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美麗惹的禍——戚夫人的幸與不幸
戚夫人後來所有的幸與不幸,都與她的美麗有關,如果她是個姿色平庸的女人,那麼,她就不會遇見老男人劉邦,也不會備受劉邦的恩寵,如果她不受寵愛,也就不會與大名鼎鼎的呂雉結下樑子。
戚夫人死得好慘,她被灌了啞葯,戳瞎雙目,醺聾耳朵,劃破玉顏,丟進豬圈,折磨而死。不僅如此,毒婦呂雉還給戚夫人起了個名稱叫人彘,即半人半豬的怪物。八百多年以後,武則天又用類似酷刑對待肖淑妃和王皇后,讓後人不禁感慨,女人心中的仇恨一旦被點燃,報復手段是何其殘忍?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戚夫人究竟有多麼美?史書上惜墨如金,沒有一字介紹,想必是很美麗的,否則好色老男人劉邦不會對她恩愛有加,劉邦浪蕩半生,四十多歲起兵造反,成了職業革命家,在血雨腥風裡度過波瀾壯闊的歲月,生死線上往返幾個來回,屢敗屢戰,越戰越勇,終於在與項羽的爭霸中佔了上風,就在大局將定的當口,劉邦率軍過山東定陶,遇見了年方二八的少女戚懿,劉邦本是愛喝酒喜歡歌舞的人,當時可能勝利在望,享樂之心又起,看了戚懿的曼妙舞姿,當即決定將她帶走,這樣,少女戚懿就成了漢王劉邦的女人。
劉邦的年齡,完全可以做戚懿的爺爺,但是,年齡的差距可以用地位的補償,此時的劉邦早已不是窮到賴酒賬的里長,也不是被項羽軍隊追打到丟盔棄甲的諸侯王,此時劉邦擁有大軍,佔有最廣袤的土地,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今天的我們,無法揣測戚懿是否有足夠的政治頭腦和大局觀,但是,以劉邦的地位,給她溫暖,給她金銀,給她保護和安全感,都是小菜一碟,足以讓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頭暈目眩,戚懿跟著劉邦是自然而然的,事實上,不跟也不行。
戚懿跟了劉邦,就不再是少女戚懿,而換了身份,成了戚夫人。現在有人考證,戚夫人是西漢初期的舞蹈家,善跳舞,會鼓瑟,尤其是「翹袖折腰」舞,戚夫人跳什麼舞蹈,我們暫且放一邊,她會舞蹈是毋容置疑的,那個年代的女人,以什麼去取悅大王?除了姿色就是歌舞了,換個角度,劉邦戎馬一生,鞍馬勞頓之餘,需要一個溫柔鄉。
總之,戚懿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成為漢王劉邦的最愛,劉邦疼愛她,留置於軍營大帳中,朝夕相伴,早已忘記了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呂雉,悲劇的種子就是在那時播下的。劉邦完全忽略了呂雉的感受,也許劉邦本是一個好色男人,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嘛,當時,呂雉已經年長色衰,劉邦再提不起興趣,也許劉邦大大咧咧的性格使然,劉邦在當秦朝基層幹部里長時,也曾有個相好女人,那個女人為他生了長子劉肥,可呂太公要把二十歲如花似玉的女兒呂雉嫁給劉邦時,劉邦欣然答應,那個女人甚至沒有留下姓名,劉邦能拋棄第一個女人,也就能冷落正妻呂雉。
由於呂雉對情敵戚懿血淋淋的惡行,後人往往只記得呂雉毒婦形象,卻忽視了劉邦在此事中起的催化作用。如果劉邦對結髮正妻呂雉多一絲關懷體貼,呂雉斷不會走向後來的極端行徑,那劉邦又做了什麼?新婚燕爾,呂雉下地種田,因為劉邦不事產業,拿可憐的工資不夠酒錢,劉邦造反,遁入芒碭山,官府將呂雉抓入監獄,幸得劉邦朋友打點,才免受刑罰,彭城大戰,楚軍緊追劉邦,劉邦嫌馬車跑得不夠快,竟然把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後來,呂雉和劉太公被項羽扣為人質,項羽以殺二人來要挾劉邦,劉邦笑嘻嘻:殺就殺吧,麻煩你送我一碗肉湯。
呂雉嫁給老男人劉邦,遇到的磕磣事,不是一件兩件,而是一串串,沒過一天安生日子,辛苦受罪倒也認了,最寒心的是,劉邦的心裡根本沒有呂雉和呂雉的孩子,司馬公說,呂雉性剛毅,我說,再柔弱的女人經歷這風風雨雨也變得心如鐵石了。
邗溝議和後,項羽釋放了呂雉,她滿懷期待回到丈夫劉邦身邊,卻發現劉邦已經有了新的女人,完全冷遇她,一剎那,多年的坎坷轉化為滿腔怨毒,不過,呂雉沒有爆發,因為她知道,對一個大王大吵大鬧,絕對沒有好果子吃,所以她忍耐,她在耐心地等待機會。心中的怨恨隨著歲月而潛滋暗長。
