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風水真解(第四章)
第四章 對風水環境模式的解析與探究
一.風水的合理性
風水的合理性如何?這在前邊兩三個專題里由於行文的邏輯要求已有所論及。現在在介紹了風水的基本環境模式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一下專節的探討。
國內的一些現代的學者,很多人由於在意識形態上有先入之見,按他們的邏輯認為風水有迷信的成分也有合理的內容。而越玄虛的部分似乎越迷信。甚至連陰陽五行、八卦九宮都被認為那是落後的方法。只有與現代科學的邏輯搭上邊他們才會覺得那是合理的部分。用現代科學理解不了的那就全都是古人的迷信了。於是有學者就在現代科學的思路裡邊尋找風水的合理成分,有的胡說什麼氣是心理場,有的又說風水結構只是滿足了人們的某種求吉祥的心理,有的則說風水結構有防禦性的功能,有的還說風水是古人追求滿意生態環境的產物。好象只有和現代科學的某種思想聯繫起來,才能證明風水是合理的,是有科學成分的,就是不肯好好研究一下傳統哲學的思路,不肯好好研究一下陰陽五行的科學性、合理性。
對中華傳統文化做一個較廣泛深入的研究,你才能真正認識到風水的合理性。離開傳統文化的思路。是不能準確理解風水的。
首先,我們要從傳統理論上探討風水的合理性。前邊對氣的認識及其它一些章節已有討論,這裡我們再用概括性的語言把氣、陰陽和風水的內在邏輯簡述一下。古人認為,宇宙起始之前只有一氣,稱之為太極,太極分而有陰陽,陰陽再分而有四象,四象之中五行已備,四象再分又有八卦,八卦相摩相盪而生萬物,萬事萬物雖然具體形象千差萬別,但本質上都按陰陽五行八卦的模式運行,所以人也好,其它萬物也好,無生命的事物也好。小到微生物,大到天體,都是同源的、同質的、同構的、同序的。無論其具體怎樣的形態又怎樣運動。既然萬物同源而出,萬物也自然是一個整體,所以天地間任何事物都存在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係,而部分縮映著整體,部分與整體存在著協調交換能量信息的關係。就地球而言,天地人是一個整體,古人簡稱之為天人合一。從風水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認為天地人合一,在天地人三者之間有著有機的作用關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有生命的,大地也是有機的。人有經絡穴位,大地山川也有它的氣脈和強氣場,這種強氣場即為風水寶地——穴,這種風水寶地有特彆強的孕育之力,地氣作用於人,故人能得其吉。
其次,我們再從氣功和中醫的角度看一看風水之學的合理性。氣功從才質上說就是通過一定的身體之形和調息入靜,使人體的真氣運行有序化和強化,並通過一定的形和調息使時空環境中的氣更好地為人所用。人體的肌肉骨骼等這些有形的部分需要體內精微之氣的滋養,所以氣場強旺了,人的身體就健康,人體健康有精神,其它方面的運勢也大多會好。所以,有經驗的老中醫知道,他一打脈病人的元氣弱,他就可以斷定病人的事業財運狀況一定也不佳。但現在如果你能在地理環境上找到強氣場,並能很好地利用它,那麼,你不練氣功也可以有很強的氣場滋養,你的身體可以更健康,家運、事業也可以更吉祥昌盛。
所以,氣對有形的生命來說就是一種最本質的資源,它可以通過某種途徑來獲得,氣功是一種途徑,風水也是一種途徑。還有一種很明顯的途徑就是中醫,中醫治病講陰陽五行,人體臟器經脈有五行歸屬,生於大自然中的草木、瓜果、魚蟲、禽獸等也各有它的五行性質,各歸哪一經,能調理人體哪一臟器,經千百年醫家的總結有了深刻系統化的認識。中醫認為所謂人體有病,就是陰陽失調,或人體某種五行過於強旺,或某種五行受到了嚴重克制。而中草藥的性質及內蘊的陰陽五行之氣,可以將人體的陰陽五行偏差糾正過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中萬物的某種共同的本質。我們可以說大自然很多事物還有待於我們認識和發掘。通過深刻的發掘,大自然中很多事物都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健康,更有質量。
不過,通過上述介紹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氣功、中醫、風水有共同的才質,可以一理相通,但它們各自還有功用上的不同,中醫只有在人體出現較嚴重的陰陽偏差時才可以用,平時只宜適當食補。氣功可以長期經常化鍛煉,但不同的功法,也有不同的功用,不是每種功法都可以隨便練習。但風水是利用大地的自然孕育之力,有好地就可以利用,不需要迴避什麼。
第三,我們可以從易經卦理上再看一看風水的合理性。風水有山地和平地之別。山地自然取象為艮山,平地可以取象為坤地,而風水中特別看重的水,則不應看做八卦上的坎陷之水,因為風水寶地的水要凝聚、要明凈、要融注、要平和,還要回抱有情。這樣的水很顯然是有歡悅和少女之象的澤。以中國的地理形勢而言來龍大多居北方或西北,這是下卦之象。水居南或東南,這是上卦之象。如此則可以得到兩個卦象,即澤山咸和澤地萃。這兩個卦象可以說都是很吉祥的卦象,萃是聚集,咸是交感。尤其澤山咸是典型風水環境模式的卦象,是少男少女交感之象,是陰陽二氣感應以相與,從而化生萬物之卦象。這不正是風水寶地負陰抱陽,胎、息、孕、育之象嗎?這說明風水之學是有深刻的易學根據的。
