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解讀毛澤東詞(3)大好河山,把握今朝

2017-03-15 16:37:45 何新讀解毛澤東詩詞:黃鐘大呂氣吞日月(之三)大好河山,把握今朝?讀毛澤東《沁園春·雪》?

山舞銀蛇,原驅臘象——?激發毛澤東《沁園春·雪》創作靈感的清澗縣高家塬雪景(攝影黃如強)毛澤東《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塬)驅(或作馳)臘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另作:銀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何新譯稿】

北方寒冬景色

千里大地冰封

萬里天空雪飄

遠望長城內外

只見白茫茫一片

黃河上下

消失了往日的激流滔滔

山嶺如銀蛇舞動

高塬似巨象奔騰

竟要與老天爺一比高低!

須待到晴朗日出——

看紅艷陽光皚皚白雪

輝映相照格外迷人而美麗!

江山是如此嬌媚

引動無數英雄競相拜倒!

可惜那秦始皇、漢武帝

缺一點文治的優雅

而唐太宗、宋太祖

也差一些風韻與情懷

不可一世的天之驕子成吉思汗

其實?只會彎弓狩獵射鹰鵰

都過去了,以往這些匆匆過客!

要數論真正的風流英雄——

就來看今天的我們吧!

【何新解讀】

(1)政治家的詠史之作

毛澤東這首《沁園春·詠雪》極為著名,膾炙人口。

此詞實際是一首詠史之作。而若結合寫此詞當時的政治軍事背景,那麼這也是一首出征誓師之作。

《詩經》中已有不少詠史詩篇。自古以來,詠史詩詞即為漢語詩中一個大類。但是歷代詠史之作多為文人詠史,多為悲涼遺憾之詞。最著名的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王荊公的「桂枝香」,薩都剌的「彭城懷古」等等。雖然不乏壯懷激烈,但是結語無非是「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或者"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而已。

而毛澤東的這首詠史之作卻與前人殊為不同。

蓋此詞非文人詠史,而是一位大政治家、大軍事家、歷史的創造者的詠史之作。所以此詞充滿了居高臨下而鳥瞰千古、放眼未來的無比強大的自信。

毛澤東自己說這首《沁園春》意在批判兩千年封建歷史的一個側面。故結末句稱:「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風流人物」一語,典故出自蘇東坡的《念奴嬌》「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但毛澤東卻恰恰反其意而用之。蘇東坡說「浪已經淘盡風流人物」,我卻說「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才剛剛來呢,方興未艾!那麼誰是當今的風流人物呢?——就是我們!

而正是這種自信,震撼了當年毛澤東的主要對手蔣介石。據說數年後,當蔣介石在重慶讀到此詞,竟大受刺激與震撼——儘管那時蔣某人在中國舞台上是政治軍事的唯一威權主宰者,他卻驚呼此詞有帝王氣象,認為毛澤東要做皇帝。

然而天命在斯,蔣又能奈毛何?

(2)東征前夕的誓師之詞

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據前人考證:寫於1936年2月,地點在秦晉高原交界處的黃河之濱。

1935年10月,毛澤東率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建立根據地。但是陝甘紅區偏處一隅,地域狹小,且遭遇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敵軍包圍。從軍事上看,當時紅軍力量弱小,陝北貧瘠也養不了多少兵。年底,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指出陝北貧瘠,連人畜飲水都困難,向外發展是必須的。發展方向無非東、南、西、北、中五個。毛澤東提出向東發展,發起主力東征的戰略行動。

其後紅軍欲進入山西,開闢呂梁山根據地。這是紅軍長徵到陝北後的第一個大的戰略進攻行動。但是這個挺近華北的目標,此次東征並未能實現,而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才實現的。

1936年2月7日,毛澤東率軍從瓦窯堡出發進行東征,來到榆林清澗黃河之濱,準備渡河進入山西西部。途經清澗袁家溝時,遭遇大雪。毛澤東登山勘察進軍路線而觀看雪景,有感而作此詞。

據中共黨史,當時中共黨軍高層,對於?東征行動並非完全沒有異議。而毛澤東的這首詞則充滿昂揚鬥志和歷史自信,不是抒發思古之幽情,而是吐露要從頭創造歷史的一片豪情,實際是一首東征北上的誓師和勵志的壯詞。

[據清澗縣袁家溝村白炳池根據當地鄉民的記憶:「毛澤東當天晚上回到這個窯洞里,壓在兩個書桌上,點起蠟燭,一頁紙就把草稿寫成。」]

