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吳正傑1江美良2
(1湖北健豐牧業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8204;2湖南大北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200)
摘要:豬呼吸道疾病由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寄生蟲型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等不同病因所致,既有原發性疾病,也有繼發性疾病。除病原侵襲宿主外,飼養管理、環境條件往往成為疾病發生的誘因。呼吸道疾病在規模化豬場一旦發生,就會造成極大損失,像PRRS、PR等疾病甚至導致毀滅性災難。本文主要針對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提出了綜合性防控措施,供養豬業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豬;呼吸道疾病;防控
隨著養豬規模的不斷擴大、集約化程度的持續提升、環境的惡化、氣候的劇變以及各種病原微生物耐受力的增強,豬的呼吸道疾病亦頻繁發生,對養豬場造成極大損害。豬呼吸道疾病是一種群發性疾病,大多為混合感染,具有來勢凶、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的特點。一個豬場一旦有疫情發生就會波及全群,甚至引起更大區域性、社會性流行。其臨床主要表現是:體溫升高(大多數呼吸道疾病都有體溫升高的癥狀,只有一兩種呼吸道疾病不會出現發熱,如單純的支原體肺炎和單純的萎縮性鼻炎通常不出現發熱癥狀)、呼吸困難、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打噴嚏、頻繁咳嗽、皮膚髮紅或末梢端發紫(淤血)。病情輕則引起生長停滯、消瘦、飼料報酬下降;病情重則導致種豬繁殖障礙、各類豬只死亡,經濟損失巨大。因此,規模化養殖場應高度重視豬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千萬不能疏忽大意。如果防控失效就會直接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生態效益,其負面效應不可低估。
1 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
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原因有兩大類:一是直接原因,即病原微生物侵襲豬體,病毒性感染源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藍耳病病毒)、偽狂犬病毒(PRV)、圓環病毒(PCV2)、豬流感病毒(SI);細菌性感染源有豬肺疫多殺性巴氏桿菌(Pm)、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p)、副豬嗜血桿菌(HP)、鏈球菌(SS)、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Bb)等;此外還有肺炎支原體(M hp)、弓形體和附紅細胞體以及後圓線蟲和蛔蟲幼蟲感染等疾病。二是間接性原因,主要是飼養管理不良、環境因素、應激、氣候突變、霉變飼料等引起機體抵抗力降低致使一些條件性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引起發病。
2 豬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控措施2.1 防控原則(技術路線)
據觀察,近年來豬場流行的豬呼吸道疾病大多為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給防控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因此,採取單一的、簡單的防控措施很難湊效,在生產實踐中須採取綜合的防控措施,多管齊下才能收到較好效果。在此,提醒豬場管理者和獸醫技術人員要樹立「綜合防控」的理念,堅持「預防為要、優養為主、保健為先、養防結合、適當治療」的技術路線,做到總攬全局、抓住要點、創新方法、夯實基礎,落實好生物安全、預防保健、科學飼養、精心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方能獲得「防患於未然」的切實效果。用中醫先賢者的話來說叫做「治未病」。事實上,豬呼吸道疾病一旦發生就會造成巨大損失,針對病豬怎麼治療都是微效措施,都是「亡羊補牢」的做法,為時已晚。
2.2 防控措施
2.2.1 築牢生物安全防線
(1)做好豬場清潔衛生