第四,我們可以從風水環境模式的基本功能上再深入探究一下風水之學的合理性。尤其風水環境模式的藏風擋風功能。在中醫上和易學上都有著深刻的依據。易學上認為風的基本特性是入,也就是侵入滲入的意思。風很容易侵入有機體。所以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認為;風為百病之始。
內經中的九宮八風圖(145風環)
我們知道風水寶地取象類同於女陰,是大地生氣出露,有特別孕育之力的地方。而中醫又認為女性尤其易於因風冷而生百病。如南宋《女科百問》中說:「婦人多因風冷而生諸疾。」至於女陰則更怕受風。宋代《婦人大全良方》認為「乘風取冷,……致令風冷之氣乘其經血,結於子臟(子宮),子臟取冷,故令無子也。」清代《女科秘旨》也認為風冷會導致漏胎,「子臟為風冷所乘,血氣失度,使胎不安,而下血者也」。所以,孕婦生產時「不可使陰戶進風「。產後亦「須緊防戶門入風」。這就是說,風寒會侵害「母體」,使母體產生「疾病」影響其胎、息、孕、育的功能。女性如此,大地上有類於女陰的風水寶地也是這樣。此負陰抱陽、陰陽交媾、生氣乘旺之地,有寒風侵入就會影響穴地的陰陽平衡,使生氣散逸,於是地「病」而禍及於人。所以,風水寶地要「外藏八風,內秘五行。」(《葬書》)古人對風有深刻認識,早就把來自不同方向的風做了不同性質的區分,並給予不同的命名。按《黃帝內經》的思想,依不同方向的來風是否傷人致病,風可分為八種,即剛風、折風、大剛風、凶風、嬰幾風、弱風、大弱風、謀風。
如圖。
來自西北、正北、東北的風因其寒冷乾燥,涼冽刺骨,醫學上認為它們主殺而傷筋,所以需要遮避,不使傷人。而來自東南方向的風因其和煦溫暖,所以來自這個地方的風不僅不傷人,而且還有生髮的性質,因此不需全面擋護。這也就是風水環境模式為什麼西北宜有高大的山峰而取東南向,且東南方可以稍稍敞開的深刻根源了。
至於風水寶地宜朝陽,宜有水環抱,就是不講什麼深刻的理論根據,僅就常識而言,也易為現代人所接受。這裡就不多討論了。
最後,我們再看一看實踐中及科學探索中的例證,有道是事實勝於雄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內地的科研工作者,近幾十年來,在熱帶、亞熱帶種植橡膠樹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在海南、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種植橡膠樹的微地形、小氣候,大凡與風水中穴地環境模式相一致的則十分適宜橡膠樹的生長,反之橡膠樹的生長就不好。由於他們沒有風水理論的認識,只是在實踐中摸索,所以經歷了無數次的成功與失敗的比較,最終才在理論上確認這一事實。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風水寶地植被都很繁茂。
科學工作者對地方病的研究也證明了風水理論的科學性、合理性。在我國的東北、西北、及西南等地,是克山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多發的地區。其他方面的研究未能揭示其病因,科學工作者轉而從地理生態環境入手來研究,他們發現,雖在同一地區由於地形地貌及水土物理化學性質上有差別,這一地區就會有重病區、輕病區和非病區的明顯不同。把大量的調查結果同傳統風水理論相印證,可以發現,按風水理論及環境標準確定為吉的地方,恰恰在非病區,而風水學上視為不吉的地方,又恰好都是病區。由此可見古人創造的風水理論確實不虛。由此實例也可以說風水學完全可以實證,一點不玄。
還有,偉人的故里也是盡人皆知的可以說明風水學理論合理性、科學性的佐證。如毛澤東主席的故鄉,林彪元帥的故鄉,及孫中山先生的故鄉,都是在三面砂山環抱,前方面水的馬蹄形地區。這有誰能說全都是偶然的呢?
二.風水學的基本原理
現代人做學問都會把每一學科的基本原理用專章專節闡述清楚。中國古人似乎沒這個習慣,很多東西都混在一起,其基本原理往往散見於各種著述。風水學也是這樣,風水學的基本原理貫穿在不同的著述之中,有心者可以體會,但對於初學者和理論思維不強的人來說,可能往往讓人不得要領。現在我們把風水學的基本原理整理提取出來,以讓學者可以很快抓住風水學的要須。
1.陰陽交合:
首先風水學的第一個基本原理一定是陰陽交合。中國傳統文化任何一個分支都不可以離開陰陽五行學說,這是因為陰陽五行的思想是對天地萬物的最根本的認識。所以,陰陽五行的思想中醫講\命理講、修道講、風水也要講。群經之首《周易》以卦象形式高度概括了陰陽交感的思想。所以,乾坤交感而有通泰之象,水火交感而有既濟之象,少男少女交感,而有喜悅迎娶之象。是以人類因為男女交媾而繁育後代。天地因陰陽交媾而化生萬物.萬物一理,山水則因陰陽交感而富有「胎息孕育」之力。
所以,風水環境模式要有山有水,因為山為陰,水為陽,山水交感,負陰抱陽,穴地才能生氣止聚,才能成為真正的風水寶地。古人對山水的陰陽交會之理有很多不易之論,試摘錄一些,讀者揣悟。
「大矣哉,陰陽之理也。經之陰者,生化物情之母也;陽者,生化物情之父也。作天地之祖,為孕育之尊,順之則享,逆之則否。」-----《宅經》
「是以陽不獨王,以陰為得,陰不獨王,以陽為得。亦如冬以溫暖為德,夏以涼冷為德,男以女為德,女以男為德之義...凡之陽宅即有陽氣抱陰,陰宅即有陰氣抱陽……陰陽往來,即合天道自然,吉昌之象也。----《宅經》
「天地之氣,陰陽互根。山峙陰也,水流陽也,不可相離……外氣與內氣相合而成物,猶牝牡生育。故曰沖陽合陰,萬物化生。----《水龍經》
