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反盜墓設計十大「毒招」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在中國的喪葬史中,盜墓現象從未滅絕過。一代代官盜私盜各顯神通,穿梭於帝王將相的陵墓之中,攫取財寶。為保全屍首,古代陵墓往往設置了反盜墓的「毒招」。反盜墓與盜墓的拉鋸戰就這樣持續了千年。

  本文來源:《盜墓史記》 作者:倪方六

  盜墓,令死者不安,生者不寧。

  既然盜墓者那雙賊眼對新墳舊冢虎視眈眈,反盜墓就成為必須。在古代,與風水一樣,如何保全逝者的屍骨,讓死者在陰間永獲安寧,是葬前葬後均要考慮的問題。

  《易經》稱,「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如果從反盜墓的角度來理解,「藏之中野,不封不樹」,應該是中國古人最樸素,也是最原始的反盜墓構思。這種構思在後代都有運用,宋代書畫家米芾便曾如此葬過親屬。明馮夢龍編撰的《古今笑史·痴絕部》中記錄,「米芾好奇,葬其親潤州山間,不封不樹。嘗自詫於人,言莫有知其穴者。」

  後來,反盜墓花樣就多了。

  如朱元璋,民間傳說,他死前精明死後聰明,在自己的葬事上用盡心機。明人朱國楨所著的《皇明大政記》稱,朱元璋下葬那天「而發引,各門下葬」,此即南京民間至今流傳的說法,朱元璋出殯那天,十三座城門同時抬出了棺材。

  從下列所述的種種手段里,可以玩味出古人特有的反盜墓玄機。

  反盜墓招一:「虛冢」設疑干擾

  後趙始主半夜偷埋山中

  曹操的所謂「七十二疑冢」,就是一種著名的防盜手段。

  疑冢防盜,有一個考古名詞,叫「虛冢」。虛冢,只是秘葬方式之一種,又稱假墳、虛墓、虛葬、潛葬、潛埋。說白了,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將真屍葬地隱匿。

  傳說中的著名的虛冢,當屬孔仲尼的弟子為其設的五座虛墓。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叢鈔》引《東家雜記》稱,當年孔子的墳西側有五座假墳,都是石頭砌成的。這些墳都是他的弟子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被後人盜掘。當時孔子的儒家觀點僅是諸子百家之一種,並不是人人都贊成的,反對派多多。聯想此背景,弟子為其造假墳,干擾對手還是有理由的。

  據說後來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後,曾命人掘開了這些虛冢,裡面竟然跑出了一隻白兔子。此說顯然是無稽之談,不可信。但從中可以透露出,盜墓掘墳,在孔子那個時代已是一種社會現象了。為了防止慘劇的發生,反盜墓成了必須考慮的事情。東晉之後的十六國時期後趙(公元319-351年)始主石勒,字世龍,羯族,上黨武鄉人。初歸效劉淵,據有襄國。石勒後殺前趙(公元304-329年)末主劉曜稱帝,擁有冀並幽司豫兗青徐雍秦十州之地。

  在當時的十六國中,後趙最為強盛。石勒當了15年皇帝,於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死後,石勒採取「虛葬」手段,處理自己的後事,夜裡偷偷下葬,「夜瘞(yì 埋葬)山谷,莫知其所,備文物虛葬,號高平陵。」

  史上記載石勒的葬事相當低調。《晉書·石勒》(卷105)記載,石勒病危時,曾下遺詔:「三日而葬,內外百僚既葬除服,無禁婚娶、祭祀、飲酒、食肉,征鎮牧守不得輒離所司以奔喪,斂以時服,載以常車,無藏金寶,無內器玩。大雅沖幼,恐非能構荷朕志。中山已下其各司所典,無違朕命。大雅與斌宜善相維持,司馬氏汝等之殷鑒,其務於敦穆也。中山王深可三思周霍,勿為將來口實。」

  石勒的葬事與曹操所為如出一轍,秘葬的同時施行薄葬。據說石勒的墓內沒有金銀寶珠寶隨葬,喪事也極為簡單,官員參加喪禮都不被允許,以絕世人掘陵取財之歹念。

  石勒的反盜墓手段,其實在其死之前已經過「實驗」,石勒葬母時便是「虛葬」。《晉書·石勒》(卷105)記載,「勒母王氏死,潛窆山谷,莫詳其所。既而備九命之禮,虛葬於襄國城南。」

  另據時人所記,石勒秘葬在渠山,當夜從城裡同時抬出了十多具棺材,以迷惑老百姓。後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十三城門出棺」,是否是受到石勒秘葬方式的影響,現在不能肯定,但其反盜墓的靈感,應該是一致的。

  石勒死後由其第二子石弘繼位,可能兒子太年輕了吧,讓其侄兒石虎奪了皇位。石虎廢石弘為海陽王,自立「大趙天王」,並遷都於「鄴」城。

  石虎死後葬顯原陵。從史料記載來推測,顯原陵亦為虛冢,石虎並未葬在陵中。《資治通鑒·晉紀》(卷100)記載,東穆武帝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jùn 古同「俊」)做一個夢,夢見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去挖掘顯原陵,欲鞭屍泄忿,但打開了陵穴後,並沒有找到石虎的屍體。於是慕容儁「購以百金,鄴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屍於東明觀下,僵而不腐。」

  找到石虎的屍體後,「儁蹋而罵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數其殘暴之罪而鞭之,投於漳水,屍倚橋柱不流。」後來前燕為前秦滅亡後,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殺了,被橋柱子攔住留下的石虎屍體,得到重新收葬。

