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岩著:禪語空人心(1),佛教網

自序

你曾有過忘我而神清志純、喜悅自在的經驗嗎?我想你一定有過。比如說你沉靜專註於工作,或定睛凝神欣賞令人神往的優美藝術,或投注於一處令你讚歎的壯麗山河時,你的慾望塵埃突然剝落,神清志純,毫無雜念,虛妄之心俱下,無論工作或休閑都篤篤噹噹,獲得圓滿的體驗。那一剎那就是忘我,那一剎那自己與客體融合為一,那一剎那即是定,即是慧。禪者所傳遞給我們的,就是把握這個生活上清澈活潑的精神力量,讓自己過得清醒、自由、喜悅和活潑。這幾年來,我作過許多演講,所傳播的無非是佛法中現成的生活藝術。透過心理學的語言,把它呈現給聽眾,好讓大家能一起分享禪的美,禪的機趣和禪的省發力,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幫助許多人重新拾回健康的人生。在我的弘法演講中,每次演講完畢,總有熱烈的迴響。有些聽眾,甚至在我回家之後,還打電話,述說自己聽講的深刻體驗與感受。我總是告訴他說,那是禪所給你的啟示,我並沒有給你什麼啊!最近有幾位朋友先後告訴我,他們在不同的場合聽到我的演講錄音帶,覺得很能引發心靈生活上的共鳴,希望能借用全套的錄音帶。很惋惜!我從來沒有為自己錄音,那些流傳的錄音帶是聽眾自己錄的,所以無法滿足他們的心愿。今年的下半年,我為了進德修業,未再應邀演講。除了上班工作外,每天晚上,每周的假日,都是自己的時間。除了晨昏散步後山小徑,跟家人敘敘倫常之樂外,正好用功,讀經念佛,同時也把最近的演講稿加以整理。這裡我選了十篇最具代表性的演講,每一次演講,在記憶中都有著忘我的自然流露。我曾把忘我的演講經驗向幾位法師請教。有說是因為佛力加被,有說是殊善因緣,我自己則認為那是清新流露的自然現象。

現在我把它整理出來,希望讀者也能自然地與我共沐佛恩與共享禪的智慧。固然不錯,禪不是語言文字,而是實際的智慧與行動,不過能把握禪理,要體驗禪的智慧與喜悅也就不難了。本書是演講的集子,演講是語言的表達,不是禪的本身,引用的是古代禪師和經典中的公案和典故。不過聽眾和我都曾經為這些禪語發生過「空」與「歡喜」的共鳴!因此,把這本書取名為《禪語空人心》,或許貼切吧!

謹以此書獻給讀者,並祝福你禪喜充滿,佛光普照。

鄭石岩

1987年10月寫於木柵

第一講 無處青山不道場

無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雲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

——唐朝·軼名禪師

今天要跟各位談談「平常心是道」這個學佛上的重要課題。各位都知道,學佛學禪無非是為了生活,使自己活潑、喜悅、有創造力,能從境中醒覺過來,獨自遇緣能夠在無心中發心。佛並不是只有在寺廟裡頭禮拜,不是只有誦經辦法會,而是要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一舉一動。所以任何地方都是辦道修行所在,要在平常心中去修行歷練。《中庸》是儒家心傳精要,開頭便說: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禪家所說的平常心是道,與儒家所謂「不可須臾離也」及「君子慎其獨也」是一樣地重視在生活中實踐力行。平常心是道並不是要你照平常放縱隨便的態度去生活,更不是要你照平常漠不關心、得過且過的方式去生活。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過醒覺、有回應能力、不被物慾所障、不被成見所迷的生活。平常心是道是指平常的生活,待人接物,任運隨形,都能合乎醒覺之道。所以說,日常生活,起居動靜,行住坐卧,無處不是道場,故云:「無處青山不道潮。現在我們來談談怎樣才是日常生活的道。

平常心是道

在禪學典籍中有一則公案,從這則公案,就能透徹了解平常心是道的本意。因為這則公案正是平常心是道的出處。它活潑得像一首很美的詩,引人入勝得像直入堂奧一樣。

我們都知道,宣揚平常心是道的人就是唐朝的趙州。趙州是南泉普願的學生,他們師生間的談話,活生生地表現在完美的行動上。趙州投入南泉門下,參見南泉時,南泉正躺著休息。南泉問:你從哪裡來的?」