「陰陽交而天地泰,山水會而氣脈和。」——《青囊海角經》
「蓋以動靜之理言,則水動為陽,山靜為陰。以險易之理言,則坦夷為陽,崇峻為陰。以情勢之理言,則開聳為陽,局縮為陰,抽裊為陽,硬滯為陰,面豁為陽,背負為陰」。------《藏經翼》
「山水者,陰陽之氣也。山有山之陰陽,水有水之陰陽。山者陰盛,水則陽盛。高山為陰,平地為陽。陽盛則喜乎陰,陰盛則欲乎陽。山水之靜為陰,山水之動為陽。陽動則喜乎靜,陰靜則喜乎動」。-------《青囊海角經》
需要說明的是,陰陽五行的基本原理在風水學上並不為理氣派所獨有,只是理氣派論得更深入細緻。實際上形法派也是講陰陽的,其陰陽的基本思想寓於具體的山水構形之中。
2.形氣相養
風水環境模式有它特定的構形,而且這個構形還很講究完形系統,有這個構形模式,穴地才有旺氣,否則氣就會散逸,這說明風水環境模式的構形和生氣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係,這個形和氣之間的關係,我們可稱之為形氣相養。
古人沒有形氣相養這個提法,但有關形和氣之間的關係的論述散見於諸多著述。
「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發而生乎萬物。」-----《葬經》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葬經》
山水者,陰陽之氣也。……動靜之道,山水而已,合而言之,總名曰氣;分而言之曰龍、曰穴、曰砂、曰水。有龍無水,則陰盛陽枯而氣無以資,有水無龍則陽盛陰衰,而氣無以生。----《青囊海角經》
夫山者宣也,其氣剛;川者流也,其氣柔;剛柔相盪而地道立矣。---《葬經翼》
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內氣萌生,言穴暖而生萬物也;外氣成形,言山川融結而成形像也。生氣萌於內,形象成於外,實相乘也。----《青烏先生葬經》
善言氣者必證於物。-----《管氏地理指蒙》
氣者形之微,形者氣之著;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經曰:地有吉氣,土隨而起,化形之著於外者也。氣吉形必秀潤,特達端莊;氣凶形必粗頑,欹斜破碎」。----《葬經翼》
「地有佳氣,隨土所生;山有吉氣,因方而止。氣之聚者,以土沃而佳;山之美者以氣止而吉」。----《青烏先生葬經》
水隨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分其域止其逾越,聚其氣而施耳。水無山則氣散而不附,山無水則氣塞而不理……山為實氣,水為虛氣。土逾高其氣逾厚,水逾深其氣逾大。土薄則氣微,水淺則氣弱。----《管氏地理指蒙》
勢遠形深者,氣之府也……勢促形散者,氣之衰也。----《管氏地理指蒙》
易野一望無際,有近案則易野之氣為之一收。----《管氏地理指蒙》
形者神氣之舍,神者形氣之主。形氣非神,塊然一物,神非形氣,茫然無歸。-―-《管氏地理指蒙》
「氣之積而成體也,厥狀有五,火言其銳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圓也,土言其方也。五體咸備,氣之至盛者也。」---《葬經翼》
「凡山形勢崩傷,其氣散絕謂之死。」---《望氣篇》
「氣因形來而斷,不可葬也。」----《古禽圖書集成》
從古人的上述論述中,再聯繫到前述章節的有關介紹。我們可以對氣和形之間的關係有如下認識要點。
首先,按古人的氣化萬物的思想,我們可以確定的一個思想就是,氣為本,形為末,氣聚而化形,氣產生了有形物,但是有形物不完全是被動的派生物。一形成了某種特定的形,形對氣也有反作用。
由於萬物皆為一元運行之氣所化,此氣「在天則周流六虛,在地則發生萬物。天無此,則氣無以資,地無此,則形無以載。它「磅薄乎大化,貫通乎品彙,無處無之,而無時不運。」(《葬書》)。所以一切的存在和運動都是氣的運動結果,氣是一切事物的原動力和本質,而形不過是現象、是表現。故此《表囊海角經》才會說山水是陰陽之氣,龍穴砂水等都是陰陽之氣。
氣本身無形無臭,看不見摸不著,但氣聚而為形以後,形是可視可感的。所以古人說:「氣者形之微,形者氣之著,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既如此,我們就可以通過形來識彆氣的存在狀態、性質、古凶。
如古人認為「遠為勢,近為形,勢言其大者,形言其小者。」「形全勢就者氣之旺也。」也就是說,氣旺的地方形會很完整,而且來勢還會悠遠磅薄。
再如《葬經翼》說,「山之氣剛,水之氣柔」,那麼自然有山環有水抱的地方是陰陽調合剛柔相濟之地,所以是得地道的好地。
又如,前述摘引中有關「土越高氣就越厚,水越深氣就越大」;「氣吉形必秀潤,氣凶形必粗頑」;及「地有佳氣,隨土所生,...氣之聚者,以土沃而佳」等有關論述,都說明古人對通過形來觀察氣有很深入的認識。
僅通過形來觀察氣還是被動的,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生物,既然認識到了形能反應氣的狀態,形對氣有反作用,那麼就應該通過形來收氣養氣。
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氣功站樁及其它氣功修鍊來得到深入認識。