  類似「虛冢」,史書上的記載還有——

  「(南燕獻武帝慕容德)其月死,即義熙元年也,時年七十。乃夜為十餘棺,分出四門,潛葬山谷,竟不知其屍之所在。」(《晉書·慕容德載記》(卷127))

  「人莫不閔之(指為父殺仇家的張琇),為誄揭於道,斂錢為葬北邙,尚恐仇人發之,作疑冢,使不知其處。(《新唐書·孝友傳》(卷208))

  中國盜墓史上的第一波高潮出現在漢末,帝陵民冢被盜嚴重。後世對反盜墓便格外重視,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以假亂真、以「虛葬」手段處理後事的防盜方式普遍流行。

  傳說,諸葛亮在死後便設疑冢多處。現位於漢中盆地定軍山下的諸葛亮冢,就有真假之疑。諸葛亮秘葬定軍山與他當年的經歷有關。定軍山是米倉山向西北伸入漢中盆地的支脈,曾是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時兵戎相見的三國古戰場。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這一帶駐軍鎮守,在山中推演八陣圖,教兵演武,北伐曹魏,此山遂得名「定軍山」。

  諸葛亮死時有遺命,「葬漢中定軍山」。目前立碑的「諸葛武侯真墓」,其實是虛冢;而未說真冢的「武侯之墓」,倒被被認為是真的,由此民間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說。一般認為,諸葛亮的真實葬處是「武侯之墓」,位於定軍山西北角,佔地300多畝。實際這兩處墓都是假的,「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陝甘總督松筠,依當年諸葛亮疑冢說而壘;「武侯之墓」是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虛冢不只是漢人慣用的反盜墓招式,北方少數民族也喜歡,但多稱「潛埋」。

  《宋書·索虜傳》(卷95)記載,當時的鮮卑族即有這樣的習俗,「死則潛埋,無墳壟處所,至於葬送,皆虛設棺柩,立冢槨,生時車馬器用皆燒之以送亡者。」所以,這一時期的大型墓葬至今沒有發現。反盜墓招二:構築「崖墓」阻擋

  皇家受啟發創「以山為陵」葬式

  虛冢設疑,雖然可以迷惑世人,給盜墓者造成干擾,但虛冢還是有墳頭的,所以盜起來很容易,一個個掘開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稱,「會須盡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依古制「不樹不封」,又與後來傳統喪葬習俗相悖,與主流孝道不符。況且,帝王們多喜歡張揚後事,造大墳高冢,以顯皇家威儀。

  既要威儀,又要安全,那只有把墓穴造成堅固一些。「依山為陵」,將墓穴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便成了又一種反盜墓流行招式。

  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式陵墓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由於墓穴築在山中,普通的民盜、散盜是不可能得逞的。但這種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寑、王公貴族墓冢不可為。

  這種開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墳丘類型的墓穴,考古界慣稱「崖墓」。一般認為,這種依山為陵的崖墓興起於唐朝,開創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昭陵玄宮,開鑿九嵕山(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而就。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其後的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章、貞、簡等十三陵,也都是這種類型的陵墓。

  但防盜效果顯著的「以山為陵」,並非李世民首創,只不過到了唐朝,這種葬制更為成熟罷了。漢文帝劉恆的霸陵,「因山不藏,不復起墳」,才是最早。霸陵位於今西安市灞橋區境內,所在地有一個很好聽的叫法,「鳳凰嘴」。當年,劉恆命工匠在此地的北山上,斬涯為冢,鑿洞為玄宮,以水為陵號。

  依山為陵也非劉恆首創,只能說是帝王陵中的第一。這種墓在西漢時已頗為流行,如現今考古發掘發現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山東曲阜魯王墓、徐州龜山漢墓,都屬同樣結構,在山崖中開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崖墓,歷史很長,早在戰國時期即已出現,分布在江西省境內的武夷山地區崖墓,形式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及聯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經考古多為戰國古墓。從這點來說,皇家的「依山為陵」反盜葬式,是受到了民間崖墓葬制的啟發。崖墓在南方臨江河少數民族中間極為流行,至今仍有。到了東漢,崖墓,則多俗稱「蠻洞」。

  反盜墓招三:「鐵水澆築」加固

  民間以「糞水術」輕易破之

  將墓穴開鑿于山之中,堅固異常,防盜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顯「漏洞」,其通往玄宮的洞口,盜墓者很容易找到。

  如何封閉洞口,如何反盜墓,工匠煞費苦心。鐵水澆築,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被西漢廣川王劉去盜掘過的戰國古墓魏襄王冢就是這樣。《太平廣記·冢墓》(卷389)記述,「襄王冢,以鐵灌其上,穿鑿三日乃開。」正史所記、最為著名的鐵水封陵,當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據《唐會要》記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

  《唐十八陵》(陳安利 著)所述, 1958年考古工作者對乾陵的考古勘查,證實了文獻記載的可靠性。乾陵墓道開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長 63.1米,寬3.9米,呈斜形坡。墓道與墓門間用吞條填砌,多達39層,用石近四千塊。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拴拉,每三層上下用鐵棍穿聯,再用錫鐵熔化灌縫。工程如此複雜,為關中十八陵所罕見。石條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發現「焦才」、「合一」等363字。考古勘查結果表明,目前沒有發現乾陵被盜的痕迹。可見,武則天的反盜陵手法是相當成功的。

