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中國滿族風俗敘錄 - 分卷閱讀 - 江湖網
旗袍你知道旗袍是怎麼來的嗎?頂戴花翎的形制是什麼樣子?口袋房是怎麼回事?八旗的方位是怎麼分布的?請安所行的打千兒禮的動作要領是什麼?薩滿信仰是怎麼形成的?東北「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養個孩子吊起來、姑娘叼著大煙袋——又是怎麼回事?本書會給你一個明確的解答。內容簡介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結合翔實生動有趣的故事,從服飾、飲食、居住、生產、交通運輸與通訊、交易、社會生活、薩滿教信仰、人生禮儀、傳統藝術等方面,簡要勾勒了中國滿族風俗形成的歷史軌跡,闡釋了中國滿族風俗的民族特色。本書集學術性、趣味性、鑒賞性、收藏性於一爐,以圖敘史,以圖談俗,新穎活潑,深入淺出,使讀者在快慰展卷之中,既獲得深邃迷人的民俗知識,又能通過一幅幅情趣盎然的圖片接受藝術的陶冶。作者簡介主編,富育光,滿族,1933年5月生,黑龍江省愛輝縣人。1958年畢業於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中文系。現為長春師範學院薩滿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吉林省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民間文藝家薩滿文化中心名譽主任。長期致力於滿族文化和中國薩滿教學的調查與研究。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出版專著《薩滿教與神話》《薩滿論》《富育光民俗文化論集》及滿族民間傳說選《七彩神火》等二十餘部。滿族,有著三千多年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祖先可追溯到肅慎人,亦稱「息慎」、「稷慎」,是我國東北地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古老民族。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晉書?四夷傳》載:「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咸山北。」不咸山即今長白山。遠在傳說時代,肅慎便同中原地區有了聯繫。《竹書紀年?五帝紀》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其後,肅慎與中原夏商周諸朝往來從未間斷。《國語?魯語》載:「昔武王克商,通道於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於是肅慎氏貢矢石,其長尺有咫。」《逸周書?王會篇》載:肅慎曾向西周朝貢獻一種珍貴的野獸大麂。《左傳?昭公九年》載:周景王時人們認為,「肅慎、燕、亳,吾北土也」。漢晉時期,中原王朝稱肅慎為挹婁。《後漢書?東夷列傳》載:「挹婁,古肅慎之國也。在夫余東北千餘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極。」南北朝時期,挹婁後裔稱勿吉。《魏書?勿吉傳》載:「勿吉國,在高句麗北,舊肅慎國也。」隋唐時期稱。唐聖曆元年(698),粟末部首領大祚榮建震國,仍稱。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此後,廢名而稱渤海。渤海國歷史上譽為「海東盛國」,962年被契丹所滅。宋元明時期女真名稱仍是肅慎的轉音。《三朝北盟會編》稱:「女真,古肅慎國也。本名朱理真,番語訛為女真。」12世紀初,女真完顏部崛起反遼,1115年建立金國。13世紀初,蒙古勃興,滅金建立元朝。元亡明興,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的建州女真人崛起,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形成穩定的民族共同體, 1616年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其子皇太極繼汗位後,於1635年廢女真、諸申舊稱,改稱滿洲。次年皇太極冠皇帝尊號,改國號為大清。清亡後,滿族同全國人民命運一樣,淪落和遭受民國期間苦難深重的歷史滄桑磨難。中華人民共和成立後,確定將「滿洲」改稱滿族,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同全國56個兄弟民族和睦相親,同享溫馨幸福的社會主義新生活。滿族現擁有1268萬人口(據2000年國家統計局提供數據),在全國少數民族中名列第三。1985年後,全國相繼成立了遼寧省鳳城、新賓、岫岩、清原、北鎮、本溪、桓仁、寬甸,河北省青龍、豐寧、圍場、寬城,吉林省伊通等13個滿族自治縣和近400個滿族鄉。滿族在漫長的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不斷創造積累、傳承下來的輝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譜寫出一幕幕叱吒風雲、激昂慷慨的歷史畫卷和英雄詩章,世代傳誦。正如前述,白山黑水廣袤沃壤,自古就是滿族子孫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故鄉,精騎射,善捕捉,向以漁獵為生。據史料記載,遼金之際,滿族先世女真人有部分氏族,在強大的漢文化熏染下開始跨入奴隸制門檻,而絕大多數女真先民們,仍長期徜徉於「民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朦朧愚昧的原始氏族時代。恰如史籍所云:「無文墨,以言語為約。」(《晉書?四夷傳》)「無君長,其邑落各有大人。處于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常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好養,食其肉,衣其皮。」(《後漢書?東夷列傳》)「俗皆編髮。將嫁娶,男以毛羽插女頭,女和則持歸,然後致禮聘之。婦貞而女淫,貴壯而賤老。死者其日即葬於郊野,交木作小槨,殺豬積其上,以為死者之糧……有石、皮骨之甲。國東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鐵,將取之,必先祈神。」(《通典》卷一百八十六)我們在東北滿族聚居地區所進行的多年社會歷史調查,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滿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善良、好學的民族,淳樸樂觀,堅忍不拔,幾經歷史滄桑,眾多豐富多彩的民譚俚俗,栩栩如生地銘刻在耆老和薩滿記憶里,具有極頑強的因襲性與穩定性。考其因,蓋源於滿族世代虔誠信仰以自然崇拜、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為核心觀念的原始宗教薩滿教,遵循並維繫著民族生存秩序中各種約定俗成的法規、禁忌和特有的習俗形態,奉若神明,不敢違謬,並且如數家珍般地傳繼著。這種原始樸素的氏族集群法則,倍加提升和凝聚了全族的向心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懼任何風雲跌宕的歷史砥礪,團結一致,所向披靡。滿族先世曾幾度崛起——時期創建渤海帝國,完顏部打敗桀驁一世的遼國建立大金王朝,明建州部創建後金和大清帝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數千年來根深蒂固的薩滿觀念意識,就是滿族古老文化和民俗遺存形態的重要載體。薩滿教無畏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世世代代在相濡以沫地充實著氏族人們的傳統習俗,鑄就著滿族及其先世斑斕多彩的民族文化財富。大宗瀕臨消失的滿族膾炙人口的創世神話、古歌、口碑文學,特別是那些已被遺忘、鮮為人知的北方蠻荒古俗等風情掌故,就是從眾多受薩滿觀念濡染的滿族遺老或薩滿那裡徵集而來的。值得指出的是,滿族民俗博大精深的歷史積澱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我國北方其他民族民俗文化寶庫中,都具有非常獨特而無與倫比的典型意義。首先,從史學角度透視滿俗。由於滿族先民悠遠的歷史滄桑和社會歷程,多方位、多層次的民俗在歷史碰撞中相互交糅,使滿族民俗別具一格,文化演進史與傳承史內涵宏富,源遠流長。第二,從地域角度透視滿俗。滿族先民諸部落亘古生存的地域廣袤無垠,北涉現屬俄羅斯境地的外興安嶺,東臨日本海(鯨海),南踞東北腹地的松遼沃野。故此,滿族自古構成了特色迥異的庫頁、黑水、東海、松阿里、烏蘇里、白山、遼東諸民俗文化區。諸處生民漁獵耕牧各揚其長,所尚風習形態,亦紛繁百異。其三,從文化角度透視滿俗。滿族民俗遺產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眾所周知,滿族先世素有吸納各方文化之長為己所用之傳統,在歷史上的幾度興衰與融合中,不斷吸納周邊多民族優秀民俗成分糅入滿族固有的自身民俗中來,豐富並形成了歷史上滿洲民族共同體所獨備的文化現象和民俗形態。故史有「高麗別種」、「金因遼俗」、「清沿明風」之說。其中,清中期後,滿漢文化交融尤為鮮明,民俗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幾難辨識。因其具有最大的兼容特性,滿族民風民習堪稱中國北方民俗文化交融整合體,真可謂中國北方民族民俗歷史文化百寶囊、資料庫。這在我國多民族的民俗傳承中是很罕見的現象。近些年,讀到國內出版的一些滿族民俗風情方面的書籍,嚴格說來,所述滿族民俗時限多為清中葉乃至近世民國以來滿漢交融的民俗內容形態,尚缺乏歷史觀和全面性,讀後令讀者茫然,不利於對諸種民俗現象的清晰理解。民俗就是一定民族在長期生存中所完成的文化綜合。相鄰民族間民俗交融是社會發展中常會出現的自然現象。這些年來我們深切體會到,研究清晰民俗形態的傳承規律,的確是一項很細膩複雜的科學梳理工作。民族學者就應不怕煩苦,自覺探索和研究這種民俗學的內在規律,弄清源流與來龍去脈,以利於我國民族民俗學的建設與發展。民俗是一定社會人群在長期社會生產生活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生存模式,這種生存模式相沿不變,傳襲成俗。遠在我國周朝,便有「求詩問俗」之制。《論語》云:「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禮記》更記載古人倡導「教訓正俗」之風,意在體察民瘼,以正民俗。歷史施政者都倍加關注民俗,視為準確把握民風盛衰的最可靠途徑。所以說,民俗向來都是學習和熟悉社會之師,是洞測民情冷暖的寒暑表。今天,我們積極挖掘搶救瀕臨消失的民俗文化遺產,是為了熟悉民族歷史,古為今用,回眸往昔,旨在激勵奮進,開拓明天。大力開發民俗文化,不僅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加速小康社會建設,對於更好地充實我國史學研究,撰寫各民族文化發展史,也是大有裨益的。特別是隨著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上出現了一股濃烈的學習民俗熱,期盼讀到更多的優秀民俗讀物,從而增強知識,開闊視野,不斷激發愛祖國、愛民族、愛家鄉的赤子情懷,確是令人欣慰的可喜現象。《圖像中國滿族風俗敘錄》一書的編撰與出版,系資深出版人、我的摯友郭俊峰先生一大倡舉,此書是他頗有氣派的宏大構思中之一冊。我是長期從事中國滿族等北方諸民族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同國內友好曾出版一些民俗書籍,然以普及書居多。我們也憧憬和企望過能將長期社會調查所攝民族民俗圖照,結合翔實生動有趣的故事詮釋,編造一部品味高、可讀性與鑒賞性兼容並蓄的中國民族民俗書籍。這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是我們為豐富我們中華民族民俗寶庫而應該作出的貢獻。故而,我甚是讚賞郭俊峰先生這項富有深遠意義的創見,藉此也可圓我們的未竟之夢。本書能如願以饗讀者,更應突出提及的是,吉林省伊通滿族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所專門展示滿族歷史文化的大型民族博物館,建築壯觀,在國內外有突出影響。該館自1987年建館以來,鍥而不捨地廣泛徵集國內各地大量滿族民俗文化遺物,館藏展品通古今,成就佼佼然。本書所精選之三百餘幅滿族民俗實物圖片,其中不少圖像尚屬首次面世。在本書的構思和編撰過程中,我們力求踐行集學術性、趣味性、鑒賞性、收藏性於一爐的原則,一改某些民俗書籍喜用陳述筆法、以章節形式沉悶闡釋的慣例,通篇採取了讀者喜聞樂見的圖說故事形式,以圖敘史,以圖談俗,圖文並茂,新穎活潑,深入淺出,使讀者在快慰展卷之中,既獲得深邃迷人的民俗知識,又能通過那一幅幅情趣盎然的圖片接受藝術的陶冶,並加強對古昔北疆生活的理解。全書可算是近些年來北方民族民俗考察的豐碩成果,也是滿族民俗實物攝影選粹的最新展示,堅信必會贏得您的青睞!富育光2007年5月
