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何必逆耳——班主任批評學生的語言藝術
良言何必逆耳——班主任批評學生的語言藝術 |
來源:《班主任》2001年第4期 點擊數:635 更新時間:2006-12-25 17:34:03 | ||
長期以來,許多人相信「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說法,此說有一定的道理。但作為班主任,高明、機巧、妥貼、受聽的語言更受學生歡迎,這種語言不僅能達「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讓人如坐春風、豁然開朗。「順耳忠言」更能展示教師的德才、教養和風度!為此,筆者根據自己的從教經驗對這個問題做如下分析:
一、變「喋喋不休,拖沓冗水」為「簡捷精到,醒醐灌頂」
據我觀察,有許多班主任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事無巨細,大包大攬,想說就說,喋喋不休,一張十足的「婆婆嘴」。筆者曾在一個年級的18個班中進行問卷調查,75%的學生對教師的「喋喋不休」置若罔聞:「誰聽他的催眠曲?」一位老師批評學生,為體現她的「苦口婆心」,常用「促膝長談」「搞語言持久戰」去「感化」學生!我親眼看見:一次兩位學生打鬧,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的窗戶玻璃,該班主任找來這兩位學生,從端正學習目的談到樹立遠大理想,從古代談到近代,從東方說到西方,列舉了不少事例,闡述了不少道理,時間竟長達兩個小時!不要說是學生,作為她的同事,我都有點受不了!如此「旁徵博引」「娓娓道來」,其中與主題不甚相關或毫無聯繫的廢話不知有多少!
筆者從教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我的體會是:批評學生,要針對學生實際,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點,以求醍醐灌頂之效。班主任的語言只有簡明精到、有的放矢,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思索警惕。
二、變「極盡挖苦,惡語相譏」為「善解人意,化『冷』為『熱』」
筆者曾經聽一位班主任老師講魯訊先生的《拿來主義》,在組織學生分析課文之後,該教育正準備對魯訊先生的雜文藝術進行總結,一轉身,發現坐在教室西北角的葉三同學在呼呼大睡,老師叫起葉三罰站,並提高了嗓門道:「課堂上能夠不受干擾,安然入夢,這是你的高明之處啊。」葉三同學羞愧地低下了頭。那位班主任還不依不饒,又說了一句「好白好胖好高大的葉三!」一語既出,葉三在課堂上就與老師頂撞開來。同樣的事情,一位年長的優秀班主任是這樣處理的:他脫下衣服披在打瞌睡的學生身上,睡覺的學生被同桌推醒,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小心莫著涼了,我知道你昨晚沒有休息好。不過,教室里睡覺很容易感冒,不能讓老師總是為你操心啊!」
一個「極盡挖苦」之能事,弄得師生關係僵持:一個化「冷」為「熱」,善意地提醒學生改過。不同的批評語言,導致兩種完全相反的結果。
這樣說,筆者並非有意否定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嚴厲而又直截了當的批評,只是想強調:善解人意,化『冷』為『熱』的「順耳忠言」,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不僅溝通了師生間的感情,而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功效!
三、變「老帳新算,侮辱人格」為「就事論理,尊重人格」
有些班主任批評學生喜歡「揭底」,喜歡老帳新算!只要學生做錯了事,某些老師就將學生一年甚至是幾年前犯的錯誤一一列舉出來,讓學生無地自容。實際工作中,這樣的班主任最遭學生的反感。筆者認為,批評、教育學生,千萬不能將「事」與「人」或「此事」與「彼事」攪纏在一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好心」的批評中,不要侮辱學生的人格。請看以下三例:
(1)「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笨蛋一個!」
(2)「上課都遲到了,你還能幹什麼好事?」
(3)「如此膽大包天,怪你爹媽的種不好!」
事實上,有些學生不會解題,但在其它方面卻表現出驚人的天資!作為班主任,怎麽能以「笨蛋一個」而否定學生呢?學生上課遲到,班主任可以先問明原因,再提出改正方案。倘若對一位途中拾金不昧,幫助他人的學生,只因為遲到,班主任便甩上一句「你還會幹出什麼好事?」給學生心靈上的傷害那就不僅僅是「甚於刀戟」了!如果我們的班主任意識到這一點,不妨將上面三句話稍作修改:
(1)「從其它方面可以看出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動動腦筋,這樣的題目,你照樣會做!」
(2)「你在我眼裡一直是位守紀律的學生,今天遲到,能不能給老師講講原因?」
(3)「你這樣不聽規勸,你爹媽知道也一定痛心!其實,老師知道你很想做一位有孝心的孩子,是不是?」
同樣的教育學生,不同的說法,修改後的語言就容易被學生接受了。
總之,批評是門綜合藝術,批評的語言千姿百態:對自尊心強的,批評時要照顧面子;對好勝的,不妨先肯定其成績;對性情軟弱的,批評中含有鼓勵和信任!
請切記:批評的語言應該依情據理,因人而異,應該講究一點藝術。 《班主任》2001年第4期 |
推薦閱讀:
※孫子考95分挨爺爺批評:鄰家孫子考了98分
※受批評,4步走出壞情緒(職場心理)
※#這次糗大了# 媽,你別批評我,分數少但是我辛苦學來的
※職場溝通技巧:理性對待上司的批評
※批評的十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