我們知道我們平時的身體外形姿態是不能得到氣感的,但站樁抱球的恣勢,加上調息,就能得到氣感。不僅這一種姿勢,氣功修鍊還有很多種姿勢,不同的姿勢構形加調息會有不同的氣感和修鍊作用。如盤腿靜坐調息;如兩腿站立,兩手上舉,吸氣,然後緩緩彎腰,兩手觸地並慢慢呼氣這個有動作的氣功姿勢。等等。都可以得到氣感,都有養心健身作用。
人的形態調整可以養氣,山川之形也可以。風水環境模式就是典型的聚氣養氣的山水構形。來龍砂山既擋住了來自西北方的肅殺之氣,又使圍合的區內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區域,此空間區域與外環境區隔開來,不受風吹,氣場穩定有序。而明堂前的回抱之水又對氣有止聚引化蔭地脈養真氣的作用,加之山水的陰陽性質不同,「山為實氣,水為虛氣」,「水無山則氣散而不附,山無水則氣塞而不理」,如此陰陽調合平衡,所以區內生氣旺盛,富胎息孕育之力,使區內成為「生生」功能更強的風水寶地。
既然形可以養氣,那麼破壞了風水寶地的完整構形,自然就會使區內的氣的強弱和場態受到影響。所以「勢促形散者,氣之衰也」,「凡山形勢崩傷,其氣散絕謂之死」,「氣因形來而斷,不可葬也」。等等。
氣生形,形載氣,形的大小、厚薄及精神反映了形之內氣的多寡、強弱,形的秀潤粗頑反應了氣的吉凶。人是小的氣的載體,山水環境模式是大的氣的載體。有形以無形為根,有限以無限為本。勢遠形深之地,氣才能旺盛,地的生化之力才能強大而久遠。
所以,要立大都邑,聚大群落,必須于山水之間尋找來勢悠遠、氣勢磅薄、形勢宏偉的山水大格局。歷代王朝定都之地基本上都是不錯的風水寶地,如西安、洛陽、南京等地都有非常好的風水。但是最好最有氣勢的風水大都會應該是北京城。它後枕燕山,前面一條黃河環繞,泰山聳於左為青龍,華山聳於右為白虎,中嶽嵩山為第一重案山,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山,而江南諸山及五嶺又為第三、第四重案山,寬廣的華北平原呢?則為其明堂,多大的規模,多大的氣勢啊!真是天地間好個大風水!至於整個中華的地理形勢,按風水學思想,我們會發現它是規模更加宏偉的一個大風水格局,因為它西北、正北、東北為高原或高山,也就是地理上講的第二、第三階梯,而中央地勢偏低,東南則為近海的平原和水鄉,這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馬蹄形格局。那麼,和這個大馬蹄形相陰陽沖和的東南方水面呢?則是世界上的最廣大的水面---太平洋。而從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到台灣乃至菲律賓等所謂第一島鏈則為中華大地的前案。世界上還有比這個風水格局更宏大的風水寶地嗎?如此風水大格局應該就是中華族群繁衍興盛,中華文明連綿不絕在地理上的原因吧!
3.全息相應
陰陽交合揭示的是風水的最根本的原理,形氣相養說明了形與氣的表裡作用關係,全息相應則是要闡明人與地之間,即主體與環境的關係本質。
全息論現在很多人應該還有所了解。總的說這個思想就是認為事物是全息的,局部縮映著整體,整體信息會反映到它的局部上。
大家可以有一個直觀的經驗,就是春天種下一粒種子到地上,秋天就會收穫整棵的農作物。這就說明了那一棵種子有整棵農作物的全部信息。某些農作物甚至可以把種子分成很多小塊下到地里,如土豆,一個完整的土豆切成幾塊,每一塊下到地上都可以長出整棵土豆秧。這就說明那一小塊土豆也有全部的土豆信息。
人也是一樣。精卵結合,得到孕育,一個完整的生命就會來到這個世界上,說明精卵有生命的全部信息。
全息論是上個世紀下半期才在現代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的理論總結。但是中華的先哲在這個思想上非常超前領先,也更為徹底。說超前,是因為幾千年前先哲們就運用了這個思想原理。如周易卦象、中醫脈象、人的面相、手相,及八字命理等,都是對全息思想的運用。說徹底,是因為現代的全息論似乎不認為社會和人生也可以納入到和自然現象一樣的全息相應的思想中來。但先哲認為不僅自然現象有整體和局部的全息關係,而且社會現象、人生的運動也有全息的人天相應、人地相應的全息關係。不僅人體內臟和體表互為表裡全息相應。而且人與時空中存在的任何相關聯的點都有全息關係。整個宇宙是一個整體,任何事物都是宇宙的局部。氣「磅礴乎大化,貫通乎品彙」,是萬物相互作用的媒介。氣以虛通,物物相感,沒有什麼事物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人的居住環境各成獨立單位,也各有它特定的氣場。人生活在其中就會與宅地相互作用、相互感通。所謂「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宅經》)於是人生活在宅地環境中就會受到宅地形、宅地氣場的感通作用。宅地的吉凶也就會反映到人的生活和命運中來。
所以,古人要尋找風水寶地,擇宅擇地以求吉納福。就如同給人看相一樣,三停平等,五官朝勻,一生順道;一官有破,十年頹敗。同理,宅地秀潤,山水構形完整,生氣的場態一定旺盛而有序,人擇居這樣的宅地就吉祥。如果氣脈斷裂,砂形粗頑或欹斜破碎,那麼地氣就一定不吉,人擇居如此宅地也就難求多福了!
內地學者有一種觀點,認為所謂吉凶的判斷似乎是古人的一種錯誤意識。宅地有好壞,有優劣,而說宅地有吉凶似乎有點玄虛,又有點嚇人。這是沒有真正理解全息論的一種觀點。既然人生有吉有凶,宅地雖無生命,但也必有吉凶信息在,那麼宅地吉凶的判斷又有什麼錯誤呢?