旗袍花卉翎毛綉服間,扈送春水與秋山。頂珠腰玉今猶昔,女真衣冠制未刪。清代詩人沈兆的這一首滿族服飾的民俗詩,僅僅四句,不但深刻而形象地描繪了滿族服飾的漁獵特徵,而且又指明了滿族服飾的淵源。文獻載,滿族先民肅慎人、挹婁人「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後」(《後漢書?東夷列傳》),「將嫁娶,男以毛羽插女頭」(《晉書?四夷傳》),勿吉人「頭插虎豹尾」(《魏書?勿吉傳》)。渤海時期,其服裝因季而異,有了男女之別,以毛麻織布為裙,以皮製裘,以雉尾、獸骨等為飾。遼金時代,女真人的服裝多為短襟、緊身、窄袖,皆左衽,崇尚白色。清代,承繼了金代女真人喜尚皮毛、適用射獵的習俗,可謂「女真衣冠制未刪」。20世紀以前,滿族的服飾不僅在本民族中盛行,而且遍及漢、蒙等兄弟民族。實際上,是有清一代的「國服」。滿族的服飾新穎多樣,尤其袍、褂、鞋帽、髮式等,更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滿族的衣著在清代不但深刻地影響著整個中華各民族的服飾,而且為中國衣著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如現代生活中流行的「中山裝」是由馬褂改進而來,坎肩(馬甲)仍是當今中國社會流行的服裝。特別是旗袍備受青睞,時至今日已風靡國內外,在世界服飾界享有盛名。清代小說《紅樓夢》第二回對賈寶玉會見林黛玉時的衣著是這樣描述的:賈寶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青石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曹雪芹筆下的寥寥幾筆,就活靈活現地勾勒出一個英俊的滿族貴族小阿哥的裝束打扮。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有心無心地向人們直觀地展示了滿族服裝的特點是內穿袍、外著褂——長袍馬褂的特徵。時值今日,一提到長袍馬褂,人們將會異口同聲:「那就是滿族的服裝。」滿族衣著「三劍客」——旗袍、馬褂、坎肩這是一幅清代衣著的老照片,包括旗袍、馬褂和馬甲。往昔,袍、褂、坎肩這三種衣式,因滿族人經常一起穿而相得益彰。有人說,這是滿族衣著的「三劍客」,體現了滿族衣著的固有特徵,可謂「別具一格」。旗 袍從這些清代各式旗袍的實物照片中可以看出,這些旗袍隨著歲月的流逝,有的褪了色,有的是那麼陳舊,甚至有的污漬斑斑。雖然經過了一百多年風雨滄桑、社會變革,但是還被一些滿族同胞世代保存下來,今天成為傳承和研究滿族傳統風俗的珍品。望著件件百餘年的傳世展品,讓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民族風俗的穩固的傳承性。滿族同胞保持其民族風貌具有巨大的歷史慣性,可謂恆久傳習,世代傳詠。旗袍,滿語叫「衣介」。古時泛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男女穿的袍。它的款式是:圓領、捻襟(大襟)、左衽、四面開禊、束腰、有扣絆、窄袖(有的帶箭袖)。這種衣著便於上下坐騎、馬上動作,適應騎射的生活習俗。而其左衽和束腰,不僅緊身保暖,利於馬上活動,而且使人自然體態得到完美的表現。同時,行獵時,可將乾糧、用具裝進前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箭袖,滿語叫「哇哈」,是很有特點的一種窄袖。箭袖是在男袍的窄袖口前邊,再接一個半圓形袖頭,一般最長半尺,形似馬蹄,故又稱「馬蹄袖」。平日綰起,出獵作戰時則放下,覆蓋手背,冬季可以禦寒。清時,滿族旗袍的「箭袖」只作「撣袖」,行禮而用。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將馬蹄袖撣下,兩手伏地叩見,成為一種專門禮節。清朝《會典》規定,帝後的龍袍,親王、貝勒、文武百官的蟒袍,都一律帶箭袖,因為這是民族傳統的象徵。旗人百姓則以箭袖袍作為禮服,但滿族貴族和有身份的人仍穿帶箭袖的旗袍。箭袖男旗袍在當今滿族生活中已經絕跡,但在黑龍江、吉林的農村,某些滿族農民,特別是趕車的「車老闆」,在他們的棉襖袖口上,常接出個羊皮、狍皮的「袖頭」以護手背,即是「箭袖」的遺風。旗袍是在滿族先民長期的山林狩獵生涯中形成的。金舊都上京會寧府石人像,金代完顏墓出土的服飾就是有力的佐證。金舊都上京會寧府石人像為金代石刻。石刻為金貴族夫妻並坐畫像,男像頭頂盔,身穿圓領窄袖長袍,下部綰起,右手執短劍,左手下垂撫靴。女像戴帽,衣左衽,兩手合什盤膝端坐。金舊都上京會寧府石人像和金完顏墓出土的各種服飾是典型的金代女真人服飾,與《金史》記載相一致。《金史》載:遼金時期女真人男式服裝「其衣色多白……窄袖,盤領,縫腋」,「其長中(小腿),取便於騎射也」;女式則「服檐裙(圍裙),多以黑紫」,「上身穿團衫,用黑紫或皂及紺,直領,左衽,掖縫」。滿族襲其制。當滿族進入遼瀋地區後,恢復女真人的傳統袍褂。清朝定鼎北京後,全國軍民「剃髮易服」,漢族等代之以旗袍,使滿族服飾成為全國統一的一種服裝樣式。早期旗人的女裝,最大的特點是十分講究裝飾。女旗袍每每在衣襟、領口、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絛或彩牙,從而使女式旗袍更加艷麗、典雅。鑲裝花邊,以多為美,故在北京時興「十八鑲」,即在旗袍上鑲上十八道花邊。20世紀40年代後,男旗袍逐漸廢棄,女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統變得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變得更加爽身合體。隨著歲月流逝,演成今天的旗袍樣式,成為當今中國婦女喜愛的流行服裝。由於它結構簡單,穿著方便,又可充分襯托出女性輕盈秀美的自然體態,所以,不少外國女士也常喜歡穿這種中國旗袍,一領東方風韻之美。馬 褂《清稗類鈔》載:康熙年間,某相國北征,其母憂其文弱,給他縫製了一種長袖對襟馬褂。他感母恩,常穿在身。後被康熙皇帝發現,褒其孝心,賜名「阿娘裝」,後誤傳為「卧龍裝」,或「窩楞裝」。這種長袖馬褂,頗得滿?##壤系南舶遄骷椅目檔男∷怠抖⑿鄞防錁陀行磯嗾飫唷拔粵啊甭砉擁木拭櫳礎?/p>馬褂常與旗袍配起來穿,內穿袍,外著褂,是清代滿族的主要禮服。馬褂的樣式是:圓領,對襟,有開禊,有扣絆,身長齊臍,袖長及肘,四面開禊。因它身袖較短,冬季可做成皮或棉的,套在長袍外面,便於騎馬,故名「馬褂」。馬褂分紗、單、夾三種,短袖和長袖兩類。清初,流行於八旗軍旅。康熙、雍正朝以後,民間開始盛行,迎賓接客,遊行街市,都喜歡套上馬褂,以顯其文雅大方。較盛名的除「卧龍裝」馬褂外,還有「得勝褂」和「琵琶襟馬褂」。得勝褂是清乾隆朝興起的一種對襟馬褂。說起得勝褂還有一段傳說。相傳,滿族經略大學士傅恆領兵征金川,得勝回朝,喜穿對襟馬褂,譽為「得勝褂」(《清稗類鈔?服飾類》),後傳至民間,也以此為名。琵琶襟馬褂,右襟短缺而略似短襟袍,襟成弧形,排扣如琵琶狀,故取其名,頗有特點。清朝皇帝也喜穿馬褂,多用明黃色,俗稱「黃馬褂」。皇帝身邊的扈從大臣、御前大臣、內廷大臣、侍衛等,也可穿黃馬褂。正黃旗官兵,可穿金黃馬褂。此外,黃馬褂還是皇帝給予勛臣的重要賜賞。馬褂這一服式,已演變成現代生活中的「中山裝」。滿族的袍褂領子也別具風格,說起來也是很有風趣。原來滿族的袍本無領子,穿時外加條領子,俗稱「假領」,其樣式很像今天中山裝的領子,只是稍肥大些。清代的朝服,採用「披肩領」,形似披肩的大領。《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載:「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入朝穿的披肩領袍,謂之朝服;平時穿的無披肩領袍,謂之便服。女旗袍的領子,多用一條疊起來的約二寸左右寬的綢帶圍在脖子上,一頭掖在袍子的大襟里,顯得格外典雅、別緻。坎肩(馬甲)滿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善良、好學的民族,就坎肩而言,就是吸納漢族優秀成分糅入自身民俗中來的。坎肩,又稱背心、馬甲。坎肩是在吸收了漢族「半臂」(又名「蔽甲方」)的特長之後發展起來的,是一種無袖短衣,穿著方便,男女老少皆喜。因此,它常在長袍外面穿,有明顯的裝飾作用。坎肩的樣式很多,有對襟直翹、對襟圓翹、捻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以及「巴圖魯」坎肩。其中,琵琶襟坎肩和「巴圖魯」坎肩更具特色。琵琶襟坎肩,大襟邊不到腋下,而是從第二個紐扣地方直通而下,但不到底,下襟缺一小截,別具風格。「巴圖魯」坎肩是京師八旗旗人最時尚的一種款式。「巴圖魯」,滿語意為「勇士」。其樣式是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裝有排扣,兩邊腋下也有紐扣。這種巴圖魯坎肩穿著便利,外形洒脫、勇武。而且,當時八旗子弟常在它的兩邊的褲襤處,加上兩隻袖子,號為「鷹膀」,當八旗將士穿著這種帶鷹膀的巴圖魯坎肩在馬上爭馳時,這飄飛的鷹膀好像把英武的騎士帶到空中。坎肩有單、夾、棉、皮多種,滿族獵戶多穿毛朝外的皮坎肩,以刮成白板的鹿皮坎肩為貴。坎肩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各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服飾,成為中華民族喜愛的服裝。清代官服「三套裝」——蟒袍、外褂、補服《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載,清太祖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釐定衣冠制,「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用袍」。順治元年(1644)十月二十四日,定衣冠之制。清代的官服,摒棄了中國傳統的長袍寬袖的禮服形式,代之以滿族在關外游牧漁獵生產和生活中形成的袍褂制,繼承明代蟒袍、玉帶、補服,加以暖帽、涼帽和頂戴花翎,是典型的滿漢合璧。清代官服的特點為「三套裝」——蟒袍、外褂和補服。蟒袍,又稱花衣。三品以上綉九蟒四爪,四品以下綉八蟒,七品以下為五蟒。袍的下擺綉雲水圖案。以天藍為正色。皇族四開,其他官員兩開。外褂,長至膝部,罩在花衣外的大褂,分天青、元青兩種。天青為常服,元青為素常服。每逢忌辰、弔祭穿元青大褂。外褂兩旁有開,便於騎射。補服,俗稱補子,是品級大小的標記。縫在外褂的前後心上,上端在前胸二、三紐扣之間。親王、郡王、鎮國公皆龍形圓補;親王、郡王四團補;貝勒、貝子、鎮國公為二團補;沒入八分的鎮國公為方龍補;公、侯、伯、子、男為正蟒方補;一品至九品皆方補。其圖案文職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鴻,八品鵪鶉,九品練鳥;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其他都御史、副都御史、給事中、御史、各省按察史俱穿獬豸補。女官服分袍、褂、氅、襯四種,蟒袍與男式同,外褂與蟒袍齊,補服圖案與男官服同,圓形。氅衣,其長掩足,只露高底,胯有開衩,雙挽廣袖,衣周邊緣鑲花邊,單夾皮棉皆有,其顏色因年齡大小而異。
梳辮髮梳辮髮《大金國志》載,人「俗編髮」,女真人「辮髮垂肩」,「垂金環,留顱後發,系以色絲。婦女辮髮盤髻」。滿族承繼其先民的古俗,男人的髮式為「發垂辮」,婦女為「綰髻」。滿族的髮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成年男子的「發垂辮」和成年婦女的「兩把頭」、「小高粱頭」。發垂辮滿族成年男子的髮式為「發垂辮」,即在額角兩端引一條直線,將直線以前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顱後頭髮,將它編結為辮,垂於腦後。清代定鼎北京後,強令剃髮,這種髮式在有清一代遍及全國。這是民國時期剃頭挑子老照片,俗有「滿族的剃頭挑子——一頭熱」的歇後語,十分風趣地道出了滿族剃頭挑子的特徵,一頭是工具箱,一頭是燒熱水的火爐,便於走街串巷。滿族成年男子的這種髮式源於滿族的原始宗教——薩滿教的意識。薩滿教認為,髮辮生於人體的頂部,與天穹最為接近,是人的靈魂所在,所以髮辮為其族人所重視。往昔,在戰場上捐軀的將士,其骨殖如無條件帶回故里,則髮辮必須帶回,俗稱「捎小辮」,就反映了這種原始天穹觀。此外,這種髮辮也是滿族先民在漁獵生活中聰明的創舉,並具有很大的實用性。前部不留髮,以免躍馬疾馳中讓頭髮遮住了眼睛。顱後留一條粗大的辮子,在野外行軍或狩獵時,可以枕辮而眠。京頭宮裝滿族婦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單辮垂於腦後,辮梢上纏一根紅頭繩,前額剪成「劉海」。而已婚滿族婦女的髮式,多是綰髻,其中最典型的是「兩把頭」。因為這種髮式多在滿族上層婦女中流行,而一般平民婦女僅在婚嫁、節慶等莊重場合才梳這種髮式,故稱為「京頭」。兩把頭,就是把頭髮束在頭頂,分成兩綹,編成小辮綰成左右兩個髮髻,將後面的余發綰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壓在後脖領上。這種髮式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之挺直,加之她們穿高底旗鞋,走起路來顯得分外穩重、文雅。如遇喜慶、接待貴客時,往往在這種髮髻上戴一頂扇形發冠,俗稱「鈿子」,也稱「旗頭」、「宮裝」。這種發冠多用青素緞、青絨或直徑紗做成,顯得典雅、莊重。小高粱頭清代,在滿族的平民中,還有一種髮式——小高粱頭,也是滿族所獨有的。即把頭髮綰到頭頂心盤髻,中間橫插一根扁方。迄今,在東北農村,一些上了年紀的滿族婦女還喜歡梳這種髮式。人們一見,就知道是「在旗」的,即滿族人。