首先做好欄內衛生,調教生豬定位排泄糞便,及時清掃沖洗欄面,欄內不堆放雜物垃圾,始終保持清潔的狀態。欄內衛生還包括料槽、水槽(自動飲水器除外)衛生,每日要進行檢查清理,確保飼料、飲水不被污染。空欄清洗要徹底,最好採用智能沖洗設備,其特點是操作便捷、高壓省水、節水環保,並可配套霧化消毒。其次,做好豬欄周邊的衛生,人行道、趕豬通道、場地都要保持良好的清潔狀態。第三,要做好獸醫室、藥房、飼料倉庫、運輸工具等處的清潔衛生工作。第四,要做好辦公區、後勤服務區、隔離緩衝區的清潔衛生。所有的衛生區域都要落實管理責任人,保證衛生工作做到位,不留死角。
(2)執行消毒制度
消毒必須執行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操作,不可隨意、放鬆。對於消毒藥物的品種選擇、濃度配比、使用頻率、消毒時間等都要按規定執行。對豬群、欄舍、飼具、用具、器械、運輸車輛、環境道路(包括生產區和後勤服務區)等均應進行全方位消毒,不留空白點,務求全覆蓋,追求有效性。其有效性體現在通過全面消毒可以殺滅外界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或降低病原微生物對環境的污染量。在此,重點強調消毒頻率/時間:欄舍消毒及載豬消毒可每周1次,在疫病流行的非常時期隔日1次或每周2次;環境消毒包括道路消毒每月1次,特殊時期每周1次或每月2次;運料車和運豬車最好是豬場自行配備,專場專用,每周應消毒1~2次,如是外來車輛則每趟轉運都要進行嚴格消毒,有必要重複消毒2~3次/趟。常用消毒藥物有季銨鹽類、碘製劑、有機氯製劑、燒鹼等。不要固定使用一種消毒劑,以定期輪換使用為宜。
(3)堅持隔離制度
隔離要點有人員隔離、豬只(群)隔離、物品隔離、車輛隔離、動物隔離。重點是人員隔離和豬只(群)隔離。
人員隔離:一種類型是老豬場、規模不大的豬場,養豬生產人員一律在場內工作、活動,不應出豬場圍牆,不應與外界人員接觸。條件好的新建豬場,生產區和生活區絕然分開,有一定距離,生產人員應局限於生產、生活區範圍內活動,即白天進入生產區工作,晚上下班時回到生活區休息,不可超越生活區圍牆。進入生產區時,要更衣洗澡,著專用工作服、鞋進場。生產人員可定期休假,休假結束返場時要洗澡更衣換鞋再入場。
豬只(群)隔離:主要指特殊豬只(群)的隔離,如引種回來的豬、後備豬必須放在隔離區(舍)飼養,其隔離適應期4~5周;病豬、疑似病豬應隔離飼養,與正常健康豬群隔離開來。並配備專門的飼養人員和護理人員。
物品和車輛隔離:外面的物品和車輛禁止進入生產區。
動物隔離:外面的貓、犬以及可能帶毒帶菌的其他動物禁止進入養豬生產區和生活區。
(4)及時淘汰病豬
對病豬、不健康和亞健康豬、治療無效或保留價值不大的豬要儘早、從快淘汰處理,毫不可惜,不留後患。一隻病豬就是一個可怕的傳染源,那些亞健康豬也是隱患,處理起來要堅決果斷。
(5)做好疫情監測和抗體檢測
疫情監測和抗體檢測的目的是了解豬群健康狀況,發現隱性感染,及時消除病源,也有助於掌握生豬疫病的分布和流行趨勢,知悉各階段豬只(群)的抗體水平,以便調整、完善免疫程序,優化免疫效果,提高群體健康水平。
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監測:一是病原監測,通過此項監測可以及時發現豬場內豬群是否有野毒感染,如偽狂犬病、豬瘟等的野毒感染,如有應立即清理淘汰陽性豬。建議每3個月檢測一次,抽樣比例為10%~15%,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豬群應逐頭檢測,如發生偽狂犬病時種公、母豬群須逐頭檢測。二是抗體監測,看抗體滴度是否達標,群體抗體水平是否一致、均衡,以便採取修正免疫程序、改進免疫工作的措施。建議每3~4個月檢測一次,抽樣比例為10%。三是臨床檢疫檢驗,這是獸醫常態化的工作,每日要進行豬群健康狀況巡視,仔細觀察豬的精神、行為、食慾、毛色、糞便、體溫等是否正常,必要時輔以儀器檢測。
檢測方法:一般採用血清學檢測、ELISA檢測、RTPCR檢測。偽狂犬病可檢測PRV-gE抗體,豬呼吸道綜合征可做PRRSV RT-PCR檢測。
(6)落實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辦法
對於病死豬一定要按照法制化要求做正確處理。豬場內所有病死豬無論體重、季節、時間都務必進行無害化處理,杜絕流入市場或亂拋亂扔。其處理方法有生物發酵、化制、焚燒、深埋等。應配備專人負責,配置專用設施,不可應付了事。提倡以生物發酵法處理,或者用專用設備化制焚燒,後續配套以生產生物肥、實行綜合利用的措施為好。
(7)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
做好糞污無害化處理、實現綜合利用是現代養豬場必須克難攻堅解決的課題。這是實施健康生態養殖的需要,是防控呼吸道疾病和所有疫病的重大舉措之一。要做好糞污處理,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養豬生產工藝設計要合理,便於糞便的收集處理,減少污水排放量,雨水和糞水分道分流;二是要有足夠的集污池,有厭氧、好氧、硝化和反硝化池,有沼氣利用和沼氣發電的工藝技術及其裝備,並有專業工程技術人員負責操作運行污水處理系統。
(8)控制傳染媒介的危害
