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了悲智雙運,將獲得何種果位?悲智雙運菩提花:《道次第》修學課 三士道的建立

有了悲智雙運,將獲得何種果位?悲智雙運就是菩薩道,就是智悲雙修之道。到了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就是佛的果位,智悲雙運也就是這個道理。

有了悲智雙運,將獲得何種果位?四聖諦中所說,作用與果的四諦,「知苦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證滅不可得證,修道不可得修。」由四諦的認知,如實決擇所舍所取。「知苦不可得知」因為知道痛苦,尋求斷除痛苦之因,徹底消滅痛苦之後,再沒有多餘的痛苦可斷除,也因為沒有痛苦產生,所以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完全滅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種子和習氣一併拔除,再沒有集諦可斷除了。「證滅不可得證」,當獲得究竟涅槃的功德,再沒有更殊勝的果位可證得。「修道不可得修」,因為沒有多餘的滅功德可證,當然也沒有所修之道了。如實行持四聖諦,以及菩提心和空證智慧雙運,將可以斷除一切過患,證得一切功德,圓滿佛果位。佛依如此次第,獲得佛果位,如果我們遵循同樣的方法,當然也能獲得佛果。就是【心經】所說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即內心功德的增長,增長處是內心,所以在內心增長道諦的功德。如何改變內心獲得功德的增長呢?由改變內心著手,所以我們的心是改變處。以什麽方法來改變呢?以菩提心和空正見。這是調伏內心的方法,它本身也是內心的一部分。為何無法使未調伏的心獲調伏呢?是內心的煩惱,煩惱也是內心的一部分。調伏的方法是內心,所調伏的境也是由內心,一切都在意識範圍內運作。可以用菩提心和空正見改變內心,增長功德,所以內心的本性,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是無記狀態。但心會隨著煩惱或功德而轉,可成為噁心,也可成為善心。未調伏的心從何處來?以佛學的角度而言,內心無法獲得調伏,身心所安立的唯名的假名我,也無法獲得調伏,這些都是煩惱造成的。因此一切的罪惡,皆來自於煩惱,煩惱之根源未斷,內心當然無法調伏。是否不理會煩惱,內心就可獲得調伏呢?不可能!因為內心有煩惱存在,無法獲得調伏,也無法使內真正的得到平靜,能使內心安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除煩惱。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中講到煩惱的行相。五種見煩惱,總稱惡見,五種非見(思惑)煩惱,共十種根本煩惱。另有二十種隨煩惱。十種根本煩惱,如︰瞋心、貪心、我慢、疑、無明(痴)等,都有各別的對治方法。貪心可用不凈觀的觀修對治,瞋心可修慈愍作對治。我慢則經由多我來斷除,當自己看的越多時,體會到還有眾多學問不解,原來自己仍是井底之蛙,自己永遠不會比他人高明,如此將可催伏慢心。疑也是經由學習來斷除,因為疑是無法明確斷定事物的疑惑,經過學習將會生起定解,去除煩惱疑。菩薩有幾種分類當菩薩的條件,就是發過菩提心的人,發過菩提心的人,當下就是菩薩。菩薩.原是印度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全部譯作「菩提薩埵」,意思是覺有情。覺是覺悟、覺了、覺知、覺見的意思;有情是眾生,眾生是眾緣和合的意思。將「覺有情」三個字組合起來,含有兩層的意義:一、發心上求佛道的有情眾生。二、同時也發心啟化一切有情眾生,皆能發起上求佛道之心。合攏而說,覺有情.便是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這就是「菩薩」的意思。我們信佛學佛的目的,其宗旨在於成佛,佛的境界至高至上,至妙至中,至大至剛,至圓至明,至實至真,至寬至深,博大無礙,成佛之道的行程,乃非常艱鉅而遙遠的,一個人從最初心開始信佛學佛,要經過三祇百劫的時間過程,才能達到成佛的目的,佛雖然是難成的,終究是能成的,須要付出努力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是上求佛道與下化眾生的菩薩道。菩薩.是由實踐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實踐菩薩道覺行圓滿而得名。菩薩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薩道的結果。