  在民間,鐵汁固墓也成為反盜墓的手法。從古人的記述中可以發現,如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屍穸》(卷13)記述了一個故事:

  劉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莊客懸欠租課,積五六年。邈因官罷歸庄,方欲勘責,見倉庫盈羨,輸尚未畢。邈怪問,悉曰:「某作端公莊客二三年矣,久為盜。近開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極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側有碑,斷倒草中,字磨滅不可讀。初,旁掘數十丈,遇一石門,固以鐵汁,累日洋糞沃之方開。」

  道高一層,魔高一丈。盜墓者破招手段「糞水術」很絕,或者說很另類:天天用酸性很強的糞水來澆灌鏽蝕鐵汁,經過若干長的時間,竟然也讓其打開了。看來,再強的反盜墓招式也有致命缺陷。反盜墓招四:「積沙」、「積石」生畏

  郭庄楚墓安全設計一環套一環

  「崖墓」防盜效果顯著,普通的土丘墓也不是沒有辦法防盜。

  常見的是「深挖洞」,將墓穴挖在深處,如秦漢墓穴都設於十幾米深的地下。記述中原、北方地區喪葬制度的《大漢原陵秘葬經》稱,「立冢安墳,須籍來山去水,擇地斬草,冢穴高深。」同時再置堅固的石槨,防盜的效果更好。棺槨以木質為多,石質棺槨安全性肯定要優於木質棺槨。盜墓者常用盜墓工具斧、鑿,要想很快盜開棺槨,應該更費周折。

  在這些反盜墓常規措施之外,土丘墓最絕的反盜墓招式是「積沙」、「積石」。這種墓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積沙墓」或「積石墓」;如果是複合型,則是「積沙積石墓」。

  「積沙墓」俗稱流沙墓,是盜墓者最為頭疼和害怕的墓冢類型之一,出現時間更早,不會晚於春秋戰國時期。營建時,開挖十幾深以上的、面積達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間,據堪輿術定好棺槨的朝向、方位後,以炒乾的細沙埋葬棺槨,而不是以土回填。沙子積埋到到了一定位置和厚度後,才以泥土覆埋,並將四周夯實築牢。

  為什麼要將沙子炒干?一是可以保持地下乾燥的環境,防止屍體腐壞;二是強化防盜效果。乾燥的細沙如水,流動性極強強,盜墓者根本無法挖掘盜洞,沙子邊挖邊淌,盜洞根本難以成形。就是挖成了,風險也很大,極容易造成塌方,讓盜墓者成為殉葬者。

  「流沙墓」在現代考古中多有發現,位於今河南上蔡縣境內的郭庄楚墓,就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墓。

  2005年5月,考古專家對郭庄楚墓進行了全面發掘。結果令人吃驚,連有數十年考古經驗的專家都深感意外。原因倒不是出土了價值連城的陪葬品,千餘件戰國時期楚式青銅器物和大量的玉器出土,而是這座墓獨特的防盜設計。參與發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馬俊才事後透露,整座墓的防盜招式一環套一環:大墓深達17米,其中10米多埋的都是沙子。又置假棺迷惑盜墓者,在主棺的正上方和側方,加修了兩個假棺材。為了逼真,還放置了小件陪葬品。墓道走向設計亦絕,不像通常大墓那樣墓道直達墓底,而是改變方向。盜墓者順墓道而下,根本看不見真正的棺室。

  上蔡為秦丞相李斯故里,境內古墓很多。這座楚墓內豐厚的陪葬品,能歷兩千多年而不被盜出,完全因為這環環相扣的反盜墓設計。現場發現,此墓大大小小盜洞多達17個,其中年代最早盜洞挖於戰國時期,位於墓室北口外約3米處,這是一個階梯式的斜向洞,向下發現積沙後停止。最厲害的盜洞是東漢時期7個盜洞中的一個,盜墓者對墓室東部採取了「大揭頂」盜法,嚴重破壞了墓室結構。

  現代盜洞最多,有9個,大多採用了定向爆破的方式,其中最遠的一個盜洞是橫向引洞,有27米長,進入墓室後採用了架設竹木巷道的方式盜掘。現代盜墓者為防止塌方,借鑒了煤礦工人挖煤時木板支撐的辦法,用竹木板遮擋流沙,竹木板不夠長,還用了合頁連接,這個方法使盜洞穿透槨板,直逼棺的附近,盜墓差點就成功了。

  郭庄楚墓的積沙中還有積石,並不是單一的積沙墓。積石,這也是古人反盜的一招,比積沙的使用更寬泛。呂不韋所處時代,「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玩好貨寶,鍾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可勝其數。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為了反盜墓,便「題湊之室,棺槨數襲,積石積炭,以環其外。」

  1988年,在太原金勝村發掘的251號墓屬春秋晚期大墓,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75年。據公開的發掘報告,墓附近的車馬坑內,出土各類隨葬品三千餘件,大多數是青銅器。其中僅禮器就達140件,內有兩組七鼎。金勝村位於晉陽古城西郊,是晉卿和上大夫的主要墓地。251號墓的發現為研究晉文化及三家分晉前後的歷史,提供的極為重要的資料。春秋時代,九鼎象徵著周天子的王權,七鼎代表的是諸侯王,251號墓墓主卻擁有兩組七鼎和三重漆棺,地位顯赫。此墓的主人後被推測為當時最具實力的無冕之王、晉國正卿趙簡子。