很多呼吸道疾病的流行與傳染媒介的帶毒帶菌傳播有關,因此消滅傳播媒介是必要的,雖然很難。筆者建議採取的控制傳染媒介的措施如下:安裝防鳥網罩(有人說「有防鳥網罩鳥糞也會掉進豬場」,鳥糞可通過其他措施來解決,比如有效消毒);定期滅鼠、滅蚊蠅;豬場內禁止養貓、犬;定期為生豬驅除寄生蟲。
(9)安裝空氣過濾系統
很多病毒可以藉助空氣傳播,比如PRRSV,如果在豬舍安裝空氣過濾裝置,可以有效防控豬的一些呼吸道疾病,據報道,空氣過濾系統防控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的效果尤其好。
(10)保證衛生安全的飲水供給
飲水質量直接影響豬的繁殖、生長、發育與健康。養豬生產必須保證有清潔衛生的水源供應。不能飲用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工業「三廢」污染的水,農藥污染的水,毒性物質氟化物、氰化物、砷、汞、鉛、鉻、鎘等超標的水。動物飲水衛生具體要求有以下四點:①感官性狀。合格飲水應無色、透明、無異味。②化學性狀。pH值在6.5~8.5之間;可溶性固化物在1 000 m g/L以內;硬度:碳酸鈣含量低於450 m g/L;硫酸鈣含量低於250 m g/L;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小於100 m g/L;③微量元素:鐵小於0.3 m g/L,銅小於0.5 m g/L,錳小於0.5 m g/L,鋅小於5 m g/L。④細菌指標。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m L,大腸桿菌菌群小於3個/m L。
2.2.2 科學飼養
(1)提供優質飼料
飼料品質優劣,營養含量高低,直接影響生產性能和豬體健康。實踐證明,劣質飼料也是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發生的因素之一。因此,科學地配制飼料,為養豬生產提供優質、營養全價平衡、衛生安全、新鮮度高、適口性好的飼料是保證正常生產和預防疾病發生的重要措施。特別提示:發霉變質飼料絕對不能用來餵豬。近年來,規模化豬場呼吸道疾病呈猛烈流行之勢,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飼料中的黴菌毒素超標或嚴重超標。
(2)實行合理飼餵
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豬應飼餵不同配方、不同營養濃度的全價飼料,且飼餵量亦有區別,不允許一種飼料喂到底,一個計量標準喂到底。還要注意不同品種飼料更換時必須做好換料過渡,以防換料應激致使疾病發生。
(3)保證飲水充足
水是動物生命的基礎物質,水在動物機體新陳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缺水會嚴重影響生豬健康。在養豬生產中要成功防控呼吸道疾病及其他疾病,都要保證為生豬提供清潔衛生、充足的飲水。豬的日需水量見表1。
2.2.3 精心管理
(1)配備責任心強的飼養人員
豬場要執行「以人為本、以豬為中心」的管理,注意強化飼養員的責任意識,加強培訓引導,要求飼養員落實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2)做好健康觀察
技術人員每天要逐棟逐欄逐頭檢查豬的健康狀況,發現異常及時記錄並作出恰當處理。呼吸道疾病有其明顯的臨床癥狀,有時可看到先兆,要銳眼識豬、識病,爭取早預防、早隔離、早治療、早控制,儘快消滅傳染源。
(3)控制豬群密度
豬群密度越大、越擁擠,空氣質量越差,呼吸道疾病越容易發生。故合理調節豬群密度,減少緊迫感,讓每頭豬佔有足夠的生活空間,有利於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流行。
(4)合理分群和周轉豬群
要遵循「物以類聚、豬以群分」的道理,分群時儘可能使同群豬年齡、體重、強弱一致,不至於大欺小、強欺弱、同群咬斗、造成損傷和應激反應,以免導致疾病發生;還要注意減少轉群、並群的干擾,減少人為應激因素。
(5)調節好豬舍內小環境、小氣候非常重要,溫度、濕度要適宜,高溫高濕、低溫潮濕對豬的健康極為不利,在小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豬的呼吸道疾病更易發生流行。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豬舍地面、床面(指高床)清潔、乾燥,舍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為豬只(群)提供舒適的、良好的環境福利,使其健康生長發育。
(6)執行「兩點式」或「三點式」飼養管理模式