要成佛,必先行菩薩道,欲行菩薩道,必須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便是菩薩,行了菩薩道,必定結果,成就佛道。菩薩有初發心的菩薩、有二世的菩薩、有數百世的菩薩、有幾劫的菩薩、有凡夫未證悟的菩薩、有已證悟的大菩薩、層次高低不齊,但是總目標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現在依佛經之大意,略分四種菩薩,分別敘述如左: 四種菩薩:一、名義菩薩。二、凡夫菩薩。三、登地菩薩。四、佛菩薩。一、名義菩薩何謂名義菩薩?所謂名義菩薩者,就是已發菩提心者,一心一意為成就佛道而精進,但是尚未受過菩薩戒,此輩的菩薩行者,稱之為名義菩薩。二、凡夫菩薩何謂凡夫菩薩?所謂凡夫菩薩者,即是發過菩提心,同時也受過菩薩戒,但是尚未證得果位,十信位的凡夫,是「名字菩薩」或「假名菩薩」。此輩菩薩稱之為凡夫菩薩。三、登地菩薩何謂登地菩薩?所謂登地菩薩者,就是已發過菩提心,已受過菩薩戒,已證悟到法身者,又稱之為法身大士,又稱為登地菩薩。有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菩薩。地是能生能載的意思,能生無量功德,能載無量眾生至究竟佛地,地地能生,地地能載,一地比一地廣大,一地比一地高深,故名之為登地菩薩。四、佛菩薩何謂佛菩薩?所謂佛菩薩者,就是已經到達佛地的諸佛,乘著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心,倒駕慈航,為度化無量眾生,示現菩薩身份,以普濟一切苦難沉淪的眾生,諸佛以權宜方便所示現,如觀世音菩薩,就是正法明如來所示現,如此之菩薩,稱之為佛菩薩。以上所舉出的四種菩薩,其果位不齊,境界有深淺。名義菩薩與凡夫菩薩,尚未證得果位,還屬於低級菩薩,於六道中生死輪轉,是由業力決定的,不得自主的;登地菩薩與佛菩薩,已證悟到清凈法身。所以,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於六道生死中,是由自己的願力決定,能夠自由作主的,屬於高級菩薩,神通自在,分身百界,無量化身,普度無量有情故。菩薩在實踐菩薩道的歷程,乃至度化眾生的當中,其智慧與慈悲的運作,隨各人的根機深淺,利鈍偏圓,發心輕重有所差別,現在分別敘述三種菩薩,何等為三?恭錄如左:三種菩薩:一、悲增菩薩。二、智增菩薩。三、悲智雙運菩薩。一、悲增菩薩何謂悲增菩薩?所謂悲增菩薩者,就是重於悲心的菩薩,所謂: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生,菩薩於此初發心。此悲增菩薩,於上求佛道與下化眾生,皆以大悲心為前提,往往缺乏智慧的開導,有時候不能與中道相配合,因此,不能把事理處斷很圓滿,顧此失彼,顧彼失此,美中不足,仍然有缺陷故,再嚴重者,佛門稱之為「敗壤菩薩」,就是憑著勇猛的發心,與悲心的流露,對於佛教之教義,似懂半懂,盲修瞎煉,沒有智慧引導,易於闖禍。此輩發心菩薩,重於悲心的增上緣,多少存留感情之意,常為別人著想,忘了自己的境界尚不足,因此為了度化他人,反而自己有墮落的危機!如自己不能游泳,想要救沉溺的人,隨時皆有生命的威脅,所謂:泥菩薩過江。正如此意;菩薩行者,功夫不足,智慧淺薄,自度尚不能,焉能度人!大智度論云:「凡夫未斷惑,因而發願,歷歷生生,欲留娑婆度化眾生,如同一隻破漏之船,想運載一人過河,無有是處。」悲增菩薩本身尚未證成果位,無明惑業未斷,智慧不足,信願不足,神通不足,三業大用不足,如此缺陷累累,將如何度眾生呢?自己未能自度,而先度人,如此發心,是不盡理想的,隨時隨地皆有墮落三塗的危機,縱然發揮慈悲的功用,此慈悲因無智慧參與運作,帶有感情意識成分,以感情意識度化眾生,就蘊藏有我執的作用,會帶來美中不足,不能與純粹的佛法相應共鳴,逐步流俗,不知不覺自陷陷人!歷代祖師云:「凡夫發願,欲留此娑婆世界,歷歷生生,度化眾生,聖者所不容,何以故?猶如逼雞下水。」由此可見,只憑慈悲之心,想要度眾生,自己又沒有具足相當的功力,種種條件又不足,自度已發生困難,度人豈不是紙上談兵,徒勞無功,欲升反墮!是故,悲增菩薩往往因悲心所流露,不顧自己安危,勇往直前,欲度化眾生,具有濃厚宗教情操,依此而為,總是無法盡善盡美的,從中應該有智慧的融注,慈悲與智慧等持,只管齊下,有異曲同工之妙,與中道相應,豈不妙哉!二、智增菩薩何謂智增菩薩?所謂智增菩薩者,就是著重智慧的修持,處處以智慧為引導,能以智慧透視人事物的真相,而心地明朗不迷;以大智慧觀照人生觀與宇宙觀,自性覺照五欲六塵,了知諸法空無自性,幻化了不可得,空幻不實,緣起性空,總顯內而身心,外而器界,一切法無自性空。