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橋》普通郵資明信片
《中山橋》普通郵資明信片
國家郵政局定於2002年12月20日發行《中山橋》普通郵資明信片1枚。詳情如下: (1-1) 中山橋 60分 明信片郵票規格:35×25毫米 明信片規格:148×100毫米 版別:膠印 設計者:李德福 責任編輯:范艷峰 印刷廠:陝西省印刷廠 |
發行資料:中山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人,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鐵橋的前身始於明洪武5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里處建的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移浮橋至西10里處,稱「鎮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遺存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三根。清光緒33年(1907年),清政府動用國庫白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建起了長達233.33米,寬7米的黃河第一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
中山橋 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是黃河上第一座鐵橋,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橋。該橋於1907年建成,全長233.33米,寬7.5米,共6墩5孔。初名為「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更名為「中山橋」。1954年進行整修加固,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鋼架拱梁,使鐵橋更加堅固耐用,氣勢雄渾。2002年12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山橋》普通郵資明信片一枚,其郵資圖為蘭州中山橋。
中山橋即將迎來百年誕辰[圖]
「百歲高齡」的中山橋依舊為蘭州人默默服務著。
民國十八年(1929年)已更名為「中山橋」的黃河鐵橋牌匾。
新華網甘肅頻道4月8日消息 據史料記載,中山橋於1909年8月建成並正式通車,到今年經歷了整整100年的風風雨雨,「天下黃河第一橋」即將迎來自己的「百歲誕辰」。連日來接受記者採訪時,我市專家們齊稱:這是蘭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變的珍貴見證,今年迎來「百歲誕辰」可喜可賀。人物
彭英甲字炳東,號鐵函,河北承德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任蘭州道道尹,兼甘肅農工商礦總局總辦,宣統二年(1910)12月,改蘭州道為勸業道,仍以彭英甲總攬原農工商礦總局事權。在任期間,舉辦「洋務」,振興實業。光緒三十二年(1906),彭與德國泰米洋行簽訂修建黃河鐵橋合同,他親自監督施工,於1909年竣工,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命名為「鎮遠橋」。
說法「百歲誕辰」說法不一
2006年6月10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文化遺產日」公布,中山橋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可是,具體哪一天才能算是中山橋的誕生之日?市文化出版局副局長王國禮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人們都知道,每一個人的生日都是按出生的那一天算。所以,歷史上中山橋的開工就像是母親腹中新生命孕育的開始,而竣工通車則才能代表著完整誕生,所以竣工的這一天作為中山橋的生日更加貼切。」金鈺銘告訴記者:「省檔案館檔案文獻彙編《天下黃河第一橋》中記載,中山橋於光緒三十四年四月初十(1908年5月9日)開工建設,宣統元年七月十五(1909年8月30日)經過驗收後竣工通車,期間經歷了1年零兩個月的緊張施工。所以說,竣工的這一天才能代表中山橋的建設真正成功,如果要算中山橋的百歲生日,那2009年的8月30日最為合適。」李鐵雁也表示,中山橋的建設由於交通等各方面的原因經歷了很長的籌備時間,1907年5月12日才開始辦理鋼材通關手續,經當時洋務總局上報陝甘總督一致通過於1908年5月9日正式開工。1909年9月1日,陝甘總督毛慶蕃上報軍機處稱:「鐵橋現已竣工,於本月初四日車馬開行。」文中的本月初四日就是1909年8月19日。
李鐵雁說:「為中山橋慶祝"生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一定要尊重歷史、依據史料記載慎重選擇具體的時間。