(3)對原馳蠟象的各種誤解

80年代我在中國社科院作研究工作,曾得到當時政治局委員、院長鬍喬木的關注,與喬公有交往。喬公多次批改我的文字,並不時有所召喚。1990年冬有一次?喬公召我去家中,談話並賜晚餐。

因喬公善詩詞,我呈上當時所寫的一些唐宋詩詞解讀的札記,其中也有兩首是解譯喬公的詞。喬公翻閱後不甚以為然,說:「我的詞不好。你為什麼不寫寫毛澤東的詩詞?那才是古今詩詞之最壯觀者」。

我說自己功力不夠,有些意境一直沒有讀懂。比如《沁園春》中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而「欲與天公試比高」。山可以與天比高,說得通。但是「原馳蠟象」,原野、平原上的雪堆被比喻為賓士的大象,有點不類,而且小小雪堆怎麼能與天公試比高?未免過於誇張。——當時我年少輕狂,口無遮攔也。

但喬公聞之一笑,說:「你沒有去過陝北吧?陝北人講的原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就是土字邊的那個『塬』」。

我歸後查《說文解字》及《康熙字典》,皆無塬字,乃知古代並無其字。

而查《現代漢語詞典》方見收有此字:「塬,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區因沖刷形成的高地,呈台狀,四邊陡,頂上平。」因知塬與墚、峁,原為陝北方言詞,後引入地貌學,成為黃土高原幾種地貌類型的正式名稱。

也就是說,此塬字乃為現代地理學根據陝北方言的一個新造字也。

所以毛澤東《沁園春》「原馳蠟象」的這個原,其實並非俗解之平原或者原野,而是一垛垛黃土高原,即「塬」或者「大塬」(此也正是「太原」一詞的由來)。

一座座大塬皆聳立於大地,雪後遠觀,似巨象,一座更比一座高,所以「欲與天公試比高」也。這個理解,受益於當年喬公,所謂一字之師,不能不為記錄。

不僅如此,欲與天公試比高,此句在《沁園春》詞中異軍突起,實際別有深意,正是體現毛澤東藐視強敵,藐視天老爺之氣概也!

1945年7月1日至5日,國民政府六位參議員褚輔成、黃炎培、章伯鈞、左舜生、冷御秋、傅斯年訪問延安。據左舜生的回憶錄,毛澤東會見了他們。曾對他們如此說:「蔣先生總以為『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我『不信邪』,偏要出兩個太陽給他看看!」

——這也就是「欲與天公試比高」也!

【附註】關於臘象與蠟像

「原馳蠟象」一句,在毛澤東多個手書原稿中均寫作「原驅臘象」。據郭沫若的解釋,臘象者真臘之象,非俗解之白蠟之象。

實際上,郭沫若所說是對的。白蠟之象乃是沒有生命之物——怎能被驅策或者賓士?真臘,古中南半島之強國也,地在今柬埔寨,唐以來即為中國屬國,經常給朝廷進貢大象即真臘象亦稱臘象。而真臘象或者臘象,是有生命的。

又原文之驅,俗?本作馳。《說文》:「驅,馬馳也。」《廣雅》:「驅,奔也。」驅、馳意義固然相通,但實際也是「驅」字比馳字更有動感。

(4)

關於《沁園春》一詞的流傳經過,據有關資料考輯如下:

1945年9月6日,毛澤東到重慶後,首先前去拜訪在長沙一師認識的老師孫俍工。孫俍工曾在長沙第一師範任教,長於書法。毛澤東在一師附小任教時,曾聽過孫俍工講課。毛澤東後來苦練書法並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早期曾經得益於孫俍工的影響和指點。

這次毛澤東前來登門拜訪,孫俍工欣喜異常。寒暄過後,毛澤東拿出一紙給孫俍工道:「這是拙詞一首,自己塗鴉,送與先生。先生看看這字寫得有無長進。在一師時,先生教給我的書法要領,二十年來一直不敢忘記呢。」

孫俍工徐徐展開紙卷,是一幅橫軸,就是毛澤東親筆手書的《沁園春·雪》一詞。孫俍工讚歎:「好!好!仿古而不泥於古!盡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由行而草,卓然自創一體,真不簡單!你筆底獲得自由了!」?