以此智慧覺照萬法,無非空性,無非幻有,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生命與諸法當體即空,不可得不可住,得亦得不住,住亦住不得,本質不堅牢,是故可壞性、無常性、幻化性、空性、無自性、非獨立性、不自在性故。智增菩薩能洞徹一切諸法實相本體,了知萬法原來空幻不實,因此,不著迷一切諸法,對五欲六塵無心,永處覺照,不惑不動,不沾不染。如此一來,自性智慧倍增,解脫得快,超越得快,速證空性得快,與菩提相應快,與涅槃共鳴火速。這話如何而說呢?因為,不知無常者,則不知空性;不知空性者,則不知涅槃;若不知涅槃者,始終不得證涅槃。道理就在這個地方,若能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正見,如是正見,諸佛讚歎,諸大菩薩歡喜,天龍八部拱手嘉許。大般若經云:「一切法不空,無道無果。」大般若經云:「諸佛出世,皆說本性空義,化導有情,要聞佛說本性空義,乃入聖道得聖道果,離本性空,無別方便。」大般若經云:「觀一切法平等平等,皆以無性為性。」大般若經云:「無盡無數無量無邊,若義若文,俱無差別,皆共顯了諸法空故。」大般若經云:「一切法性皆畢竟空,無能宣說,畢竟空故。」大般若經云:「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住十方界,為諸有情宣說正法,無不皆用此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佛眼。」引經據典的節錄下來,經文明確啟示,三世諸佛示現人間,闡揚佛法之際,無非令一切眾生,悟明諸法本性空,與本性空相契應,因而證悟菩提;若不與本性空相應,此人不明佛所說義,若欲證成菩提,終無是處。以智慧為增長進道的菩薩,就是著重智慧解脫,以速證涅槃,速證菩提為前提,此輩之智增培薩,假使沒有慈悲心的滋潤,或多或少,會踏入聲聞緣覺二乘的行者,往往會秉懷獨善其身的傾向,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急速想證入涅槃,不想於三界生死中度眾生,一切有緣就度,無緣就隨緣了。智增菩薩於五欲六塵中打轉,覺得身心疲勞不堪,眾生個性剛強,難調難伏,眾生不好惹,一方面,於無量劫中,受生死輪迴之大苦難,一想起就心生恐怖,於是厭惡娑婆,欣慕涅槃,早登涅槃。此輩之智增菩薩,也是美中不足的,以智慧觀照人生,與宇宙真相後,了知萬法空幻不實,隨即不沾染塵欲,心對境不生心,永寂如空,證入涅槃;因此,度眾生之心愿,也就不悲切了。一旦修行落入空智,失去大悲心,當下就失去了修行者本有的風範,顧此失彼,顧彼失此之缺陷油然而生,並失去了智慧與慈悲中道法,是故:龍樹菩薩云:「悲願不足而空智生,必墮聲聞。」正如此意,在修行的過程,著重智慧解脫的菩薩,應該有如此共識。智慧是解脫生死輪迴的一把無形利劍,能透視塵欲真相,能洞達人生觀與宇宙觀的本來面目,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依智慧而共證無上菩提,我們凡夫眾生也不能例外,也要依大智慧而共度生死無明根,這是無可或疑的;但是在修行的歷程,智慧與慈悲要運作得合乎中道,才不至於陷入偏重智慧失去慈悲,乃至墮入聲聞緣覺二乘,有關這點,豈可不慎哉!三、悲智雙運菩薩何謂悲智雙運菩薩?所謂悲智雙運菩薩者,就是此輩菩薩,在修行的過程,能夠運作智慧慈悲合乎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智慧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智慧;當運作慈悲之際,智慧在慈悲中;當發揮智慧之時,慈悲在智慧中。智慧就是慈悲之體,慈悲就是智慧之用。智慧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智慧。離開智慧別無慈悲之用,離開慈悲別無智慧之體;用不離體,離體別無用;體不離用,離用別無體;體即是用,用即是體,體用一如,無二無別。智慧與慈悲,是一如的,這稱之為智慧與慈悲等持,是一體兩面說,正等無異,無二無別。悲智雙運的菩薩,在修行進道的歷程,始終能悲智等持,不偏失一邊,所以在道業上能勇猛精進,如鳥雙翼,任鳥縱橫無礙,翔空自在;又如虎添翼,顯威自得。運作智慧與悲恰當,如水***融,不一不二,菩薩在自己修行的當中,為上求佛道,能運作智慧破一切無明惑,無所障礙;在度化一切眾生之際,能普施慈悲心引度一切眾生,信佛學佛,從中無所障礙,何以故?因為悲智雙運菩薩行者,在度化眾生之時,能悲心中有智慧的運作,圓融無礙故;在上求佛道之際,自己念念不忘菩提心,菩提心中有慈悲故。諸位同參道友們!