靴鞋滿族鞋靴,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點,最有其代表性的是「靰鞡」鞋和「旗鞋」。靰鞡「靰鞡」是滿語,意為皮製的鞋靴,它是生活在長白山區滿族男子的重要穿著。關於「靰鞡」的來源還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阿骨打出兵反遼時,被一件事難住了。那時正值寒冬季節,天寒地凍,茫茫雪原。當時女真人不會做鞋,用豬油抹腳禦寒,很難行軍打仗。這時,金太祖阿骨打不畏艱辛到北海求教於北海王子,北海王子送他一雙「神鞋」,即「靰鞡」。從此,女真人學會了做靰鞡鞋,行軍打仗行走如飛,終於打敗了遼國,建立了金朝。這個傳說不但反映了滿族對民族英雄的崇敬,同時也表達了滿族對這種鞋的鐘愛。實際,靰鞡鞋是滿族先民在漁獵生活中的一項創舉和發明。《李朝實錄》載,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拉稱汗時就「足納鹿皮兀刺鞋,或黃色,或黑色」,可見滿族對這種鞋的使用和喜愛程度。諸多史料中,對靰鞡都有記載:「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緣飾,覆及足背」(《雞標舊文錄》);「土人縫皮為鞋,附以皮環,紉以麻繩,最利跋涉,國語曰烏拉」(《香余詩鈔》);「靰鞡,滿語革履也,通作靰鞡。向日瀋陽皇寺貯有太祖所御靰鞡。令人皆著之」(《奉天通志》)。靰鞡鞋最初是用獸皮製作,後來多用牛皮,連幫而成,縫紉極密。靴形前圓後方,靴臉兒在縫製時留下了許多皺紋,鞋沿兒處有六個耳子,穿用時,靴口近腳處墊以襯布,俗稱靰鞡腰子,用細皮帶或麻繩穿過耳子,系在下腿上。冬季穿時,鞋內充填烏拉草,異常輕便、暖和、養腳,無病無異味。就是在雪地里,穿上這種鞋,站幾個時辰,也不會凍腳,因此,深受獵人和軍士的喜愛。烏拉草分紅根青根,紅根較柔軟,青根較硬,捶之方軟。烏拉草纖維長而有韌性,因能制靰鞡鞋而被列為關東三寶之一(「人蔘、貂皮、烏拉草」)。其實,靰鞡鞋因烏拉草而得名。據傳,滿族的靴是從靰鞡鞋發展而來的。旗 鞋在古代,滿族先民便有「削木為履」的習慣,故有「女履鞋男穿靴」的習俗。至清初發展成一種女式高跟木底鞋,稱「旗鞋」。不過,高跟不是在腳後跟,而是在腳心部位。木底高跟一般高三五寸,也有高七八寸的,用白細布將整個跟身包裹起來,鑲在鞋底中間的腳心部位。木跟不著地的部分,常用刺繡或穿珠加以裝飾。跟底的形狀,形似馬蹄的稱「馬蹄底」鞋,形似花盆的稱「花盆底」鞋。幫鑲彩邊繡花,顯得美麗大方。旗鞋配合旗袍穿用,顯得體態修長,別具風韻。帽子,滿語稱「瑪哈」。因滿族沒有「二十始冠」之說,所以滿族男子不分長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建州聞見錄》記載,赫圖阿拉的女真人所戴的帽子「寒暖異別,夏則以草結成……冬則以毛皮為之」,而且「頂上皆加以紅毛一團為飾」,因此有暖帽、涼帽之分。同時,清代士大夫燕居時,承襲明代「西瓜拉帽」,並加以改進,形成「瓜皮帽」,後在民間流行。婦女喜戴似男暖帽的「坤秋」,老年婦女喜戴「腦包」。「頂戴花翎」是清代特有的標誌品秩的官帽。暖 帽暖帽,秋冬時戴的禮帽。一種用緞子、呢絨或氈子做成的圓形帽子,周圍捲起約二寸寬的帽檐。帽檐為上仰形,可按居地的天氣涼暖分別鑲以毛皮、呢子或青絨。檐上鑲的皮子,貴者多用貂、水獺皮,貧者多用青鼠、狍皮。後世滿族在禮帽上綴以紅纓,是對女真古俗的承襲。清入關後,僅官兵帽上帶紅纓。涼 帽涼帽,春夏時戴的禮帽。無檐,形似東北蓋醬缸的醬斗篷,為「」形,有人形容它為「覆釜」。多用草編成。瓜皮帽瓜皮帽,也叫「便帽」、「小帽」,由明代演變而來。《三才圖會?帽子》載:「帽者,冒也。用帛六瓣縫成之。其制類古皮弁,特縫間少玉石耳。此為齊民之服。」清士大夫燕居時多戴此帽,後民間逐漸流行。瓜皮帽是最常用的,老少皆宜。冬春一般以黑素緞為面,夏秋多用黑實紗為面,顏色和紋飾常與身穿袍褂配套。這種帽子的形狀,為六瓣縫合而成,上銳下寬,底邊上有的鑲以一寸小檐,有的無檐,用織金緞包個窄邊。在帽頂上綴一個絲絨結成的「大疙瘩」,俗稱「算盤結」,黑紅不等。在帽檐靠下的地方正中,有用珍珠、美玉、翡翠、瑪瑙、貓花眼等寶石或用燒藍、玻璃、銀片製成的帽石,這是滿族先民靈石崇拜的遺風。坤秋與腦包坤秋是滿族婦女秋冬所戴的帽子。式樣與男子暖帽相似,帽檐上仰,帽頂多用紅、藍、紫或絳色緞子作面,頂上蓋花用刺繡或挖雲或平金銀為裝飾,再釘上兩條二尺多長、上窄下寬角銳的飄帶。有的飄帶的銳角尖上,還釘有各色的絲線穗作為裝飾。腦包是一種中間寬兩頭窄的長條帶子,上鑲素邊,中間綉以素花,圍在額上,既能防止頭髮紊亂,又能擋風寒。《紅樓夢》中,賈母平時額頭上常常戴有腦包。頂戴、花翎「頂戴、花翎」是清代特有的官員品秩的標誌,是滿族先民佩石插翎古俗的演化。頂戴,俗稱「頂子」,是指貴族、官員所戴冠頂鑲嵌的寶石。清《會典》規定,一品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陽文鏤花金,九品用陰文鏤花金。無頂戴即為無品級,俗稱「未入流」。雍正、乾隆朝後,逐漸用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寶石,素金頂也被黃銅所代替。今天人們常說「以人血染紅頂子」,即是指用別人的鮮血來換高官厚祿。在清朝,當革去官職時,首先是摘去頂戴花翎,而一、二品高官是紅頂戴。花翎,是指帶「目暈」的孔雀翎。「目暈」俗稱「眼」,即像眼睛一樣的彩色斑紋,可分為單眼、雙眼和三眼花翎。藍翎,是指的羽毛。戴時,將花翎和藍翎根捆紮在一起,插在「翎管」中,系在朝冠或吉服冠的頂子上,因與頂子相連,所以統稱「頂戴花翎」。清初,戴花翎還不是品級標誌,而是作為皇帝特殊的賞賜,象徵榮譽。順治十八年方定製:親王、郡王、貝勒不戴花翎,貝子、圖倫額附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附戴雙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員戴單眼花翎,六品官員以下戴無眼藍翎。從而,花翎有了標誌品秩的作用,但仍作為朝廷的特殊獎品,賞給建功立業者。頂戴花翎不僅是權力的象徵,也是榮譽和社會地位的標誌。實際上,它是滿族先民佩石插翎古俗的演化。滿族及其先民,不分尊卑,均喜佩飾,主要有骨、石、珠、金、銀、柳飾等,其中不僅凝聚著滿族人的審美情趣,也積澱著他們的宗教觀念、民俗意識。因此,在滿族先世女真人的諸部中,均有戴佩古俗。文獻記載,滿族先民就有崇尚石飾、骨飾之俗。人「綴野豬牙」、「插雉尾為冠」,勿吉人「頭插虎豹尾」,女真人飾「頂珠」、「令珠計歲」、「掛荷包」。隨著經濟發展,金銀飾漸居上風。清代,官員的頂戴、朝珠成了清代禮服的重要佩飾,都是滿族先民喜戴佩飾習俗的延續。此外,飾柳之俗,包含著深邃的原始宗教思想和神話觀念,柳被滿族尊為「始母神」,飾柳成為滿族對氏族子孫「瓜瓞綿綿」的長久祝願。授佩野豬牙《新唐書?黑水》載,黑水「俗編髮,綴野豬牙,插雉尾為冠飾自別於諸部」。其實,烏蘇里江沿岸、黑龍江東康和蘭崗等原始遺迹的考古發現證明,滿族先民崇尚骨類佩飾遠在之前。骨飾中最突出者,當推爪飾、角飾與牙飾。其中野豬牙備受崇尚。在滿族及其先民中,素有「一豬二熊三老虎」的獵諺,野豬的兇殘更顯出獵人的勇敢。野豬不僅是獵人重要的狩獵對象,而且是薩滿神驗中的主角。在神驗中,鬥士如能刺殺野豬,去掉獠牙,被視為「神助」,是闔族大順大吉的大喜日子,薩滿會把野豬雙牙穿孔授予鬥士,族人搶得余骨也磨製成各種式樣的佩飾,系在腰上。所以,崇尚野豬牙飾不僅凝聚著滿族先民的宗教意識,而且反映其尚勇的民族性格。為此,滿族中男性巴圖魯(勇士),前胸佩掛公野豬的獠牙;族中秀女,多佩野豬門牙。每當滿族男女孩童長大成人時,族中薩滿或穆昆達(族長)舉行儀式將靈佩(野豬牙)賜給男女青年,佩戴於前額上,這也是承認其成年的標記。從此,小夥子的名字可以上宗譜,可以彎弓馬上馳騁山林;姑娘在幫助母親主持家務的同時,蓄髮為辮,熟習針線,待字閨中。話說「通靈寶玉」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含石而生,這石——「通靈寶玉」就又成了他的命根子。這個情節,潛含著滿族崇石的民俗意識。滿族佩戴石飾有悠久歷史,遠古的薩滿腰鈴就是用石制的,被視為神物。滿族石飾習俗和薩滿教的靈石崇拜觀念有關。在薩滿教的自然崇拜中,卓祿媽媽、卓祿瑪法(均為石神名)是重要的神。薩滿教格外崇奉火神,在神話中,火神突額姆把自己身上光毛火發變成星星,給人類照明,自己卻變得赤身裸體,只好住進石頭裡,所以石頭也是火神的棲息處。因此,在滿族人的心中,石頭有了崇高的地位。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述了「通靈寶玉」幾經劫難的故事。歷史的車輪到了清代,官員的頂戴,實際上也是一種石飾,是其先民石飾習俗的繼續。掛朝珠清《會典》規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掛朝珠;京官、軍機處、輸詹、科道、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鴻臚寺等處官員不分品級都可戴朝珠。同時,又規定皇帝、太后、皇后朝冠都有三層珠頂,珠飾成了皇家威嚴的標誌。《金史?輿服志》載,金人「貴顯者方頂循十字縫飾以珠,其中貫以大者,謂之頂珠」。時至清代,此俗變得更加神秘隆重,皇冠上有三層珠頂,身佩朝珠,如清太祖努爾哈赤像就是如此。女真老人常以「令珠」計歲,每年歲首增一珠,掛在胸前,死後同入葬。《建州聞見錄》的作者申忠一親眼見到「奴酋(努爾哈赤)常坐,手持念珠而數」,可見明末女真人掛珠的風尚。入關後,文武百官皆掛朝珠,朝珠便成了清朝禮服的重要佩飾。金頭天足滿族人對髮式、頭飾非常重視,裝飾得十分華貴、美麗,所以有「金頭天足」之稱。「天足」,就是指滿族婦女不纏足。在山林中,執鞭不亞於男子的滿族婦女自然不會去追求「三寸金蓮」的畸形美。入關後,在這一點上,並沒有學「漢俗」,仍然保持了「天足」的自然美。在髮髻上插花和加些頭飾,是滿族婦女的一種喜好。朴趾源在《熱河日記》中記述了這一習俗。他寫道:滿族婦女「五旬以上」,猶「滿髻插花,金釧寶」。「年近七旬,滿頭插花」,即便是「發盡禿,光赭如匏」也「寸髻北指,猶滿插花朵」。這些生動描繪,反映了滿族婦女對美的強烈追求。滿族婦女喜在髮髻上插上金、銀、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成的頭簪和用金、銀、花絨毛和羽毛製成的羽絨花。《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掛珠釵,是滿族貴婦人的典型頭飾。髮辮不僅是民族的外部標記,而且是重要的審美對象。《三朝北盟會編》載:「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身垂金銀。」可見,當時男子和女子一樣,是掛金銀佩飾的。《建州聞見錄》記載,明末清初女真人「插以金銀珠玉為飾」。到了清代,八旗子弟用金、銀、珠寶等珍品製成各種式樣別緻的小墜角兒,系在辮髮上,隨辮擺動,格外美觀。在《紅樓夢》第二回里,賈寶玉的一根黑亮如漆的大辮子上,從頂到稍,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就反映了這種風俗。戴荷包滿族有束腰的習慣,袍必有腰帶,必掛佩飾。滿族的佩飾中,荷包是不可少的。荷包,滿語稱「法都」,是滿族先人在長期狩獵生涯中形成的。當女真獵人在山林時,腰間常掛一個皮子做成的「囊」,裡面裝些食物,用皮條子將口抽緊,很像荷包的樣子,以便遠途狩獵時途中充饑,後來演變成了今天的荷包,成為後世滿族的禮品和信物。滿族不分男女老幼,均喜佩荷包。男子多掛在束腰帶的兩側,女子一般掛在「大襟嘴」上或旗袍領襟之間的第二個鈕上。荷包是滿族喜愛的裝飾品,但也有某些實用價值,荷包里常裝些香料、煙草、小零食之類。《紅樓夢》里,賈寶玉所佩的荷包中,就裝些「梅花餅兒」、「香雪潤津丹」等食品,這是滿族先民的遺風。佛托媽**神話平常柳樹,在往昔的滿族民俗生活中有著超凡的地位。《北平風俗類征》記載:「清明,婦女兒童有戴柳條者,斯時柳芽將舒捲如桑椹,謂之柳苟。」又曰:「清明戴柳於發。」今天,某些滿族人家仍可看到這種飾柳古俗的遺風,若朔其源,還要從滿族的薩滿神話說起。柳飾,包含著深邃的原始宗教思想和神話觀念。在滿族的早期神話中,作為天穹、宇宙的主神——天神,最初是沒有形體的。天神阿布卡赫赫的早期形象即為一個巨大的孕生萬物的女陰,而柳就是女陰的象徵,由此派生出柳生人類和宇宙萬物的神話。滿族薩滿教中,「佛托媽媽」是一位重要的女性大神,「佛托」即滿語「柳」,佛托媽媽即是以柳為代表的始母神,民間也稱「佛托媽媽」為「子孫娘娘」,所以飾柳的原始含義就是對氏族子孫「瓜瓞綿綿」的長久祝願。
白肉血腸秦漢時期,滿族的先世肅慎人已經開始使用燒、蒸、煮等方法而熟食,「多畜豬,食其肉」,兼食雜谷。南北朝時,勿吉人已懂得了用鹽來調節口味,並掌握了用「糜」造酒的方法,「嚼米為酒,飲之亦醉」(《北史?勿吉傳》、《隋書?傳》)。遼金時期,飲食多粟肉兼食,基本沿襲先世舊俗。此時的女真人,在飲食上主副食沒有明顯的界限。《三朝北盟會編》載:「以豆為醬,以半生米為飯,漬以生狗血及蔥韭之食,和而食之,以蕪荑(雜以野菜)。」清代,滿族飲食的種類、製作方法、食用方式都不斷得到豐富和提高,尤其是入主中原後,吸收漢族及其他民族的飲食文化,使滿族飲食文化得到飛躍發展。「滿漢全席」,堪稱中華飲食的巔峰。滿族有飲酒、抽黃煙、宴則歌舞以及忌食狗肉之禮俗。滿族餑餑黃米糕,黏又黏,紅芸豆,撒上面,格格做的定情飯,雙手捧在我跟前。吃下紅豆定心丸,再吃米糕更覺黏。越黏越覺心不散,你心我心黏一團。這是一首滿族情歌,以黏糕為題,抒發了男女青年的愛慕之情,也看到了餑餑在滿族人心中的位置。滿族把饅頭、包子等麵食統稱餑餑,絕大多數為黏米所做。黏食在滿族的主食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黏食耐飢,便於遠征、出獵,所以滿族對其有十分親切的情感。滿族主食中最具獨特風味的是其麵食,其特點是黏軟甘酸,香酥甜脆。滿族餑餑品種繁多,對全國的影響也最大,擇要介紹如下。饊子 多用蕎面或用東北特產的散頭高粱(黏高粱)為原料,碾粉和面,搓拉成細條,上籠屜蒸或油炸。油炸者,熟後即可食。如為蒸者,可拌鹵醬成湯,入口十分「筋道」(有韌性)。昔日,在滿族祭祀時,常供饊子,不過將搓條挽繞成塊,過油後,切成方形,供在神位前。近世多用面做,油烹酥脆。今天,在伊通滿族自治縣仍有賣者,深受各族同胞歡迎。打糕 是用黏高粱、大小黃米、江米為原料,做法是把米上屜蒸熟成黏飯,取出淋以清水,放在打糕石上用木榔頭錘打成麵糰,做時要撒拌熟黃豆面,便可揉製成各式餅類。吃時,或蘸蜂蜜或與糖食用,十分可口。在滿族的祭祀中,是以這種打糕供神祖,以示族人謹遵古俗,虔誠莊重。椴葉餑餑 「椴」是一種喬木,葉大似木槿,卵形,味清香。做法是用黏米面和成麵糰,擀成類似包餃子的麵皮,包裹小豆餡,然後用椴葉裹上,上籠屜蒸熟即成。而蘇葉餑餑,其做法與椴葉餑餑相似,只是用蘇子葉代替了椴葉。淋漿糕 是用黏高粱、黃米、江米面為原料,做法是將面攪拌均勻後,舀在布袋中,使淋成的汁滴到容器里,淋好後,上籠屜蒸熟,切成方塊或菱形塊,其質地鬆軟、細膩,味道香甜。灑糕 原料是黏米面,做法是將屜置於鍋上,按屜大小,先灑一層小豆,然後灑一層黏米面,蒸熟後,再撒二層。如此,一直撒到與屜幫大體相同的高度為止。最上面再撒上一層小豆,這層小豆蒸熟,糕就做成了,其味甘美,口感細膩。