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博物館館藏的男女古屍
荊州博物館因藏有保存完好的西漢古屍而名聲大燥。
事實上,該館不僅有西漢男屍的專館,還有清代女屍的展區,一男一女、一濕一干,兩具古屍同時展出為全國唯一。其中男濕屍是1975年出土於江陵縣(今屬荊州市荊州區)鳳凰山的西漢五大夫「遂」先生;女乾屍是2009年荊州區魯家山出土的明末清初「女居士」。此外,荊州博物館還藏有一具松滋市出土的人物骨架標本。鮮為人知的是,荊州市境內石首市博物館還藏有第三具古屍,為2002年石首東升鎮鳳山村出土的身著絲綢服裝明代女屍。鳳凰山168號墓西漢男屍鳳凰山位於荊州市城北約五千米處的楚故都紀南城東南隅。為一處南北走向的平緩崗地,已發現秦和西漢時期的古墓180多座,168號西漢墓就是其中的一座(該墓的鑽探編號為168號,故名。因中國人民解放軍2460部隊七中隊要在此建5000平方米雷達陣地被發現)。1975年發掘。墓口長6.2米、寬4.8米,地表距槨頂深7.9米。墓葬為豎穴土坑墓,葬具為一槨二棺,槨室分為頭廂、邊廂和棺室三部分,棺室與另外兩室之間有門窗相通。墓內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屍和竹牘「告地書」、筆、墨、天平衡桿以及漆器、銅器、陶器、竹器、絲麻織物、木俑(46個)等500餘件。據長23.3厘米,寬4.4厘米竹牘載:「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陽五夫遂,自言與大奴良等二十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軺車二乘,牛車一兩,可令吏以從事,敢告主」可知,古屍名為「遂」(遂少言),江陵西鄉市陽里人,生前爵位為五大夫(西漢二十等爵的第九級,相當或略高於縣令),死亡年齡約60歲,下葬時間為西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江陵縣丞為其辦喪。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具古屍。出土時古屍外形基本完整,身長1.66米,體重52.5公斤。皮膚、肌肉等軟組織均有彈性,四肢大小關節亦可活動,32顆牙齒齊全且牢固,鼻道暢通,左耳鼓膜猶存,腦殼完整,腦膜血管清晰,內臟器官齊全,骨骼正常,皮下膠原纖維保存良好,與新鮮組織非常接近,體內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血型為AB型。死者生前曾患有膽囊炎、心包炎、膽結石、胸膜炎以及全身多數器官瀰漫性出血等疾病,瀰漫性出血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在內臟里還發現有血吸蟲、人鞭蟲、絛蟲和華氏睾吸蟲等寄生蟲卵。據說「遂」先生出土後,曾先後住過木棺、有機玻璃棺、水晶玻璃棺、進口玻璃棺。附:隨葬器物有玉印1件、竹牘1件、毛筆及竹筆筒一套、銅削刀1件、石硯一套、天平衡桿1件、四銖半兩銅錢、麻鞋一雙、麻夾襪一雙、漆方平盤1件、耳杯一組、漆圓盤一組、漆匕一件、酒具盒1件、漆盒一組、漆卮一件、漆盂一件、漆七豹大扁壺壺一組、漆幾1件、虎頭枕1件、奴婢俑(含騎馬俑和馬俑)一組、牛車一套、木船(含划船俑)一套、銅鏡1件、木梳1件、木篦1件、漆奩1件、竹簍一組、陶灶及釜、甑一套、陶罐1件、陶壺和陶瓮1件、陶盤1件、陶盂1件、陶盆1件、銅盆1件以及隨葬食物牛骨雞蛋棗、李、梅、姜、花椒、栗、葫蘆等果實。木質葬具,一槨二棺。棺木里外均塗黑漆,外棺長2.66米、寬1.02米、高0.97米。內棺長2.23米、寬0.71米、高0.76米,棺內有絳紅色棺液10萬毫升和30厘米厚的堆積物。魯家山古墓女屍位於荊州市荊州區荊州城西門外附近魯家山(東與張家山墓地毗鄰)。2009年出土。為一小型土坑豎穴單棺墓,墓內有一具木棺,該墓坑口長2.64米,寬1.16米;棺長1.94米,寬0.74米。棺內現有保存較好的女性乾屍1具,身蓋凹形窄被,頭下枕菱角形枕,頭上裹著有硃砂印跡的頭巾,足蹬兩根圓筒形木碳條。死者身著上衣4件、棉褲1條,腳纏裹腳布、穿尖頭布鞋。上衣由外至里依次為罩衣1件、棉襖2件、單褂1件。罩衣與外層棉襖下端有三處用細線縫合固定,罩衣下端右側有一小布袋。被子之上置一方白色麻布製作的梵書,在其上部以硃砂自右向左橫書「梵書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15個繁體漢字,其下梵文為縱向書寫。裹屍布下有布毯1條,毯下鋪紙,棺底墊有一層生石灰。墓主頭飾玉簪;雙手各執1握手,左、右手腕上各帶1隻翡翠玉鐲,右手處放手絹1條、佛珠1串(其中有一顆為瑪瑙),足端置1件泥質灰陶箅。根據墓葬形制、埋葬習俗和隨葬品,初步判斷該墓年代屬明清時期。從隨葬的梵書、佛珠來看,墓主生前似應為禮佛的俗家信女,去世時63歲。據說乾屍安放在原西漢古屍水晶玻璃棺中展出。松滋明代母子合葬墓位於松滋市陳店鎮全心村車陽河。2010年發掘出土。墓長約2米,寬約3米,深約2.5米,為湖北發現的首座母子合葬墓。其中西部棺蓋被揭開,人骨架被取出,東部木棺保存較好,裡面有保存完好的古屍,還有保存較好的絲織物。該墓為明代萬曆年大寧教諭張吉言(相當於今縣教育局長)與母親傅氏(1515-1605年,為明洪武年左丞相傅瓛後裔)的合葬墓。