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除」的意思大致有四種(二)
來自靈瑞之聲
00:00 09:44總括唯除,大意有四:
第一,顯抑止攝取。
第二,顯眾生根機。
第三,顯無一遺漏。
第四,顯誡惡勸善。
「唯除」
的意思大致
有
四
種
(二)
二
顯眾生根機
抑止之文,亦在彰顯「十方眾生」之屬性。
願文雖說「十方眾生」,未詳凡聖善惡,因有「唯除逆謗」之言,故知「十方眾生」之中,以「凡夫為本」(聖凡相對)。凡夫造罪,需要被救;聖人不造罪,不需被救。
故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44頁)言:
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惡多種,而以「惡人為先」(善惡相對)。善人尚有得度機緣,唯有極惡無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將直墮阿鼻。
《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第38頁)言: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
是以勸歸凈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
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可知:十方眾生,凡夫為本,惡人為先。
人皆凡夫,被業所牽,難免造惡,為惡而苦;若見此文,如睹故親,倍覺親切,感動涕零。獄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諸佛之中,唯有彌陀,大慈大悲,拔苦與樂,救度惡機;
如我愚惡,若無本願,何法可修?必墮無間,求出何期?
曇鸞大師言:
唯除五逆謗正法,
故我頂禮願往生。
(贊阿彌陀佛偈)
三
顯無一遺漏
舉下攝上,舉惡攝善,十方眾生,無一遺漏。
不論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啟發,眾生信心。
可知:
抑止門唯置第十八願者,意在顯明「佛愍惡機」之大悲,同時顯示本願所被之普遍性與決定性,無一遺漏,無一不生,以此啟發一切人「信心決定」「往生決定」之信心。
善導《法事贊》
「逆謗往生」之文
(《善導大師全集》
第383頁)言:
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善導《般舟贊》(《善導大師全集》第589、547頁)言:
謗法闡提行十惡,
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
善導《觀念法門》「造罪回心」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60頁)言: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凈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善導《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250頁)言: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
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善導《往生禮讚》「念佛必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540頁)言: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
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善導《觀念法門》「何況聖人」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60頁)言: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得往生;
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善導《法事贊》「善惡皆生」之文(《善導大師全集》第383頁)言: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蓮池《彌陀疏鈔》言:
惡人念佛,尚得往生,
何況惡未必如善和;
畜生念佛,尚得往生,
何況靈而號為人類。
四
顯誡惡勸善
諸佛出世,皆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願亦言「唯除逆謗」,《大經》卷下更擴充「唯除逆謗」之意,而廣說「五善五惡」之勸誡。
可知:
彌陀深慾念佛之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如「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
譬如抑止「殺父殺母」,即是勸勉孝順,而「孝為百行之基」,百般倫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佛喜正與善,而憐邪與惡;如父母對子女,雖一視平等,然特憐殘障之兒。
彌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惡;雖善惡皆度,然見善人則喜,見惡人則悲。
是故,應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語(《法然上人全集》第285、594、595頁)言:
信「罪雖十惡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
罪人尚生,何況善人。
信「行雖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應無間修;
一念尚生,何況多念。
佛雖不舍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
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
若知惡人亦不舍之本願,則於佛之知見,愈覺自己之可悲、可恥。若謂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惡者,父母歡喜乎?雖不舍而嘆,雖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前面相關的教理與故事談了很多,這裡主要是就《無量壽經》里的「本願成就文」與「大經流通文」探討。
佛
星期三
2017年7月19日
來源:《第十八願講話》
推薦閱讀:
※過猶不及:把美女看透就沒意思了
※寫作·講座︱詩文「有意思」,奧妙在哪裡——向古詩文學寫作
※塔羅牌中的戀人牌代表什麼意思
※八字中流霞煞是什麼意思 流霞煞怎麼化解
※【笑話】你這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