  順說一句,趙簡子墓在史上有被盜的記載。《晉書·石季龍載記》(卷107),「邯鄲城西石子?岡上有趙簡子墓,至是季龍(後趙始主石勒的養子)令發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木板厚一尺,積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絞車以牛皮囊汲之,月余而水不盡,不可發而止。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銅柱鑄以為器。」

  251號墓為「積石墓」提供了實物資料:打開後發現,面里「積石積炭」。積石是為了砸死盜墓者,積炭則是屍體防腐需要。已考古發掘過的固始墓、曾侯乙墓、中山王陵和魏王陵均屬大型墓葬,槨內外大都積石、積沙、積炭。積石一般置放在墓壙的四周或四角,但郭庄楚墓的積石防盜設計最佳。

  考古人員在葛庄楚墓積沙層中共發現了積石1000餘塊,最小的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這些石塊石質石色多樣、形狀不一,但邊角都十分鋒利,應當是特意開採並經過有意揀選的具有殺傷力的石塊。大致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和卧底石層,可以防止盜墓者從不同的部位進入。散亂分布在積沙上層的亂石,殘存50餘塊,重量、大小、位置均無規律,防不勝防,起到了冷石「暗器」的作用。

  但流沙墓到了現代,已不再是盜墓者的剋星了。現代盜墓者除了採用礦工「挖煤」的辦法,對付流沙墓還有鋼筒,一圈一圈接起來,形成盜洞,不再害怕坑被細沙回填和斷面塌方。反盜墓招五:「伏弩」、「懸劍」嚇人

  唐風水大師計殺盜墓者

  在所有的反盜墓手段中,最為神秘的是「伏弩」。

  弩是什麼東西?箭。伏弩,就是暗設在陵墓死穴(盜墓者必經之地)處,可以自動發射利箭的一種反盜墓機械裝置。其原理與現代步兵使用的自動步槍相似,足可見古人在反盜方面的智慧。在古人來看,這也是一種高科技了,技術在秦漢時期已相當成熟。

  機弩的實戰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卷6),徐市帶數千童男童女去東海求「不老葯」時,在蓬萊遇到大鮫魯魚受阻,便奏請秦始皇派神箭手與他同往,「蓬萊葯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秦始皇「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

  自然,秦始皇在營造自己的陵墓不會不使用這種裝置。史載,太子胡亥襲位後,「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類的高等級高規格的陵寑才會使用。除了秦始皇的陵墓有「伏弩」,明確記載設有「機弩」的帝王陵寑還有漢武帝的茂陵。《後漢書·禮儀志》(卷105)內注引,「天子即位明年,將作大匠營陵地,用地七頃,方中用地一頃。深十三丈,堂壇高三丈,墳高十二丈。武帝墳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內梓棺柏黃腸題湊,以次百官藏畢。其設四通羨門,容大車六馬,皆藏內方,外陟車石。外方立,先閉□戶,戶設夜龍、莫邪□、伏弩,設伏火。」

  曹操的高陵內傳說也設有機關,但此說不見於正史。蒲松齡所作的《聊齋志異·曹操冢》(卷10)記載,「許城外有河水洶湧,近崖深黯。盛夏時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屍斷浮出;後一人亦如之。轉相驚怪。邑宰聞之中,遣多人閘斷上流,竭其水。見崖下有深洞,中置轉輪,輪上排利刃如霜。去輪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漢篆。細視之,則曹盂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寶盡取之。」

  上文所引《酉陽雜俎》(卷13)「屍穸」里,在盜墓者在用糞水將鐵汁封閉的古冢打開後,怪事出來了:「開時箭出如雨,射殺數人。眾懼欲出,某審無他,必機關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輒出,投十餘石,箭不複發,因列炬而入。至開第二重門,有木人數十,張目運劍,又傷數人。眾以棒擊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畫兵衛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懸以鐵索,其下金玉珠璣堆集。眾懼,未即掠之。棺兩角忽颯颯風起,有沙迸撲人面。須臾風甚,沙出如注,遂沒至膝,眾皆恐走。比出,門已塞矣。一人復(一曰後)為沙埋死,乃同酹地謝之,誓不發冢。」

  「屍穸」中透露了「伏弩」的厲害,「箭出如雨」。這個古冢里的機關重重,反盜設計多樣,不只有機弩,還有積沙,一個進入墓內的盜墓賊者反應慢了一點,就被積沙掩埋了。同則故事引《水經》言,「越王勾踐都琅琊,欲移允(一曰元)常冢,冢中風生,飛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按《漢舊儀》,將作營陵地,內方石,外沙演,戶交橫莫耶,設伏弩、伏火、弓矢與沙,蓋古制有其機也。」這段文字說明,墓設機關、積沙都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反盜墓手法。

  在墓穴中置放殺人兵器,除了「機弩」,還有「懸劍」,反盜墓原理差不多。被盜的名人墓中,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的墓里即有「懸劍」。

  袁墓發現於民國年間,當年北京媒體曾有報道,並被考古學家衛聚賢作為案例寫進《中國考古學史》。袁墓位於彰德城西北三十五里東灰營村,當時共發現兩座古墓,除了袁天罡墓,另外一座是明朝趙簡王墓。袁墓在該村後崗嶺最高處,周約五十九尺,墓垣以磚砌成。內為清水一池,池深無底,池水中有鋒利鋼錐。

  當地傳言,附近李家坡盜墓者李某將袁墓打開,盜走了墓內的陪葬物金冠金劍,和20餘件金具。「更有一劍懸於墓頂,有二人因以利刃擊砍劍之強,落水而死,後將屍體撈出,屍身均被利尖穿爛。從此雖人皆知墓中有寶物,然無敢往取者。」不愧為風水大師,為自己死後墓穴的防盜設計獨具匠心。