盆糕 又叫黏谷糕,做法與灑糕同,只是把籠屜改成了陶制的底部有若干小孔的「蒸籠」。糕蒸成後,將盆扣在案子上,整個糕成半圓形。吃時用刀切成片狀,在其上面再撒上白糖,所以也叫「切糕」,其「色黃如玉,味膩如脂」。薩其瑪 是馳名全國的滿族糕點。其前身是滿族傳統糕點——搓條餑餑。搓條餑餑的做法和打糕大體相同,即把蒸熟的米飯放到打糕石上用木錘反覆打成麵糰,然後蘸黃豆面拉成條狀,油炸以後切成塊,再撒上一層較厚的熟黃豆面即可。搓條餑餑是往昔滿族重要供品,所以稱為「打糕穆丹條子」。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現在,薩其瑪成了一種精美的糕點。還有一種面帶紅糖、艷如芙蓉的薩其瑪,又有了一個漂亮的別名——芙蓉糕。金絲糕 是一種滿族風格的「星條糕」,用精粉、雞蛋、糖稀、芝麻、青紅絲製成。先將面和好,加入雞蛋和適量的水攪起泡沫後加入麵粉,揉成麵糰,放置一段時間,切成細條油炸,再用糖稀拌勻,鋪以芝麻、青紅絲、瓜子仁等,切成方形即成。太陽糕 是一種江米面蒸糕,用竹籤串上,竹籤上有江米制的彩色雞和其他飾物,吃時蘸以白糖,好看又好吃。過去,多在農曆五月初一吃。涼糕 以江米面為薄皮,內用白糖、瓜子仁等為餡,團成圓形,似元宵大小。端陽節前後,充滿街市,現已成為東北著名小吃。酸湯子 是滿族喜歡的麵食。其做法是把玉米水泡磨面,濾掉渣滓發酵,等有酸味時,用漏斗擠成麵條狀,煮熟即可食用。其味微酸,形似一種叫「酸漿子」的野菜——俗稱「酸姜子」。有時發酵過大,略帶酸臭味,故名又稱「臭米子」。酸湯子在遼寧、吉林叫「子」。吃起來,佐以各種滷汁,滑嫩爽口,東北城鄉,還設有子館,因其物美價廉受到各族群眾歡迎。滿族菜肴在遠古的滿族先民時代,飯菜混吃,主副食並沒有明確的分界,如豬肉、魚類和各種獸禽肉是當時的主要食糧。隨著滿族經濟文化的長足進步,滿族菜肴異軍突起,把中國菜推到一個新的高峰——滿漢全席。漬酸菜 《奉天通志?禮俗三?飲食》載:「東邊各縣、地……及至秋末,車載秋菘,漬之瓮中,名曰酸菜。」秋季,滿族喜用白菜腌制酸菜。說起酸菜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阿骨打的大妃為女真兵籌軍糧,受傷而死,躺在一罐蔬菜旁。由此,女真人學會了用白菜漬酸菜,大妃也被女真人尊為漬菜女神。酸菜脆嫩酸甜,可炒,可做湯,可下鍋,可做餡使豬肉不肥膩,成了滿族的美味佳肴。下豆醬 滿族下豆醬歷史悠久,渤海時,山柵城之豉(琿春一帶生產的豆的釀造物,最早的「豆醬」)已馳名東北亞。一般用糊熟的黃豆做成塊,放在大缸里發酵一個月即成。以醬作原料,可以做成許多美味的菜肴。依山者,把各種山珍野菜做成醬菜;近水者,把鮮魚做成魚醬;而肉醬、雞蛋醬,更是家常便菜。生菜蘸醬,是滿族沿襲其先人的習俗。肉類菜肴肉類菜肴在滿族菜譜中佔主導地位,其中禽獸野味占相當比例,其主要做法為「扒」、「火+靠」、「燒」、「烤」、「烀」、「臠」等。「扒」、「火+靠」,是東北土語,意在燉煮肉食、蔬菜時,加火蒸發,使湯水慢慢耗掉,使菜味更濃香,色調更美觀,這是滿族先人在長期山林狩獵中發明的一種野外烹飪法,它使各種難熟的獸肉(熊掌和鹿、狍、野豬的「蹄筋」)成為宴席中珍饈,這是滿族對中華飲食文化的一大貢獻。風味獨特的肉類菜肴選介如下。熊掌 《清稗類鈔》記載了滿族燒制熊掌的方法,是用泥土封固後入火炙酥,然後敲掉泥,皮毛隨泥脫落,白肉紅絲,美無比。也可用石灰水沸湯剝凈,布纏煮熟而食。相傳食後口中三日留香。晾肉 滿族先民在狩獵中所獲獵物一時吃不完,便將獸肉切成薄片,放在陰乾處風乾,即成晾肉。晾肉多用野豬、鹿、狍子肉製成,後也用家豬外脊肉制。一般吃法是將晾肉切成細絲,放在鍋內放上少許白糖略炒後,用鮮湯沒肉,放入薑絲、蔥絲等調料,用文火燜至湯將盡時,淋上香油即成,其色呈紫紅,甜咸適度,越嚼越香,現已成承德一些飯店的一道名菜。禽席 滿族百禽皆食,雁、青鵏、山雞、沙雞、天鵝、野鴨都可入席,其中烤老鵏、烤大雁、炸鐵雀都是名餚。壇燜肉 是滿族烹制野生動物的一種方法。相傳,攝政王多爾袞在承德喀德河屯行宮時,常獵野羊、狍子、虎等各種野獸,用壇燜制而食。近世滿族,常用腌好的豬肉塊裝入壇里,放入高湯沒過肉,加料酒、鹽、白糖,並壇口放一碗,內放少許小米和水,將壇燒開後,文火燜燒,至壇口碗內小米成粥狀即成。壇燜肉原汁原味,肥而不膩,濃香酥爛,深受老年人和兒童喜愛。烤鹿肉 是滿族的傳統食品。在部落時代,滿族先民在野外舉行盛大的柳祭、水祭、火祭、天祭,多用鹿血作為祭品,是時,烤生鹿肉就成了美餐。《紅樓夢》中就有賈寶玉和史湘雲用鐵爐、鐵絲、鐵叉生烤鹿肉吃的描寫,這是滿族貴族的一種嗜好。其實,烤鹿肉原是滿族先民「天火肉」(用篝火燒烤的獸禽肉)的一種。烤小油豬 原是滿族先民祭天大典中的一項供品。其做法是,用泥土將小乳豬整個包住,放在柴火里燒一夜,直至泥土成黑色,用木槌敲開,那時小乳豬滾圓焦黃,把蹄摘下,將腸掏空,把蔥、蒜等調料放入肚中,直蒸到調料味道都進去,才算完成,其味美酥軟,是難得的美食。此佳肴傳入宮中,成了清宮御膳中的烤乳豬。著名的北京全聚德烤鴨就是從烤乳豬移植過來的。燎毛豬 也稱「烤皮」。原是滿族祭祀中崇祭自然諸神的一種祭肉,後成為滿族的一種特殊風味。其做法是豬開膛後,摘去內臟,不退毛,從豬腿扒開,把整個皮肉扒下來,骨頭剩下,去頭,用九根木杆撐開,放在篝火上燔燎,直至其毛焦皮冒油,然後鍋頭(祭祀中管供品的人)將其切開,裡面還帶血水,把皮颳得焦黃,洗凈了再放鍋里煮,主祭薩滿用它來敬火神突姆媽等眾神。「烤皮」多剩瘦肉,香味撲鼻,酥爛可口。實際上,古時候,虎、熊、罕達罕、野豬、鹿、山兔等都可以這樣燔燒燎烤,只是近世滿族已以豬為主了。鍋貼肉 原是滿族狩獵野餐時的一種食法。其做法是把獵物剝皮後,將肉片切成薄片,放在燒熱的石板上烤熟,再撒上鹽末食之。後來改用平底鍋或鐵帘子烙肉,因多用狍子肉,也叫狍肉鍋貼。吃鍋貼肉一般不吃飯,又常把最後一鍋烙肉片烹成湯。炸黃羊脯肉 這是從蒙族傳入滿族的一種野味,到了清代,成了宮中御膳中的常見菜肴。其中,有黃羊肉片、黃羊肉絲、酸辣黃羊肚、蔥熗黃羊肉、黃羊肉片燉酸菜熱鍋等多種。我們僅從菜名中就可得知,蒙古族的風味已經融入了滿族的特色。全羊席 即用帶皮的整羊作原料的宴席。在金代女真人中盛行,當時是作為一種招待貴人重客的大席。在滿族中仍是上等席,分八道、十二道菜,至多可達二十四道菜,但無論多少道菜,第一道菜必須是扒羊頭,最後一道菜是燒羊尾,順序分明,而且在烹調技術上必須具備蒸、烹、熗、炒、烤、熏、炸、熘八種,另外帶湯,這才算合格的全羊席。全羊席的菜肴都有一個響亮的名稱,如采聞靈芝(羊鼻)、鳳眼珍珠(羊眼)、文臣虎板(羊排)、彩雲子箭(羊肺)、青雲登山(羊蹄)等,古雅的名稱透出雄渾的北方風格。白肉血腸 現已是流行的滿族風味,其源頭也出自滿族先民的薩滿祭祀中的供品。女真諸部定於滿洲統一後,滿族祭祀的供品也由各部落的野味特產,逐步演變為用毛色純黑的公豬,而且必須是閹割過的,其肉鮮嫩。殺豬前,在神案前有莊嚴的領牲禮,殺完後,用鮮血灌腸,即製成血腸,也是敬神的供品。其肉煮八分熟,按豬原來部位在神案前擺列成一頭整豬,俗稱「擺腱子」。在神案前祈禱後,再放入水中煮熟,用刀片食。因其肉是敬過神再食,故稱「福肉」,滿語叫「阿木孫」肉,也叫努爾哈赤金肉。因為白肉用剛宰殺的新鮮豬肉製成,又是清水燉煮,保持了豬肉的本色本香,十分可口。當今,東北城鄉仍普遍設白肉血腸館。糊白肉 從阿木孫肉發展而來。取帶皮硬肋五花肉切成五寸見方大塊,用明火將肉皮燒焦刮凈,放入開水中緊一下,換清水急火燒開,下肉塊,加蔥、姜、花椒等調料,文火燉至酥爛可食。烤肉、熏肉、醬肉 烤肉是滿族狩獵時代的野味,把獵物用篝火燒吃,用刀一片一片割吃,別具風味。後來,用爐灶烤肉,就更普遍了。以後發展成熏肉,味道更加鮮美。醬肉,清初稱為胾肉,即醬制的大塊肉,把肉煮熟後,加上鹽,醬制而成。這種肉不僅是美味,而且便於攜帶,容易保存。今天,北方居民愛吃滷味醬制肉食,如茶燒肉、醬肉、醬雞等,亦是滿族古俗的遺風。這一類肉都是涼吃,因此,滿族冷盤也頗有名氣。尤其到了冬令時節,人們坐在熱炕上,一邊蘸著佐料,一邊吃著冷凍的薄肉片,其味脆香清涼,別有一番風味。冷盤中,拌肘花、拌肚絲、涼拌肝心肺都是佳肴。全豬席 《春明夢錄?客座偶談》載:「滿人祭神——未明而祭,祭以全豕去皮而蒸。黎明時,客集於堂,以方桌面列炕上,客皆登炕坐,席面排糖蒜韭菜末,中置白片肉一盤,連遞而上,不計盤數以食飽為度。旁有肺、腸數種,皆白煮,不下鹽豉,末後白肉末一盤,白湯一碗,即可下老米飯者。」這是對清代滿族全豬席的描寫,很明顯,全豬席是吃阿木孫肉的發展。魚類與海味打好魚來,大馬哈來,叉海參呀,擰海菜啊……一首帶有咸澀海風味的《跑南海》滿族民歌,把我們帶到了女真人網罟捕撈的年代。白山黑水,湖泊星布,江河縱橫。松花江上,滿族先人們扯起篷來,撒開大網,人人都是捕魚能手;東海女真人跑南海叉海參,擰海菜,個個都是弄潮兒。他們在長期的捕撈生活中,創造出豐盛的魚宴海鮮美食。鰉魚宴 這是以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出產的一種重千餘斤的鰉魚全身作原料的宴席,有魚肉丸子、煎魚肉片、生魚片、魚鼻子(魚頭部脆骨)、魚肉餡餃子、魚翅(魚鰭)等。有時將鰉魚肉雕成塔形蒸熟,再配上油炸的蛤士蟆(一種紅肚子的蛙)和烤熟的鹿脯,色彩艷麗,造型美觀,誘人食慾。生魚席 一般多用鱘魚、鰉魚、鯉魚、胖頭、草根等江魚脊肉製作。將魚去皮破半後,切成細絲,再用白醋浸泡,腥味頓解,呈嫩瘦肉狀,調以白菜、粉絲、味精等佐料,清涼爽口,百吃不厭。海味席 東北民間常設三套碗、八套碗的「海參席」,四大件、八大件的「通天燕翅全席」,異常豐盛,味鮮色美,古風猶存。乾隆皇帝東巡時,曾作《盛京賦》贊道:「陸珍即物,海錯亦繁」、「樂以九奏,饗以八珍」。滿族的這些美味的魚宴,凝聚著滿族先人長期實踐的心血。鏡泊湖一首滿族「吃魚「俗諺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讓人久久回味著滿族人深厚的飲食文化底蘊。俗諺云:魚肚,重重嘴,鰲花身子鯰魚尾,胖頭的腦袋味最美,湖鯽吃脊肉,紅尾美味在湯水。湯 類滿族飲食中,湯類也很有特色。蛤士蟆羹 滿族故地盛產「蛤士蟆」,學名田雞,蛙腹呈紅色,其肉煮吃烤吃外,母蛙卵巢營養最為上乘,俗稱田雞油,冬日可做蛤士蟆羹。做法是取其油晾乾,吃時泡開(新鮮油亦可),放清水蒸開,如朵朵盛開的白菊,十分美麗。除放糖外,還可放少許山果(山裡紅、松子仁、棒仁、草莓等),香味俱全,是上好的補品。晃子湯 滿族用豬、雞、羊血烹制的湯膳。承德滿族用雞血做湯,湯製成時,湯勺一晃,五顏六色的佐料此起彼伏,十分好看,故而名為「晃子湯」。酸辣疙瘩湯 是熱河一帶滿族的傳統吃法。相傳,乾隆在熱河私訪時,在一獵戶家吃過這種湯,後來把它列為御膳。其做法是用苞米、粟米面做成金黃疙瘩,放上碧綠的菜葉,在沸水中飄滾,黃綠相間,十分好看,故有一個雅號「金豆翡翠湯」。因在湯內加酸菜芯、紅辣椒丁,所以味道濃烈,吃後滿口生津,渾身發熱。火 鍋火鍋是滿族的名餚,在滿族先民中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古時,女真人狩獵野餐時,常用篝火燒陶壺、陶罐煮食吃,塞外高寒,往往邊燒邊吃,這是火鍋的雛形。後來,隨著金屬用品廣泛應用,火鍋正式誕生,成為女真人行軍出獵的隨行炊具,這種吃法又進一步發展,不僅成了傳承悠久、獨具一格的民族風味,而且內容也大大豐富起來。在滿族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雀火鍋、天上鍋、地上鍋、水中鍋、漬菜白肉火鍋等多種火鍋,而最有名的是「飛龍鍋」。清代皇帝也酷愛火鍋。嘉慶登基,在宮中設「千叟宴」,把當時的耆老碩彥召至宮中,賜以御宴,席上用了一千五百多個火鍋,是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尤其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到一處,都要吃火鍋,致使大江南北火鍋盛行。火鍋在全國流行後,各地居民把本地佳肴食俗融進了火鍋,先後出現了上海的「菊花火鍋」、重慶的「毛肚火鍋」等新品種,可謂百花紛呈,風味各異。滿族風味的火鍋,簡選幾則:雀火鍋 是一種陶制的小火鍋,僅能放一隻或數只山雀,所以這種火鍋往往成群放在篝火中燒烤。活雀燜燒,味道尤顯鮮美別緻。天上鍋 滿族先民有濃烈的靈禽崇拜觀念,認為食用百鳥可使人敏捷,是吉祥的喜事。所以,雁、鵏、天鵝、水鴨子、鵪鶉、山雞等皆入火鍋,當然以飛龍為上品。所以,最有名的是「飛龍鍋」,有詩讚道:「比鄰春酒喜相逢,薄肉酸蔬火一鍋;海菌千莖龍五爪,何家風味比人多!」水中鍋 即鮮魚鍋。古時,常用一種石制方形鍋,下部加火燒煮。魚放進時,往往還是活的,其味佳美。地上鍋 即用走獸肉製成的火鍋,配上木耳、蘑菇等山珍,就別具一格了。野意火鍋 清宮御膳火鍋。《奉天通志》載:其「湯沸時,煮一切肉脯、雞、魚,其味無不鮮美」,「兼備參、筋佐以豬、羊、牛、魚、雞、鴨、山雉、蛤、蟹子肉」等,原料十分豐富,而鍋也常用錫與紅銅製成。漬菜白肉火鍋 這種火鍋容積大,裝得多,為各類火鍋之冠。其吃法是,將冷凍的白肉製成刨花狀,放入鍋中,即可溶化,再配以酸菜、粉絲、凍豆腐、大海米、蠣黃、凍蟹,並點上口磨湯,肉嫩湯肥,腴而不膩。吃時,蘸以醬油、韭菜花、腐乳,更增添幾分鮮美。這種火鍋,不僅在東北盛行,而且在京津的名店中也有經營。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又名「滿漢燕翅烘烤全席」。形成於清中葉的清代官府,它不僅是滿漢飲食的集萃,也吸收了蒙、回、藏等民族食品的精華,堪稱中華食品的巔峰。滿漢全席的基調,是滿族的烘烤、蜜餞、鍋類烹法以及甜點、粥品。在滿漢全席中,滿族肴饌起著主導作用,其中,熊掌、飛龍、猴頭、人蔘、鹿尾、鹿筋等滿族故土的特產是席上珍餚,其做法是滿族傳統的燒、烤、煮、蒸。在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的早期滿漢全席中,滿族肴饌的數量很多,如蒸駝峰,蒸鹿尾,野雞片湯,風豬片子,風羊片子,哈爾巴子豬子,掛爐走油雞、鴨、鵝,燎毛豬羊肉,白煮豬羊肉,白蒸小豬仔、小羊仔等。後來的滿漢全席中,滿族菜肴仍占重要地位,如全豬、烤乳豬、燒小豬、野參七星肘子、白哈爾巴、燒哈爾巴等。而火鍋類、涮鍋類和砂鍋類菜肴,也占突出地位,這類菜肴都和滿族風味有關。干、鮮果品和蜜餞甜餚,及蜜餞果脯為主配料的肴饌,是滿漢全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瑰寶,滿漢全席已經引起世界各界人士的注目,這裡,滿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飲料與果品滿族飲料有酒、豆漿豆汁、茶、奶茶、酸茶、糊米水等,而酒居首位。