趙州說:「從瑞像院來的。」

南泉又問:「見到瑞像了嗎?」

答曰:「不見瑞像,只見到卧如來。」

南泉於是坐了起來,對這小和尚頗覺讚美。於是南泉又問:「你是有主的小和尚,還是流浪無主的小和尚?」

趙州回答說:「我是有主的沙彌。」

南泉再問:「誰是你的主呢?」這時趙州恭敬的走到南泉的身邊,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卻以平常行持的方式說:

「仲冬嚴寒,伏惟和尚尊候萬福。」

南泉於是非常器重他。因為趙州已懂得不用言語來表達思想,而是用平常的行動來表達,他就是南泉的弟子。過了幾天,趙州問南泉什麼是道,南泉告訴他「平常心是道」。趙州直問到心要處說:

「除了平常心之外,是否還有什麼更高層次的趣向呢?」

南泉說:「如果心中還存有什麼趣向,那麼道就被扭曲了。」

趙州很聰慧的從反面去尋求斷疑,於是又問:「如果沒有一個取向,我怎麼知道那就是道呢?」

於是南泉說了一段話,像清泉直瀉般澄清了趙州的疑點,他說:「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盪豁,豈可強是非邪?」

這段話徹底點出「生活之道不是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平常生活中真誠流露與實踐的問題。生活之道要避免疏離,要真心落實在言行舉止上,毫無夾雜,無作為,清凈真實。因此,趙州在聽完這段話後終於大悟。而趙州的禪法也就特彆強調生活的智慧與實踐。

這種實踐性生活智慧,從來成為禪家很重要的心靈訓練法則。這些法則表現在許多優美的禪詩。更有趣的是趙州本人,有一天要去游五台山禮清涼國師道常居然有一位僧人,寫了一首詩來警策他:

「無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雲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

這首偈子不但說明了道在近處,無需遠求,同時生活亦無需追求靈異,即使靈異被你看到,自己沒有一分平實篤當的真心,那又有何用呢?

因此,道就在日常生活中潛行密用,當你投注在觀賞明月之際,你已見道悟道。所以「昨夜三更夜到窗」是見道,「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道,「熱即取涼,寒即向火」也是道。平常心就是平常無作為之心,那就是真心。各位請注意,平常的真心,就是金剛般若,那是「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的光明性呀!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言行舉止,都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嗎?如果是,那就是平常心;如果不是,那是操縱作為。各位千萬要在這節骨眼上,認識清楚,否則蹉跎歲月,誤入歧途。平常心在心理學上,與疏離感(alienation)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個疏離心態的人,自己的感情與理智是割裂的,知與行是不能合一的。他無法把生活落實在平常起居之中,那是一種能力的衰退,也是人格成長上的障礙。人類精神生活上的許多障礙與煩惱,都導源於疏離。

在社會文化現象上,我們正面臨著文化與道德意識的解體。你可曾注意,道德已經失去引導人們奮發向上的功能。身心成長所發出來的本有智慧,已被物慾蒙蔽,而新一代的年輕人,正脫離倫理這種精神生活的基元,變得虛妄蹉跎。當年輕人放棄砥礪精神成長的道德規範時,平常心就等同人類的煩惱野性。這是今天住在台灣的中國人所面臨的難題。這個難題,使縱慾愈演愈烈,那就是一場精神文明的災難。

不作雕琢

平常心也就是不作雕琢的態度,各位請留意,生活愈是質樸愈感到輕鬆,愈是單純愈使你愜意。你用不著裝假,用不著虛偽,不需要增加一分的文飾,不需減少一點現成。當你把這些時間和心思省下來,不但有了充足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在生活上顯現出創造力來。

人是在有了邪念或不合倫理的行為之後,才需要文飾;有了不能自我接受的情形時,才需要雕琢;有了非分的冀求時,才會矯揉造作。人的本質就是完美,你之所以為你,正是因為是你,如果你一旦變成了「別人」,你已夭折。

所以禪家是肯定自我的,不是趕流行說時髦的,是內定而外不著相(不受引誘)的。禪的精神就是實現真我,成就本性中質樸無華的人性,而天性正是光明的寶藏。

唐朝有一位禪師叫雪峰,有一天他在山上撿得一根樹枝,形狀很像一條蛇。他就在這根樹枝上題了幾個字說:「本自天然,不假雕琢。」於是把它寄給老師大安禪師。老師在接到這個禮物時說:「本色住山人,且無刀斧痕。」 

每個人都有他的本色,各有不同的因緣,接納自己吧!切忌畫蛇添足,刀斧雕琢,無異出賣自己。生活在現代社會裡,價值觀念分歧,爭妍鬥勝者多,稍稍把握不住,就成為洪流中人,一切不能自己,不能自拔,那是時下青年人最常有的悲劇。