鐵橋「目睹」蘭州近代工業新生
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亘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蘭州市博物館李鐵雁告訴記者,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直到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才在現在中山橋的位置上興建了著名的鎮遠浮橋。現在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鐵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但是鎮遠浮橋並非堅固安全,遇到大洪水和冰棱,常常會發生橋毀人亡的慘劇。進入20世紀,走向末路的清廷開始實行新政,鼓勵洋務。光緒三十一年(1905)蘭州設立了甘肅洋務總局,由蘭州道彭英甲兼洋務總局總辦。正是洋務的興起,為建設黃河鐵橋提供了歷史契機,「外人奇技巧思」正可以「宜民利用」,於是藉助著外國的先進技術與設備實施了建橋計劃。天時、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蘭州在20世紀初葉、在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橋樑史上完成了一件驚世偉業。
李鐵雁告訴記者:「中山橋歷史價值的珍貴不是孤立的,不能從簡單的一座橋樑考慮,除了其在橋樑建築史上的輝煌以外,更珍貴的是中山橋是在金城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變的大背景下誕生的代表性建築,是當時蘭州官員們在面臨政治改革時期新思想的代表。在中山橋的建設同期,蘭州經歷了歷史上重大的經濟架構轉變,在洋務運動的興起中,甘肅製造局、甘肅制呢局等新生工業的創建,打破了蘭州封建經濟的沉寂局面,使其成為西北近代工業的搖籃、發源地。其中,甘肅制呢局的出現比當時中國經濟發展代表城市上海的織布局創建早了整整10年,同期,蘭州還造出了世界上先進的火炮,這一切完全改變了蘭州2000年的農業經濟為主的歷史。此外,在這段時期中,蘭州市的歷史上還首次出現了專職的勸學堂,通過出國培訓、請人教練等多種方式培養了大批的專業技術工人,這些工人的誕生成為了蘭州歷史上真正意義的工人階級。到今天再一次的回味中,這段歷史變遷絕對是蘭州人的自豪,而在"親眼』見證了這段歷史後能完整保留下來的唯有中山橋。」
鐵橋建成疏通黃河天險並造就中國近代史奇蹟
據史料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至宣統元年(1908年—1909年),清廷正式批准投資30.6萬餘兩白銀建設黃河鐵橋,由陝甘總督升允組織,蘭州道彭英甲具體負責,美國橋樑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駐天津經理喀佑斯承包修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
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金鈺銘告訴記者,中山橋所用構件鋼材、水泥及其他各種器材、機具設備等均購自歐美,整個材料機具設備分36批,自光緒三十三年農曆八月(1907年9月8日—10月6日)起運,次年農曆五月(1908年5月30日—6月28日)止,歷時10個月,途經數省,將總計2000餘噸鋼材零部件、設備、機具等運至蘭州,這段歷程創造了中國近代運輸史上的一個奇蹟。
李鐵雁告訴記者:「中山橋建成以前,絲綢之路經過中原的交通分為南線、北線和中線,而其中以南、北線為重,中線由於黃河多為峽谷而極少走通,物流多不經過蘭州,使蘭州在身處偏僻的西北地區中更加閉塞。中山橋建成後,永久性的開放了進入中原的大門,使絲綢之路中線的交通逐漸代替了南線、北線而成為了內外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進一步為蘭州這座西北重鎮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山橋的建成不僅結束了黃河上游千百年來沒有永久性橋樑通行的歷史、疏通了黃河天險的難關,更是整個西北地區道路交通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建成後的黃河第一座鐵橋長達233.33米,寬7米,有6墩5孔,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梁。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29年改為「中山橋」,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鋼架拱梁,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今日鐵橋已成蘭州近代歷史的記憶底片