別有風趣的是呷涼水。滿族所食果品蔚為大觀,而具獨特風味的是「冰糖葫蘆」、蜜餞和果脯。飲 料酒,滿語稱「阿魯克艾」。對於地處高寒的北方民族來說,酒是快樂之友、寒冷之柴,所以酒在滿族的飲料中居首位。滿族先民早就有「嚼米為酒,飲之亦醉」的飲酒習俗。滿族及其滿族先民飲酒的方式頗為別緻,在宴會上,食罷,方以薄酒傳杯而飲,而不是如其他民族先喝酒,再吃飯。《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引馬擴《茅齋自敘》,說及金太祖阿骨打主持的一次盛宴場面,「食罷,方以薄酒,傳杯冷飲」。滿族釀酒,見諸文獻的有清酒、醴酒、燒酒、黃酒、湯子酒、松苓酒,其中最著名的是米兒酒和松苓酒。米兒酒 往昔,滿族民間祭祀用酒。用小黃米加一定大麴發酵後過淋而成,分酸甜兩種。其味芳香,格外爽口,但後勁較大,以寧古塔產的最為名貴,那裡也稱之為「湯子酒」。松苓酒 是清代著名的滿族酒。其做法是,在山中覓一古松,伐其本根,將上好的白酒裝在陶制的酒瓮中,埋在其下,逾年後取出,那酒色如琥珀。相傳,這樣便使古松的精液吸入酒中,能起到清心明目、理肺化痰之奇功,故名「松苓酒」。無疑,這是滿族獵人的一個發明。豆漿豆汁 女真人「以豆為漿」。承德的滿族愛喝一種豆汁,這種豆汁是用綠豆做粉絲的中間產物,將豆汁發酵處理後加水熬制,倒入羊尾油或肉絲,再放小米(米+查)和細粉絲。吃時,常佐以各種咸辣小菜、火燒,味鮮價廉,現已成為承德的風味小吃。呷涼水 以往,滿族喜歡涼水,尤其是隆冬臘月,暢飲一碗冰冷的涼水,感到格外痛快、甘甜。蜜餞和果脯滿族故鄉盛產蜂蜜,有吃蜜漬食物的傳統。所以,把不少水果、野果用蜜漬成蜜餞、果脯。今天,北京的蜜餞、果脯聞名遐邇,是滿族開的先河。滿族先民在漁獵時代,進食並無定製。行獵中飢則食,啃幾口肉乾,渴則飲,喝幾口泉水,名曰「打尖」。往往打圍結束日落時分,攏起篝火,燔燒獵物,共享野味,美曰「天火肉」。滿族入關後,長期穩定的農業經濟改變了飲食無時、野外進餐的習俗,逐漸養成一日三餐、室內進食的習慣。但關外鄉間滿族冬令時節一日兩餐,這是由東北冬季晝短夜長,幾乎不需勞作的特殊條件所致。滿族先民在長期狩獵生涯中,形成了恭敬老人、好客重禮的優良飲食禮俗。而頗具滿族獨特風格的有宴則歌舞、喜抽黃煙和忌食狗肉。宴則歌舞《金史》記載了遼末頭魚宴的故事。公元1112年春天,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到女真完顏部舉行頭魚宴(女真習俗,在每年春季最早捉到的魚,要先給死去的先人上供,並擺宴慶賀,稱「頭魚宴」),宴會時,遼天祚帝要求女真部首領阿骨打為他獻舞,阿骨打被遼帝的傲慢態度激怒,憤而拒絕,幾乎引起一場血光之災。頭魚宴事件成了觸發女真反遼的導火索。這個歷史故事說明了古代女真人進餐與歌舞是緊密相連的。史料記載,滿族先民漁獵時代,打圍結束日落時分,在獵達(打獵的頭領)指揮下,攏起篝火,燔燒野物。眾獵手不分你我,共享野味,飽食痛飲後,便開始歡快、熱烈地歌舞,興足而歸。後金到清初,在宮廷筵宴上,往往有盛大的體育和文娛節目演出。大力士的「布庫」(摔跤),八旗將士的花樣滑冰,喜慶的「莽式舞」、「隆慶舞」,高昂的歌唱,都是其中精彩的內容。到了高潮時,皇帝也會舞之蹈之,歌之詠之。而近世滿族在為老人祝壽的壽宴中,不但要恭獻野味河鮮,而且族中晚輩進餐時,還要跳「吉祥舞」以助興,這些都是女真古俗和遺風。十七八歲的姑娘叼起大煙袋滿族,喜抽黃煙,俗稱「關東煙」。滿族以煙接客,是因為吸煙是其民族的嗜好。客人進門,年輕媳婦趕緊出迎施禮,把煙袋接過來請到屋裡。到屋後,先敬煙,後倒茶。滿族人不僅成年男女吸煙,就是十七八歲的姑娘也常吸煙,故東北舊諺「關東山,三大怪」中,有一條是「十七八的姑娘叼煙袋」。忌食狗肉滿族有忌食狗肉的習俗。說起滿族人忌食狗肉,有一個《黃犬救罕王》的傳說。相傳,明朝萬曆年間,占卜術士說,東北將出現腳踏七星的混龍。朝廷密令遼東總兵李成梁將其緝拿歸案。於是差兵遣將,四處詢查。一天,李總兵洗腳時,沾沾自喜地說:「我全憑腳下三個痦子走紅運,做大官。」給總兵當差的小罕(努爾哈赤的小名)在一旁天真地說:「大人三顆是黑的,我腳下長的七顆是紅的。」李成梁看了,果真不假,驚視小罕,心想:「這正是朝廷要緝拿的一條混龍。」他連夜造木籠囚車,準備送京請賞。出身貧寒的總兵小妾喜蘭得知此事,不忍小罕受害,夜深人靜時牽出兩匹駿馬,並手持出城令箭,讓小罕和同伴王杲逃生。小罕和王杲拚命奔逃,不料,馬累死於荒野,王杲和小罕分道逃竄。王杲置靴於路,誘亂誤追,待天明逼近時,王杲弔死在樹上。李總兵見不是小罕,便折路再追。小罕見兵追來,急鑽葦叢,明軍搜尋不見,便放火燒葦。此時,跟隨小罕多年的大黃狗跳進水裡,水淋全身,在小罕身旁打滾,熄滅了大火,然而黃狗累死了。正當明兵前來搜查時,一群烏鴉鋪天蓋地落在小罕身上,追兵以為是烏鴉叼啄死屍,於是憨王得救了。滿族崇敬自己的民族英雄,所以這個傳說在滿族中有口皆碑,演繹成禁食狗肉的理由。實際上,狗是滿族狩獵中的忠實助手,滿族愛狗心理是長期在狩獵中形成的。不少關內重要城鎮駐防的滿洲八旗,如杭州旗營、成都滿城的滿族,雖然離開故土幾百年了,但不食狗肉的禁忌卻一直謹遵未改。
滿族古代木克愣老屋滿族的先民肅慎人,「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過著氏族集體居住生活。挹婁人,常以穴居,以深為貴。勿吉、挹婁人,築城穴居,修建了最早的「城堡」(即村寨),出現了比較穩定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標誌著私有制的產生。而且,這種「半穴房」的出現,是使滿族的住宅向地面上發展的一個進步。渤海時期,受唐朝文化的影響,出現了「大都市」富麗堂皇的宮殿建築,建築材料出現磚、瓦、琉璃等。更重要的是發明了火炕,這是滿族在住宅史上的巨大貢獻。遼金時期,由於火炕的普遍應用,女真人進入了地面居室(納葛里),實行「聯木為柵」,開始了真正意義的定居生活,為後世滿族的住宅奠定了基礎。後金,特別是滿族這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形成後,標誌著女真文化有了質的飛躍。清代,滿族的住宅從金代的「納葛里」(屋室)發展成高大寬敞的滿族老屋。屋舍建築形成了滿族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立在地面上」這種獨特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格局,併產生了「以西為貴」、「蓋房先立房架」等建房居住習俗。滿族自古以來就繁衍、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間,冬季長,氣候寒冷。滿族居室住宅,尤其注重防寒冷問題,因此形成了滿族特有的居住習俗。滿族的居住習俗,是滿族先人經過幾千年的實踐才形成的。滿族及其先世從穴居方式到半穴房歷經一千餘年,完成地面居室達八百年,真正發展到滿族老屋又經歷了五百餘年,這裡面凝聚著滿族先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樹屋與穴室《晉書?肅慎人》載:肅慎人「夏則巢居,冬則穴處」。巢居,即樹居,亦稱樹屋,就是在樹上築起居室。據滿族有關的史詩和英雄傳說的口碑記載,樹居的房子並不都是「巢式」,有的已經出現了長方形的木建大屋。在滿族長篇英雄傳說《兩世罕王傳》中,建州女真大罕王杲到東海窩集部時,仍看到這種巍峨奇特的「樹屋」,當時,王杲為之驚嘆不已,以為到了一個神奇世界。樹屋的造法是,選擇一片狍鹿也難擠進身的密林,砍去緊挨相鄰的一排樹木的上部,在離地一定距離的眾多樹樁上,鋪上一層木頭當地板,然後在上面積木為屋,以木梯上下。那時,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尚未最後形成,其俗仍是氏族集體居住,所以這種樹屋往往蓋得很大,甚至出現二層或三層的「樓閣」。這種「樹屋」離地較高,松油的自然香味可防蛇蟒,比起「洞居」的原始人,無疑是一個偉大的進步。這種「樹屋」的致命弱點是怕火,難怪滿族先民的祭火禮儀是那麼隆重、虔誠。肅慎人冬令的地下「穴室」,據考古發現,其面積較大,最大可達二百平方米左右。多用細砂黃泥塗抹、熔燒,堅固又可防潮。有的居屋四壁用岩石壘砌,隔冷防潮,又可防止坍塌,室中央設兩到四個灶膛,以此來渡過塞外漫長的嚴冬。穴居,以深為貴《後漢書?挹婁傳》載,挹婁人「處于山林之間,土地極寒,常以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這種居室,在挹婁人心中,以深為貴,酷似豎井,地面上沒有隆起建築,只在穴居口處以木為梁,上履乾草,出口的頂端,用梯子出入。這時的居住習俗仍為「大家」(即氏族)住在一起。在肅慎人、挹婁人的「穴室」地面出處,常用石板、樹木築起一個平項「涼亭」式遮蓋物,以擋雪防風。半穴房與村寨《魏書?勿吉傳》載,勿吉、靺鞨人因「其地下濕,築城穴居,屋形似冢,開口於上,以梯出入」。《通典?勿吉?靺鞨》又載,其可「築堤鑿穴以居,室形似冢」。到了勿吉、靺鞨人時,居住的是一種半地穴式的居室,稱「半穴房」。其建築方法是,先在地表上挖一至兩米深的土坑,在其上架上木樑,並覆以樹枝編織為棚,棚上用草泥抹面,酷似今天山林中還可見到的地窨子。有的居室還出現了專門取暖設備——火牆。這種「半穴房」在地面上已出現框架式結構的建築,無疑,是向地面建築屋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進步。在其出口處,往往用石板、木板搭起一個屏障,這是滿族居室中「影壁」的雛形。勿吉、靺鞨人的「築城(堤)穴居」所說的是,在一個穴居內,排列著井然有序的「半穴屋」。這是滿族先民最早的城堡,也是村寨。這標誌著勿吉、靺鞨人已經建立了比較穩定的一夫一妻的家庭,而且,氏族、部落具備了明顯的軍事性質,私有制的家庭已經產生,各部爭雄時代已經到來。火炕的發明公元713年,粟末靺鞨人建立「海東盛國」——渤海,歷時229年。在唐文化的影響下,渤海出現周長几十華里的大都市,富麗堂皇的宮殿,建築材料出現磚、瓦、琉璃等。在渤海的統治中心,宮殿、磚瓦居室比比皆是,但邊區的平民仍以半穴居為主。火炕開始應用。火炕的發明,在滿族住宅史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納葛里」與聯木為柵《金史?世紀》云:「獻祖乃徒居海古水(今黑龍江阿城境內海溝河),耕墾樹藝,始築室,有棟宇之制,人呼其地為納葛里。納葛里,漢語屋室也。」阿骨打的先人緩可因其創製、推廣「納葛里」而彪炳史冊。遼金時期的女真人的居室,在滿族住宅史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即穴居變為地面居室。《大金國志?初興風土》載,女真人居住「多依山谷,聯木為柵,扉既掩,復以草綢繆寒之。穿土為床,溫火其下,而寢室起居其上」。這種房屋依山而築,用木頭做牆和蓋,用草拌泥抹在牆和棚上,冬天將窗戶堵嚴。當時的屋門都背陰面陽,是為了取暖、採光,也寓含當時人們崇拜太陽和光明的宗教心理。而這種住房的顯著特點,是人們在火炕上睡眠、休息、飲食,這種居室的出現,使女真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定居生活,為後世滿族的住宅奠定了基礎。當時,女真人的居住習俗的另一個特點是「聯木為柵」。原來勿吉、靺鞨人的泥石城牆——即村寨(氏族、部落)的邊牆已由木牆取代,闔族而居之古俗仍延續著。當時,在族、部落的木城中已經標有族旗或旗徽。金建國後,已出現了磚門結構的建築,如《宣和乙巳奉使行程錄》所載:「一望平原曠野,聞有居民數十家」。「至近闕,復此行百餘步,有阜宿圍繞,三四頃,此高丈余,雲皇城也。至於宿門,就龍台下馬,行入宿鬧,西設氈帳四座」,「其山棚,左曰枕源洞,右曰紫極洞,中作大牌,題曰翠微宮」。其主殿「乾元殿」,「以瓦仰鋪及泥鋪之以木為鴟吻,及屋脊用黑,下鋪惟幕」。整個皇城「已架屋數千百間」。「滿族火炕」與「霍吞」明代,火炕有所發展和改革。這時的火炕從四壁下皆設長炕,逐漸變為南西北接連的環炕,不再是「熾火其下」,而是鍋灶通內炕,它已接近今日「滿族火炕」的形式。有的地區「屋外家家皆設木柵」,而村外,築起木土夾層、厚實堅固的城牆,這已是軍事、生產集於一體的城堡——「霍吞」,亦可稱「霍通」。所以,當時的氏族、部落首領多稱「城主」,如海西女真葉赫部的首領是「城主」金開石。
