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四年抗戰」讓歷史更準確飽滿

「十四年抗戰」讓歷史更準確飽滿 2017-01-11 我有話說(1人參與) 字型大小減小 字型大小增大


南方名記

丁建庭工作室出品

主創:南方日報評論員 丁建庭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究竟持續了多少年?1月10日,教育部證實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將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凡有「八年抗戰」字樣,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這意味著有關爭論塵埃落定,1931年九一八事變即為中國抗日戰爭的開端。

「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是與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的過程相聯繫的兩個概念。正如《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所表述,「九一八事變標誌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盧溝橋事變標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也標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即全國抗戰的開始」。一直以來,兩個概念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語言環境下使用,已經約定俗成。儘管實質內容沒有矛盾,但兩個概念還是很容易引發公眾的誤解,尤其是在教科書統稱「八年抗戰」的情況下,很可能在無意中弱化九一八事變之後、盧溝橋事變之前的中國局部抗戰。所以,史學界長期呼籲確立「十四年抗戰」概念,以便讓公眾更全面、更科學、更客觀認識中國抗戰歷史。

確立「十四年抗戰」概念,至少有四個方面的好處。一是符合國際認知。不管是日本描述侵華戰爭,還是一些國家描述中日戰爭,都是將九一八事變作為時間起點的。二是更容易被公眾接受。民間更為熟知的抗戰節點無疑是九一八事變,每年這一天,全國各省區市都會開展各種紀念活動銘記國恥。三是有助於客觀全面地把握抗戰歷史。六年局部抗戰主要是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部分華北和華中地區的中國軍隊抗戰,儘管分屬不同黨派,抗戰政策也不盡相同,也沒有全面抗戰那麼同仇敵愾、氣勢恢宏,但都是為了保衛祖國、驅逐日本侵略者,理應被納入「十四年抗戰」概念中。四是更準確反映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中國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而盧溝橋事變後開始的全民族抗戰則是在世界東方開闢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因此要把抗戰起點往前移。

以「十四年抗戰」取代「八年抗戰」早已有跡可循。2014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015年9月3日,習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洪袁舒曾提交建議,呼籲消除「八年抗戰」的提法,把「十四年抗戰」寫入教材,讓孩子銘記歷史,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支持。可以說,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是大勢所趨,同時也到了水到渠成的階段。

抗日戰爭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一段歷史,中國人民永遠不會也不能忘記。從「八年抗戰」到「十四年抗戰」,無疑讓這段歷史更準確也更飽滿。而且,人們也能夠更深刻地感知中國抗戰的艱難以及最後勝利的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


推薦閱讀:

俄媒 安倍看保守勢力眼色 不會出席抗戰閱兵
郵市陷迷茫 抗戰題材獲追捧 生肖版張現疲態
抗戰勝利70周年:南嶽「忠烈祠」的等待
哪些懸疑的抗戰電影好看?

TAG:歷史 | 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