我們有機緣信佛學佛,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動機,都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理想與歸宿,都是一致的,那麼,在菩薩道的歷程,悲智雙運的菩薩,顧名思義,別無選擇,當下就是我們的理想菩薩,是我們遵循的方針,是我們的導航!悲智雙運的菩薩道,具足佛法的中道法、不二法門、實相法、第一義諦,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目標與歸宿。菩薩道的起點 菩薩是印度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凡是覺悟到生命苦空無常,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不論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發菩提心者,都有資格稱為菩薩。    第一課,先說菩薩道的起點——發菩提心的因緣。菩薩,不是生下來就是菩薩,所謂:「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從菩薩的因位到成佛的果位,是多生累劫,自初發心經過五十一個階位精勤不懈地修行各種濟世利人的功行而完成的。就如要成為大學教授,必須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最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等,才有資格任教。從無知的童蒙到廣博的學士,除了本身的勤學好問,也須有父母、師長、社會諸多的因緣資助。同樣的,要從初發心的菩薩因位到等覺菩薩的果位,發菩提心是重要的起點,但發菩提心也要辨別其邪正、真偽、大小、偏圓,以免誤入歧途,偏離正道。    如何辨別發菩提心的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呢?     1.不為名聞利養,不耽世間欲染,只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2.不怕佛道長遠,不畏眾生難度,只為佛法興隆,人民安樂,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3.不求個己解脫,不望當生成就,只為悲智雙運,菩提道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4.不滯人天福報,不欲聲聞獨覺,只為三覺圓滿,萬德具足,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發菩提心的人,需要發恆常久遠之心,視人溺如己溺,鼓舞內在的動力能源;以不忍聖教衰的護法精神及不忍眾生苦的菩薩心腸,而發上弘下化的大願,一方面勇猛地修習對治煩惱生死的法門,一方面無畏地深入五濁惡世,隨處拔眾生之苦,與眾生之樂,示教利喜。如《現觀莊嚴論》說,菩薩以「智不入諸有,悲不住涅槃」的悲智雙運精神,同處眾生的生死煩惱海中,發起大悲哀愍一切眾生的利濟之心,勇猛精勤地開展菩薩的世界。    清朝省庵大師說,發菩提心有十種因緣: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凈土故;十者、為念正法久住故。    發菩提心應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菩薩道的起點,就在慈悲的培養,方便的增加。菩提心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從生活中點滴的受持奉行:不放棄一個眾生,不輕視一點小善,以佛道為依怙,以真理為法侶;如此行持菩薩道,才不致沈淪無邊的苦海里。    歷代聖賢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均可作為修行人的典範。如《本生經》載,佛陀往昔行菩薩道時,曾不惜性命「捨身飼虎,割肉餵鷹」,以完成菩薩布施度的宏願。作忍辱仙人時,為歌利王割截肢體,以不生瞋恨而完滿忍辱之修行。另外,如舍利弗獨自一人前往北方監造只園精舍,並勇敢地面對憍慢自高的六師外道,以神力降伏之。目犍連為維護正法的傳布,無懼於異教徒的伺機迫害,終於為教殉難。富樓那到西方輸盧那國教化粗獷的人民,只為佛法可以興隆,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摩訶男自沈於水,以救族人,乃至須達多、梨師達多舉所有資產以為供養、布施等,這一切都要靠菩提心發起的力量,才能有此大願大行。    劉宋曇無竭,歷經險難,前往中印度求取經典,幾乎喪命。唐代神會大師欲振師門六祖之風,設無遮大會論戰時賢,多次遭遇迫害,甚至因御史盧奕的誣奏,奉敕黜離洛陽荷澤寺;然為大事也,不惜身命,終於確立南宗為正統禪門。