瀋陽故宮大政殿清初,滿族的住宅從金代比較簡陋的「納葛里」(地面屋室)發展成高大寬敞的滿族老屋——「口袋房」。清中葉以後,確立了「四合院」的滿族住宅格局,形成了滿族住宅獨特的風格與標記,把中國傳統庭院建築推向高峰。口袋房滿族古老的居住風俗離人們越來越遙遠。可喜的是明末清初建造的瀋陽故宮,卻給後人保存下典型的滿族居住風俗的建築。瀋陽故宮的清寧宮,是三百多年前清太宗皇太極的卧室和家祭的場所,是一座獨東南開一門的口袋房,是一座典型的清初滿族宅院建築。清初,滿族的宅院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凡宅舍,無論是三楹五楹,多在最東面一間南側開門,五楹的或在東起第二間開門,形如口袋,故稱口袋房,又因形似斗形,又稱「斗室」。房內布局,進門是伙房,又稱外屋,從伙房兩牆開門則為卧室,又稱裡屋,大小或一楹、二楹、三楹不等。有的伙房東、西兩牆都開門,成對稱布局,稱「對面屋」。有的滿族人家把卧室隔為兩間,北間靠炕頭的叫暖閣,這是為家中老人開設的專房,那裡暖和、安靜,以利老人怡養天年。四合院四合院,是清中葉以後的滿族住宅。一般有四方形的寬敞院落,其中坐北向南的住宅為正房,通常為三間,或有五間,每間長四米左右,中間開門,進門為堂屋,內置鍋、灶、飲食用具。西間為尊,稱上屋,一般由家中長輩居住,東屋為晚輩居住。院子的左右築有東西廂房,西廂房多為碾磨房和放零雜物品的倉庫,東廂房一般存糧。同時,磚牆大院,還要砌上門樓。這種院子,在東北農村多用柞木細桿圍成,俗稱「障子」,大門只有兩根豎柱,兩道橫樑,兩扇大門,俗稱「門樓子」。滿族貴族的住宅,更加富麗堂皇,但其宅院基本結構如一般滿族住家,門前有精緻高大門樓,門樓兩側,有上下馬石,院內有亭榭樓閣,整體可為二進六合院。其華貴、精巧,《紅樓夢》中有極精彩的描寫。滿族住宅的獨特民族風格與標記瀋陽故宮大政殿具有濃郁的滿族特色。大政殿是清初皇帝舉行大典或王公大臣議政的重地。殿前,兩翼方亭,依次呈「八」字雁翅排開,即十王亭,是八旗首領和親王辦事的場所。大殿八角,象徵八旗。據考證,努爾哈赤在東京(遼陽)建都時,即建有八角殿。原來,在滿族先民的氏族、部落城堡東南面,即在太陽初升之地,多築別具特色的八角形亭,作為祀神敬祖的堂子,滿語稱「堂澀」。堂前立神桿。這種建築體現了滿族先民的原始天穹觀,即宇宙間的光與火,乃至風、雷、閃、電、雨、雪、冰、雹、日、月、星辰都來自九重天的八個方向,故將神堂建成八角形,或曰「八房形」。《奉天堂子圖》中的上神殿,亦名「八方亭」。承德避暑山莊永佑寺塔,是清皇室愛新覺羅氏設在離宮的堂子,內專供歷代帝王像,塔前東南面原來也立神桿。而永佑寺塔便是八角九層。滿族宅院獨特的民族風格與標記,概括起來有:萬字炕,地煙囪,窗戶紙糊在外,影壁和神桿。萬字炕 滿族卧室的布局,最大的特點是環室三面火炕,這種炕叫蔓字炕,也叫「」字炕。一般南、北炕為大炕,東炕接炊房爐灶,西炕為窄炕,下通煙道。西炕上一般不擺設雜物,因為西炕牆上端供著神聖的「窩撒庫」—祖宗板,是一塊不到一米長的木板,上放神匣,神匣內裝祭神的神器或神本。祖宗板上常貼掛簽(一種表示吉祥和家世的剪紙)。掛簽上刻有滿文,滿文讀「佛爾郭出課」,表示「奇」、「瑞」之意,歌頌祖宗的功德。西炕一般不坐人,連貴客至友也不能坐。北炕牆上放宗譜的譜匣。南炕梢一般放描金櫃,北炕梢陳設一隻與炕同寬的長木箱,俗稱檀箱,內放被褥和枕頭。北炕常放一張小炕桌,冬令時,常放一隻泥制或鐵制火盆。地煙囪 當你進入滿族老宅時,還會發現,煙囪不在房上,而是建在屋側。煙囪,滿語稱「呼蘭」,早期多用空心整木,後來用木板圍成,也有的用磚瓦砌成。這種建法,煙囪底部有窩風巢,以回擋逆風,使煙道通暢,又不易倒塌。煙囪修在地面上又是滿族住宅的一大特點。窗戶紙糊在外 滿族住宅的「窗戶紙糊在外」,也被列入「關東三大怪」之中。實際上,這樣增大了窗戶紙的受陽光面積,避免窗楞中積泥沙,而且冬天還可防止結霜脫落,可見「怪」而不怪了,也表現出了滿族先人的智慧。滿族的窗戶是木製的,有花格,上下兩扇開合,而且是朝外開,屋中順手推窗,不致損壞窗戶紙。窗戶紙糊在外,與萬字炕、煙囪修在地面上,構成了滿族住宅的三大特點。影壁 一般的滿族人家,一進大門,便可見一段牆形建築,稱「影壁」。已如前述,影壁始見於勿吉、靺鞨人「半穴房」時期。說起「影壁」,一則滿族的古老神話傳說可作有趣的解釋。相傳,世界上有一種戴假面具的怪獸,叫馬虎子,專門追攝人的真魂,只要戴上假面具,就可避開馬虎子的追擾。而影壁就是居住在這屋裡一家人的假面具。所以,無論貧富,往昔滿族人家的院門內都設影壁。影壁,或磚砌,或木柵,有的富貴人家,在影壁上塑有日出雲海、龍鳳呈祥等美麗圖案。影壁是滿族先民居室門外掩體的演化。神桿 滿族人家,在影壁後,豎一根長至九尺、碗口粗細的木杆子,桿上端貫一錫斗,或木斗,或草把,此桿稱為索羅桿。為什麼叫「索羅桿」呢?相傳,努爾哈赤年輕時,手持索羅棍,頭頂北斗星,在長白山放山挖「棒槌」(人蔘),艱苦創業,後來打下江山。所以,這索羅桿就是他放山時的索羅棍。桿上的斗或草把,是放五穀雜糧和豬雜碎的,以供奉烏鴉、喜鵲,因為他們救過努爾哈赤的命。實際上,滿族立竿是為了祭天,是古代祭神樹的一種演化。不過,影壁和神桿成了昔日滿族住宅的獨特標記。第165頁圖為立在瀋陽故宮清寧宮前庭正對宮門處的神桿,是一根高達3.5米的木杆。北京故宮北京故宮的寧壽宮、坤寧宮、神廟等建築,就其外觀而論,是中國古典式宮殿。實際上,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內的配置卻是滿族式的。《晚清宮廷生活見聞》記載:「神殿,就是祭祖的地方……那裡窗戶仍保存關外的遺風,用高麗紙糊著窗戶,殿右側有一杆子,名叫『咬啦竿子』,也叫神桿,一般人都不許踩它印在地上的影子。」「神殿之西間有炕,名為『』字炕,實則『冂』之磚炕也。西牆、北牆均供有神廚。」「坤寧宮西門面為跳神吃肉之處,仍沿關外風俗也。」這是滿族給北京故宮打下的民族印記。
神桿長期的漁獵生活,尤其是薩滿教的影響,使滿族形成了許多鮮活有趣的建房、居住習俗,如薩滿占卜、以西為貴、先立房架等。薩滿占卜在滿族先民時代,遷房、蓋房都要請薩滿祭奠房架神恩都里增固,由薩滿占卜來決定遷房、建房的吉地。清朝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就是薩滿用野雞占卜決定的地址。薩滿用羽繩把經過祭祀的野雞的翅膀根纏上,用骨針挑開雞冠,野雞飛到房主預定的翅數,它落到哪裡哪裡便是蓋房的吉地。以西為貴相傳,滿族的早期神話世界中,天穹主神是阿布卡赫赫,她身邊有四位方向女神,看到人類辨不清方向,生活艱難,便下來給人類指方向。因西方女神窪勒格走路一蹦三跳,先到人間,指明了那是西方,所以人類先敬奉她。第二個到人間的是東方女神德勒格,所以滿族有先敬西後敬東的習俗。因此,滿族建房有「以西為貴」之說。蓋房時,須先蓋西廂房,再蓋東廂房。落成的正房,西屋為大,稱為「上屋」,上屋西炕更是敬祭神祖的聖潔場所。實際上,遼金以前,滿族先民崇尚的是東方,這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是光熱的源頭,所以門往東開。遼金以後,女真人有了地面居室,往往選擇陽坡架木為室,西北風被山擋住,東北風卻擋不住,這樣東山房就比較冷。滿族人敬老,暖和的西屋為長輩所居,祭禮也在西屋舉行,久而久之,形成以西為貴的風尚。先立房架澆梁頭,澆梁頭,祖祖輩輩出王侯;澆梁腰,澆梁腰,祖祖輩輩吃犒勞。這是一首古老的《上樑歌》。滿族蓋房,先立房架,後砌牆安門窗,親朋好友聞訊而來為之祝賀,所贈紅布、紅綢,披掛在房樑上。上最後一根大梁時,鞭炮齊放,房主往大樑上燒醴酒,祭天祭神,唱《上樑歌》。掛徽懸鏡滿族薩滿祭禮中,神鼓的聲響代表著宇宙間的風雷聲。而銅鏡,滿語為「托里」,被視為鎮邪之寶。因此,滿族人在建房時,要從神鼓背面串銅錢的筋繩上取下一小段,放在西房山上一個不引注目的地方作徽記,認為有了這段筋繩,就意味著宅所在任何風雷中也能巋然不動。還有的滿族人家,在房門上方的正牆上掛一面小圓鏡,用以避邪。八旗方位清軍入關後,對京師八旗所屬旗籍的駐紮和居住,清廷有嚴格的規定。而全國各要衝的駐防八旗,都要居住在指定的「滿城」或「滿營」中。為此,滿族這種居住習俗,造成了今天滿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局面。據《八旗通志》卷二《八旗方位全圖》載,鑲黃旗居安定門內,正黃旗居德勝門內,並在北方;正白旗居東直門內,鑲白旗居朝陽門內,並在東方;正紅旗居西直門內,鑲紅旗居阜成門內,並在西方;正藍旗居崇文門內,鑲藍旗居宣武門內,並在南方。一些獨立的軍營,如前鋒營、護軍營、火器營、健銳營,都有指定的駐地。
馴海東青滿族,素以射獵著稱於世。肅慎人,制「矢」。勿吉人,「制毒矢」,「以射禽獸,中者立死」。遼金時期,女真人「耐饑渴,苦辛騎,上下崖壁如飛,濟江河,不用舟楫,浮馬而渡」,把步射發展為騎射,積累了豐富的狩獵經驗。「每見野獸之蹤,能躡而摧之,得其潛伏之所」, 「以樺皮為角,吹作呦呦之聲,呼麋鹿,射而啖之」,「遼王秋歲入山,女真常從呼鹿射虎捕熊,皆其職也」。(《三朝北盟會編》)騎射,成了金清兩代的「國俗」。悠久的狩獵傳統,形成了許多奇特有趣的風俗,鑄就了滿族堅忍不拔、驍勇善戰的性格。矢石在上古舜禹時代,肅慎人已經會製造以干為桿、以石為鏃的弓箭,史稱「矢石」。肅慎人以此作為友好的信物,與中原通好。有詩為證:玄菟句麗北沃沮,挹婁建國接扶余。石矢周時貢,肅慎先征孔氏書。這首七絕是清末詩人沈兆所寫《吉林紀事詩》中的一首。其中的「石矢周時貢」用的是《國語?魯語》中的故事。《國語》中記載了春秋戰國時的一段趣事:一天,一隻受傷的隼鳥(一種鷹)落到了陳公的宮院里,隼的身上掛著一支一尺多長的矢。陳公沒有見過這種箭,便去請教正在陳國的魯國大夫孔丘。孔丘說:「這隻隼鳥是從遙遠的地方飛來的,隼身上的箭是肅慎人製造的。周武王滅殷時,國勢強大,四方屬國都來朝貢,北方的肅慎人貢了矢石,石鏃長約一尺八寸。周武王把矢石賜給分封陳國的女婿胡公,以表彰長女的美德。你們可到倉庫里去找。」果然,陳公在金櫃里找到了肅慎人的矢石。這個故事道出了孔子的博學,也道出了肅慎人獵術獵具當時即已馳名中原這一史實。秋之典滿族傳統的出獵方式是聚眾合圍。《大金國志》載:金都「四時皆獵……每獵則隨軍密布四圍,名曰圍場」。到了清代,這種打圍的規模發展到了空前的程度。康乾盛世,清廷每年組織一次由皇帝親自主持、王公大臣和各族首領參加的木蘭圍場狩獵活動,又稱「秋之典」。這幅《秋之典》圖反映了當時場面的宏偉壯觀。「秋之典」可謂史詩般的舉動,是人類狩獵史上的壯舉。「秋之典」在塞外熱河地區的木蘭圍場進行,圍場佔地一萬五千平方公里,南連燕山群峰,北接蒙古壩上草原,層巒疊嶂,林木蔥蘢,野獸成群。行圍的期限一般是二十天。《木蘭秋彌圖》描繪了清皇行圍的場面。每天清晨,滿蒙管圍大臣率軍分為兩翼,按部署形成一個方圓數十里的包圍圈。此時,皇帝攜皇子入圍先行射獵。其後,在皇帝指揮下,隨圍的將士們刀劍出鞘,槍矢齊發,與圍中的野獸展開搏殺,一天的行圍如同短兵相接的戰鬥。每天行圍結束,滿蒙軍隊把獵獲的獵物擺在原野上,由皇帝論功行賞。傍晚,暮色茫茫,原野上點起千百堆篝火,皇帝兵士圍火野餐,歡樂歌舞。金清兩朝,有不少皇帝被稱為馬上皇帝。這把鹿角椅,是康熙皇帝的狩獵成果。木蘭秋後,清帝常將獵獲的鹿角製成鹿角椅,這既可表明自己遵循騎射尚武的祖訓,又能用來警示後代勿忘前人憑藉武力徵得天下的事迹。這種狩獵方式曾培養出「威名震懾,莫與爭峰」的八旗勁旅,對當時御外敵、平內亂,起了不可低估的歷史作用。哨 鹿哨鹿,即「以樺皮為角,吹作呦呦之聲,呼麋鹿,射而啖之」。八月金秋,是鹿的發情期,公鹿和母鹿相互鳴叫,尋找情侶,一鹿鳴叫,眾鹿接踵而至。獵手身披鹿皮,頭戴鹿頭皮帽,口銜用樺樹皮製成的口哨,模仿鹿鳴,引鹿而至,射殺或槍擊。古獵法和打火圍古代,滿族先民狩獵是有一定規章的。「不論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總領,屬九人而行,各照方面,不許錯亂,稱古獵法。金代的猛安謀克制、清代的八旗制由此發展而來。而打火圍,是女真時期的古獵法。其獵法是,部落酋長率領族中獵手到達獸群嘯馳的山莽,先灑酒叩祭獵神班達瑪法,然後敲石吶喊燒山,憑風勢火威追剿猛獸。火熄獵畢,用肥大的九頭野牲祭天,然後眾獵手刮洗燎肉,圍火共享「天火肉」。打小圍素呀肯哪哎,莫里根啊,木蘭塔爾依阿里希喲喲嘮昊,撒嘮含都爾阿林,阿里希咳嘞喲,空齊喲嘮昊!這是清代一支行圍的滿語民歌。其歌詞大意是:打獵的英雄啊,哨鹿圍場去圍獵呀,趕仗呀,圍獵呀,錐山上去圍獵呀,跳著舞,趕仗圍獵喲!這首民歌惟妙惟肖地唱出了滿族狩獵的情景。清代,滿族民間狩獵仍襲古俗。一般打圍是十餘人至三十人左右,俗稱「打小圍」。獵時,先圈佔一處圍場,「無論人數多寡必分兩翼而近,漸次逼近,名曰合圍,或一合再合,所得禽獸必餉親友」(《柳邊紀略》)。馴海東青在那遙遠的古代,滿族先民就會用訓好的鷹捕捉野物,俗稱「放鷹」。滿族人的鷹獵可分拉鷹、馴鷹、放鷹、送鷹幾個過程,其中馴鷹最為困難。獵人把鷹帶回家放在特製的鷹架上,幾天不讓它睡覺,以磨掉鷹的野性,這個環節又稱為「熬鷹」。以後,又「過拳」、「跑繩」,使鷹能聽見獵人的吆喝就飛到獵人手臂上。可馴養的鷹有多種,其中最名貴的叫海東青,它體小矯健,能凌空撲捉天鵝,是長白山區獵鷹的佼佼者。海東青以純白的「玉爪」為上品,另有秋黃、波黃、三年籠等名目。清中葉以後,在東北地區,昔日盛大的打圍漸少,但在一些滿族聚居的村屯,瞄蹤、放鷹等古俗一直延續到今天並樂此不疲。正如金代詩人趙秉文在《春山》中所寫:內家最愛海東青,錦靚掣臂翻青冥。晴空一弓雪花墜,連延十里風毛腥。初得頭雁誇神俊,一騎星馳薦陵寢。清代皇帝也酷愛放鷹,留下許多頌鷹名作。康熙皇帝曾作詩讚詠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屬海東青。」海東青的故事被譜成曲,亦很有名。元代楊允豸《灤州雜詠》中寫道:為愛琵琶調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涼州曲,彈出天鵝避海青。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琵琶名曲《海青拿天鵝》。
清朝皇后冠滿族居地,江河縱橫,瀕臨大海,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素有「瓢舀魚」之說。滿族人民自古以來就從事著捕魚、採珠和海獵生產。建州女真部的直系祖先「胡里改」部,就是以「圍網」作為部落名。南北朝時,靺鞨人就到日本海中「捕魚充食」。渤海時期,漁業相當發達,已分為江河與海上捕撈。唐開元七年(719),拂涅部向唐朝進獻「鯨鯢魚睛」。數千年來的世代傳習,滿族人善用魚叉、鉤釣,掌握了網捕法,他們熟悉各類魚的習性和活動規律,創造了各種捕撈工具,湧現出許許多多捕魚能手和闖蕩大海的弄潮兒。清朝,在東北設立「打牲衙門」,專門管理捕魚、採珠和海獵的事務。魚亮子滿族捕魚的季節,多在春、秋、冬三季。春天,桃杏漫枝,躲在冰下水渦子的魚群,苦苦熬了一冬,現在要追逐明媚的春光,成群結隊逆水上游,正是捕撈的好季節。如何抓住這個大好時機,獲得豐收呢?經過多年實踐的「網達」(捕魚的領頭人),不但是捕魚能手,而且還能識別「網口」。所謂「網口」,就是每條江河、每個湖泊都有魚群集中的地方。網達掌握網口,也就是掌握了魚情,這是圍網成功的前提。網達帶領族人在網口下網捕撈。為了讓魚集中,還用石塊築起攔壩,壩中留出通水口下網,俗稱「魚亮子」。「魚亮子」是滿族漁民們在長期捕撈實踐中的一種發明和創造。冰渦子北國之冬,冰雪封江。「冰渦子」是滿族漁民採用的一種冬季捕魚之法。當冰雪封江後,在冰上鑿開冰層,有如井口,俗稱「冰渦子」。憋屈在冰下的魚群,見到亮光,蜂擁而至,漁民便用鋼叉叉,用魚鉤釣。到了夜晚,漁民用火照冰渦子,魚便聚在冰口,用鋼叉叉,可得大魚。江面寒冷,活蹦亂跳的魚,一出江面便凍成硬塊,這種凍魚格外新鮮肥美。春水之俗往昔,滿族先世女真貴族也喜歡捕魚。金代皇帝有春水制度。春水,即春魚於水,其主要內容是到江河湖泊鑿冰取魚,放鷹捕鵝。清康熙皇帝曾親自到松花江撒網打魚,他曾為之自豪地作詩:「松花江水深千尺,捩柁移舟網親擲。」采東珠採珠,是昔日滿族捕撈業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採的珍珠,稱為「東珠」,古時也稱「北珠」。潔白、晶瑩、圓潤,大的直徑近半寸,小的如黃豆大小,是黑龍江、松花江、牡丹江水系河蚌中的一種名珠。渤海、遼金時,為重要的商品和貢品。