  伏弩、懸箭都可主動出擊,斬殺盜墓乾,還有一種被動利器,即在墓中或通往墓穴的地面上,置放帶刺狀物件,盜墓者踩上後,或傷或死,這在考古現場也有發現。反盜墓招六:「自來石」堵墓門

  孫殿英盜乾隆裕陵時炸開地宮

  其實,在「伏弩」發揮作用,自動射殺入侵進墓道者之前,還有一個「攔路虎」,也是反盜墓手段——用自來石頂死墓道。在帝王陵中,反盜設計嚴密,特別是後室(玄宮所在)的防盜更嚴謹。在專供棺槨運行的長長墓道上,從入口到地宮一般至少設有三道石門,多者七道,道道有機關,石門重達數噸至噸數十噸,門固若金湯。最外面一層俗稱「金剛牆」,而金剛牆的位置相當隱蔽,沒有知情者很難找到。

  1949年後發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寑,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這也是迄今為止惟一一座被主動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寑。1956年5月19日,考古人員挖了第一鏟土,但直到當年的9月2日,才找到傳說中的、寫有「此石到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才找到了金剛牆。

  在金剛牆的石門後面,頂有一根同樣神秘的「自來石」。這塊石頭,其實是一根長方形的石柱,起抵門棍的作用,有「一石當關,萬夫莫開」的奇效。定陵兩扇石門十分沉重,做得高大工整,高3.3米,寬1.7米;頂門的自來石長達1.6米,上面尚存墨跡:「玄宮七座門自來石俱未驗」。這是什麼意思?專家至今也未完全弄懂。

  棺槨擺定,人員退出,裡面不留一人,這自來石是怎麼將門頂住的?原來,秘密在石門和門軸的設計,兩門的對接邊緣扣槽,門軸上下端打磨成球狀,又在兩扇石門中間齊門縫的相同部位,打鑿時多留出一個凸起的槽口。關閉石門前,工匠將自來石放在地面的石質凹槽內,通過一把特殊的工具,「7」字狀、俗稱拐釘的物件套住自來石。當人員從地宮中全部撤出後,先關起一扉門,工匠拉動拐釘,讓其慢慢前傾,使之與石門上預留槽口對接。石條傾斜後,藉助巨大的重量,會壓迫有門軸的石門轉動。這時候工匠迅速拿開拐釘,石門自動關閉,直至完全合縫。兩端均插在石槽內的自來石便將石門死死頂住,不知竅門的人根本無法打開。

  俗稱拐釘的特殊物件,與鑰匙的功能差不多。這種「開門」辦法,在古代即為入戶偷盜的賊人掌握,從門外可將拴起來的門輕鬆打開,造陵工匠、考古人員實際上借用了這種行竊技術。

  盜墓者打開第一道石門後,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門。陵墓內一般設有多條迷道,搞不好人就走進了迷宮,出不來。找到第二道石門,也未必就能打開第三道門,道道石門背後的「機關」也不盡相同。

  1928年,軍閥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時兵分幾路。在盜慈禧陵寑時,進入地宮的最後一道石門便攔住了他,一時無法打開。本來打算用炸藥炸開的,擔心震壞陵內寶物,遂改用笨法子,撞。四十名士兵用粗木杠子,硬將石門撞開,方得以進入。調查人員後來在現場調查時發現,頂門的自來石被撞斷成幾截。

  另一路士兵在盜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時,更出了奇事,怎麼都打不開玄宮前的石門,頂也頂不開。裕陵內葬有乾隆和孝賢純皇后、哲敏皇貴妃等6人,當年乾隆沉重的棺槨安置到地宮石床上後,為確定風水線,校準龍脈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塊很沉的龍山石。最後一道石成了攔路虎,情急之下,只好將其炸開。石門炸開後,士兵驚訝地發現了一個天大的奇事:其它五個棺槨都在石床上,獨乾隆的「走」了下來,成了「自來石」,將石門死死在頂住,以致士兵無法將門打開。

  迷信的說法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將有賊人要來盜掘裕陵,自己隻身下來頂門。但同樣奇事在1975考古專家清理裕陵地宮時又出現了,乾隆的棺槨又「走」下來頂門了。有專家認為這是滲漏進的地下水浮力作用,將棺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為何不動?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當有很大的波浪才成,而滲進來的水顯然不存在這個條件。乾隆棺槨頂門一事,至今專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結論,成了有趣的謎題。

  自來石是明清帝王陵常用的封門方式,還有的利用「槓桿原理」進行頂門反盜設計,秦漢時期常用。擺放在門後的石條會自動翹起來,將門頂住,外面怎麼也推不開。要想順利開啟,就得想辦法將石條壓平。1968年,考古人員開啟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墓室門時,便發現了這種反盜設計。反盜墓招七: 「伏火」令人恐懼

  馬王堆一號墓發現前「火」力暴露

  正好《漢舊儀》里所言,「將作營陵地,內方石,外沙演,戶交橫莫耶,設伏弩、伏火、弓矢與沙,蓋古制有其機也。」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盜墓設計的傳統手段之一。

  這種古墓也有一個名詞,「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盜墓者俗稱「火洞子」。

  曾震驚世人的長沙馬王堆1號墓(「辛追墓」),就出現「伏火」。這座墓的發現頗有傳奇,該墓位於長沙市東郊長瀏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里。據地方志記載,此處為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

