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18肝俞穴(膀胱經)
BL18肝俞穴(膀胱經)
穴位名稱:肝俞穴Gān shù
肝俞穴 ,「肝」,肝臟也。「俞」,輸也。肝俞名意指肝臟的水濕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穴位編號:BL18
穴位所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穴位功能:脘腹脹痛、胸脅支滿、黃疸、吞酸吐食、目視不明、咯血、頸項強痛、腰背痛、寒疝、月經不調、閉經、痛經、頭痛、眩暈。
治療胃腸病、脊背痛、皮膚粗糙、老人斑、失眠等作用。
【功能作用】疏肝利膽,理氣明目。【肝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1、緩解治療胃腸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2、緩解治療皮膚粗糙、黃疸、老人斑等。3、緩解治療肝病、失眠、吐血、目眩等。
【作用功效】肝俞穴,疏肝理氣、降火退熱、益肝明目、行氣止痛等【臨床應用】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結膜炎、夜盲症、近視等。 【研究發現】1、膽石症:取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等,用推按運經儀治療63例,配合服用硫酸鎂、稀鹽酸、油煎雞蛋,結果均有較好療效。2、胃脘痛:針灸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等,治療50例,有很好療效。3、淋巴結核:割治肝俞穴、膈俞穴,治療211例,有較好療效。4、眼瞼下垂:針灸肝俞穴、膈俞穴,有較好療效。
穴位位置:在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左右二指寬處。
配伍:脅痛:肝俞配支溝、陽陵泉。
肝俞穴配百會穴、太沖穴主治眩暈、頭昏頭痛,有清熱明目的作用;
肝俞穴配太沖穴治目眩、脅肋疼痛;
肝俞穴配腎俞穴、太溪穴主治健忘、失眠,有滋陰養血補腎的作用;
肝俞穴配大椎穴、曲池穴,主治癲癇,精神分裂症,有清熱瀉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肝俞穴配期門穴,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膽濕熱的作用,主治肝炎,膽囊炎,脅痛;
肝俞穴配光明穴主治目昏。
一穴多用:
1按摩:用大拇指按揉肝俞200次,每天堅持,能防治咳嗽、口苦。
2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於治療小腹痛、疝氣。
【療法原則】寒則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瀉之。【針刺方法】肝俞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肋間。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氣胸。【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日常保健】指壓第九、十根胸椎之間左右2厘米處的「肝俞穴」,能使胃功能恢復正常,對於治療宿醉也有顯著功效,在指壓「肝俞」穴時,應握拳打。刺絡拔罐肝俞穴治療麥粒腫取雙側肝俞穴。患者俯卧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術者以左手拇、食、中指捏起被刺部位,右手持三棱針點刺肝俞穴,有血液流出時加拔玻璃火罐,使血液流入罐內,出血量控制在1~3ml之內。起罐後用20%碘酊棉球按壓在針孔上,膠布固定。每2日一次,治療1~2次即可痊癒。相關報道:麥粒腫取患側或雙側肝俞,斜向下刺入4~6分深,得氣後強刺激瀉法,捻轉數下不留針。緩出針搖大針孔,出針後擠壓出血數滴。眼瞼下垂直刺肝俞、脾俞,局部微脹後捻2~3分,針上加艾3~5壯,每日一次,7天為1療程。肝俞穴按摩封閉治療妊娠腹痛妊娠腹痛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孕婦情緒與身體素質,妊娠子宮的大小,位置,毗鄰關係發生變化,子宮收縮,增長速度,圓韌帶的牽引。中醫認為妊娠腹痛的原因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胞脈阻滯所致。此病發病率較高,了解其臨床特點,防止濫用藥物,減少毒副作用,對母親的健康及胎兒發育有利。採用肝俞穴按摩,封閉治療妊娠腹痛,方法簡單,療效確切,價格便宜,無毒副作用。方法:1、肝俞穴按摩:選准肝俞穴(位於第九胸椎棘突水平旁開4.5),雙拇指分別按壓在雙側肝俞穴上,做旋轉運動,由輕到重至能承受為止,每次持續10—30,每133—5次。
2、肝俞穴封閉:維生素3注射液4—12/次,陣刺入肝俞穴內,深約0.5—1.0,緩慢注入藥物。山莨菪鹼注射液3—10/次,陣刺入肝俞穴內,深約0.5—1.0,緩慢注入藥物。肝俞穴按摩與封閉交替或單獨應用。
注意事項:
穴點陣圖:
2015-11-25澤紅於煙台
放入博客時間:2015-11-25
最新修改時間:2015-11-25
推薦閱讀:
※九、申時 (下午3點――5點) 膀胱經最旺
※留馨雨:腰痛、腰椎間盤突出就找膀胱經
※膀胱 是六腑之一
※膀胱炎
※足太陽膀胱經本經腧穴之金門 | 穴位常識
TAG:膀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