有一位青年寫信問我,他已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心裡很彷徨,不曉得自己應該做什麼。他對自己所學的科系不感興趣,前途茫然,不知何去何從。我告訴他,在還沒有動筆練習寫字前,不知道將來練就的字體是什麼;在還沒有進入花園之前,當然不知道自己最欣賞的是哪一株。必須根據自己平常的興趣和能力,把握自己的本質,去應徵工作。不要跟別人比較,不要看待遇的多寡,事實上,很多工作適合自己的根性。

我還特別要這位青年注意,就業不能解釋為一個職缺等著你去。而是你自己通過嘗試,發現值得做的工作。不要遲疑,凡事得先試試才知道。

最近又有一位年輕人問我,他很想當老師怎麼辦。我告訴他應該準備考師範大學或師範學院。他說那太難了。我說:

「依我看你的想法就是虛妄,不是真實,真實是即知即行的。」他又問我那該怎麼辦。我問:

「你在哪裡高就?」

他說:「暫時在拉保險。」他的表情有些不能自我接受。

我說:「拉保險這工作比當老師待遇差嗎?」

他說:「待遇還可以,不過我不太喜歡這個工作。我嚮往當老師,教學生樂趣多。」 我說:「你何不把當老師的愛心和關心,試著轉移到你拉保險的工作上呢?」

我們的對話就是這麼短,而這位年輕人的臉上卻露出一線喜悅的光芒。

不假雕琢就是從平常心去行動,依自己因緣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處事。唐朝洞山禪師有一天跟學生閑談,洞山問:「你以前在大慈禪師那裡,學到了什麼心要?」

學生說:「大慈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洞山說:「我的看法是:『說取行不得底,行取說不得底』。」

從思辨空談生活,就會處於「不得底」的虛幻,一定會徒增煩惱,這不是平常心。反之,如果真能落實去行,那種實現的妙趣與喜悅,並不是用言談能說得中肯的。

談到不作雕琢,不妨再講一個禪宗的故事,好讓各位參究體驗。唐朝懷讓禪師是六祖的大弟子,以後南宗的許多大師都出自懷讓的門下。懷讓原來拜嵩山安國師為師,後來參拜曹溪六祖慧能。初見面時,慧能問:「你從哪裡來,懷抱著什麼東西?」

懷讓說:「如果說是物或東西就不切中了。」

慧能問:「那麼還可以修證嗎?」

懷讓說:「若說修證則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若說污染雕琢那就有了偏差。」

慧能說:「就這個不污染、不作為、不雕琢的本真,便是諸佛所護持的。你發現如如的本真,我也如是。」

慧能給懷讓的印證,就在於這不假修治,無需雕琢的平常心,那就是「真常」 了。

人若能本乎誠心去生活,哪一個地方不是你辦道的場所,而哪一個地方會不合乎道呢?生活起居頭頭是道,道在生活中,生活不離道。

人最忌諱違背自己,立虛幻假相,不落實做事而貪戀名位;不知慈悲布施,只求終日鑽營;虛應故事,但求聞達,心理上一定會有了虛幻的障礙。他的精神生活空虛不實,不安與浮躁自然不能免,等到垂垂老矣,白髮皤皤之際,茫然灰暗的心靈,將何以悟出,而入於一真法界與清凈佛土?

神贊禪師在百丈門下悟道之後,再度回到為他剃度的本師那裡。本師問他,你在外行腳參學,得到了什麼。神贊說並沒有什麼,於是跟其他僧眾一起作雜務去。有一天,本師洗澡,他替他捶背,很自然地說:

「好一所佛堂,但是佛不彰顯。」這時本師回過頭來看他,於是神贊接著說: 「佛雖然不彰顯,但卻能放光。」神贊這次對本師說法,要在醒覺那無需雕琢的真我,只要在平常中表現出來,就是覺醒之光,那就是佛光普照了。但是本師還沒有覺悟到這一點。有一天本師在窗前看經,有一隻蜜蜂衝撞著紙窗,飛不出去,得不到自由。這時神贊說:「世界這麼廣闊,你卻不懂得放曠而行,偏偏要在紙窗上鑽不出去。這時本師沒有反應,神贊又苦口婆心地講下去,他說:

「空門不肯出(空就是不執著、不造作、不雕琢),投窗也大痴,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就這段像迅雷一樣的詩句,把他的老師給點醒了。於是本師告訴眾僧,請神贊說法。神贊把百丈大師的心法,傳遞給同門師徒說: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本師聽了神贊說法,於焉大悟。並說:「好在垂暮之年能聽到精神生活的第一義諦。」

各位!你我在讀完古人悟道的故事之後,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好在在我有生之年,也能聽到這極則之事呢?