清代,烏拉打牲衙門中專設「珠軒」,專營採珠,成為皇家專用品。清《會典》規定,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佩戴東珠,其他王公大臣則不準用東珠或珍珠做朝珠,珠飾成了皇家威嚴的標記。女真人的採珠方法很獨特。每年農曆四月至八月,成群結隊,乘坐獨木舟,來到河岔幽谷,潛入水中,撈取河蚌。採珠人一口氣扎入水中,能撈上一二十個河蚌,放入籮筐,然後換口氣,再扎入水撈取。等到筐滿,上岸傾倒,烤火暖身,再入水中。岸上的婦女、兒童,把撈上來的河蚌一一敲開,尋找珍珠。女真人得到珍珠後,放在魚皮袋囊和樺皮盒內,作為交易的商品或納貢的貢品。清時,採珠的禮節更加隆重。出發採珠時,珠軒達(管採珠的官)身著朝服,高居在有彩棚的轎船里,率領著一大串採珠威呼(獨木舟),裝著糧肉、採珠器具,浩浩蕩蕩進入松花江、輝發河等盛產珠蚌的江河中,遇到河口、高山、古樹,都要鳴鑼、擊鼓,擺香供、放鞭炮。採珠船隊到了采蚌的地方,先紮營盤,選好水場。船隊停靠河邊,搭灶,焚香叩頭,祭拜河神。採珠那天,江邊點起大火堆,打牲丁上採珠船,不管天氣多冷,都得赤身露體,半蹲跪在船上,盯著珠把式。珠把式站立船頭,順水直下,他根據水流和浪花,就能判斷水下藏有什麼蚌和蛤,如他發現水下有蚌、蛤,立即把長桿往河底一插,船馬上停住。打牲丁們胯下兜一塊軟皮,憋足一口氣,按順序一頭扎入水裡,潛到插桿地方摸撈蚌、蛤,得手後跳出刺骨的河水,烤火喝酒,取取暖再下河捕撈。所得蚌、蛤,全由珠把式手持尖刀在船上當著珠軒達的面開蚌取珠。珠先放在凈水碗中,後集中放在吉林將軍署印製的紙袋裡,封固註明。每一顆美麗的東珠都凝結著滿族打牲丁們的血汗。《烏布西奔媽媽》中的魚祭往昔,滿族及其先人,捕魚下網前都要舉行隆重的魚祭,庇佑族人漁產豐收。因為時代久遠,祖先沒能給後人留下魚祭的圖像資料,但口碑文學滿族史詩《烏布西奔媽媽》卻彌補了這一空白,記載了東海窩集人的魚祭盛典:祭祀前,族人要用金風揚選的大黃米做成魚形餑餑,作為祭祀的神糕,並用河邊的新柳粗桿製成有兩三人大小的魚形神偶,其翅是用潔白的天鵝翎製成的,全身用鮮嫩的柳枝柳葉圍成。有跳躍形、飛騰形、潛游形、雙魚追尾咬尾(交配)形等各種神態,栩栩如生,氣魄宏大。女首領身掛柳枝雕成的柳珠飾,主祭的女薩滿和族眾都身圍柳葉,男女兒童頭戴用柳樹皮編成的各種魚形小帽,其中還有罕見的鯨魚頭形和飛魚頭形。祭祀時,女首領選擇族中善游水的男女青壯年鑽進江邊林立的魚形神偶,忽動腮,忽擺尾,忽潛忽浮,如群魚鬧水。歡樂的魚舞,高昂的漁歌,整個祭祀猶如到了水底魚宮,看到眾魚出世。隆重的魚祭要進行三天三夜,族人們扶老攜幼住在江邊、海岸或者水上的「威呼」中,歡娛水濱,嘗柳葉,吃魚蝦,喝鹿血,飲江水,唯有這樣,神聖的魚神莫德喝恩都力才能庇佑族人漁產豐收。
農耕滿族先民,肅慎時就有了原始農業。挹婁人,便「有五穀,麻布」。勿吉人,「有粟及麥,菜則有葵,細則偶耕」(《魏書?勿吉傳》)。農業生產真正形成規模的是渤海和金代。滿族農耕的最大特點,是以牛錄(佐領)為單位。後金,實行「計丁受田」。清代,尤其是康熙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親自成功地培育出「御苑胭脂稻」,獎勵墾荒,調遣大批八旗兵丁返回京畿和東北駐防屯田,滿族的農業開始復甦,耕地不斷擴大,產量提高,促進了經濟發展。農業強國——渤海、金代農業生產真正形成規模的,是渤海和金代,那時農業生產迅速轉入封建制的軌道,使渤海國和金朝成為農業強國,對東北地區的經濟開發,起到不可低估的歷史作用,一直影響到今天。渤海的農作物有粟、麥、稷、豆、稻以及各種果樹。其中,山柵城之豉(琿春一帶豆的釀造物)、盧城(和龍一帶)之稻、丸都(集安)之李、樂游之梨馳名東北亞。史料記載,渤海時農田已有大面積墾殖,到處是縱橫交錯的田間小路(《貞孝公主墓誌》),農耕和園藝都是比較發達的。金代的女真人不僅種五穀,而且引進回鶻谷、西瓜、紅芍藥、桃樹等。當時的鐵農具有鐵鏵、鐵犁、鍘刀、鐵鐮、鐵鋤、鐵鍬等,十分完備。女真人還與漢民一起創造了種植糧谷的輪作制度,在大田用牛、馬拉犁杖,起壟點種,廣種薄收的耕作法。那時人們還用水碓舂米。計丁授田訂丁授田是在牛錄(佐領)為單位的農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滿族的農耕最大的特點是,以牛錄(佐領)為單位,聚居在一個村屯,實行兵農合一,外出則為兵,入屯則為民。後金時,在牛錄為單位基礎上,按旗丁分給耕地,每一男丁種糧田五日(垧),種棉田一日(垧)。這是份地,一家衣食,凡百差謠,皆從此生。同時,每三丁還要種官地一垧。這就是所謂的「計丁授田」。這些措施,開了滿族大規模農耕生產的先河。當時,遼瀋平原拖克素(田莊)遍地,糧食產量明顯增加。屯居旗人與旗下家人滿族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屯居旗人和旗下家人。所謂「屯居旗人」,即正身旗人中一部分屯居鄉村、從事農耕的人。所謂「旗下家人」,他們聚居在所屬八旗佐領管轄內的村莊里,以農耕為生。他們是滿族中的絕大多數,平時以農為業,戰時也抽丁打仗。御苑胭脂米清康熙帝,一生重視農業,自己在皇宮中試種水稻,並成功培育出「御苑胭脂米」,俗稱「御稻種」。《康熙幾暇格物編》「御稻米」條中,記載了康熙帝發現「御稻種」並加以推廣的經過。採用單株選擇育種法,成功選育了一種早熟、高產、氣香而味美的水稻種,稱「御稻」。經過三十餘年的試驗和培養,取得好收成。康熙五十四年(1715),首先在江南的蘇州和江寧(今南京)等地推廣,後來遍及江西、浙江等省。由於御稻種一年兩熟,使單位產量大為提高,有力地調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圍柳求雨往昔,在滿族中還有圍柳求雨的習俗,由族中女子腰圍柳葉求雨。後來,受漢文化的影響,多向龍王求雨。求雨時,人們抬著龍的模型,上覆柳枝架成的護棚,男的頭圍柳圈,赤腳,鳴鑼開道,舉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小旗。家家戶戶則焚香叩頭,接龍駕。
瑗琿古城遺址滿族及其先世,為了便利交流往來,開闢了水、陸通路,創造了許多交通工具。渤海時期,開闢了驛道和海上水路。遼金以後,不斷開闢驛道、水路,使交通更加便捷。清代,東北的驛道進一步發展,康熙年間,為抵禦沙俄的侵略,開闢了從京師至吉林烏喇、從烏喇到璦琿的驛道,在烏喇設船廠。開闢了從盛京至璦琿的水路,保證了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捍衛了祖國的主權。東北大御路水經玄菟黑,山過混同青。漫道無城郭,相看有驛亭。糠燈勞夢寐,麥飯慰飄零。明發騎鞍馬,蕭蕭逐使星。這是清代流放詩人楊賓所寫《宿尼什哈站》一詩。宿尼什哈站,在今吉林市龍潭山,是京師(北京)至璦琿東北大御路中的一個驛站。這首寫實的詩,使人們彷彿看到了昔日大御道的情景。一個身穿黃號坎的驛卒躍上馬背,箭一般向遠方射去,揚起一團團黃塵和煙花,在山谷中久久回蕩著金馬叩響大御路急促的嗒嗒嗒的蹄聲……斷壘新生草,空城尚野花。翠花今日幸,谷口動明笳。這是康熙帝東巡,入伊屯邊門(今伊通)時寫的詩。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統一了台灣。在這前一年,康熙帝曾巡遊盛京(今瀋陽)、吉林,泛遊松花江,「細訪其土地形勝,道路遠近及人物性情,以故地酌定天時地利,運餉進兵機宜」(《清聖祖實錄》),開設一條負有軍事、政治等重要使命的京師至璦琿大道,即「東北大御路」。東北大御路,路面寬三丈三尺,以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駐地為中心通往各地,把柳條邊內外東北各地聯繫在一起,為京師經盛京、吉林到璦琿的陸路交通大動脈,全長五千餘公里,沿途設驛站近百個,配有行政官員負責驛站事務。通常循驛傳遞,從京師到璦琿,「五旬可達」,遇到火急軍情更加神速,可見當時驛道十分暢通。古驛道因多在交通線上,現在已多數改為鐵路和汽車公路,也有一部分廢棄了,或成為鄉間土路。如照片所示,現今保持完好的伊通滿族自治縣境內宋家窪子的大御路石板橋,自修建時起,迄今已有324年的歷史,是對往昔東北大御路的見證。驛 站《吉林通志》載:「每個驛站額設筆貼式一員,領催委官一員,站丁四十五人,馬四十五匹,牛四十五頭,各驛站轄一定田畝。驛站不分晝夜備快馬數匹於牆外,信使到站換馬,以便快速傳遞。」歷朝都重視驛道管理,並設驛站、驛丁管理驛道,傳遞信息。官員,由朝廷委派。貧苦百姓充當驛丁後,便編入旗籍,也有朝廷發的錢糧,著官服,一面當差,一面種地,老百姓稱其為「吃皇糧的站達」。驛站不分晝夜將快馬拴在牆外的鐵環上,來往信使馳來時,會對營房驛卒高喊差送的是哪一級「奏章」,驛卒聽到喊聲,立即解下韁繩,把馬牽到驛道等候。信使至,驛卒侍候信使換馬,爾後目送信使揚鞭而去,謂之「換馬不換人」。驛卒把信使的坐騎韁繩繞到馬脖子上,馬便會原路返回上站。沿途走屯串街,旗人、民人都不會擅自牽撓。清末,中東鐵路通行,尤其是電報業興起,東北驛道逐漸失去作用,驛站開始衰落,不少驛丁成為農民,驛站也成為滿族聚居地。吉林船廠滿族故地江河縱橫,其先民早就發明了舟楫,內河航行在史前就開始了。到了渤海時期,人開展了大規模的航海活動,使水路更加發達。尤其是龍原—日本道,前期從敖東城出發,經延吉到琿春,然後出海,抵日本,這條水路被稱為「水上絲綢之路」。後期從上京出發,抵毛口崴出海至日本。這條遠海水路不僅聯結渤海和日本的關係,而且一些唐朝和日本的使者也借用此路。清政府為抗禦沙俄侵略,在松花江畔,明初造船的舊地烏喇(今吉林市)設廠造船。現存有阿什哈達摩崖遺址和吉林船廠的故址碑亭。摩崖位於今吉林省吉林市郊區江南鄉阿什哈達村,瀕臨松花江山崖石壁上,刻有兩處摩崖文字,記載了明代官兵自永樂十八年(1420)至宣德七年(1432)間,三次來此地製造船隻的史實。明朝於此製造船隻,用以前往努兒干都司,對當地女真人進行管轄。沙俄入侵多由水路進攻,清廷決定大造戰艦,控制黑龍江及其支流的制河權。吉林船廠成為東北造船業中心,開闢了一條由盛京西北巨流渡口(開城),經由鄧子村(吉林梨樹縣境內)、易屯門(今吉林伊通)至易屯河(伊通河)口入松花江而達黑龍江璦琿的水路交通線。康熙十五年(1676),寧古塔將軍移至吉林船廠,進一步充實水路官兵。康熙二十一年(1682),時任戶部尚書的伊桑阿帶領大批造船工匠,來到吉林船廠,興造戰艦,有力地保證了清軍保衛北部邊疆的軍事需要。同時,這條運糧水路開闢,保證了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勝利。交通工具狗車 滿語稱「烏得氣」或「台里台氣」。《盛京通志》載,狗車「以木為主,其制輕簡,形如船,長一丈,闊二尺許,以數狗拽之……可於冰上雪中行之」。元代官府也用女真人的狗車傳信牌,沿途設狗站。在大興安嶺、黑龍江、松花江畔的滿族多有使用狗車之俗。木馬 滿族稱「恰爾奇克」,古稱木屐,或木馬,即今之雪橇,俗稱滑雪板。形如彈弓,長四尺,寬四寸,一左一右,繫於兩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馬。《滿文老檔》載,努爾哈赤在征伐塔羅時,令八旗將士「拴上有腳齒的木屐,必占塔羅,奪取你們該取的地方」。清初,木馬多用棍製作,以後逐漸改為金屬製造,輕巧結實,木馬變成鐵馬,而且進入世界行列,稱為雪橇。爬犁 滿語「法喇」。爬犁製作簡單,用兩根一丈多長的硬雜木杆,前端用火煨成弓形,高高翹起。桿上架一副車架子,寬三尺余,長七尺左右,右檐有底,無軟轂,靠兩根雜木杆在冰雪上滑行。用牛、馬拉,或用幾隻狗一起拉,行於雪原,或馳於河道冰上,拉人載貨,輕捷簡便。勒勒車 《黑龍江外記》載,勒勒車「輪不求甚圓,轅不求甚直,軸徑如椽,而載重致遠,不資轂,唯山路崎嶇,防損折,動以斧鑿隨之」。實際上,這是一種木製的帶兩個大輪的車,適於在草地上行走,俗稱「草上飛。」鐵瓦車 是勒勒的一種改進,其車輪外圈裝一道鐵圈,並在車輪上加上鉚釘,比勒勒車更加結實輕便。轎車 在鐵瓦車或勒勒車的車身中部,用蘆席或木板搭起一個帶蓋圍棚。多用於喜慶時分,如舉行婚禮或闔族大祭時,迎接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姑奶奶等,因此,轎車上的彩棚都裝飾得十分漂亮。獨木船 滿語稱「威呼」。長二丈余,闊容膝,以巨木刳制而成,兩端尖,底圓弦平。大者可容納五六人,小者二三人。剡木為槳,一人持之,左右划水,疾快如飛。滿族人經常駕「威呼」闖急流險灘。後來,滿族的「威呼」不一定用獨木刳成,凡形制與之類似的木製小舟,也通稱「威呼」。如今,東北滿族仍喜駕「威呼」。樺皮船 樺皮船長十餘尺,寬三尺左右,兩頭尖而向上翹,用松木做架,外面覆以樺皮。樺皮接頭處用柳條作線或用鹿筋作線縫合,然後塗上松樹油即可。樺皮船的特點是,船體輕,轉移時可用肩扛起,不用時可放在岸上,用時一人即可推入水中,順流用槳,逆水用竿,時速可達二十至五十華里。飛船 原居住阿速江至散魯溫一帶海西女真人「出入乘上板船,頭置椏杈木根,如鹿角狀,兩舷盪槳,疾行江中」,謂之「廣窟魯」。這種「廣窟魯」,以後成為清代用於海上作戰的「飛船」。船艦 《扈從東巡日錄》載,清初,康熙帝下令寧古塔將軍治所遷至吉林,「修造船艦四十餘艘,雙帆摟櫓,與京口戰船相類,有江船數十,亦具帆檣,日習水戰,以備老羌」。那時,吉林船廠造出數百艘戰艦和作戰所需的補給運輸船、划子船、槳船、渡船等。康熙帝東巡吉林時,看到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吉林水師營,寫下了大氣磅礴的《松花江放船歌》,其中讚揚水師營船艦道:「浮雲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龍驚,連檣接艦屯江城……」