偏偏戚夫人是個頭腦簡單的女人,她仗著老公的寵愛,萌生了與呂雉爭高下的想法,她生下兒子如意以後,屢吹枕頭風,要求劉邦改立太子,劉邦見小兒子如意聰明,而太子懦弱,也就想改立太子,如此一來,呂雉與戚夫人的矛盾就變得不可調和,你死我活,兩個女人陷入誰也輸不起的鬥爭。
應該說,戚夫人還是太年輕,缺少經驗和智慧,她擁有的是皇帝的寵愛,以及皇帝對小兒子如意的疼愛,她的武器是女人的一哭二鬧,眼淚汪汪。皇帝換太子之心迫切,呂后感到了莫大的危機,惶惶不可終日,但她終究是從大風大浪里闖過來的,她擁有的資源遠比情敵戚姬多的多,她是大漢的皇后,朝堂上的開國老臣和將軍們是她的老相識,站在她這邊。鬥爭由此進入了僵持狀態。
最後還是留侯張良出了主意,他讓呂后請出前朝遺民「商山四皓」,當劉邦在一次宴會上看見太子劉盈身後站著四個鬚髮皆白仙風道骨的老者時,高祖劉邦大為驚奇,認定太子根基已牢,不可更換。史記關於這段的記載類似武俠小說,頗為傳奇,然而這繪聲繪色的鋪寫後,卻是兩派政治力量的較量,以及劉邦作為一個政治家的考量取捨。
天下初定的西漢,劉邦雖然貴為天子,實際地位卻類似江湖上的帶頭大哥,西漢初年存在著龐大的軍功集團,在這個集團里,呂后佔有不小份額,她的妹夫樊噲是員猛將,她的大哥呂澤是有名的呂將軍,攻城略地,戰功顯赫,且與諸多將領私交甚深,劉邦要換太子,並將如意位置扶穩,他就必須根除呂家勢力,可當時呂后心狠手辣,為劉家江山,接連除掉彭越,韓信等異姓王,劉邦也心存忌憚,更何況還要面對自古流傳的嫡長子繼承製,一群反對的大臣,以及如意太幼小的現實,換太子實際上已經是無法完成的任務。所以,劉邦見到「商山四皓」,大驚失色,對戚夫人說,「我本欲改立太子,無奈他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
勝負在一瞬間決定,劉邦長嘆一聲,戚夫人凄惶不安,劉邦說,再為我跳一次楚地的舞蹈吧,我為你唱楚地的歌。對於那次歌舞,《史記留侯世家》有如下描繪「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歌數闋,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罷酒。」,以劉邦的老練,他已經隱隱感到,自己百年之後,戚夫人母子孤兒寡母前景不妙,恐難善終,今天的我們,很難理解當時劉邦的心情,貴為天子,卻不能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那種無奈和悲傷,是無法用言辭表達的,所以,戚夫人落淚,劉邦再也不忍直視,轉而起身離去,酒宴就在一種悲悲戚戚的氣氛中結束了。
劉邦死後,呂雉立即報復戚夫人,她命人將戚夫人剃去長發,穿上囚服,關入永巷,每天舂米,完不成任務就得受罰,可憐一個如花似玉的跳舞身子如何吃得這般辛苦?戚夫人的心態可想而知,她邊舂米邊唱:「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她是多麼希望兒子趙王如意來拯救自己啊!
戚夫人終究是個頭腦簡單的女人,她千不該萬不該唱這首歌,皇帝老兒都靠不住,兒子如意又如何靠得住?她這麼唱,兒子根本得不到消息,監視的太監卻立即彙報給呂太后,太后勃然大怒,立即著手對付趙王,雖然劉邦臨終前對保護趙王如意做了周密的安排,可這種安排畢竟無法對抗大權在握的太后,最終如意落入虎口,慘遭鳩殺。
戚夫人還不知道兒子已死,她還在眼巴巴地等著兒子來救她,她等來的是太后的人,戚夫人是被製成人彘,掙扎三天後死去的。在殘酷的宮斗中,死或許是最好的解脫,只不過,戚夫人的死太過慘烈。呂太后似乎還不解恨,命人領著她的兒子孝惠帝觀看人彘,呂太后的意思很明確,兒子,這個女人唆使你爹廢掉你,現在老娘替你出氣。哪知孝惠帝見後大哭,使人對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帝從此不理朝政,不久就病死了,這也許是種報應吧?
古人養豬,往往是養在廁所里,所以,後世有人將戚夫人封為廁神,一個能歌善舞,明眸善睞的美人,居然是骯髒場所的小神,豈非滑稽?在歷代的美人中,戚夫人是典型的有貌無腦,不過,她也沒有啥荒淫誤國的大惡,她的錯,就錯在生不逢時,遇到一個老辣強勁的對手呂雉。
推薦閱讀:
※劉邦寵妃戚夫人最後被呂后砍斷手足挖掉雙眼
※論呂后與戚夫人
※蛇蠍呂后將戚夫人折磨為「人彘」
※薄姬與戚夫人同是劉邦的妃子,兩種態度,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朱坤明:紅顏薄命,劉邦和項羽女人的悲慘結局,戚夫人和虞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