智實大師因唐太宗重道輕佛,以僧為末座,智實不受詔令,被流放嶺南,無怨無悔地說:「我非為爭先末,只為讓後世知大唐有僧耳!」惠主大師因陵陽公將驢騾放任在大殿遊走,為力衛殿堂,以死抗拒,不懼權勢。志超大師,不畏嚴敕——私自度僧者加以極刑,仍照常剃度,以維護僧寶。元代法珍比丘尼為法寶流通,毅然揮刀斷臂募資刻藏,感動四方信士,發心贊助,積三十年始成《趙城金藏》。設若沒有上述成千上萬人的捨身捨命行菩薩道,佛法命脈如何延續於後世?    修習菩薩道者,如果能發心嚴正,時時自覺有所不知、不凈、不能、不圓,勤奮地遍學一切法門,心心上求佛道,念念下化眾生,發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精神,此即為菩薩道的起點。悲智雙運菩提花:《道次第》修學課 三士道的建立三士道的建立,可歸納為三句話,那就是一種發心、兩大利益、三類設教。 1、一種發心。就是發菩提心。在論中也說到發出離心,但這只是發菩提心的基礎和前提,是為發菩提心服務的。菩提心統攝著三士道的修行。 2、兩大利益。通過三士道的修行,可以得到兩種利益,即是世間的暫時利益和出世間的究竟利益。世間的暫時利益是指人天道的身份及伴隨著這一身份而得到的名利、富貴等,是屬於人天乘的果報。可以通過修習下士道的五戒十善襾得到。出世間的究竟利益是指永久的,沒有副作用的利益,即解脫和無上菩提。是屬於聲聞乘、菩薩乘的果報。可以通過修戒定慧和六度四攝而得到。 3、三類設教。是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機而施設的上、中、下三士道。 下士道是為了獲得暫時利益而應該做的事情,以修習五戒十善獲得人天福報,重點在於希求捨身之後能獲得有睱圓滿之身,並以現前的善行作為成就未來善趣果報之因。若是以獨立修行內容的為正下士道;若是做為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前行修行的為共下士道。 中士道是為了獲得從生死輪迴中解脫而做的修行,包括聲聞乘及獨覺乘。聲聞乘通過聞法而知生死之苦,尋求出離,獨覺乘在無佛出世的時代自能以觀十二因緣悟道修行。主要是從戒定慧三無漏學法門契入,也有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作為修行程序的。正中士道以獲得聞乘、獨覺的果位為目的,共中士道以導向上士道為目的。 上士道是為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做的修行。包括大乘和金剛乘(顯教和密教)兩種。密宗認為大乘是因乘,通過發菩提心、行菩薩行積集成佛之因,須經三大阿祇劫方能圓滿;金剛乘為果乘,以特殊的方便直接立足於果地修行成就迅速。上士道修行者因大悲心的推動,發願救度一切友情之苦,以成就無上佛果為修行目標,以六度萬行和生起、圓滿二次第為修學手段。大悲心是上士道修行的重點。 三士道的建立原理是層層推進的,就像是造三層樓的房子,下士道既是獨立的修行,也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礎;中士道既可獨立的修行,也是為上士道的修行服務,所以也可不共和共。上士道修行需通過聞思正見,在定的基礎上修觀,才能引發無漏智慧,是佛法所特有的不共修法。只有基礎紮實,才能穩步前進,更上一層。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本周修學三士道建構原理,知道了三士道修行的內容。導師用三句話高度概括:一種發心(發菩提心),兩大利益(世間暫時利益和出世間的究竟利益),三大設教(上、中、下三士道)。其中下士道以修學五戒十善獲得人天福報;中士道修行戒、定、慧,認清輪迴的本質,發起真切的出離心;上士道發菩提心,發願救度一切眾生,以成就無上佛果為修行目標。下士道修學五戒十善是最基本的要求,對照一下,我們連最基本的都難以做到,還處於下士道的下下下面,我們生活在滾滾紅塵中,要守好五戒十善、守好底線也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我們和同修夥伴在一起時精進修學、相互促進的氛圍中還行,一旦面對逆境考驗時,內心的糾結、嗔恨就會浮出水面,一切還是以凡夫心來衡量和判斷,出離心和菩提心真的很難生起。  本周由一個認識的朋友出事聯想到守好五戒十善是多麼重要的事。當今世界,人心不安,互相無法信任,甚且疑心重重,社會亂、人心亂、天氣亂,那麼亂象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人人無法以五戒十善自嚴身心的緣故。