  1971年,由於當時的國際形勢需要,大陸各地紛紛開始以「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為內容的備戰運動。駐守旁邊的軍方醫院看到高達幾十米的馬王堆,決定將高堆挖空,建一座秘密的地下醫院。打孔探測中出現了異常,有一種冰涼的氣體從孔中噴出。作業人員想試試噴出的氣體壓力有多大,便往裡面灌水,但水竟然反濺了出來。有經驗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劃著火柴一試,涼氣「叭」地一下就燒了起來,推測下面必有未經盜掘的古墓。

  作業部隊及時將異常情況報告了湖南省博客館。1972年初,考古專家對此墓進行了全面發掘,2000年前那位叫辛追的五十歲軑侯利蒼夫人,得以出現在現代人面前。參與考古發掘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事後的考古報告中,記錄了馬王堆有「火」一事。

  「伏火」,頗令盜墓者恐懼,不小心就會被燒死。古代這樣的墓不少見——

  「既發傅太后冢,崩壓殺數百人;開丁姬槨戶,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槨中器物。」(《漢書·外戚傳》卷97)

  「盜發白茅冢,棺內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穿內火起,飛焰赫然,盜被燒死。」(《酉陽雜俎·屍穸》引侯白《旌異記》)

  「張浮休云:盜夜發咸陽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劍擊之,鏗然以墜,視之,白玉簾也。」(《邵氏聞見後錄》卷27)

  「(焦四盜墓)及掘至丈余,陡聞崩裂聲,自煙一縷。自穴口噴出,約炊許而盡。」(《清稗類鈔·盜墓類》)

  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盜設計,學術界卻存有爭議。有研究者認為,這是有機物在缺氧的封閉環境分解成可燃沼氣所致。實際上,並不能如此斷定,或許古人已發現此原理,才有意在墓中置放有可分解物質。

  墓中有無「伏火」,成為盜墓者判斷古墓是否被前輩盜過的經驗之一。如果有火出來,基本上可以斷定,此墓完好無損,地下陪葬多多。反盜墓招八:「毒墓」望而生畏

  毒氣冒出竟然毒死天上飛鳥

  「伏火」是否是古人有意在墓中置放了某種未知物質所致,目前並沒有直接的考古發現可以證明,但在墓中置放有毒物質,卻是可以肯定的。

  古人反盜墓的手段多種多樣,虛冢、崖墓、流沙墓、火坑墓這類墓反盜的成功機率相對較高,但其中問題也有,就是設計過於複雜,一般人家也難以做到。但有一種方法卻比較簡單——在墓內置放有毒物質,形成毒墓;或在屍體塗上特殊物質,製造屍毒。盜墓貿然進入這種毒墓,便會中毒死亡,輕者也會成了廢人,遭到所謂的報應。

  古籍中,「毒墓」的記載很多。漢廣川王劉去盜掘戰國古墓魏襄王冢時,除了發現墓是鐵汁澆灌之外,在打開後還有驚人發現,裡面竟然噴出一種有毒氣體:「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酉陽雜俎·屍穸》記述:「貝丘縣東北有齊景公墓,近世有人開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鵝,鵝迴轉翅以撥石。復下入一丈,便有青氣上騰,望之如陶煙,飛鳥過之輒墮死,遂不敢入。」墓內冒出的氣體,竟然把天上飛過的鳥兒都毒死了,可見墓毒之厲害。

  王充《論衡·死偽篇》(卷第21) 「亡新改葬元帝傅後,發其棺,取玉柙印璽送定陶,以民禮葬之。發棺時,臭憧於天,洛陽丞臨棺,聞臭而死。」到棺前查看的官員,竟然讓棺中散了出來的臭氣給熏死了,可見其氣不是臭,而是毒。王充在書中推測了「毒氣」來源:「臭聞於天,多藏食物,腐朽猥發,人不能堪毒憤,而未為怪也。」

  古代人常使用的特殊「毒物」是水銀。水銀是一種液態金屬,在中國古代有多種別名:鉛精、奼女、汞、流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從這些豐富的叫法中,就可知道水銀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水銀用途廣泛,還是古人常用的屍體防腐劑。在秦、漢及之前的陵寑中,使用水銀的記錄較多,齊桓公墓內便置有「水銀池」。水銀蒸發形成的毒氣,給盜墓者製造了很大的麻煩。

  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時編地理書《括地誌》稱,「齊桓公墓在臨菑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

  置水銀反盜墓設計的陵墓中,最著名的當是秦始皇陵。《史記·秦始皇本紀》(卷6)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銀量驚人,注滿了陵內的整個地層,成了一個可怕的「地下毒河」。試想,在密封空間內,如果有盜墓者侵入,誰還能活著走出來?