流筏古代滿族以漁獵為生,只能用人力運輸。挹婁時,開始養馬。(《三國史記》卷十三)渤海時多產名馬,「率賓之馬」為當時的名駿。遼金時期的女真人牧業相當發達,六畜興旺,「惟馬最盛」。金世宗時,「蓄息之鄉,馬至四十七萬」,可見女真人牧馬盛況。大批馬牛的馴養,推進了滿族人畜力運輸的發展。人力運輸,主要是用背簍、褡褳背,扁擔挑,木杠滾運。畜力運輸,有單騎馱運,牛車、馬車運輸,而挽爬犁是畜力運輸的重要方式。在山區,還用馴鹿馱物。背 簍背簍,一般用樺樹皮或笤條編成,背起來行走方便。時至今日,山區的滿族人仍興沖沖地背著傳統的背簍去林中撿蘑菇,采野菜,摘山果,甚至時髦的姑娘、小伙兒也喜歡這種土氣十足的工具。馱 子滿族早期畜力運輸多用單騎馱運,用狍皮或其他獸皮製成的口袋橫放在馬背上,或一邊掛一個,俗稱「馱子」。清初,到京師進貢、去馬市貿易多用這種馱子運輸貨物。當時,樹多林密,野獸成群,人們往往結伴成隊行進,領頭的馬叫「頭馬」,在馬隊里最重要,一匹頭馬的價值相當於普通馬的三到五倍。應該說明的是,在短距離的運輸中,滿族人有時還用牛馱物,但不用驢馱。扁擔、木杠原木粗又長(噢嘿喲嘿喲),一同把肩上(噢嘿喲嘿喲)。步調要整齊(噢嘿喲嘿喲),大家用力量(噢嘿喲嘿喲)。一不要你慌(噢嘿喲嘿喲),二不要你忙(噢嘿喲嘿喲)。老牛拉車(噢嘿喲嘿喲),要個穩當(噢嘿喲嘿喲)。這是一首林區伐木滿族人用木杠抬原木的抬木號子。古時,滿族用柞木或水曲柳製成扁擔,或用結實的硬木打光,成為「木杠」,可兩人或多人抬東西。林區伐木的滿族人,砍下的原木常用滾動的方式運下山坡,或抬,或車拉,或釘成木筏順河運出。平時,運一些沉重的物體,也常用圓木滾動的方式運輸。如今,雖然現代化的運輸工具已深入到偏僻的山村,但這些傳統的滿族運輸工具仍沒失去作用。馴 鹿馴鹿,因其善馱物行走,而被稱為「林海之舟」。挽爬犁挽爬犁是滿族畜力運輸的重要方式。馬、牛、狗均可挽、拉,在雪地上行走,十分方便。現在,東北農村仍常用畜力爬犁。滿族先民的通訊方式奇特而有趣。滿族先民的通訊方式,在漁獵時代,最常用的是立竿為號。氏族、部落之間傳遞信息方式,有狗的血傳、神石為憑、巨石信號、火信傳密和鴉鵲信使等。狗的血傳相傳,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和蒙古土默特部王爺商定了聯合出兵一事後,帶走了有九隻小狗崽的母狗。過了兩個月,王杲把建州兵馬準備好,便把母狗的肚子割了一道小口,把寫在刮光的小羊皮上的密信塞到傷口裡,用絲布裹上,放母狗回去。母狗翻山越嶺,穿過草地,回到了土默特部,九隻小狗崽激動不已,簇擁而上。蒙古王爺從母狗身上得到密信,準時出兵,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個傳說,是滿族長篇英雄傳說《兩世罕王傳》記載的女真人的一種通訊方式,即「狗的血傳」方式。神石為憑不少滿族先人敬奉神石,石神被敬稱為卓祿媽媽、卓祿瑪法。有時,一個民族要分支遷徙。分居時,將一塊神石摔成幾塊,每一支人各持一塊。以後,分居的族人以神石為憑,即可認同。如有危難,可憑神石求援,對方會義不容辭,共同解難救危。巨石信號往昔,居住在崇山峻岭的滿族先人出門狩獵,有事要告訴族人,便在族寨人能望見的高山山坡上,用白石擺成多種巨大的圖形,向族寨輸送信號。一般用圓圈表示平安,用方形表示將要有盛大聚會,而一個銳角三角形的尖端所指的方向,即是重大事端的地方,或喜或憂,族人們會根據巨石信號,作出相應準備和反應。火信傳密遠獵或遠征的族人,常用篝火搭成各種火形,如飛虎、如奔馬、如蟒蛇等等,這是向族人報告信息,或報警,或報喜,或呼救,或迎客,這種火信的秘密只有本氏族的人才知道。鴉鵲信使滿族人敬鴉鵲為神,世人熟知。實際上,神聖的鴉鵲還在征戰或出獵中充當可靠的信使。喜鵲每年農曆五六月築巢、下卵,七八月抱窩孵雛。此時,它們特別戀窩,如果這時將其抱走,在獵地或營地將其放出,它一定會回到自己的樹巢,在它的膀下或尾部放了信物,便能準確地帶回。烏鴉終年戀群,如把寧古塔的烏鴉帶到吉林烏喇,只要將其放出,它一定會回到寧古塔的鴉群。滿族先人洞察其活動規律,也讓它帶回信物,它也就成了可靠的信使。
後金玉牌舜禹之時,「息慎氏來朝,貢弓矢」(《竹書紀年》)。西周初,「周公旦主東方……稷慎大麈。稷慎,肅慎也,貢麈似鹿」(《逸周書?王會解》)。肅慎人的矢石、大麈等方物都是通好中原的貢品,也是部族之間的集團交易的古老方式。勿吉人對北魏連年入貢甚至一年二貢,一次即有五百人之多,貢馬也達五百匹,這是在莊嚴的進貢方式外衣包裹下的商品交易,皆採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尚未發現貨幣。渤海時,設立「渤海館」,以朝貢形式進行宮廷王室間的貿易,大多採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但也用中原貨幣作為流通的等價物。同時,繼承挹婁人擅長航海的傳統,開闢了通往日本的海路,以國家禮儀形式開展了以物易物的特殊貿易,即宮廷貿易和民間貿易的「市易」。遼代,在寧江州設立「榷場」,是遼與生女真貿易的主場所,榷場互市,成為民族間經濟交流的重要形式。金代,有了集中的商業市場,鑄造了自己的貨幣,並發行「交鈔」(紙幣),建立了自己的貨幣制度。明代,女真人和中原的貿易一直在「敕貢制」的外殼下進行,直至明萬曆十六年(1618)二月,北關葉赫的女真人最後一次入貢。同年四月,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發動對明的戰爭,宣告了敕貢制的結束。在民間,明朝在邊牆一些關卡重鎮(廣寧、開原、撫順)設立與女真人交換物資的官市——「馬市」,促進了漢族、女真各族的經濟發展,可謂「華得夷貨更生殖,夷得華貨即歡欣」。渤海館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至暑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為《送渤海王子歸本圖》寫的題畫詩,寓意深厚。渤海高王大祚榮派遣使團朝唐,請求市場交易,得到唐玄宗的允許,在登州(今山東蓬萊)設渤海館,負責接待渤海使者和處理貿易事宜,揭開了渤海和唐朝之間文化、經濟交流的新篇章。文獻記載,渤海入唐朝貢多達一百三十餘次,主要以朝貢形式進行宮廷王室間的貿易。那時,渤海向唐朝輸出的商品有貂、虎、豹、熊、羆、兔、鼠等皮張,人蔘、牛黃、白附子、麝香、蜂蜜等藥材,以及鯨鯢魚、乾文魚、鷹、馬、羊、布綢、綢等。中原和渤海交流的有帛、錦、綿、絹、金銀器等。當然,這種朝貢不是單純的商品交易,而是伴隨著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交往。唐朝內地輝煌的封建文化推動了邊疆渤海文化的發展,建立的渤海文化也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內容,以致唐朝詩人溫庭筠有感而發,為此贊道:「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市 易渤海時期,開闢了通往日本的海路,和日本開展的國際貿易達三十四次之多。渤海在同日本進行宮廷貿易的同時,也有民間貿易。如大興九年(746),「國人及鐵利部人一千一百餘,賈於日本」,「聽諸市人與客徒相市易」。(《日本三代實錄》)這種官方和民間的貿易,經濟上不但互通有無,而且加強了雙方政治、文化聯繫,成為中日關係史上的重要一章。金代交鈔金代女真,是我國第一個使用自製紙幣(交鈔)的東北少數民族。金代貨幣經濟非常活躍。金朝除繼續吸收宋朝銅錢外,為解決日益嚴重的錢荒問題,印發「交鈔」(紙幣),鑄造銅錢。貞元二年(1154),海陵王遷都中京後,下詔「戶部尚書蔡松年復鈔引法,遂制交鈔,與錢並用」。當時,咸平、東京兩路,商旅所集,遂從都南例,一貫以上皆用交鈔,不得使錢。(《金史?食貨志》)金代有了自己的貨幣制度。憑敕入貢憑敕入貢,是明代女真人和中原貿易的重要方式。明永樂至宣德年間,明朝積極招撫女真,對女真人的朝貢,在人數、回數、時間上,不加限制,實行鼓勵和開放政策。正統至天順年間,明廷對女真人的朝貢,一再加以限制,而女真各部則以種種手段進行抵制,要求增設新衛、升襲官職,爭取更多的敕書朝貢。海西女真襲職奏文、請賞奏文,就是佐證。成化五年,單海西女真進貢人數已達1832人。明中葉以後,明廷嚴格憑敕入貢,把發放敕書的數量與入貢人數的定額一致起來。因此,女真強部巨酋加劇了對敕書的爭奪。努爾哈赤以父祖十三副遺甲起兵,開始其統一女真各部事業,首先統一建州諸部,集中了建州的敕書。到萬曆十六年(1588),他就「遣人朝貢,執五百道敕書領年例賞物」。(《清太祖武皇帝實錄》)這些歷史事實,表明了當時女真人的朝貢是其貿易重要方式,對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女真人最後一次朝貢是在明萬曆十六年(1618)二月,朝貢者為北關葉赫部的女真人。榷 場遼代在江寧州設立榷場,是與生女真貿易的主要場所。這種榷場互市,成為民間經濟交流的一個重要形式。但是,在當時的江寧州榷場,遼常以低廉的價格和狡詐的手段,騙取生女真各部的貿易品,成為阿骨打起兵反遼的一個重要原因。女真建金後,榷場發展到一個空前規模,在西北招討司的燕子城、北羊城之間置榷場,主要交易馬匹牲畜。皇統元年(1141),與西夏間設榷場。宋金議和後,榷場遍布宋金交界處,金於壽、蔡、泗、唐、鄧、秦、鞏、洮、鳳翔九處設榷場。金海陵王時期,因戰事,宋金榷場蕭條,至金世宗時,南北榷場又重新恢復和活躍起來。榷場的設置,對溝通南北經濟和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積極作用。馬 市累累椎髻捆載多,拗轆車聲急如傳。胡兒胡婦亦提攜,異裝異服徒驚。詩人李貢這首詩,是明朝「馬市「生動場景的真實寫照。一群群女真人攜老帶幼,闔家前往,他們不但帶來了許多名貴皮張、人蔘、鹿茸等山珍,甚至還帶來了鹿、貂、鷹等活物,在臨時宿營的帳篷、窩棚旁圈養,留下了狗圈、鹿圈、貉子圈等地名。明朝永樂年間,滿族的直系先祖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已南遷到松遼平原和長白山南麓。明廷採取「撫綏政策」,在邊牆一些關卡重鎮,陸續開設了專門為女真人交換物資的官市——「馬市」。明永樂三年(1405)開設廣寧(北鎮)、開原兩處。明天順八年(1464),又在撫順增設一處。遼東馬市最初只是為購買軍用馬匹而設,並由官方包辦。「凡馬列市,官為之,余師諸人為市」(《明英宗實錄》),即待官方買賣完畢,方准民間交易。明朝官員用絹、布、米、鹽等交換女真馬匹,也是一種實物交換。馬市雖然以馬的買賣為主,但也有其他土產貨物交易,尤其到明朝後期,已由官辦的買馬市場,變成漢、女真等族互通有無的民間市場。萬曆年間,又開設清河、瑗陽、寬甸幾處馬市和義州木市。從《全遼志?廣寧鎮境圖》,可見當時馬市的位置在明廣寧鎮,即今遼寧北寧馬市堡鄉。當年人聲鼎沸的馬市交易場景,如今已成為一段凝固的歷史。在馬市貿易中,明朝官員對入市的貨物徵稅,當時叫「抽分」。《逞家奴等進入鎮北關馬市抽分清冊殘檔》記錄了「換貨物抽銀壹拾叄兩叄錢叄分」。逞家奴(清佳努)為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之一。這件檔案記載,此次逞家奴率1100名人眾入市,勢焰強熾。最初有的收實物,有的收銀兩,後來改為全收銀兩。此檔案亦有明確記載:「馬拾壹匹抽銀柒兩柒錢」,「貂皮伍拾張抽銀壹兩貳錢伍分」,「狐皮叄張抽銀叄分」。馬市有一定的管理制度,無論開市日期、互市交易、獎懲賞撫,均有嚴格規定。成化十四年(1478)規定開市日期為每月初一至初五、十六日至二十日各一次。馬市由互市雙方首領管理,凡入馬市的馬匹貨物,交官方驗收,對於走私、詐騙、泄露邊情者,抓獲懲處。明廷對互市的女真首領給予賞賜。馬市中,女真人出售的物品有貂、鹿、狍、狐等獸皮,人蔘、木耳、蜂蜜、松榛、東珠、馬匹、糧食、麻布、木杴等,購進的有鐵鏵、鐵鍋、絹緞、襖子、牛、豬、羊等等。馬市促進了漢族女真等各族的經濟發展,所以,馬市越來越繁榮,到萬曆初年,每隔一兩天就有一次,有時三四天連續互市。在馬市中,女真人傳統的交易習俗仍具異彩。女真人一般以東珠、貂皮、鷹隼作為等價物,比如一套鐵鏵可值五顆東珠,或三張貂皮,或二翅鷹隼,以此為價。實際上,當時女真人還沒有真正的等價交換的觀念,他們的交易原則是以需要為上。如一個女真人需一口鐵鍋,商人開價說,需拿一鐵鍋裝滿的貂皮方可交換,這個女真人不會還價,就將自己所帶的貂皮裝在鍋里,如果滿意,雙方成交,如不滿,尚欠五張,女真人如說下一次什麼時間還你,商人一定會同意,因為女真人的爽快和重信義已經名聞遐邇。馬市還是文化集萃之地。漢族商人不僅帶來漢地的物產,也帶來漢族文化,中原的戲劇、音樂、舞蹈、說唱,使女真人流連忘返。女真人的馬術、箭法、歌舞和淳厚的民風也使漢族人耳目一新。甚至,在馬市中有臨時的學堂,女真人在那裡專攻漢語。清太祖努爾哈赤吸收漢文化,也得利於馬市。
賣撣子清代,榷場、馬市都成了歷史,定期互市的傳統卻沿襲下來,出現了簡單方便的集市。而集市的另一種高級形式,就是廟會。廟會,成為各民族城鄉貿易的盛會。今天,滿族的「廟會」仍在煥發青春。集 市早年,滿族的集市多在卡倫(哨卡)、營城,沿江則在碼頭等人們容易集中的地方。陸地,以牛、馬車運貨,水路則出現了專門的買賣船。時間一般為初五、十五、二十五,以物換物,抽稅賞撫等風習一直延續到近代。集市的形式,一直延續到今天,貨幣早已成為主要流通手段。今天,在東北的集市中仍然回蕩著滿族人爽朗的笑聲。廟 會廟會,是集市的發展,集市的另一種高級形式,是各民族城鄉貿易的真正盛會。趕廟會是老北京舊年俗的重要活動,除了人們熟悉的廠甸之外,王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嶽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廟會。是時城裡市民、城外農民都歡聚廟會。《龍江述略》記載了清代齊齊哈爾西林城外觀音廟廟會的盛況:「四月八日起,二十日止,賽會演劇,居人市賈,各就草把桌帳布席,集知交於此,飲食嬉遊,謂之耍青。外城亦間有驅車來者,百貨駢集,時於此中交易。是為一年盛會。」這段記載,詳述了「踏青」之俗和各種媚神娛人的文體活動,卻未提及祭神之事,可見廟會在清代已主要是貿易###。民國期間,滿族聚居的岫岩縣大孤山,每年農曆四月十八趕娘娘廟會,遊人趨之如鶩,「人接鄉音半山左,市居奇貨滿江南」(《岫岩縣誌》)。今天,滿族聚居的鳳城藥王、吉林北山的廟會,在東北享有盛名,一次廟會達幾十萬人,滿漢各族人民都珍惜這樣的大型城鄉交易機會,「廟會」仍在煥發青春。在「廟會」中,人們似乎可以看到昔日女真人「榷場」、「馬市」的身影。
推薦閱讀:
※尋味中華傳統美食 力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潮課」迷思:最怕娛樂至死!————————▲774《深度中國》中國新聞周刊2013
※中國最牛的7家釘子戶!中俄邊境上的童話小村,由邊防軍專門把守
※中國古代史為何總也擺脫不了「治亂興亡」的周期現象
※尋訪當代中國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