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的功效及作用

黑大豆的功效及作用內容導讀:【別名異名】大豆(《本經》),菽(俗名),烏豆(《肘後方》),黑豆(《日華子本草》),冬豆子 (《四川中藥志》)。【別名異名】大豆(《本經》),菽(俗名),烏豆(《肘後方》),黑豆(《日華子本草》),冬豆子 (《四川中藥志》)。   藥理作用   大豆中含微量的大豆黃酮及染料木素(水解產物),兩者皆有雌激素樣作用(口服2.5克/小鼠l天,6天後測子宮重量),其作用強度為染木素:鷹嘴豆芽素A:大豆黃酮一l.5:1.0:0.4,但也有認為大豆黃酮作用強於另外兩者的。大豆黃酮對小鼠皮下注射不吸收,口服或腹腔注射時雌激素樣作用相當於二乙基乙烯雌酚的10-5。家畜食入過多含此類異黃酮之飼料,可能對其生理功能發生某種影響。大豆黃酮對離體小鼠小腸有解痙作用,其效力為罌粟鹼的37%。   加工炮製   除去雜質,備用。   性味歸經   【性味】甘,平。   【歸經】入腎、脾二經。   功效主治   1.利水下氣:本品甘、淡滲利,色黑入腎經,能治腎病。《本草綱目》云:「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所謂同氣相求也。」臨床多用之治療水腫,腹脹等症。   2.活血祛風清熱解毒,故適用於治療風痹,產後風痙,風毒腳氣,癰疽瘡毒,並能解多種葯毒。   3.潤燥補腎,本品甘能補益,入腎經,能補腎虛;又富含油脂能潤燥。故適宜於治療腎虛遺尿,腎燥盜汗等症。   用法用量   內服:3—30克,煎湯,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煮汁塗。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服蓖麻子者忌炒豆,犯之脹滿;服厚朴者亦忌之。動氣也。」(《本草綱目》)   2.「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良。」 (《本草經集注》)   【配伍應用】   配甘草解百葯之毒。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藥性,如與熱葯同用能緩和其熱,以防燥烈傷陰;與寒葯同用能緩和其寒,以防傷及脾胃陽氣;與寒熱葯同用,能起調和藥性以得其平;與峻烈葯同用又能緩和藥物的作用。黑大豆,味甘性平,亦能解百葯之毒,然其解毒之力較弱,若與甘草相配則其解藥毒之力倍增。   方劑製劑   1.黑豆飲(《補缺肘後方》) :大豆一升,以水五升,煮二升,去豆,納酒八升。更煮九升,分三、四服,腫瘥後渴,慎不可多飲。主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   2.救活丸(《普濟方》) :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為末,麵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煎)湯下。主治腎虛消渴難治。
推薦閱讀:

羊鞭的功效與作用??
風水用品大象如何擺放才起招財作用
蔬菜抗癌關鍵在聯合作用
膳食纖維在對抗肥胖中的作用
茉莉花茶的副作用 過量飲用是大忌

TAG:作用 | 大豆 | 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