三.構形的不足與補救
風水講究完整系統的構形,有它特定的環境模式。但是聰明的讀者一定會有一個問題,哪裡有那麼多那樣標準講究那麼多的風水環境呢?
是的,就象天底下沒有哪個人長得十全十美一樣——四大古典美人也都有她們的不足啊!無完美之人,也無全美之地。現實的風水環境大多都會有它的不足,上佳的風水寶地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風水構形上主要的不足會有哪些呢?大體說來,主要的風水構形要素都有可能出現一些缺陷,如來龍可能植被不繁茂,或某處構形偏低,或來脈某處因故被挖斷。如砂可能青龍、白虎不大對稱,或高低不均衡。如明堂前水不足,或水勢不夠回抱有情。如水口可能關鎖不足,或缺少生動的構景。等等。
在一些不足不可怕,可以想辦法補救,這就好象美人有美中不足之處可加以裝飾,以補其不足,從而益加增其美色。至於今日有容顏不佳者通過整容而步入美人的行列,其「修補」意義則更不待言。
風水上有很多補救的辦法,總的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避開某些凶煞,如風水正面有不好的砂形,是謂形煞。如果此形煞不能去掉,那麼可以在立向時予以迴避,改為其它朝向。這類的辦法可以稱之為消極的辦法。
還有一類就是加以改造,通過對風水構形的不足之處加以整修補救,以及對某種凶煞的鎮壓,使整個風水系統趨於完美,也使人的心理獲得平衡,這叫積極的辦法。這種辦法大多在原有構形的基礎上適當施以修景、造景、添景等補救措施,以對原構形扶持、抑制、倡正、糾偏,從而使環境模式更加完形,甚至轉煞地而為吉地。具體改造方法在不同的要素方面因地而制宜,下面試分述之。
龍脈、主山是風水寶地的生氣來源,風水上最要加以重視,龍脈主山不足或有損各地居民加以修補的事例史志記載很多,主要表現為對龍脈的保護和回填,對主山的整治和修補及平原無靠之地的植樹補基。
如福建薄田縣的主山太平山曾被海盜挖掘而遭損傷,當地居民立即進行了修補,以暢其生氣。
如廣東東莞縣城的主峰,由於風水師認為形狀不完美,於是宋代時將主山修整為三峰形狀,風水學稱為三台山。
主山如地表植被不足,風水上認為是童山,視為不吉,需多植草木,以使來龍蔥鬱起來,這樣生氣就會更旺盛,如廣東四會縣金崗山就曾數次補植松樹以養生氣。
至於無靠山的平曠之地,於其背後左右密植樹木以障其空,從而達到擋風聚氣的目的,意義則更加顯而易見。
穴地不可無水,無論是就風水上水的聚氣、界氣、養氣的作用而言,還是就通常的水的日用價值而言,水都是不可或缺的。且水不僅主聚財,由於山明水秀之地多生才俊,五行上水主智,故水還與教育和人才有關。所以過去村落如沒有水脈,就要想辦法引水入村,或開挖池塘,以蔭地脈興財運,或挖溝開渠以暢通村落之氣遠,如皖南《忡麓齊氏族譜》記述:「相傳古坑族祖淵公精堪輿之學,教吾里(鄉)開此圳(水溝)而科第始盛,...自圳塞而村運衰焉,故培村基當以修圳為先務」。
吉地不可無水,而水口既關乎一地之財遠、文遠,又為一地之門戶、氣口,自然當求其關鎖嚴密,構景完美。古人在對水口的改造上,所做的文章頗多,主要建有風水塔,或叫文昌塔、文峰塔,及建風水橋、風水墩、風水閣等等。
風水橋、風水墩、風水閣等,就是在水口流過的地方,於水上建橋,水中建墩或建閣,大體起的作用如同水口砂,如華表、捍門、羅星等等。
文昌塔在古人改造風水上用得相當廣泛,主要原因當在於,它既能構成一地的特定景觀,成為一地的視線重心,又能起到關水口、聚財源、興文運的作用,且和中國歷代重文教並以科舉取仕的文化背景有重大關係。
清代《相宅經篡》論道:「凡都省府州縣鄉村,文人不利,不發科甲者,可於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擇其吉地,立一文筆尖峰,只要高過別山,即發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筆,或於平地建高塔,皆為文筆峰。」文筆尖峰之所以能興文遠,是因為其形上尖,為火型,為南方朱雀之象,代表文書教育。
具體建文塔的實例如江西《芳溪熊氏青雲塔志》記載,「水口之間宜有高峰聳峙,所以貯財源而興文遠者也」,「芳溪四面皆山,...惟東南隅山勢平遠,...自雍正乙卯歲依形家之理於洪源、長塍二水交匯之際特起文閣以鎮之,又得萬年橋籠其秀,萬述橋砥其流,於是財源之茂,人文之舉,過綿科甲」。
風水上還有一些其它的改造補救之法,及鎮煞的措置,但其理與上述無異,不多贅述。
四.風水的氣遠變化
據史載,元末明初朱元蟑打下江山以後與大臣們商議在哪裡定都,其中的考量因素自然風水佔有極大的分量。國都的風水可不象平民百姓家的風水僅關乎一家之興衰,它可是關係到國遠的長短、盛衰和興亡的。其間,有人主張定都北京,有人則主張定都南京,主張定都北京自然是認為北京風水格局大,有提挈天下之勢。主張定都南京的則認為南京虎踞龍盤,山水形勝。最後朱元璋選擇了南京做為大明的首都,據說是有風水師認為北京的風水氣運已被元朝用完了,短時間內不可再用,然而,朱棣起兵「靖難」取得勝利以後,由於北京是他的龍興之地,加之姚廣孝等高人指點,朱棣又把首都遷到了北京,並有了明朝兩百多年國祚。