墓中不見隨葬品,僅出土了二三十件紡織物,其中包括張吉言戴的禮帽,穿的衣服(6層)、綢鞋、裙子,蓋的夾被等,材質以棉為主,還有一些絲織品。因明盛行薄葬制度,故墓中不見隨葬品不足為怪,但並不排除墓主人廉潔自律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墓主人除頭、軀幹、左臂保存尚可外,其餘部分均已骨肉分離,只能稱為「人體骨架」。荊州博物館計劃把張吉言的骨架製成標本供人類學和病理學家研究。今荊州博物館有《松滋陳店明墓室內文物清理展示》,展廳面積160平方米,展品數量64件(套)。謝家橋墓地位於荊州市沙市區關沮鄉清河村,屬秦漢時期郢城周邊古墓群的一部分。2007年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編號為「謝家橋一號墓」。為一中型豎穴土坑木槨墓,墓向朝北,槨分5室,東、南、西、北四個邊室(出土竹簡遣策稱之為「便槨」)較狹小,中央棺室較寬大。4個邊室均有通往棺室的門及象徵性望窗。整座墓葬保存完好。出土了800多件(套)保存完好、造型精美的珍貴文物。按質地可分為陶器、銅器、鐵器、漆器、木器、竹器、骨器、絲織品等幾大類,按用途可分為容器、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和喪葬用器等。其中一件漆盛(漢代流行的一種盛食器皿)的器蓋和器身大小相同,分開可作兩件盂使用。漆盛的口沿用金屬鑲邊,其工藝稱為「釦器」。據出土竹牘《告地書》的記載,謝家橋一號墓的下葬年代為「五年十一月癸卯朔庚午」。據考證,為西漢呂后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元前184年12月26日),墓主為女性,名「恚」,姓氏不詳。據出土竹簡記載,恚有四個兒子:昌(爵位為五大夫)、貞(爵位為大夫)、豎(爵位為大夫)、乙(爵位為不更)。
石首女古屍2002年在石首市東升鎮鳳山村發掘出土。出土明代完整古屍一具、精美絲綢衣物17件、棉布衣物18件、麻織物1件、竹笄2件、紙質物2件。其中女乾屍身長1.58米,其頭髮、五官、牙齒清晰可見,肌肉呈現蠟狀且堅硬幹枯,保存完好。
資料鏈接荊州博物館佔地面積50122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先後發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20多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出土自舊石器時代至清代的石、角、骨、陶、銅、鐵、漆、木、竹、絲、麻、革、玉、料、琉璃、金、銀、錫、鉛、瓷、紙質等各類文物13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47件(套),二級文物1415件(套),三級文物21059件(套)。陳列展館由陳列大樓、珍品館和臨時展區三大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7201平方米,展覽使用面積為3500平方米,最大展室面積400平方米,文物庫房總建築面積為3320平方米,存放了36123件文物(主要是一、二、三級文物),另有9萬餘件文物暫存在約4550平方米的文物過度庫房內。文物過渡庫房分布在長廊(面積400平方米)、陳列大樓地下室(面積2000平方米)、珍品館東樓頂樓南側(面積150平方米)、保管大樓南側(借用4層,總面積2000米)等4處地點,面積僅4550平方米。館內設《江漢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漢平原楚漢文化展》、《荊州出土簡牘文字展》、《荊州楚墓暨熊家冢出土玉器展》、《鳳凰山168號漢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楚漢織綉品展》、《傳世文物展》八個常設展覽,館藏精品文物中有很多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如:世界上最早的石家河文化泥塑動物群,精雕細琢、數量最多的先秦玉器,鋒利無比的4代越王劍,迄今我國保存最好、品種最全、織綉工藝最精湛、被專家學者譽為「絲綢寶庫」的馬山戰國絲織品,填補史書記載空白、被譽為地下書庫的楚漢簡牘,色澤絢麗、工藝精湛、佔全國總數五分之三的楚秦漢漆器以及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西漢古屍等。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4A級旅遊景點,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推薦閱讀:
※這個女性最愛逛的博物館,可抵禦核打擊,鎮館之寶都是從印度搶的
※那些躺在世界各大博物館的中國古畫
※實拍:金碧輝煌的冬宮博物館!
※半夏:意料之外的博物玄機——讀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文史知識
※大六壬神煞賦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藝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