  古墓中的「屍毒」、「毒氣」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還是後天形成,在考古界也有爭議。古人在臨終前幾日,知自己壽限到了,往往會服食丹砂一類的東西,以保證死後屍體久放不腐。還有一個原因,包括帝王在內的古人迷信增壽一類的「不老葯」,如現代人喜歡保健藥品一樣,長期吞服。丹砂、不老葯這些葯中,都含有水銀一類的有毒物質,累積在體內、骨絡間,時間久了肯定要散發出來,客觀上也形成了「屍毒」。

  《太平廣記·墓冢》(第389卷)「王粲」條:「魏武北征蹋頓,升嶺眺矚,見一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氣蒸出外,故卉木焦滅。』即令鑿看,果大墓,有礜石滿塋。一說,粲在荊州,從劉表登鄣山,而見此異。曹武之平烏桓,粲猶在江南,此言為當。」

  這個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魏武帝北征烏桓時,登上山嶺遠望,發現有一片山岡寸草不生。王粲據此認為,這個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時候,曾服用過生礜石(硫化物類有毒礦石,曾是古時「不老葯」的原料之一)。死後毒氣揮發出來,導致地面寸草不長。魏武帝將信將疑,讓人掘開一下,果然有座大墓,裡面填滿礜石。從這個故事裡可以現,這座古墓的「毒源」即是墓主生前服用或死後置放有礜石所致。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來的,但「毒墓」確實是存在的。所以,後世盜掘者或考古專家都會小心謹慎,防止「中毒」。一般情況下,考古人員在設計考古發掘文案時,針對高規格的古墓都會考慮是否有毒氣或機關,提前備好有特殊功能的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在確證沒有威脅生命的安全隱患後,才會打開墓室和棺槨。2007年初,考古專家在開啟安徽六安雙墩一號漢墓時,即考慮到墓內有毒氣或機關的可能,但由於此墓早在唐代即遭到嚴重破壞,最後並沒有意外發生。反盜墓招九:「滅口」殉殺工匠

  齊獻王「殺群匠」未保不盜

  在所有反盜手法中,殉殺活口是神秘的,當然也是最違反人權的。

  當年嬴政於河北沙丘平台死去後,嗣位的秦二世胡亥將其屍體運回咸陽,葬於驪山附近已營造多年的陵內。葬事完畢後,為防止泄密,胡亥便下令不留一個活口。《史記·秦始皇本紀》(卷6)記載,「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胡亥究竟殉殺了多少活口,具體無數據,司馬遷僅以「死者甚觽」了結。如果先後被罰去修陵的七十萬人都被處死了,那將是世界殉殺之最了。

  在早期帝王級葬事中,一般都會將工匠和知情人就地處決,這已成為一種舊例陋習,並美其名曰「殉葬」。實際上,這是防止知情者泄密而採取的滅殺活口行動,是一種反盜手法。

  中國古代帝王葬事中最為著名的「殉殺」事件,是成吉思汗死後發生的。此事不只中國人有記述,國外人也留有文字。時遊歷東方、帶有羅馬教皇特殊使命的義大利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在他所見所聞中便記下了殉殺經過。《馬可·波羅遊記》(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梁生智譯)中譯文是這樣——

  還有一項慣例,就是在運送靈柩的途中,護送的人要將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殺死作為殉葬者,並對他們說:「離開現世到陰世去服侍你們駕崩的主人吧。」他們確信,這樣被殺死的人在陰間還會成為大汗的奴僕。他們又把最好的馬匹也殺死供主入在陰間享用。當蒙哥汗的屍體運往阿爾泰山時,護送的兵馬沿途殺死了將近兩千人。

  傳說當年慈禧入葬時,負責大臣從工匠中挑選出81人負責封閉墓道,並告訴石匠們,完事後從另一預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心裡明白這是要將他們殉殺,其中有一個石匠,老婆剛為他生了兒子不久,不想死。他幹活時有意走神,腳下一滑,石頭砸在身上,當場就昏過去了。監工以為石匠真的死了,便令人將屍體扔到荒山坡上的亂屍堆里。就這樣,這名石匠撿回了一條命。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時,找到了這名工匠,從他嘴裡獲得了地宮入口的秘密。顯然,這傳說並不可信,是一種文學描寫。當年給孫殿英提供地宮情報的,是參加過慈禧安葬全過程的晚清遺老,名叫蘇必脫林。

  但滅殺活口並一定就能保證反盜一定成功。《資治通鑒·梁紀》(卷160)記載,「甲申,虛葬齊獻武王於漳水之西;潛鑿成安鼓山石窟佛頂之旁為穴,納其柩而塞之,殺其群匠。及齊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發石取金而逃。」

  齊獻王又是虛冢,又是潛葬,還將大批工匠滅殺,使用了多種反盜墓招式,但參予工匠卻將情況暗暗告訴了自己的兒子,雖然工匠遭誅,依然泄密。反盜墓招十:「咒語」絕殺侵者

  古埃及金字塔致人死亡又現新謎

  上面所說的九種反盜墓設計都是「實招」。有一種「虛招」——咒語,也系一種反盜墓手段。虛招雖然虛,卻不失高明,往往有效,從心理上絕殺盜墓者,令其不盜而退。

  民間有一個傳說,當年乾隆在興建頤和園時便遇到過「咒語」。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區,基址是昆明湖和萬壽山,是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中國皇家行宮御苑。正式開動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動工後,在現在的佛香閣底下,發現了一座明朝妃子墓。乾隆聽說後覺得很好奇,便令人挖開看看。在挖掘過程中掘到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乾隆立即叫停,不再往下挖,避免干擾明妃。但在上面建閣以壓住陰氣,這就有了佛香閣。

  世界上最著名的「咒語」出自古埃及法老(國王)圖坦卡蒙的陵墓(金字塔)——「誰要是干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圖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死去時只有18歲。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及其同伴,進入了圖坦卡蒙的陵墓。吐坦哈蒙的棺室由兩個武士塑像守護,內有4個金色的神龕,一具水晶石棺和3個套棺。陵墓。戴著金面具的吐坦哈蒙,躺在純金製成內槨。除了發現「絕命咒語」外,棺上還有一句話,「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圖坦卡蒙墓內陪葬品數量驚人,價值連城。考古人員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才將這批珍品整理完畢,目前均收藏於埃及國家博物館。圖坦卡蒙的臉上有一道傷疤,通過X射線檢查進一步發現,圖坦卡蒙的腦後部受傷,考古學界認為當時一定發生什麼大事,隱藏著秘密。

