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然地與久未聯繫的「熟人」再續前緣? |【經緯低調出品】
德國著名統計公司Statista日前公布了一組與社交網路有關的數據:
87%的領英用戶擁有超過101位聯繫人,25%的人擁有的聯繫人在500至999人之間。
儘管每天你可能會在不同的社交網路上收到數十個「添加好友」的情況,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正視社交網路天生的缺陷——「我給你點過無數個贊,但相逢卻不識」,你不可能做到和每個人保持聯繫。如果有一天,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你需要同一位久未聯繫的「好友」破冰,那麼問題就來了。
如果想要從根本上預防這種尷尬的情況發生,我們還是想說保持真誠的交往、適當的問候頻率是根本之道。但你也會說:「我哪有這麼多時間去一一問候呢?而且沒有內實質內容的寒暄,別人不會覺得我是神經病嗎?」
因此,將身邊的人際關係進行分類,有效地進行篩選,從每種類別中挑出較為重要的人注意保持聯繫,那麼就可以避免尷尬情況的發生。
我們貼心整理出這幾類人供你們參考:
導師級人物:當你需要尋求尖端專業領域的幫助,聯絡人中應常備他們的聯繫方式;
校友:校友集團可以是充備的人際資源,通過校友能夠實現人際網路的「指數級」增長;
組織、機構成員:組織機構可以包括在地的各式盈利或者非營利性組織,初創企業極有可能從他們身上獲得幫助。
朋友、家人:親密程度相對較高,且調用可能性最大。這類人群能夠成為你需要幫助時的一度人脈。
當然,現實情況我們也替你考慮到了。我們往往都是在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一拍腦子,突然想起來在聯絡人名單里想起來一位「救火員」,猛地一個電話打過去顯得不夠禮貌,發微信顯得不夠莊重,打電話又過分突兀,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正確估量你們之間的關係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沒有社交障礙的,其實它就像潛藏在內心深處的一種隱疾,發作的時候才能令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我們總會擔心:「對方會不會拒絕我?」「我這麼久沒和他/她聯繫,這我怎麼開得了口啊!」「他一定把我忘了,覺得我是唬人的。」……
這種反應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心理學甚至還給這種情況專門發明了一個名詞:「騙子綜合征」(imposter syndrome)——當你自身開始產生懷疑心理的時候,你就變得異常脆弱,無法正確地衡量現實情況,有一些人甚至潛意識裡還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在對他說:「你這個騙子!」
當人們汲汲於自己的目標,充滿幹勁與活力,他們也有可能被心底的恐懼所影響,原因在於我們會自動減損自己所作事情的價值。原因在於,人們總是輕視自己擅長的領域的價值。
比如你有了一份優秀的產品,想找一位僅有「一面之緣」大牛來為你背書站台,然而卻遲遲無法打個電話甚至發一封郵件。克服這種心理,是你們構建有效聯繫的第一步。原因在於,人際關係是一個交互(interactive)的過程,來源於雙方的互相定義,當你認為你和他/她真心「不熟」的時候,對方也會自動將你疏遠。
其次,最好也不要「裝熟」。我們不喜歡那些一上來就「投懷送抱」的朋友,特別是當對方「有所圖」的時候。因此,找到你們雙方之間的共同點非常重要。比如:「我們2009年都在X公司實習」;「我們在XX的生日聚會上見過」;「我們是領英的朋友卻從未交談,所以你介意給我幾分鐘的時間嗎?」這類自然大方的開頭能夠替你們打開一個溝通的渠道。即使有求於人,也不要自降身份。
學會提供互惠的條件
哈佛商業評論(Havard BusinessReview)中曾刊載過Jodi Glickman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當你考慮到雙方的利益的時候,對方更有可能給予你迴音;反之,若你僅考慮到利用對方的專業技能或者人際關係,那麼迴音可能會遙遙無期。
拿生活中一個最為普通的例子來說,我們有多少基本不說話的聯繫人,幾年之後第一句話就是:「朋友圈第一條點贊!謝謝」,「拜託幫我家孩子投個票吧。」當然這些人勇氣可嘉,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成功獲得幫助呢?其中又消耗了多少人際成本呢?