中山橋始建至今,曾進行過幾次較大的維修,1954年,在原平行弦桿上加拱式鋼樑,提高荷載至汽—10級;1990年,加寬原1.2米寬人行道至2.1米;2004年10月,蘭州市政府決定將蘭州黃河鐵橋改為步行橋,從此,結束了它近百年的通車歷史。1992年,在首屆絲綢之路藝術節期間,蘭州市政府在橋頭豎碑,第一次將鐵橋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象徵」。現今,置身橋上,夕陽斜照,河面波光粼粼,放眼可遠眺白塔山上白塔入雲,收目可近觀母親河穿橋而逝,是為蘭州勝景之一。
蘭州市史志專家鄧明告訴記者:「目前,中山橋已成我市的標誌性建築,是黃河上歷史最悠久的橋樑,在我國近代橋樑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史價值,在近百年的時間裡,見證了金城歷史的風雨滄桑,經歷過創傷也感受過關愛,是深處內陸的蘭州人最早認識西方的歷史見證。現在,保固期為80年的中山橋早已完成了其作為交通工具的歷史使命,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鐵橋保固期滿後德國有關方面曾致函市政府,在詢問鐵橋狀況的同時,申明合同到期。如今,若能為中山橋"百歲生日』舉行慶典一定是一件好事,既能增加全社會對國家級保護文物的保護意識,又能讓我們的天下黃河第一橋在百歲高齡時仍能"容光煥發』,同時,對提升蘭州對外形象更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鄧明感慨地說:「無論何時,作為黃河上游"第一橋』的黃河鐵橋將作為蘭州近百年的歷史背景和記憶底片,永遠烙在蘭州人的心目中。」
鐵橋百年之維修:1954年全面維修中山橋
平頂拱起 舊顏新貌
1954年國家撥款60萬元全面維修中山橋
1953年鐵橋尚未維修 □首席記者 馬軍翻拍
1954年,國家撥款60萬元,全面維修加固中山橋,並在原平行弦桿上端加固拱式鋼樑,將荷載提高至汽——十級。這次維修加固工程從1954年4月1日正式開工,原計劃6月30日完成,實際於6月12日全部完工。工程竣工當天,舉行通車典禮。時任省人民政府主席鄧寶珊、省交通局副局長陸為公、蘭州市政府副市長李景亭分別講話祝賀,並給參加加固工程的蘭州鐵工廠、省建築工程局、蘭州通用機器廠等9個單位頒發紀念錦旗,給34位先進工作者頒發獎品。弦桿上加固拱式鋼樑
「1950年以前的歷次維修或搶修,受經濟、技術及戰時時間限制,大多只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式的修補,維持一段時間的通車後,再修再補,沒有從根本上將通行馬車的荷載提高到通行汽車的荷載等級,勉強通行汽車,加快了對橋樑的損壞。即使是1949年8月的搶修,也因為戰時需要,只達到維持超碼通車的水平,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維修加固是在1954年。」蘭州市申報歷史文化名城辦公室專家、《蘭州市志·市政建設志》主編、被稱為中山橋活檔案的關振興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1950年,中山橋北端兩橋墩出現裂縫,由西北交通部蘭新線國道管理處蘭州養護段用18厘米厚鋼筋混凝土圍箍加固,用30噸千斤頂將橋頂起,取出滾軸除銹,以免橋墩再被拉裂。從這一年起,鐵橋嚴格控制行車速度和載重量。同時將加固方案上報交通部。
1951年冬天,蘇聯專家別路包諾夫在視察了鐵橋後,提出四種加固意見:一是每孔中間加一個橋墩;二是在橋樑桿件上包一層混凝土;三是每孔加吊梁;四是在原橋上加拱架。經反覆研究,最後決定採用第四種方案。但由於中山橋未留下施工圖紙,原橋尺寸無從查明。為了解原橋各部的尺寸及橋樑受損情況,有關專家從1952年7月16日起,用26天的時間弄清了原橋各部尺寸和受損情況,查明下部橋墩承重力沒有問題,由西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公路局設計公司戴競、王立勛負責,對橋進行了詳細的度量和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橋墩承載力沒有問題,只需把有裂紋的橋墩周圍包一層鋼筋混凝土即可。橋架受傷部位及炮彈傷痕以南端兩孔最為嚴重,重車行至橋上某一孔中間時,則另一孔橋架上下左右擺動,經測量橋面下沉最大者8厘米,最小者6厘米,說明載重超過橋的負荷能力。
依據這一結果,西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公路局決定對中山橋進行加固維修,工程設計由公路局設計公司負責。設計荷載汽——十級,預算61.855萬元。1954年4月30日,交通部核准加固工程費60萬元。蘭州選調技工116人,僱用普工141人,加固工程於1954年4月1日開工。加固期間,在鐵橋下游用牛皮筏子搭設了一座248米的浮橋供行人過河。當然,這是一座臨時浮橋。
起重工好似耍雜技
時光荏苒,距離1954年的大修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當年修橋的壯士還能找得到嗎?他們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呢?
