧窮的記憶,還未消退。

很多工薪族則是,平時周一到周五非常節約,一餐多花幾塊錢都不肯,到了周末,卻叫上朋友去吃大餐,犒勞自己。幾百塊人民幣沒了。

如果想省錢,也許你還得學會花錢。

這裡是廣為流傳的家庭五大理財定律,可以作為你日常開支的參考,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建議是在每個月工資發下來的時候就開始分配錢的用處,專款專用:

4321定律

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應急,比如突然有朋友過來之類的意外支出,10%用於保險。

72定律

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銀行存10萬元,年利率是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20萬元?答案是72/2=36年。

家庭保險雙十定律

家庭保險設定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房貸三一定律

每月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三分之一為宜。

80定律

股票佔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佔總資產50%,50歲時則佔30%為宜。

版權所有,平台或媒體轉載請註明來自:隨手記理財社區!

關注隨手記微信:suishouwang

更多理財乾貨、經驗、故事與您分享!

點擊相關鏈接,逛隨手記理財社區>>>


推薦閱讀:

不會畫怪物?來看看大觸筆下各種形態的怪物角色原畫
《山海經》怪物、神獸名稱、簡介一覽表 南山經卷一
村民挖出千年怪物太歲男子吃太歲猝死,太歲是什麼多少錢一斤
海洋驚現水下怪物 真有海底人?
mixi公司2016年銷售額19億美元 《怪物彈珠》

TAG:新聞 | 怪物 | 獵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