有求於人時,我們應當考慮到:「人家憑什麼幫我這個忙呢?」我們總是習慣性忘記如何滿足對方的需求。因此在你開口同一位久未謀面交談的聯繫人說話的時候,考慮一下你能夠為對方offer什麼樣的好處呢?
此外,記住:問的問題越具體,回答的人越省力。這一點應用到人際經營中也是如此。主動去聯繫一位久未交談的朋友確實有些尷尬,也確實需要一些客套的辭令,然而不要讓多餘的言語折損你們會話的意義。你提出的要求越具體,對方對你的疑慮才會越少。
這不僅能夠為你自己增加底氣,並且也是通向「求助成功」的捷徑。畢竟,「雙贏」這種事情誰不愛呢?
漸進式地提要求
我們可以先來看個試驗:1966年美國心理學家走訪一些家庭主婦,要她們一個小招牌放在家裡的窗戶上,基本上所有人都愉快的同意了。後來心理學家們再度要求她們放一塊稍大的招牌在庭院里,半數的人同意了。與此同時,隨機走訪另一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在庭院中放大照片,只有不到20%的人同意。
如此可知,層進式地提要求能夠增強任務成功的可能性——當對方接受了你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極有可能接受你難度更大的要求。還有一句中國話能夠完美概括,那就是:「蹬鼻子上臉。」
也就是說,學會將你的要求進行有效拆分。還是以「找大牛站台」為例,你可以先提出:「大牛牛,不知道您是否願意先試一下我司的產品呢?」如果得到了對方的同意,進行二次請求的時候就可以說:「那您覺得邀您幫忙一起加入推廣可不可以呢?能不能為我們站一次台呢?」許多人為了避免外界認知的不協調,來自內心的恢復協調的驅動力就會促使他們幫你的忙。說白了,有了小打小鬧的第一次,想要拒絕真刀真槍的第二次,有點難。
欣賞他人的幫助,設定良好預期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提出一種「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也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其實這種效應往往被應用在領導對待下屬的方法之中,比如交辦某一項任務的時候,學會表達:「相信你一定可以辦好。」這種願景,能夠增加對方成功的概率。
當然,應用在人際交往之中也是如此。學會和對方一起設想你們創造的美好未來,傳遞出一個信息:「即使久未聯繫,我也認為你是做這件事情最為合適的人選。」對方很有可能按照你想要的方向發展。因為人的感情和觀念會不自然受到對方的影響。「讚美」、「信任」和「期待」會成為你手中的王牌,令對方捨不得讓你失望。
找借口是一種藝術
如果前面所有的條件你都做不到,那麼就只能學會「找借口」了。
使用「節日」、「生日」等話題作為切入。如果不巧,兩種情況都沒有遇到,學會查詢對方公司或者工作的現狀,簡單了解一下總體的情況,然後選取一個有意義的事件切入。比如:對方公司舉辦了一次成功的活動,推出了非常成功的產品等等都可以作為話題的開始。
如果對方有興趣和你聊一聊,那麼你們就有了進一步談話的空間。俗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你帶著誇獎和祝福來到他人的身邊,他們總會願意送你一些客氣的甜棗。當然如果你發現這是一塊硬石頭,及時調轉方向,找新的人來幫忙才是重中之重。
當然最重要的是記住,無論人家是否幫忙,都應長懷感恩之心。
Reference: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作者/蔡康永
《How to reach out to a really old contact-and make a positive impression》,作者/Sara Mccord,BYMashable Asia
《7 people who will help you grow your career》,作者/Jayson Demers,BY Mashable Asia
《Learn to Deal with the Imposter Syndrome》,作者/Carl Richards,BYNew York Times
推薦閱讀:
※家法自然:家居還可衍生「六腑」
※順其自然 是人心靈的洒脫 不計得失 是人生心態之
※悠遊書道,道法自然
※純以意行,應物自然(趙幼斌)
※道法自然:《老子》的本體論與宇宙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