還算幸運!經過多方走訪,記者終於在蘭州二通廠家屬院,找到了當年的修橋者之一——已近80高齡的鄒洪度老人。老人有些耳背,但身體還硬朗。在他的講述中,我們又彷彿回到了那熱火朝天的歷史中。
「那個時候,蘭州沒有鉚工和起重工。1951年,為了修建黃河北605廠(當時的605廠算是個軍工廠,主要生產皮大衣、皮革等軍需產品)的廠房,蘭州永茂建築公司到山東招工人。我們一起從山東來了43個人,有起重工、鉚工、鉗工、內燃機工等,修完605廠後,我們都在當時的蘭州鐵工廠落了戶,留在了蘭州。」老人告訴記者,他是山東濰坊人,出生於1930年。
1954年重修中山橋時,省交通廳把幾個單位的人召集到一起開了個座談會,安排了各自承擔的工作。鐵工廠負責拱形鋼樑的加工和安裝工程。那一年,鄒洪度24歲,正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我們都穿著黃帆布的工作衣,戴著柳條編的安全帽。蘭州人站得遠遠地看不清,還把我們當成了外國人,都說請的外國人修橋著呢。」說起這些,老人笑了,笑得像小孩兒一樣開心,也有掩飾不住的自豪。「因為當時蘭州的工業還很落後,我們這一批從山東來的修過橋的工人就成了起重鉚焊的主力。」
當時沒有吊車,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那些鋼樑是怎麼安放到中山橋上去的。老人的講述,給我們揭開了謎底。「裝鐵拱梁子的時候,我們先在廠里把鋼樑鉚好,再抬到施工現場。1噸多的鋼樑4個人往汽車上抬,每人肩膀頭上300公斤。要是一個人在橋樑上走,往下一看就頭暈,大家一起抬著拱梁走,步子邁得確實整齊得很,像打夯一樣喊著口號:嗨—嗨呀,嗨—嗨呀……走得跟平路上一樣。」講完這些,老人笑著說,看雜技演員表演,還不如看起重工在橋頂上抬鋼樑呢。
1954年鐵橋維修加固後魯正葳供圖
上個世紀50年代也還沒有電焊,全部採用熱焊工藝。一個人站在橋面上,用火爐子把鉚釘燒紅,用鉗子把釘子拿出來,往上扔,站在上面的人用一個鐵漏斗一摟,「哐」的一聲,鉚釘掉進去,再趕緊用鉗子夾出來,用風把(空氣壓縮機)往孔里一頂,「嗒嗒嗒嗒」,利用衝擊力,就把燒紅的鉚釘打成圓頭的,鉚牢固了,永遠結合在一起了。
「鐵橋的每一孔拱梁需要100多噸鐵件,5孔拱梁用了500多噸,全靠我們往上抬。」老人說這話的時候,把老伴都逗笑了,說不知道哪來的那麼大力氣,過去廠里1000來號人,扳手腕誰也扳不過鄒師傅。當時老伴才從山東來蘭州不久,對蘭州還不熟悉,也沒去過工地看看,不知道丈夫怎麼那麼忙,一天到晚不著家。
舊橋變為堅固新橋
據《蘭州市志·市政建設志》記載,中山橋加固工程在省交通廳領導下,組成黃河鐵橋加固施工所,分編鉚焊、起重、安裝、油漆、木料配製防腐等專業隊,分工協作。由工程委員會具體負責,所有幹部由西北行政委員會交通局配備。各種技術工人116人,由蘭州鐵工廠、鐵路一工程局、西北軍用汽車修理廠等9個單位選派;普工141人,由市勞動部門批准就地僱用。
各專業人員流水作業,改進操作方法,工人勞動熱情高漲,加班加點,工程於6月12日完工,比原定工期提前了18天。
在中山橋加固工程勝利完工的當天,市政府發布《通告》:查蘭州黃河鐵橋加固工程現已全部完成,茲決定於六月十二日正午一時起正式通車。除拖拉機,重型壓路機及特種載重汽車外,其他車輛均可雙線行駛,不受載重、距離限制。惟行駛速度須遵照城市交通管理規則執行。
7月27、28日,西北軍政委員會交通局組成驗收委員會實地驗收。經重點檢驗和普遍查看,加固後的中山橋不但增加了拱式鋼樑,還更換了橋面木板,鋪設瀝青橋面,修葺一新。可以雙車對開,載重由8噸增加至10噸,震幅由6厘米—8厘米減少到4厘米—5厘米,達到了設計要求。
