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過清明節習俗
潮汕人過清明節,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一、掃墓
掃墓,又叫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以示對祖先的追思和尊敬。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在清明。至唐代,清明掃墓開始盛行,唐玄宗曾明確規定允許百姓寒食時掃墓。宋代則規定從寒食到清明祭掃墳墓3日。
潮汕各地清明節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潮人俗稱為「掛紙」。稱「掛紙」,是因為清明掃墓時,「松楸丘隴間遍懸楮錢」(清乾隆《揭陽縣誌》)。為與冬至掃墓有別,清明掃墓就叫為「掛春紙」,而冬至掃墓則稱為「掛冬紙」。
潮人清明掃墓都在節前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提前或拖後都被視為對亡人的不敬。人到墓地時,先將墓前、墓身雜草拔除,填土整墳,打掃乾淨。然後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綠色油刷外,其餘的字都用紅色油塗寫。祭祀將畢時,就要壓紙鏹,分別壓於碑頂和墳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才修的新墳,碑石頂端要壓下十二張宴幣,若為閏月則壓下十三張,作為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墳身上也要壓上五至七層紙鏹。今年壓多寬,明年就多寬,不能擴大和縮小,據說這是死者還「地租」的範圍。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就稱作為「新社」,要壓紅白紙鏹,以後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掃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燙熟的蚶,吃了蚶,蚶殼壓紙鏹,意為留給祖宗當錢用。
潮汕是著名僑鄉。不少潮籍僑胞,也常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解放後,掃墓活動又增添了新內容,政府倡導紀念英烈活動。每逢清明時節,機關團體和學校紛紛組織隊伍到烈士陵園掃墓,追念先烈的業績,寄託哀思,激勵壯志。
二、食薄餅
潮汕地區,清明有食薄餅的習俗,據說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而來的。潮汕薄餅分餅皮、餡料兩部分,食時用餅皮卷餡料成圓筒狀就食。餅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鑊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為咸、甜兩種。咸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糖蔥」為餡,具有潮汕獨特風味。糖蔥,又稱蔥糖,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雪白鬆脆,入口即散。明郭子章《潮中雜記》說:「潮之蔥糖,極白極松,絕無渣滓」。由此可見,潮汕在明代已有食糖蔥薄餅之俗。
三、蒸朴籽粿
朴籽粿為潮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它是用一種叫朴籽樹(又叫朴丁樹,屬榆科)的嫩葉,和米舂粉,發酵配糖,裝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後吃的粿品,也叫碗酵桃。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有清風去淤,清脾健胃之作用。據說,先人每逢饑荒年,便采朴籽樹葉充饑度荒。為不忘過去,後人相沿便成此俗。
四、踏青(春遊)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草木長出嫩芽,滿目蔥翠,一派生機,人們便借上山掃墓之機,三五成群到野外去遊玩踏青。
踏青郊遊原為古俗農曆三月三日「上巳節」主要活動項目,後來人們將這一活動挪在清明日。此民間習俗自古就有,《歲華記麗譜》曾提及:「郡人踏青游賞,散在四郊。」魏晉時,每到「上巳節」,人們便到風景區或溪水之畔嬉樂,帶著春食、春酒,或席地野餐,或在河邊「曲水流觴」相與為樂。「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此是杜甫筆下長安城郊曲江風景區遊人踏青的盛景。至宋代,踏青之風更盛。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再現了宋都汴京以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盛況。
潮汕古俗三月三日也有踏青之俗,這在方誌中有所記載。清乾隆《南澳志》稱:「(三月三日)士大夫攜酒遨遊山水之間,謂之『踏青』,猶蘭亭修禊事也。」清嘉慶《澄海縣誌》云:「(三月)三日郊遊,謂之『踏青』。」清光緒《潮陽縣誌》說:「『上巳』,士民登山踏青,修蘭亭禊事。」
現在潮人往往把掃墓和踏青結合起來,掃墓的同時踏青春遊。掃墓時帶上一些飲料,等掃墓完畢時,找一處乾淨平坦的地方,就著祭品和飲料,席地而食,邊食邊觀賞大自然的美景,別有一番野趣。這對於長年累月為工作而辛勤拼搏的人們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起到調劑和娛樂身心的作用。
推薦閱讀:
※汕頭大學是否存在虛假、過度宣傳?
※梅州的豐順和留隍這些說潮汕話地區的人,應該算潮汕人還是客家人?
※大家覺得潮汕人怎麼樣?是不是很善於經商?
※海陸豐地區現在還有群體械鬥嗎?當地民風為何如此彪悍一點不像廣東人?
※在你對65億沒有概念的時候,這家潮汕人的帝國小金庫里已經裝了這麼多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