這段故事涉及到了一個風水學上很大的問題,就是風水格局的氣遠變化。我們知道事物都是以時間和空間的形式存在的。風水環境模式講龍穴砂水的要素構形,這是風水的空間存在方面,由於風水屬地道的範圍更多一些,所以它的空間存在方面風水家們也就討論得更多一些。但是,這不能由此而讓我們忘記了風水還有它的時間運動方面,就象生命都有他的出生、成長、旺盛、衰敗、消亡一樣,其間雖然其形體有一定的穩定性,可以讓人們有所識別,但他的體力的變化是不能保持在一個水平上的。風水環境模式也有同理,它的砂水構形在一定的時間裡變化不大,但穴地的生氣旺衰是一定存在節奏變化的。這裡邊恐怕還有天道的遠行變化問題,畢竟地道不能離開天道獨立存在。
風水的時空範圍大,其氣遠不易理解,不好把握,我們通過八字命理可以對這個問題再加深一些理解。人出生那一刻的年月日時構成是一個人先天的稟賦,它代表了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但是這個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個狀態,是什麼在推動它的變化呢?學過八字的人都知道,是大運和年運這兩個時間性的因素。大遠、年運有助於原命局更趨陰陽五行平衡人就處於興旺發達的人生狀態,大遠、年運破壞了原命局的陰陽平衡,人就會處於衰敗失意的人生狀態。萬物一理,再好的風水環境構形,其間的生氣運行也不可能總處於陰陽平衡的、旺盛的狀態。它也應該有它的生髮、旺盛、衰敗、再生的時間變化,所以一地的好風水由於風雲際會在一定時間裡出了一個偉人,但不可能代代偉人於此地層出不窮,若那樣的話,天道就顯不出其神妙難測變化無窮了。
那麼,風水的氣運是怎樣變化的呢?有一種學派認為氣脈遠行循環的節律是六十年,亦即一個花甲之數,六十年以後,無論吉壤還是凶域,都會發生變化,吉可能變凶,凶可能變吉。
一個花甲之數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自然節奏,不過對於地運來說,僅說到這兒似乎大簡單了一點。至少我們應再考慮到三點。
一就是天道自然應該還有更大的節奏,比如一個甲子和另一個甲子應該還有性質的不同,也應該有陰陽五行的差別,否則,從古到今的歷史的上升發展就難以解釋了。
二就是要考慮氣的主體的範圍大小,就象只有一個春秋生命的小蟲子和人的生命相比,很顯然其氣運是短暫的,而人的生命氣運卻較長。類此,風水穴地如構形規模小,其氣運必定長些,比如北京做為首都,雖然政府有數度更替,但至今在北京定都的政權都是強盛的,說明其氣運雖有起伏,但總體說來近八百年而不衰。至於中華大地這塊寶地幾千年來王朝更替分分合合,但中華民族至今以強盛的姿態屹立東方,說明其氣遠更長。
三就是還要看不同宅地的具體構形布局,構形布局合理則氣遠會長,構形布局不合理則氣遠會較短,甚至難得生氣吉氣。
玄空飛星法中三元九運的思想和二十四山向不同而地遠的長短有差別的方法基本體現了本節的上述分析,其具體內容和方法分析,我們在九星飛宮專章節的內容中加以介紹
五.對氣場的破壞因素
風水寶地的生氣既然與山水的構形有關,可以通過構形的修補改造來加強。那麼,反過來自然也可以通過氣場環境周圍的某種條件的改變而使它削弱和破壞。
據傳,當年國共內戰期間,由於國民黨蔣介石節節敗退,使國民黨高層包括將介石在內的很多人認為是湖南韶山的毛家風水氣勢太旺盛助了共產黨毛澤東,於是蔣介石派人去韶山破壞毛家風水的格局氣運。但由於不知毛家風水的奧妙,其破脈斷河的行為卻使毛家祖墳的「嫦娥奔月」形局加快了奔月的速度。結果是國民黨敗得更快了,三年之間一敗塗地,終至避逃到台灣再也沒出來。無論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但它都表達了一個思想,就是風水可以通過風水要素的改變而使風水的形局場態氣運遭到破壞。
你也許在某些風水書上看到諸如反弓煞、槍煞、天斬煞等風水名詞。其實所謂的這些個「熬」都是氣場周圍某種條件,某個風水環境的氣場場態造成了某種破壞,並從而禍及於人。因其會給人帶來凶禍,故名之曰「熬」。
那麼,風水上有那些種類的熬呢?具體的熬少說也是幾十種,但歸一歸大的類別,則主要有形煞、風煞、色煞、氣煞、味煞、聲煞、光煞、電煞、煙煞、灰煞等等。大凡不好的構形及讓人的感官有不良的感受的因素等都可以構成風水的「煞」。
象氣、味、聲、光、電、煙、灰之類的煞,由於日常生活當中,它們過度或超標的時候,通常都會給我們的感官造成某種不適,甚至不能休息,帶來病患,等等。所以從常識及經驗的角度講,稱它們為煞,不難理解。
但是,一個不好的造型,刮一點風,或什麼顏色多一點、重一點。這些因素應該說不直接對感官造成太大的影響,尤其顏色和造型,不同的人對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喜好,一種顏色重一點,多一點,你不喜歡,他喜歡,算什麼煞?而物體的形態,你不碰它,它也不會碰你。又怎麼構成風水的煞?似乎讓人有點不好理解。
風煞好理解一些,前面我們講過,穴地受風吹則氣散,生氣有損傷自然不利於生活於其中的人。