毛澤東在重慶期間,第二個讀到《沁園春·雪》的是他的一位老朋友、詩人柳亞子。

據《毛澤東年譜》記:9月6日下午,毛澤東同周恩來、王若飛「到沙坪壩南開中學訪柳亞子、張伯苓。以《沁園春·雪》詞書贈柳亞子」。

但據毛澤東1945年10月7日寫給柳亞子的信:「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詩格略近,錄呈審正。」則贈柳亞子此詞乃是10月7日的事情。

是日國民黨的著名人物、元老於右任設宴招待毛澤東。于右任和毛澤東都擅長詩詞及書法。于右任已經讀過這首《沁園春·雪》。于右任極贊這首詞,他說:「結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氣吞千古。」

[按:實際上毛澤東在重慶給柳亞子題寫的《沁園春·雪》書法有兩幅。第一幅題寫在「第十八集團軍重慶辦事處」信箋上,可能是9月6日初見所贈。但是毛澤東這幅字沒有題下款,於是過幾日後柳亞子又請毛澤東再次題寫一幅。這應就是10月7日毛澤東所說的另一幅書法了。]

柳亞子對《沁園春》評論說:「此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手,雖蘇、辛猶未能抗肩,況餘子乎?」

1945年10月14日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公開發表於重慶《新民報晚刊》,引起文化界政治界的轟動。

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讀此詞後評論說:「氣勢磅礴、氣吞山河,可稱蓋世之精品。」

但蔣介石則說:「我看毛澤東野心勃勃,想當帝王稱王稱霸,想復古,想倒退。你(陳布雷)要趕快組織一批人,寫文章批判他。」

有此號召,蔣派筆杆子不自量力紛紛出動。於是一時間重慶那些沒有自知之明的騷人墨客都東施效顰,填詞唱和。據大致統計,從1945年11月到1946年2月,重慶報刊發表《沁園春》和詞30餘首,但是無一首不是詞語俚俗,意態卑賤,不堪入目。所以沒有一首能夠傳世的。

柳亞子,字亞盧,善寫舊體詩詞。因慕辛棄疾為人,自號棄疾。早年投身革命,在廣州與毛澤東有舊,多有詩詞唱和。

柳亞子在重慶贈毛澤東詩曰:  

弓劍橋陵寂不嘩,萬年枝上挺奇花。  

雲天倘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品茶。  

杜斷房謀勞午夜,江毫丘錦各名家。  

商山諸老欣能健,白頭相期奠夏華。  

詩中粵海品茶,指的是1926年在羊城粵海樓中,柳氏曾與毛澤東密謀刺殺蔣介石之事,後為惲代英所阻。

毛澤東此次來渝即以《沁園春》一詞為回贈。柳氏得詞後,亦寫了《沁園春》詞一首為和:  ?

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雲飄。

嘆青梅酒滯,余懷惘惘;

黃河流濁,舉世滔滔。

鄰笛山陽,伯仁由我,拔劍難平塊壘高。

傷心甚,哭無雙國士,絕代妖嬈。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

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

稼軒居士,祗解牢騷。

更笑胡兒,納蘭容若,

艷想情著意雕

君與我,

要上天下地,

把握今朝。

【柳詞何新譯文】

二十年後再次相逢,讀你這首詞

與我心意相共飛上雲天。

可嘆當年青梅酒醉人,

留下許多惆帳

黃河泥沙水濁,

但是四處橫流。

鄰人的笛聲讓我懷念老朋友

伯陽死去我對不起那些犧牲者?

現在拔劍也難平心中之憤

令人痛心,那些舉世無雙的國士!都是不世出的美麗嬌艷者!

而你才華蓋世

讓古往今來一切詞人只能在你面前拜倒

蘇軾?與你相比,輸了氣概

辛稼軒作詞,只會發牢騷

可笑那滿人納蘭性德

寫的東西柔情蜜意雕蟲小技

如今只有你和我——

能上天下地

讓我們把握時機!

[案:柳詞中山陽笛,用晉代向秀悼嵇康典故。伯陽即晉人周伯陽,用東晉王導誤殺周伯陽的典故。]

在與毛澤東《沁園春》?唱和的眾多和詞中,柳亞子等這首是唯一的一首可觀的力作。

但是柳亞子畢竟不過只是一介文人,詞意中卻慨然而有當世之志,竟要與毛澤東並駕齊驅「上天下地,把握今朝——這就未免不知深淺,不自量也!

欲與天公試比高

【附註2?】柳亞子簡介

毛澤東與柳亞子

柳亞子(1887—1958),蘇州人。早年從事反清革命,創辦民族主義文學社團南社。20年代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毛澤東在廣州任國民黨宣傳部代部長及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時,與柳亞子有交往為密友。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柳亞子因為反蔣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柳亞子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推薦閱讀:

何新/屈原年譜長編
何新著作:《老子》是中國第一部純哲學著作
如何看待「埃及金字塔是西方人造的假產物」這一觀點?
何新論易經
如何證明何新不存在?

TAG:解讀 | 何新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