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子《道德經》的思考
老子的《道德經》集中了道家最原始的思想智慧,他從本體論開始,以「道」為核心構建起整套完整的哲學體系,用自己獨特的觀察和思考,向我們解釋這個無窮奧妙的世界,也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的這一種奇妙方式。一起走近老子,打開智慧之窗,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和人生,看看,想想,為這世界和我們自己,解惑,尋向。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感悟:老子通過對這個世界細緻觀察和思考,認為這個世界是源於道,這裡所說的「道」只是一個代名詞,起標誌性作用,不能用平常的含義作為理解嚮導,就像我們說的「愛」一樣,這個字本身不是什麼,我們要的是通過這個字去體會它指代的東西。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既然不可言,那當中的意義就只有按老子的解釋去領會,這也就應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除了「道」字,老子再也找不到可以準確表意的字了。我們可以說老子賦予「道」他自己獨特的含義,就像你創造一個字,然後賦予它獨特的含義一樣。在本體論的範疇內,沒有「道」是促使萬物運動規律之解釋。
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永恆存在的道,也就不是世界本源之道。「無,名萬物之始」,老子用無,表示萬物的構成都可以追溯到人的感官無法感知的道,無是道的一種描述,是指看不見,摸不著,沒有特點;「有,名萬物之母」,道,是萬物的源,它可以不斷地生息繁衍,構成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所以,我們可以用永恆存在的無和永恆存在的有來考究這個奧妙的世界。這類似於叔本華所說的意欲,它是宇宙一切的本源,世間萬物都是意欲的客體化,客體化具有層次性,人是意欲客體化的最高層次。老子和叔本華都堅信,在物質的背後,存在著支配世界的形而上的神秘力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感悟: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的對應關係,雙方從來都是共生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而且,這些都是與人類的感知有關,事實上,當猿人還沒有進化到成熟期的人類時,沒有美醜、善惡、有無、難易等等這些人類特有的感知,處於自然淳樸的狀態。沒有這些複雜的感知,反而不會有複雜的情緒和社會問題。因為有美,一定有不美,美自然使人感到美好和嚮往,但是不美又同時使人感到厭惡和痛苦;善使人感到溫暖與安心,但同時惡又使人感到可惡和可怕;擁有當然使人感到滿足,但是沒有的時候又會使人感到不滿與怨恨……如此種種,使這個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變得不再淳樸,人的內心也不再安寧。康德則不一樣,他剛好是肯定了人的這種可以對善惡、美醜、高低、難易、進退進行選擇的超越因果鏈的自由意志,這是人類從動物世界裡解放出來的前提,是我們成其為人的標誌,正是通過提出自由意志,康德確立了人的主體地位。我們無法否認,這是人類演進的必然,而我們也不可能回到那個「天下皆不知美之為美」的狀態,但是畢竟我們人類還有發達的大腦,還能對能感知的世界進行反思,透過看似複雜的表象世界看清本質,從而決定自己的對待方式。沒有經過思考而恣意妄為正是這個世界大部分人的弊病。老子認為,統治者越是強調這種仁義、善惡、美醜,就越是難以達到想要的天下太平和諧的目的。還不如採取無為而治,不作過多的干預,順其自然發展,無為而無不為,不言而盡言之,這就是「道」的方式。「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滅了中高層次的慾望,所到之處,儘是樂土。只有無為,才可以防止慾望的泛濫,消除對立和紛爭,這樣,萬物齊一,人類反璞歸真,天下太平安寧。在這些方面,道教與佛教不謀而合,殊途同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做到滅絕所有欲求,但是從古到今,所有探索幸福的哲人和所有獲得持久幸福的人都告訴我們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只有活得簡單才能獲得自由;唯有放下,才能走得更遠。
第三章 不尚賢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感悟:老子說不尚賢,是承接上章所說的自從人類有了美醜、善惡、有無、難易等等這些對立矛盾的感知後,才出現一系列複雜的社會問題,若是使人類不再有這些感知,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人類自然就能夠回到曾經的淳樸年代,整個社會也就重歸寧靜了。在政治上不尚賢,民眾就不會因此而爭名;在物質上不把貴重財務視為貴重的東西,這樣民眾就不會做偷雞摸狗的盜竊之事;不顯示可引起貪慾的事物,可使民心不惑亂。老子清楚地知道,引起這一切紛爭與不安,都是因為人的意欲,所以,就試圖採取滅欲的方法來平息這些紛紛擾擾,而要做到滅欲,就必須不給慾望提供機會,在政治上就表現為不以高官厚祿招攬賢才,在物質上就表現為不把貴重財務視為寶貴的東西,總之就是不把能引起慾望的事物展現出來,這樣人們無欲無求,這個世界就沒有紛爭了。