佛陀制定五戒十善,凡是佛教弟子,無論是出家、在家,無論你信佛,還是其他教徒,只要你是關心世界、關心社會、關心家庭、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都必須持守五戒十善,因為五戒十善是自己修習福德的根本,也是世界、社會和平不可缺的條件,只要持好五戒十善,福德必能增長,社會自然就會和諧,只要持好五戒十善,人心就會向善,貪心就能消滅,人就不會犯錯。所以我們必須持好五戒十善,我們的心就會安寧,世界、社會就會安寧!  三士道的建立,可歸納為三句話,那就是一種發心、兩大利益、三類設教。法師開示我們:一種發心就是發菩提心,是「為利友情願成佛」。我們從發心、修行、成佛、說法,都是為了饒益一切友情眾生,與為成佛去饒益友情眾生的出發點是截然不同的。發菩提心的所緣境是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對照自己的現狀,學佛的目的,還是先有自己的,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身體好、家庭好、孩子好等,學佛還是有許多與「我」有關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儘管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事實上已經是帶給了自己不少的利益,心中也有不少的法喜。但是法師卻告訴我們,如果只是為了求得現世的安樂,是一切動物都所具有的本能,就與動物沒什麼區別,甚至還會不擇手段的去實現對現世安樂的貪著,就比動物還差勁,更不要提解脫的希望了。思維至此,似乎全身都有冒出了冷汗,真為自己之前的淺薄和無知感到慚愧。 在沒有學習之前,對於人死後能升到天道,感到是非常好的瑞相了,以前與周邊信基督教的朋友相處,他們也是以往生天界為修習目標,感到也是很令人嚮往的。現在法師開示我們,人天乘還是屬於下等人,還是在輪迴中流轉。人的高低是根據你的品行、發心、生命的品質決定的。人天乘上面還有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只要發心正確,我們還可以行走在中士道、上士道中,真是令我感到無限的神往和對當下法緣的珍惜。法師曾引用高僧大德的話勉勵弟子「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也。」同樣,我也將用「學佛乃大智者之事,非愚痴之輩所能為也。」作為在自己菩提道上的座右銘,激勵自己能在三級修學的引導下,得到慈悲和智慧的不斷增長! 本期法師開示了三士道的建立,對其做了完整的描述。凝聽整個三士道的建構,有次第,有每一次第的發心、追求,修習方法,所得因緣,讓我對於將要展開的三士道修學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下士道為追求世間暫時利益,念三惡道苦,捨棄今生,修五戒十善,得人天福報;中士道為追求出世間的究竟利益,認識到輪迴即苦,專求自利,發出離心,修戒定慧三無漏學,得解脫涅槃;上士道為追求出世間的究竟利益,認識到輪迴苦並思眾生苦,為利益一切眾生,發大悲心,菩提心,修六度行及二次第,得佛果; 整個道次第就講了一個發心:即發菩提心,而法師說,一個究竟的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必要前提,發出離心是為了發菩提心做的準備或基礎。而反觀自己,我現在的修學、做事到底是為何而作呢??我發出離心了嗎??發菩提心了嗎??實在值得一想。細細一品,發現自己還是始終在輪迴中轉圈圈,在人天福報中不斷求索。法師引用了一句「出家哪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也」,何等的豪邁,而反觀將相王侯、富甲一方不正是這個社會中大多數人的追求嗎?多少人為之拼搏一生,而法師指出,真正評價一個人的高低是看他的行為、他的品行、他的發心。就像三士道的設立,我到底是為什麼活著?為了什麼活著?為了自己的人天福報還是為了自己的解脫還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還是連人天福報都懶得去想,隨業而轉,生活在動物層面的追求生存並活的好點。再聯想上期修學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實在是不能讓自己的人生就如此的虛過,為了片刻的暫時的享受而荒廢。感恩凈鳳師兄在小組共修時的分享,諸佛菩薩,就像我們做飛機時在高高的雲層之上向下看,在雲層下,在霧霾中,世人還在為著一餐一時之利益,追逐拚命,是何等的可悲、可憐,還不早日飛上雲層,共享藍天。所以要發猛烈精進的出離之心,早上藍天,可是上了藍天了呢??是一個人在上面曬太陽,享受人生呢??