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把握好文本細讀的「度」

如何把握好文本細讀的「度」文章作者:水瑤瓊 來源:語文報教師版初中總第175期 2010-7-1 10:14:23

  • 熱點推薦:
  • 唐建新:語文教師的才智用在何處
  • 王磊: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趣話寫作中的觀察
  • 吳同和:語文教師「定力」何在——讀《我在台灣學教語文》有感
  •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的教育理念已經悄然發生了轉變。語文教師在追求課堂效率時,眼光更多地關注於文本。語文教師在文本細讀時,一定要把握好細讀的「度」。那麼,如何把握好文本細讀的「度」呢?本人認為教師要關注三個「點」。  一、把握深度,符合學生的學力點。  對於語文教師來說,當你通過細讀變成一個「海洋」之後,並不需要把整個「海洋」全部傾倒給學生,你要做的是「舀」出學生最需要,最能接受的「一瓢」,使細讀深度符合學生的學力點。  如:汪曾祺先生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三大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端午的鴨蛋》一文則充分體現了汪曾祺先生的三大語言風格。他在介紹家鄉端午節風俗及鹹鴨蛋的基礎上,在看來很平淡而瑣屑的掛蛋、吃蛋、玩蛋中,發現生活中的詩意的美,在小小的鹹鴨蛋里嘗出了故鄉的情味、生活的趣味與真味,感受到它背後的文化意味和濃郁的民俗風情。  農村學校的八年級學生,雖已具備了一定的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能夠理解和欣賞一般的文學作品,對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積累,但對汪曾祺先生平淡質樸、如話家常般的語言特點,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因此,在教學《端午的鴨蛋》時,本人針對教材特點及學生學力點,把握好細讀的深度,藉助文本,著重落實「平淡而有味」的語言中所蘊涵的趣味、情味及生活真味,而捨去對難以理解的語言風格的講析,略講作者家鄉的端午節及其它習俗,體現了教師以生為本、按學生的學情來把握深度、處理教材的教學理念。  陳鍾梁老師在細讀《風箏》一文時,堅持「三不講」:一不講背景,二不講《野草》,三不講魯迅在文中所表現出的批判精神。這一「堅持」的確很高明,陳老師在文本價值的選擇中,把握了文本細讀的深度,做到了心中有學生,體現了一種教學眼光和教學智慧。  二、把握廣度,選准文本的著力點。  教師進行多角度的細讀是可行的,但並非漫無目的地毫無重點地讀。如果只顧往「細」處鑽,抽筋剝骨式地細讀,美文在文本的肢解中將支離破碎,師生會在言語中迷失方向,處處精細反而扼殺了精細。  因此,教師必須從教學目標、教材本身、教師水平、學情的需要考慮,在文本細讀時尋找出一個文本細讀的切入點來統領文本,有些地方精讀,有些地方略讀甚至不讀,避免造成「精細反被精細誤」的結果,這是有必要的。  那麼如何細讀才能捕捉到文本的著力點呢?從根本上說,一切都取決於進入細讀中的「我」的前結構。這裡的前結構,包括「我」的解讀姿態、解讀經驗、解讀策略、解讀智慧、解讀動機、解讀情緒等,也包括「我」的文化底蘊、思維方式、人生閱歷、人格特徵、學識修養、審美情趣等。只有「眼睛」在場的細讀是無效的,只有「頭腦」在場的細讀是低效的,惟有「生命」在場的細讀才是真正高效的。  比如沈榮爾老師在細讀《好嘴楊巴》時,把楊巴所說的話作為文本細讀的著力點,引導學生從說話的難度(說話對象權大勢大、說話氣氛緊張、說話內容為難、說話時間緊迫)、從這句話本身(不知道、不愛吃)、從說話的效果、從他人的角度(楊七、眾官員、李中堂)等方面體會,學生在文本焦點的細讀中,感悟到了天津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  三、把握溫度,點燃學生的情感點。  語文教學是「喚醒」的藝術,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靜下心來,給學生充分的細讀時間,要想「方」設「法」激起學生細讀的慾望,調動其內心的情感,像褒骨頭湯一樣,慢慢煨,細細燉,熬出文本的味道和營養,在文本、教師、學生三者的對話中,學生的心靈與作者的心靈通過文本得到碰撞,學生對文本的感知上升為內心的感動,達到「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從而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使文本有溫度,課堂有溫度。要做到這一點,主要方法有誦讀和體驗。  (1)誦讀。文本細讀,「讀」為先,正所謂「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課堂閱讀教學中的「讀」,特指「誦讀」,是出聲的讀。一個優秀的教師,總會在課堂上創造各種各樣的機會,運用各種不同的朗讀方法,如教師示範朗誦、學生表演朗誦、名家配樂朗誦,個別讀、小組讀、比較讀……讓學生沉浸在聲音的世界裡,直接感受人物(或作家)的愛恨情仇,因為人的情感能夠最細緻地表現在聲音上。  (2)體驗。調動學生的內心情感,揣摩文本中的人物的情感,達到「靜心品言語,情感填空白」的境界。如《老王》中的「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後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這是真的嗎?那麼他到底要什麼呢?他許多要說的話都潛藏在心底,不知怎麼說,不知從哪裡說起。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深入體會老王的心境,用老王的口吻來說說「心裡話」,在補白中,讓學生體會老王臨終感恩的心情,體會到「我」在與老王的交往過程中情感付出的不對等性。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要把握好文本細讀的深度、廣度與溫度,使細讀符合學生的學力點,切准教材的著力點,點燃學生的情感點,使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浙江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中學)
    推薦閱讀:

    從文本到教學設計課件資料
    沈大安「文本細讀」訪談錄
    實踐與文本 -雅克.德里達的中國之行
    【20180112】- 附帶描述的文本公式如何得到計算結果?

    TAG: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