經過這次加固維修,中山橋橋體面貌一新,不但提高了荷載,也更加美觀和現代。中山橋由一座顫顫巍巍的舊橋變為堅固的新橋,保證了西北交通運輸車輛及行人的暢行與安全,在大西北的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 晚報記者劉蔚霞
中山橋百年「賀歲」明信片發行[圖]
蘭州日報5月25日報道 作為蘭州市地標建築、橫亘於黃河之上的黃河鐵橋即將迎來百年誕辰。為紀念這一百年盛事的到來,蘭州市郵政局特別製作發行了《蘭州黃河鐵橋建橋100周年》明信片一套四枚。
該套明信片由蘇朗先生繪畫、高羔先生撰文,編號為09—620100—11。圖案分別為《鎮遠浮橋》、《三十年代鐵橋》、《蘭州黃河鐵橋》、《將軍柱》。郵票被譽為「國家名片」,而明信片則被稱為「城市名片」。由於該套明信片發行量較少,僅發行3000套,所以極具收藏價值。
《鐵橋百年賦》將刻碑挺立橋頭[圖]
本報訊 (記者 劉健 實習生 張瑩) 為紀念中山鐵橋建成100周年,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為鐵橋立碑以示紀念。8月13日,記者從蘭州市委外宣辦獲悉,由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馬建勛創作的《鐵橋百年賦》在全國徵文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將作為碑文刻在紀念碑上。
據蘭州市外宣辦主任陸春鳴介紹,百年賦徵文活動持續10天,共收到16個省市的86篇作品。之後,由原甘肅日報社高級記者、現甘肅經濟日報社高級顧問吳辰旭,蘭州大學文學院前院長張文軒等9位評審員組成的評審組對徵文進行了評選,評選方式為不計名、按編號評選,以保證評選的公平性,最終,馬建勛作品獲一等獎。張景平、胡健的作品獲二等獎,岳逢春、韓邦亭、陳樂道分別獲三等獎。
據介紹,由於碑文對字數有所限制,徵得作者同意後,蘭州賦專家吳辰旭對馬建勛作品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鐵橋百年賦》共有287字(含標點346字),將刻在一座重達50多噸,約3.7米高、1米寬、4.8米長的青海黃河石上。紀念碑將立於中山橋南將軍柱廣場,碑文由書法名家題寫。
據悉,8月26日,蘭州市將在中山鐵橋舉行隆重的百年慶典,屆時,紀念碑將會與市民見面。
相關鏈接
鐵橋百年賦
白塔聳峙,黃河東逝;古關靜穆,樓映半空。一橋彩虹臨波,百年流雲飛渡。今逢盛世,毋忘塵憶,唯吾蘭州,矢志創新,茲鐫銘為念。
昔隴府金城重鎮,綰絲路而通三秦,唯一河而成南北之塹。年及洪武,浮橋顫渡,然夏汛漫卷,冬凌凝寒。迨至清末之歲,始行建橋議案。遂集中西合璧以成,傾全省之力赴艱。柱砥中流,鐵梁橫空;終成勛業,蔚然景觀。三邊利濟,商旅榮繁;通衢信步,九曲安瀾,誠以「天下黃河第一橋」之隆譽,易名中山之佳話,譜寫蘭州解放之新篇,見證中華民族復興之滄桑巨變。
噫唏哉,百年古橋,風流永瞻;大河雄奔,虹影如幻。人文標誌,獨秀新天。帶風情百里,襟綠濤兩山;歷史名勝,風光無限。夫若無祥風以潤,金甌之磐;鐵石縱固,斯橋何延?是以國之發展,和諧為先;市之富強,穩定乃安。炎黃族裔,永承天眷;祺我蘭州,康樂盡闐。
作者:馬建勛
推薦閱讀:
※勿忘國恥!「1·28松滬抗戰」時日軍的明信片(27P) – 鐵血網
※這是一張來自全世界的明信片
※如果沒有收到朋友寄來的明信片,可以去郵局申請查找么?
※大家好,我叫道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