還是回頭看下雲下的眾生,感知他們的苦惱,而發大悲心,重返雲下,去為凈化空氣,帶領大家一起飛上雲層而努力。 三士道的設立,使我對整個人生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明確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標,和所需做的修行。菩提心不是願不願發,而是一定要發,但光有菩提心也是不夠的,要努力修行,智慧圓滿,使自己能自利並具備利他的能力,從而盡己之力,最大範圍的去實踐菩提心。   本講學習的三士道的建立-即三士道建構的原理,主要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三士道整個建構的內容。法師把《道次第論》的內容歸納為:一種發心、二大利益、三類設教。一種發心,就是菩提心;二大利益,就是由這個發心獲得世間權時的利益和出世間究竟的利益;根據兩大利益、施設三類教法―三士道。  世間權時上善也就是人天乘的因果。因為認識到三惡趣的苦,發心自己在未來的生命中獲得人天乘的果報,修習五戒十善,最終感得人天果報,這屬於下士道的內容,從它自身來說是正下士,但是從《道次第論》的修行來說,下士道、中士道又都是為上士道服務的,也就是人天乘和聲聞乘的修行、解脫道的修行都是為菩薩乘服務的,所以下士道和中士道都是上士道的前行,所以又稱為共下士道。下士道包含著今生和來生的生命能夠獲得人天果報的快樂,更主要的是為了來生。  中士道(主要指聲聞乘、獨覺乘或叫緣覺乘)和上士道是根據究竟決定善也就是出世間的利益而施設的,中士道的修行是因為意識到輪迴的本質是苦而發起出離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這些都是跟上士道共有的。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發心的對象不同,即「專求自利和要利益一切眾生」。只求自己涅槃,叫中士夫;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是上士夫。上士道修行的重點是大悲心,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為了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以六度四攝成就無限的智慧和無限的慈悲。  佛教講眾生平等,但本講法師又講到人還是有高低之分的。這差別主要體現在發心、行為、品行的不同。眾生平等從成佛、從具有佛性這個意義上來講的。而不同是因為發心決定了人的行為,行為決定了生命的品質,生命的品質決定人品德的高低。簡單說每天的念頭就決定了人的高低。三士道它就是根據人的行為,根據人的發心以及修行來分上中下三種不同的。上士道就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活著,中士道就是為個人解脫生死而活著,下士道只是為了未來的生命,能夠獲得一個好的處境而活著。再其次的人只是為了眼前利益、為了過好眼前的日子而活著,法師把它歸為動物乘,因為他的生活形態、人生追求跟動物沒有差別。  檢討自己之所以修學上不去,原因就是沒有將悲心擴展到無限,沒有使之成為人生使命,發心不夠。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工作、家事較多,所以對修學有所懈怠,其主觀上還是自己 沒有樹立「真誠、認真、老實」的修學態度,沒有意識到暇滿人身的難能可貴,現在只有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當重病患者,聽從醫師的囑咐,按時吃藥」,才能真正解除貪嗔痴的病根。只有更真誠、認真、老實修學,才能將我這有漏的生命徹底醫好。  --三士道的建立  架構: 本次修學課告訴我們,整個《道次第》的修學建構可以概括為「一種發心、兩種利益、三類設教」。「一種發心」就是以菩提心統攝一切,是整個道次第論的核心,貫穿著整個道次第的修行;這種發心是利益一切有情,所以就開出「兩種利益」,即現世的權時利益和出世間的究竟利益;根據這兩種利益施設「三類教法」,也就是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學次第。三士道的建立,本質上是根據發心的不同區分的,為不同根機的眾生施設了不同的修行途徑和方法,次第清晰,循序漸進,契合根機,簡明而殊勝。  關係: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是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三者內涵不同,修行的方式也不同。