「兩點式」、「三點式」飼養管理模式,既是「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一種先進科學的管理模式。因為要實行這種模式,主要靠人,從人的觀念改變開始,從豬場建築的設計開始。近年來,這種分點飼養模式已得到大多數豬場老闆的認同,實踐證明其對疫病防控有百利而無一害。「兩點式」飼養就是:①繁殖群(母豬妊娠-分娩-離乳斷奶)→②生長育肥群(保育-生長育肥階段)。「三點式」飼養就是:①繁殖群(母豬妊娠-分娩-離乳斷奶)→②保育階段→③生長育肥階段。需要注意的是:執行「兩點式」或「三點式」飼養管理模式,都要做到「全進全出」,不同批次的豬不要混養。落實「全進全出」的核心管理要點是:以周為節律安排配種,嚴格執行計劃性均衡生產。
2.2.4 主動預防保健
(1)疫苗免疫
多數呼吸道疾病可以使用疫苗進行主動免疫,使豬體產生保護性抗體,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建議免疫的疫苗有:藍耳病疫苗、偽狂犬病疫苗、豬瘟疫苗、圓環病毒病疫苗、傳染性胸膜肺炎菌苗、豬肺疫菌苗、豬鏈球菌菌苗、豬萎縮性鼻炎菌苗、支原體肺炎菌苗、副豬嗜血桿菌菌苗,這些疫苗(菌苗)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但要注意對不同廠家生產的疫苗(菌苗)進行比較篩選,須使用有農業部批文的疫苗,注意冷鏈儲藏(特別是弱毒苗)不可中斷,注意按照疫苗(菌苗)使用說明書進行正確的免疫注射,程序不能亂,注射劑量、部位要準確。
表1 豬的日需水量
(2)預防保健(策略性保健用藥、提升免疫力)
在管理規範、且本場沒有呼吸道疾病流行的情況下,或在社會上特別是周邊豬場有疫情流行的時候,豬場可以採取適當的預防保健方案,提升豬群整體免疫機能,以抵抗疫病侵襲。一是使用免疫增強劑,如黃芪多糖、甘草酸、茯苓多糖等原粉配製成保健劑餵豬,連續飼餵1~2周,也可以長期在飼料中添加,激活機體的免疫機能,促進機體抗病力提升。二是使用抗病毒抗菌消炎解熱的中草藥,如板藍根、大青葉、柴胡等製劑拌料餵豬,連續使用2~4周。三是使用泰妙菌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西藥拌料餵豬,以預防劑量飼餵1~2周,防止細菌性呼吸道疾病感染。
2.2.5 正確治療病豬
(1)藥物治療原則
堅持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的治療原則,除了治療原發性疾病外,還要防止繼發感染。要在充分掌握流行病學資料的基礎上,客觀全面地分析病因、癥狀、轉歸趨勢,有針對地用藥,做到標本兼治,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及時性
要及早發現病情進行初步診斷,儘快確診,迅速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如果發病頭數少、感染不嚴重、無混合感染,則可以立即採取隔離治療的措施。如果發病面積大、流行迅猛、且有混合感染、繼發感染的情況,則不宜採取逐頭治療方案。總之,要堅持「早、快」原則,儘可能將疫情撲滅在萌芽狀態。
(3)合理組方用藥
如果發病群體較大、頭數多、感染較嚴重時,應立即採取群體用藥的措施,一是飼料加藥,二是飲水加藥。當呼吸道疾病在豬場流行時,往往採食量下降,因此飼料加藥可能難以湊效,需要考慮加大用藥劑量或飲水加藥。
常用比較有效的可供選擇的組方有:①氟苯尼考50 g+頭孢噻呋50 g+氟尼辛葡甲胺1 500 g/噸飼料,拌料飼餵,連用5~7天;②泰妙菌素150 g+鹽酸金黴素300 g/噸飼料,拌料飼餵,連用5~7天;③酒石酸泰樂菌素400 g+鹽酸多西環素150 g/噸飼料,拌料飼餵,連用5~7天;④替米考星200 g+鹽酸多西環素150 g/噸飼料,拌料飼餵,連用5~7天;⑤愛樂新60 g+鹽酸金黴素300 g/噸飼料,拌料飼餵,連用5~7天;⑥阿莫西林300 g+TM P 100 g/噸飼料,拌料飼餵,連用5~7天。
以上組方對細菌性感染呼吸道疾病和病毒性原發後繼發細菌性感染的呼吸道疾病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生產實踐中應根據疾病發生情況選擇性使用,用藥不可過多過濫。需要說明的是:為了確保防治效果,必要時在上述用藥劑量的基礎上可減半劑量再延續用藥拌料飼餵7~14天;或選用可溶於水的原粉在飲水中加藥使用7~10天。當病豬採食量大幅下降時,可採用肌肉注射用藥加以治療。常用藥物的使用劑量和頻次如下:①氟苯尼考注射液:20 m g/kg體重,48小時間隔用藥1次,連續2~3次;②頭孢噻呋注射液:5 m g/kg體重,每日1次,連續3次;③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3 m g/kg體重,每日1次,連續3次;④恩諾沙星注射液:5 m g/kg體重,每日1次,連續5~7次。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645(2016)10-24-05
收稿日期:2016-08-16
推薦閱讀:
※風箱式呼吸法
※太極拳的呼吸方法
※太極拳呼吸方法的探討
※改善呼吸?關於新會陳皮的主要醫學記載
※你知道導致孩子哮喘的過敏原有哪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