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梵語

梵語簡稱 sa?sk?tam 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3],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4]。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與它關系最密切的上古語言是伊朗語支的古波斯語和阿維斯陀語。[5] 在印歐語系範圍內,梵語同噝音語言(特別是斯拉夫語言和波羅的語言)還有希臘語共享相同的特徵性語音演變。[6]已證實的最早梵語文本是印度教的梨俱吠陀,定位在旁遮普地區,時間為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中後期。古印度除了社會上層所說的梵文以外,還有口語,也就是俗語,普通人用的大白話。這些口語總名之為Prakrit,這個詞的原義為自然發生、本質、原料,恰好和梵文Sanskrit的原義相反的。在古代印度戲劇里,婆羅門的角色,一定要說梵文,表示他們的身份。奴隸、商人等等全都說白話。梵文許多複雜的規則,在俗語Prakrit中便簡化了不少,甚至於根本就沒有。據專家學者考證,釋迦牟尼佛傳法時用的具體是哪一種當地人的俗語已難以考證,但肯定用的是平民化的方言俗語,而絕不是已經貴族化、婆羅門化的經典梵文!在中國唐朝時期,中印交流密切,如著名的玄奘法師去西天取經,當時用悉曇體書寫的梵文佛經隨之傳入中原,後來在佛教密宗傳入之後,由於此宗派嚴格要求用梵語語音念誦真言,導致了對印度教學用的音節表悉曇章的研習,現存於《悉曇字記》[29]中。此後傳至日本,其傳習可參見《大正藏》中的《悉曇部》,因此中日兩國還保存著已經不用的梵文字體——悉曇體。在中國宋朝時期,早期形式的天城體梵字曾在漢地、遼、大理流行過,現完整保存於公元1035年刊印的《景祐天竺字源》[30]中,並且東傳到韓國、日本。許多漢語和藏語的辭匯,是從梵文佛典直接音譯過來的,例如佛、禪、如來、「菩薩」、「覺悟」、「涅槃」、「剎那」等。由於對梵語語音的研究,引起了中國隋唐以來對中文音韻的研究,漢語語音的反切方法,就是由分析梵語聲母與韻母的結構而產生的。通過梵字的讀音來了解漢字的發音,是漢語音韻研究的一種方法。梵文佛典並沒有像巴利文、漢文或藏文佛典那樣形成完整的三藏,但從近百年來出土的梵文和混合梵文的佛教文獻中可以知道,在部派佛教時期,說一切有部曾擁有自己的"阿含"(經藏)和七部論著,這和巴利文所存相對應,另外,根本有部還擁有過自己的律藏,它們的某些戒本還被保存了下來,有部律的內容大體上是和上座部相似的。梵文佛典屬於大乘教派的所見尤多,這些佛典大部分是在尼泊爾、巴基斯坦的吉爾吉特(Gilgit),中亞地區,我國新疆的庫車、吐魯番、西藏等地發現的,有的是完整的版本,有的則已殘缺不全。在大乘經中比較重要約有《十萬頌般若》、《妙法蓮花經》、《楞伽經》、《十地經》等等。另外,還有一批佛傳和佛本生故事集,這些佛典對於了解大乘佛教的起源、發展,用於鑒定漢藏譯本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現存的初期大乘佛典的梵語寫本大多數是十一世紀以後寫成的奇特神秘的古印度梵文書法梵文,對於我們中國人並不陌生。在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就有多處提及「梵語」和「梵音」等。唐僧西天取經帶回的經書就是用梵文寫成的。我們經常使用的辭彙中有許多都來自梵文,例如:佛、菩薩、菩提、涅槃、覺悟、禪定、剎那、南無阿彌陀佛等。然而,現在卻極少有機會看到梵文文字。這是因為,隨著大量漢譯佛典的湧現,梵文原始佛典就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梵文,又稱天竺語,印度古典語言,為印度雅利安語的早期(約公元前1000年)名稱。相傳為梵天大佛所創。梵文是佛教的經典語言,在佛門中具有無比崇高的地位。梵文佛典起初是書寫於貝多羅樹葉上,故又稱「貝葉經」。 梵文字母形狀奇特,拼寫變化多端,語法規則複雜,實為世界上最艱澀難學的語言之一。故此,常使習者望而卻步。在我國,僅有北京大學開設了梵語專業。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共招收了梵語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各三屆,畢業生不過數十人。足見梵語人才之稀少。梵文雖然複雜難學,但這並不妨礙對梵文書法的欣賞。梵字與漢字相比有巨大的差別:漢字之美在於對稱和均衡,而梵字則為非對稱之美,動態之美。梵字字字皆佛。細看每個梵字,都酷似一尊羅漢,他們或舉手或投足,或潛行或飛升,或伸或曲,或坐或卧,千姿百態,令人驚嘆。觀瞻梵文書法,會進入一個神聖、莊嚴的世界,使人超脫塵世的浮華,領悟佛性,凈化心靈。般若(bō rě),梵語的譯音,意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表示有別於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譯。大乘佛教稱之為「諸佛之母」。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本作品中顯示的是以漢字行草技法書寫的梵文「般若」二字,狀似蘭花,隱含「拈花微笑」之意。右上角是漢字大篆「般若」二字。佛門人士認為,梵字是象徵菩薩的聖字,是人與佛直接溝通的工具。梵文一字一佛,每個字母都代表一種力量源泉,具有深妙玄機。用梵文書寫的諸尊種子字、咒語和經文常有靈驗效應。梵文佛經是鎮宅之寶,無論珍藏或供奉均可以消災得福。梵文佛經書法作品甚為罕見,作為禮物,堪稱珍稀。不僅以其新奇令人驚喜,還能彰顯饋贈者品味之崇高,心情之虔誠,表現對受贈者之恭敬與尊重。於己於人,功德大焉。
推薦閱讀:

(4 條消息) 印地語、梵語、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普什圖語和波斯語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梵語《華嚴經》的景物描寫
梵語音
我說,我想要有本梵漢辭典

TAG:梵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