至於色煞,我們知道色彩有陰陽五行性質,既然有陰陽五行性質,那麼一個地方某種色彩過於偏勝或不足,就會使某地陰陽平衡失調,既然影響了陰陽五行的平衡,那就是一種煞。有一本書叫《思考中醫》,其中記載一個老中醫給病人治病,在治病服藥共間,老中醫讓患者家人將病人室內的顏色全塗成黑色。這是用色彩的五行性質治病之一例。可以治病,那麼應用不當時難到不可以致病嗎?所以色彩不當,名之為煞不為過也。
形煞,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個方面就是在談形氣相養一節談到的,形對穴地之氣場有反作用,穴地周圍龍砂圍合不嚴密,去水關鎖不緊,穴地的氣場就會生氣散逸。這是風水的環境模式不完善所存在的煞。第二個方面則是在風水環境周圍或風水環境之內,有某些特殊的形,使原本完好的形局受到了破壞,或某種形其陰陽五行性質使整個穴地陰陽五行失偏。這也就構成了風水環境的形煞。合二而一,總的說來兩個方面的形煞都是破壞了風水環境的陰陽平衡和氣場場態。
比如槍煞,是指宅地門前有一條長長的路或水流如同一桿槍直插過來。無論是路還是水流等都是有旺氣在流動的所在,穴地或宅前經常受其沖射,則穴地或宅居氣場場態自然不穩定,所以會給人帶來災害。
再比如,塔是上尖下闊的形狀,是五行中火的形象,如風水寶地形有缺,建塔可生旺一地之文教。但如建塔建得不當,則塔就成了火旺的象徵,會使一地發生火災。據載福建省福寧府城的馬鞍山,在明代就曾修過一塔,由於修得不當,塔修了一半城東發生了火災,於是居民又把它拆了。
形煞很是多見,此處不多舉例,在介紹宅內形宅外形時,我們再介紹一些形煞。
六.風水中的心理因素簡析
內地有一位學者想對風水學發表一些「創新」的高見,寫有一篇文章,專門談「風水說中的心理場因素」。說什麼「氣」實則為心理場,說古人受科學發展的局限還沒有科學的心理學,但自覺不自覺地在風水學中運用了心理學因素。然後他於文中大談什麼西方的完形心理學知識,及什麼化合價概念等等,風水的外行看不明白他在說什麼,內行人也看得很糊塗。中國古人那蘊含天地之道的堪天輿地的風水學如何成了西方某種心理學的低級階段?
不過,雖然對其人的高論不敢苟同,因為「氣」實在不是什麼心理場,氣只有在古人的陰陽五行化生萬物的邏輯上理解才是真正正確的。但其人提出的問題還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風水學中所講究的山水構形及點穴方法等確實存在著也必定存在著很多可以用心理學的方法來分析的因素。
首先,風水環境模式是一個相對閉合的山水構形,也就是所謂的完形系統,可以說這與人類對環境的界限感和安全感的心理追求非常吻合。
我們知道時空是無限的,但是假如我們人類真的面對一個無邊無際的曠野空間,那我們會有什麼心理感受哪?孤單、悲愴、凄涼、沒有安全感……會感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是那種站在無人的沙漠里、戈壁上的感受。所以,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人們總是儘可能地把握有限的時空,以使我們面對的客體可以感受、可以操作、可以依靠,以及有一種獨立感,等等。所以,文章不能無限地作下去,舞蹈不能無限地跳下去,電影、話劇不能無限地演下去……那麼居住的空間也不能無限地延伸而空蕩無收。正是因為這種追求界限的心理,所以歷史上形成的國家版圖基本上都是以自然的山水為邊界的。據有學者研究,俄羅斯從金帳汗國獨立以後,只所以有那麼強的侵略擴張的動力和野心,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當他們向東擴張時,東方是一望無際的西伯利亞大平原,他們受到過蒙古騎兵的侵略,對於沒有屏障的平原,他們沒有依託感、安全感。所以他們一直擴張到有了山水的界限為止。風水的閉合與完形可以說是有這種普遍的追求界限感、安全感、依託感的心理的。
其次,標準的風水環境模式是對稱結構的,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我門說過這個構形象皇帝坐朝堂的構形,象太師椅形,象氣功站樁的構形。為什麼這些構形有類同之處哪?這應該和人體自身結構的對稱性有本質的關係。由於人體自身的結構對稱性,我們在選擇居住環境和營造宅居時,我們會有一種自覺不自覺追求宅地宅居與我們同構的心理。當宅地宅居與人體基本同構時,我們會感到舒適完滿。而如不對稱或出現缺角等。我們就會感到不對勁、有缺陷。這種心理在風水點穴方面似乎有更深刻的表現。如果穴地環境模式比較標準,那麼點穴的位置大體是在穴地的中軸線較靠來龍的位置上。但如穴地環境有變化,那就必須因地制宜,或前或後,或左或有,或高或低,使穴位落到恰到好處的重心位置上。從風水的角度來說,是認為那裡氣旺,但它和人選擇結構重心的心理非常吻合。打個比方說,有變化的穴地結構就象一個腿腳有缺陷的人一樣,正常人人體結構對稱,有自然的重心,腿腳有了缺陷的人,他就會在生活中找到他自己覺得自如和方便的重心,這是對稱結構的變化處理。
還有,風水環境模式的正面是相對較開敞的,案山較低,對穴地稍有收束的感覺,但是不影響視線。這樣給人的心理感覺是開闊的,也是光明的,這和人的視覺器官在正面,及長期的生活實踐形成的視覺心理有關係。