老子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他知道引起這個社會的無休止的紛爭歸根到底是人類的慾望,更多的是進化後比動物更高級的奢求,只要這些慾望一天還存在,人類就還有矛盾,有矛盾紛爭就少不了,所以要尋求一種方法不引起人類這些高級的慾望,由此就有了一系列各方面的主張。當然,這隻能是理想,因為這超越了現實世界的發展基礎——慾望,一旦沒有慾望,整個國家機器必然消失,更不可能存在什麼政治、財物之說。無欲無求,不得不引起我們這樣的思考,從政者為什麼要從政?賢能者靠什麼作為參政的動力支撐?當活在這個社會的人為完成最基本的生存而努力時,靠什麼去規範秩序?畢竟不能像動物一樣餓了見到能吃的就張口撕咬。一旦在老子所在的宋國實行這樣的政策,縱然能保持很暫時的寧靜,也很快被野心膨脹的鄰國侵略蠶食。所以,這是以全世界無欲無求為前提的,這樣的寧靜一定會被打破,可以說,這樣做,一定會有犧牲,而當時,包括現今,沒有哪個國家會「身先士卒」。
如果老子反對的是以求賢為名擴張一己私慾的侯王,還有那些竊取賢智之名,行欺詐巧偽之術以攫取功名利祿的所謂賢者或智者,那麼老子是看到了這種人才選拔機制存在的弊端,也是看清這些現象的本質,而沒有想到一旦沒有這種機制,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機器的瓦解,一旦發生什麼災難,人員與政策機制不能運轉,那麼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或許這是老子說的隨生隨滅、自然淳樸,不做過多的干擾,這才是符合道的規律。對於老子的理想,我只能說,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是殘酷的,除非這世界的人都是具有老子思想的人。但這又是很多認清這世界本質的人的相似理想。
人類的發展進化到一定程度,產生美醜、善惡、難易、高低等的感知是必然的,這時候再試圖通過一些手段來消除人類的這些感知未免是逆著大自然發展進程而行。既然是這樣,我們可以試想通過智化來使民眾對這世界有重新的認識,可以使他們消除額外的慾望,這樣,世界就能夠安寧點。但是,在生產力水平還比較底下的時期,這樣的構想也是不現實的。但那畢竟,老子是看清識透了這個紛爭的世界,他向我們預示,未來社會要真正安寧,人類必須是處於無欲或少欲的狀態。而站在時代的基點上,我們是不是可以用老子的思想得出態度:順其自然吧?
第四章 道沖
道 沖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淵 兮 , 似 萬 物 之 宗﹔ 湛 兮 , 似 或 存 。吾 不 知 誰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感悟:這是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本體論方面的闡釋。老子解釋說道體呈虛狀,但是它的功用卻無窮無盡,這個可以從道的「無」,看不見、摸不著,沒有特點,和「有」繁衍萬物,生生不息表現出來。道是如此浩渺深邃,作為萬物的本源,它是這樣的澄清,無形,不可感,沒有特點,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因為事物的特點是以人的判斷為前提的,而道,作為世界萬物的本源,就跟炸出宇宙的奇點一樣。我們稱之為特點,即「有」的東西,不能用來描述它。在這一點上,老子的道跟西方的「奇點」在解釋世界本源上殊途同歸了。老子說:「我不知道是為誰所生,似乎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老子在否定有神論的同時,也表明自己追溯到「道」這一層,也已經無法往前邁步了,也就是說,「道」是一切的基點了。事實上,一切哲學本體論都是這樣。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感悟:天地不講仁義,視萬物為祭祀用的芻狗。說得是,大自然從來都不會有愛恨情仇,它自然純粹而不會愛憎分明。透過食物鏈和縱觀人類的發展史你就不會有任何異議了。人判斷事物總烙上主觀的印,看到食物鏈的吃與被吃的關係未免會覺得殘酷,事實上,人曾經也是食物鏈中被吃的一環,難道大自然是可憐人類才把其置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嗎?不是的,要是這樣,那人類社會為什麼還會多災多難呢?世上為什麼還會有貧富、美醜、幸與不幸之分呢?自然不是人,沒有意識,也只有這樣它才叫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道皆如此,沒有什麼仁義之情,人和其他萬物都處於自然發展的規律當中,沒有一個人是「造物主」的寵兒。因此,不要對我說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因為這個世界一開始是無所謂公平的,公平只不過是人的意識出現之後基於利益的對比感知。