  圖坦卡蒙的死因還沒有弄清,「咒語」應驗了。

  霍華德·卡特被小小的蚊子叮咬感染,而神秘死亡。到1935年,當年21名與霍華德·卡特一道參加圖坦卡蒙陵墓考古發掘的相關人員,先後死於非命,「絕命咒語」的傳說不脛而走,轟動全球。此後,在其它一些古埃及陵墓中,也發現了了類似的文字,警告褻瀆這個墓穴的人會被鱷魚或蟒蛇吃掉。

  墓主給盜墓者「留言」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但在中國的古代陵墓中,目前尚沒有這方面的考古發現,多是如乾隆建佛香閣的一類的傳說。

  「咒語」對盜墓者的威脅來自精神層面,可以造成很深很強烈的心理暗示。古人很相信「咒語」的神奇和魔力,中國盜墓史上甚至還有利用咒語盜開墓穴的說法(見本書《秘笈篇:「咒語盜墓術」一說到底是真是假》)。但「咒語」對迷信的盜墓者可能很有效,無神論者,大概不會相信這種的鬼話。

  近來的科學發現證實,古埃及法老的所謂「絕命咒語」並不神秘,考古人員先後死亡之謎已被破解。埃及古文物學會秘書長、考古學家扎西·哈瓦斯博士認為,金字塔中充滿一種可怕的致癌氣體氡氣,這是致考古人員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元兇。但新的謎團又出來,這高深度氡氣是怎麼產生的?是反盜墓設計的「毒招」? 招外招:「裸葬」

  「天下無不發之冢」

  從上面所列招式中可以看出,古人在反盜墓設計中匠心獨到,設計精細。但盜墓的主要動機是盜取陪葬財寶,在物慾的驅動下,墓再堅,招再狠,「天下無不發之冢」。

  如何反擊盜墓者,古人還曾寄希望於一種「識別劑」,抓住可恨的盜墓者。

  唐人李亢在《獨異志》(卷上)轉錄了《敦煌實錄》中王樊墓被盜後發生的奇聞。當盜墓者打開王樊墓後,驚異地發現,王樊正與人在擲骰子賭錢。王樊見到盜墓者進來反應很平靜,還賞賜了一杯酒給盜墓者。這反倒弄得盜墓者緊張起來,心裡十分害怕,慌慌張張把酒喝了。但酒喝下肚後,盜墓者「見有人牽銅馬出冢者。夜有神至城門,自言是王樊使,今有人發冢,以酒墨其唇,但至,可以驗而擒之。」盜墓者飲下的竟然是一種特殊的有墨水功能的酒,嘴唇被染黑了。等盜墓者走到城門前,不費勁就守卒認出來,被綁。這種「以酒墨其唇」主意不錯,但卻是一種願望,或者說想像。

  比較現實的古代有識之士就想到了本文開頭提到的最原始的反盜墓構思——「不樹不封」。「薄葬」,曾一度在魏晉時期施行過,並為不少王公貴族使用。

  三國時風雲人物曹操,帶頭「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司馬懿「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皇甫謐「無種樹木、削除,使生跡無處,自求不知」·····好多古人都是這樣想過。

  但「不樹不封」、「薄葬」,多少還是葬,要隨點東西,何況說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石苞是西晉的開國功臣之一,《晉書·方苞列》(卷33)記載,「苞豫為《終制》曰:『延陵薄葬,孔子以為達禮;華元厚葬,《春秋》以為不臣,古之明義也。自今死亡者,皆斂以時服,不得兼重。又不得飯含,為愚俗所為。又不得設床帳明器也。定窆之後,復土滿坎,一不得起墳種樹。昔王孫裸葬矯時,其子奉命,君子不譏,況於合禮典者耶?』」但石苞死後,陪葬品十分豐厚,「及葬,給節、幢、麾、曲蓋、追鋒車、鼓吹、介士、大車,皆如魏司空陳泰故事」。

  「不樹不封」不如裸葬。

  考古發掘中,曾發現不少保存完好的古冢內空空,僅一具腐屍。如果說裸葬也算反盜墓的話,這應該是最有效果的一招。《三國志·魏書·后妃傳》(卷5)魏國太后一語中的,「自喪亂以來,墳墓無不發掘,皆由厚葬也」,裸葬確是高招。

  結束語:裸葬有效,卻不是最徹底的一招,說得極端點,「裸葬」不如灰飛煙滅。如果大家早都能像現代名人周恩來那般想得開「骨灰撒掉」,盜墓,這個古老「職業」就不會存在,或者說早就就消失了。


推薦閱讀:

「不識貨」的盜墓賊從墓中挖出金縷玉衣,抽走了金縷,玉片卻扔了
揭秘各地盜墓圈黑話,弄死同夥怎麼說?
盜墓賊炸出戰國大墓,專家發現13具少女,墓主人僅剩半個頭顱
歷史上很牛的一個盜墓賊,不僅敢喝墓陪葬的老酒,還常陪乾屍睡覺
盜墓者從易學大師的墳墓偷出來的秘術?

TAG:設計 | 盜墓 | 古人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