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誰真正的為父母盡過孝?
原來我從未對父母盡過孝
文:嚴聰
如果說我的人生有什麼無法彌補的遺憾,我首先想到的是我2011年去世的媽媽。她是患癌症去世的,經歷了剛剛發現的癌症早期,做了整個的器官摘除手術、8個療程痛苦的化療,2年多提心弔膽小心翼翼的「恢復期」,然後癌症複發轉移,一發不可收拾無可挽回,在絕望中痛苦了幾個月後離開人世這整個過程。而我最大的遺憾並不是媽媽離世這件事本身,而是我如何陪她經歷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包括最近學習了《弟子規》之後,我反思自己的結果是,30年來我居然根本沒有真正對父母盡過孝。
跟絕大多數80後一樣,我生活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文化迅速被拋棄的時代,從小媽媽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非常高,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我深厚的愛,她認為學習好將來就有出息,就會有完美的人生。我在很多人眼中是好孩子,順從、學習成績不錯、為媽媽的面子爭光。媽媽在外人眼中也是非常優秀的,堅強獨立(我的父母在我小學的時候離婚,我是媽媽獨自帶大的,並且她一直沒有再婚)、執著、並且養育了一個學習成績好的不錯的女兒。然而從小我就有個困惑,為什麼別人總是羨慕我和媽媽的這個小家庭,但我的內心卻常常壓抑、陰沉、並不覺得自己幸福,甚至偶爾會有絕望的念頭冒出來,而媽媽把她好的一面展示給外人看,我看到的卻是她的痛苦、抱怨、以及轉移到我身上的壓力和焦慮。
小時候並不知道「孝」為何物。記得有一次媽媽發高燒,虛弱的躺在床上,我非常害怕,媽媽告訴我用酒精棉球替她擦拭脖子和大腿的大動脈,並且用冰毛巾敷額頭,我照做了,媽媽的高熱也漸漸褪了下去。雖然達到了目的,但那種被動、不情願卻無可奈何的感受,讓我知道那絕不是真正的「孝」。那時候可以說年齡很小不懂事,然而媽媽患癌症的那幾年,特別是最後複發的那段時間,我已經是成年人,能夠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了,但是在精神文化上,卻還是一種混沌無知的狀態。那是媽媽最需要我在身邊的日子,雖然她嘴上沒有說,但她的內心一定是有著強烈的願望和我在一起,然而我並沒有一直陪伴她,因為我捨不得放棄當時的工作、也害怕面對那種她痛苦我也痛苦的感受,並且還心存一絲僥倖——也許媽媽可以康復,癌症也許會遠離我們,永遠不再複發。所以當時的我幾乎可以說是逃離了,雖然我知道不應該,雖然我內心時常升起內疚的感覺,但我還是逃離了。
當我讀到《弟子規》「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的時候,那種被雷劈中而渾身顫抖的感受讓我淚如雨下。這才是真正的「孝」啊!媽媽病了,做女兒的應該盡心儘力的伺候侍奉,日夜守在床邊陪伴她,更要從內心裡關心她,滿足她的需求。我沒有做到這些,甚至在間斷照顧她的日子裡,我更多的是麻木的做著我該做的事,感受著自己的痛苦,幻想著如何可以從痛苦中解脫,完全無力把媽媽照顧好,因為當時的我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孝」,到底要怎麼做才是真正的「盡孝」,沒有正確的觀念如何能有正確的心態和行為?
我遺憾自己小時候沒有學過中國的傳統文化;我遺憾「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沒有幾條做到過;我遺憾媽媽在世的時候沒有全心全意的孝順她;我遺憾現在明白什麼是孝卻永遠無法彌補對媽媽的愧疚!
蔡禮旭老師講《弟子規》的時候,一再強調:《弟子規》一定要去踐行!如果只是知道,或者會背誦,那都不是真正的學到,重要的是要去做,在生活中不斷實踐,並且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是否能做得更好。《弟子規》絕不僅僅是孩子學的,其實我認為成人更需要學習,特別是小時候沒有學過的,一定要補上這一課,這是做人的標準,太重要了。我常常想,如果我小的時候學了《弟子規》,一定不會有上面種種無可彌補的遺憾,我30歲之前的人生也許會過得更真實更有意義。
遺憾的同時也有深深的慶幸,在經歷了親人去世這樣的重大打擊之後,我進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並且從古聖先賢的經典教誨中獲得了心靈的成長和成熟。在此之前的我不懂什麼是「孝悌、謹信」,現在的我懂了,並且可以從身邊的人做起,對爸爸、公公和婆婆還有周圍的親人朋友去踐行,為時不晚!
感恩帶領我走上這條路的鄭委老師,不僅是我,有那麼多家長和家庭因為你而走向幸福,這份功德和福報無可限量!我也會努力去做,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推薦閱讀:
※孔子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中國為何要狂造100艘護衛艦?美國已經搶先我們也不能落後
※地震後,我們為什麼憤怒和內疚——武志紅
※「到處都是我們的人!」【轉載】
※為什麼我們要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