但下士道、中士道是上士道修行的基礎,雖有獨立修行的「正方便」,但目標都是指向上士道的修行,稱為「共下士、共中士」,只有上士道的修行是不共的。也就是說三士道的修行,是以現在的人身為起點,一步一步向著善趣、解脫、圓滿的生命形態提升, 最終成就無上菩提。  感悟: 對照三士道的內涵,認識到自己現在「下等人」都不算,因為「下士」的修行是不為今世現前安樂,能捨棄今生的幸福,通過修持五戒十善,希求捨生之後能感得人天果報。反觀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真的能夠不貪著今生的幸福了?慚愧,無非還是希望現世能夠過得好一點,對於孩子、家庭、財富、事業依然有期盼,對於五戒十善的修行內涵尚不十分清楚,更何談修持?在不知不覺中又造下新的惡趣之因,多麼可怕。所以,當下要老老實實從下士道開始修行,先得把五戒十善的內容搞清楚,再認真修持,爭取先達到「下等人」的標準。本周六修持了八關齋戒,感覺持戒跟不持戒的心行有明顯不同,持戒時覺知力教強,內心就比較清凈,時時能觀照到自己的起心動念,不容易生起煩惱。  善復感恩合十 當氣脈通過後腦玉枕關時,有些人因為營養不良,就會發生種種問題。有人眼睛發紅,有人產生類似白內障的情形,只要有信心,一通過了就好了,而且眼睛比以前還要好。氣脈到了玉枕關,將通未通之際,就發生很多現象,只看到幻境還算是普通的,有些人連牆壁都看透了,發起天眼通。在這種情形之下,神通跟神經是兩兄弟,當各種幻境都來時,不是去不掉,而是我們在玩弄它,連自己也不知道。如有很想去掉它的這個心,不是被它轉了嗎?執著了嘛!只要一切不理,慢慢連腦袋都忘掉,就好了。然後又轉入另一個新境界,不會再看到幻相,而是看到身體內外一片亮光。久而久之,自己心臟血液流動的情形,也都看得很清楚,不用去照X光了。可是不要把它當成眼通,當眼通就著魔,不當眼通就差不多要通了。所以不要想辦法去除掉它,如果道理不清楚,還要執著這個境界,幻境就會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是眼睛機能衰退或疲勞,這是吃點補眼的藥物會有好處的。 童真入道,知識還沒開以前,在性知識都不懂以前,都叫童真。要證果,不管男女老幼,無論年紀多大,修持第一步,非修到童真不可。如何修到童真?心念無分別,生理色法轉了,整個六根不漏,那才轉成童真之身,立刻入道,絕對不假,佛法是不欺人的。 「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打坐入定多少天都可以辦到,身體要怎麼輕靈就怎麼輕靈。大般若經上講:大般若如大火炬,什麼東西都不怕丟進來,好的、壞的,越丟智慧光明越大。具大般若智慧的人,不怕你是外道,或染污什麼,你儘管來,來得越多,他的般若光芒放出越大。 大般若如孔雀鳥,所以密宗有個修法叫孔雀明王。為什麼如孔雀呢?孔雀專吃有毒的東西,蜈蚣、蠍子,越毒的東西對它越好。毒品吃多了以後,羽毛越漂亮,沒有毒品吃,它的營養就糟了。所以大菩薩能夠下地獄,能在六道中度眾生,吃了毒藥,羽毛更光彩,智慧更大,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一切法門皆是對治。此處之諍者,謂下下等九種修道,斷除上上等九種實執不應道理。 不悟多好,不悟這個世界很好玩,悟了以後世界如夢,那還有什麼好玩的。不好玩何必學呢?學佛修道有兩個目標: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大乘佛菩薩的境界是,智不住世間,悲不入涅槃。簡單一句話,悲智雙運就是菩薩道,再換句話說,就是智悲雙修之道。到了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就是佛的果位,智悲雙運也就是這個道理。修道的人,第一步功夫先證到「無我」。這個智慧境界所飲食的,有小乘現觀種類,即小乘境界見到空一切智相,見到空的境界。這個範圍,凡是聖人界遍一切聖者皆有——凡是聖人都見到空的這一面。這句話講得多痛快,也最偉大。凡是聖人,不管儒家、道家,乃至其他宗教,一定見到空的一面,才能夠稱聖。觀待世俗事是破有邊,現觀種類大乘聖智,看世俗很厭煩,要出世修道叫觀待。待是相對、對待的意思。世俗的事情拿空來破它,是有邊。現觀種類大乘聖智,即智不住三有之道相智相,理論上達到智不住三有,見地上見到空,如落在空的一邊也是小乘,更何況你那個空的境界還不究竟。
推薦閱讀:

諾獎作家作品1901·【法】蘇利·普呂多姆詩選——諾貝爾文學獎第一個獲得者
如願獲得供燈功德
農夫出門撿到國寶小金龜,主動上交獲得350塊,如今是鎮館之寶
怎樣獲得真幸福

TAG:獲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