還有,風水環境模式中,山是起伏生動的,水是迴環曲折的,這與人體的曲線美也有相諧的關係。既然人體是曲線的,表現了它的活力和生動性。而人死後的軀體卻是僵直的,所以,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就有了曲線審美的心理。所以,與自然生動的山水渾然一體的「小橋流水人家」是古人的宅居審美理想。
總的來說,風水環境中可分析的心理因素很多,古人在長期相地擇居的實踐中,也一定會把人的普通心理融入相地擇居的風水實踐。但是風水學就是風水學,不能因為其中有很豐富而深刻的心理因素,而背離了一元之氣、陰陽五行的風水理論根基。
七.風水的基本原則
我們前邊花了很多篇幅對風水學的環境模式進行介紹分析。介紹它們、分析它們是為了在相地擇居的實踐中具體運用,那麼我們就應該從上述介紹分析中歸納出一些基本原則作為相地擇居時具體把握的要點。
1.陰陽平衡:這是易學的最基本原理,也是一切象數之學的總則,風水也必須把握住這一根本原則。風水之道山水而已,山與水一陰一陽交合纏抱,方得生氣。如陰陽有編,則氣脈必然有失陰陽平衡。而一地之民則必然性情有所偏失。風水家有言,水勝之地其民多淫,就是對水陽多於山陰的陰陽失衡的論斷。
2.觀形察式:近觀形,遠觀勢。一地的山水構形不是孤立的,古人相度風水重視來龍,就是重視風水環境的來勢。「來勢為本,住形為末」,「形者勢之積,勢者形之崇」,「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形全勢就者,氣之旺也」。如果光是一地的山水構形較佳,而山水皆無來勢、則不能算是真正的好風水。
3.整體系統:從我們介紹的風水構形可以看到,龍、穴、砂、水、向諸要素的構成是非常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的。說它整體是因為諸要素共同圍合了一個有獨立性的生活空間。說它系統是因為諸要素各有其獨特的作用,又共同構成了一個錯落有秩、主從有別、環抱有情,且生機勃勃的一個有機體。
4.藏風得水:這是對風水環境模式的兩個標誌性的要求。能藏風使穴地不受風吹,生氣就不易散失。能得水,則既能界氣又能蔭地脈養生氣。所以有了這兩個條件,穴地就基本上是生氣旺盛的好地了。
5.坐北向南: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坐北向南應該是一個對好地的重要要求,因為中國處於北半球,冬天刮西北風,夏天吹東南風,東南風有生髮之氣宜迎納,西北風有肅殺之氣宜遮避。可加上陽光總是從東南方向照射過來,所以坐北向南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再從後面要介紹的九宮飛星角度來看,坐西北向東南的宅地,地運會比較長,則坐北向南就更應該是一個重要原則了。
6.順乘生氣;我們介紹的風水環境模式是比較標準的風水構形,而具體的山水構形是千變萬化的。但無論山水構形如何千變萬化,只要能避風聚氣就都是好風水。由於山水構形的不同,其生氣凝聚的最旺之處也就表現各異。所以,找到好地卻選錯了位置,那也是枉然。這就要求風水師要有因地制宜、靈活通變的點穴功夫。點穴的常規方法由贛派祖師楊筠松提出,即「倒杖法」,共有十二種,叫十二杖法,它們是順杖、逆杖、縮杖、開杖、穿杖、離杖、沒杖、對杖、截杖、犯杖、頓杖。沒實踐過的讀者看到這些杖法,可能會感到有點暈,其實都不過是根據不同的山形地勢來選擇生氣的旺盛之處,以達到最好地利用生氣的目的。
7.屈麴生動:風水環境模式基本構架是端元方正、對稱均衡的,但具體的山水構造又很講求屈麴生動的曲線美感,所以經風水師點穴的聚落總是富於生動的美感,如一幅自然的山水畫,這也是陰陽平衡的一種具體表現。曲有活潑生動之美,但沒有穩定感、力感。直有穩固剛健之美,但沒有流暢婀娜的動感。直為陽為剛,曲象陰象柔。所以風水基本構架的對稱方正與山水形態的屈麴生動就共同構成了剛柔相濟、陰陽平衡的風水環境。
8.宜干宜暖;光講風水的構形、氣脈、點穴等會讓人覺得有點玄虛,總應該有些抓得著的擇地依據,這抓得著的擇地依據之一就是乾暖原則,對於陽宅來說乾暖則無潮濕之虞,對於陰宅來說乾暖則屍體不易腐爛。尤其陽宅是給活人居住的,而活人為陽,居地宜陽多而不宜陰勝,所以乾暖的原則對於陽宅顯得更為重要。「凡宅居滋潤光澤陽氣者吉」。(《陽宅十書》)
9.土質水質:這又是一個重要的抓得著的擇地依據。土質、水質都是地脈生氣的具體表現,土質、水質不佳不可能富有生氣,所以擇地時觀形察勢以後,檢查一下土質、水質,則地的優劣層次就可以很清楚明白了。
10.改造完善:對於自然山水構形不足的風水環境自然要或填之或補之或鎮之,務求其完形美善。就算自然形很完善,也畢竟缺少人文因素,亦宜適當錦上添花,以增加居地的生機,豐富居地景觀的空間際線,形成一地的人文特色。使居地成為既富有生氣又富有獨特人文氣象的勝地。
推薦閱讀:
※(74)[轉載]【名家談史】李仲元:遼雙州城考
※轉載:格律詩寫作簡法
※【轉載】三元紫白飛星擇日之十
※[轉載]《項脊軒志》教案
※【轉載】披肩式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