就像對錯只能在人類社會範圍內才有存在的理由一樣。你看食物鏈吃與被吃關係中,會有公平可言嗎?當然,「造物主」無所謂公平,但是人類社會要正常運轉,必須講求社會公平,那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範圍內的公平。而西方宗教的有神論又不同,上帝作為造物主和世界的主宰,實際上就是人的神化,帶有強烈的人的主觀色彩,這對比宇宙的無窮浩瀚,未免過於狹隘,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順其自然,沒有任何主觀的偏袒干擾,那是因為聖人知道,天地萬物的起源,不是因為具有主觀意識的主宰體,而是純粹的本體,譬如老子說的道,他們已經跳出了人的重圍,從本體的角度來審視世界,雖為人,已達聖。
天地不正像風箱?它空虛但卻無窮無盡,它動起來萬物生生不息。天地無所謂仁義,卻無窮無盡,生生不息,人作為天地間渺小的一員,何嘗不是這樣?老子認為再用過多繁冗的政策干擾民眾的自然發展,那麼必定適得其反,有仁義必然有不仁不義,有美必然有丑,還不如無仁無義,無美無丑,守虛靜,一切自然淳樸,平息如常。對於老子的思想,我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行,同時又知道,一時半晌,要這樣不行,還不如回到初衷:順其自然為好。
通過對老子《道德經》前五章的品讀思考,我在了解老子基本的哲學思想的同時,也初步獲知老子在政治和社會層面的主張,我們不要求在現今把老子奉為聖主,但能從中獲取關於世界和人生的小智慧也算是個悟小道的人,至少我們也應該知道在紛繁的世界當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現實的表象所迷惑,不讓自己沉淪在聲色物利當中無法自拔,相反,要讓自己擁有像水一般柔善的心靈,磨礪像磐石一般堅定的意志,做個懂得安靜思考的人,能夠浸潤於風雨晨曦中,聽到大地的呼吸,感受到自然的脈搏,有悲憫的情懷,有面對苦難的勇氣,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泰然自若,從容淡定,珍愛生命,珍惜溫情,播散和諧,不枉人生這一遭。
續讀:
越來越多的資料進一步印證了《道德經》的國際化問題。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道德經》的外文譯本已有近500種,涉及三十餘種語言。在日本,聖德太子(公元574-622年)所撰《三經義疏》已明確徵引《道德經》,由此可知,《道德經》傳入日本不晚於隋朝(公元581-618年)。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應東天竺童子王之請,玄奘法師於次年譯《道德經》為梵文。《道德經》是16世紀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後開始傳向西方世界的。
目前所知較早的傳本是比利時傳教士衛方濟(公元1651-1729年)的拉丁文譯本,1842年儒蓮在巴黎出版了法文譯本,1870年維克多·斯特勞斯的德文譯本問世,1884年倫敦出版的巴爾福《道書》則是較早的英文譯本,1898年美國芝加哥出版的保羅·卡魯斯的譯本可以說是一個質量較好的英譯本……
事實上,不少近代西方的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大科學家,如伏爾泰、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叔本華、羅素、海德格爾、托爾斯泰、愛因斯坦、李約瑟等,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並對老子思想或道家道教文化有很高的評價。德國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說:「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性——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俄羅斯大文豪托爾斯泰說:「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 英國著名的科學史家李約瑟說:「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經爛掉了的大樹。這些樹根今天仍然生機勃勃。」……前些年,美國《時代》周刊推選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十位作家,老子名列第一,這也從一個側面彰顯了老子思想的普世意義。可惜的是,這些事實國人多有不知,或是知之甚少。
推薦閱讀:
※太極囊括《老子》
※世界上最大的珍珠 老子之珠造型像孔子
※老子《道德經》原文及譯文19-27章
※老子談人性層次
※從老子到闖王: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下落不明的人-頭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