曠達優遊

禪者總是放曠達觀,隨遇而安。而能否曠達,完全要看是否能夠承擔生活上的種種;接納它,包容它,歡喜它。經上說「悟無生忍」,無非就是一種承擔的能力。

我認為六般若蜜的根本就是「能承擔」。生活的成功與失敗也決定於是否能承擔;有承擔的人必然了解自己,接納自己。你我若能如此不就是醒覺了嗎?

不開心不曠達的人,最主要的關鍵在於不能承擔。不能承擔就表示沒有能力。心理學家弗洛姆(E.Fromm) 認為倫理的實踐,代表一個人有了能力,有能力當然就有自在感,能安穩得下來。所以說「承擔」是定與慧的根源。

承擔表示一個人不畏懼、不逃避、不諂曲。所以能承擔的人能以一種平直的態度去看世間事,從而有真知卓見。唐朝高沙彌去參見葯山禪師,葯山禪師問:

「你可知道人心像長安城一樣熱鬧,熙熙攘攘的嗎?」

高沙彌說:「我的心中國泰民安。」

葯山問:「你這種體悟是從讀經得來的呢?還是從請益參學中得來的?」

高沙彌說:「既不是從看經得,也不是從參學得。」

葯山問:「有人不看經也不參學,為什麼得不到它呢?」

高沙彌說:「不是他體悟不到,而是他不肯承擔。」

能夠承擔的人,不管他遭遇什麼變局,是好是壞,是順是逆,他都能從定中生慧,凡事迎刃而解。也許這就是儒家所謂「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仁心至理了。

肯承擔的人,沒有埋怨,沒有嫉妒。心中常保優遊自在,活力自然日增,生活也比較活潑不拘泥。就拿葯山作例子吧!有一天他在夜裡登山眺望,忽然雲開見月,心裡非常喜悅,油然而生放曠之懷,豪邁地大吼了一聲。聽說這個呼聲,幽遠地傳遍了灃陽以東九十里許。居民們相互詢問才知道原來是葯山歡樂的一聲。後來朗州刺史李翱為他寫了一首詩說: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禪家在放下萬緣之後,那種豪邁不拘的放曠,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各位!你我也能有機會放下心來,走出郊外,放曠一些,高歌一曲嗎?

生活就是道場

人生的極致是什麼?是死亡,然後從此消失,煙消雲散?抑或回到一個模糊無知的不可測世界?抑或回到天國?或者提升到十方佛土?有一次,我為暑期教師進修班的學員上「教育哲學」課。我們在討論到心靈論的時候,順便作了一個調查。很令我意外的是,這些任教多年的高中老師,有百分之九十六相信:人的精神力量不會因為死亡而消失。相反的,偉大豐富的精神力量則恆久長存。

有一位老師甚至討論到;如果人的精神因死亡而不存在,就等於否定生活的本質。換句話說,所有的道德、教育理想,甚至價值理念從而落空。人至少必須肯定精神的存在,生活才會振作起來。人必須透過精神生活上的歷練、提升和凈化,最後完成並實現了他的人生,透過死亡而進入永恆的光潔聖域。許多位老師,也不斷點頭表示同感。

當天,我上完了教育哲學課,走在政大校園裡,心裡想著,這是多麼豐富璀燦的一課呀!而我的收穫真是滿筐滿簍,喜不自禁。從那時起,我深信在教育界里,經師仍大有人在,教育與社會的光明面,不就在斯乎?

這些老師所談到的就是禪。禪者不把人間與天國分開,不把生活與聖域分開,不把現在與永恆分開。禪者生活在此刻,而此刻即是未來與永恆。也就是說,此刻的生活現象,是由內在心所表現出來的表象,從平常生活的所思所行,可以看出內在的精神世界。更明白的說,如果一個人處心積慮為非作歹,那麼他的精神生活將是墮落的;如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那麼他的精神生活就不斷提升。所以佛經上說:「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因此,修行不局限於出家在家,不限定於任何時候。平常行、注坐、卧都是修行,工作、讀書、研究、發展事業都是修行。六祖慧能說:「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精神生活的提升,無非從以下六個途徑著手:

(一)布施:服務人群,實現人生,心存慈悲。

(二)持戒:遵守社會規範,恪遵生活規律。

(三)忍辱:寬容待人,曠達凈心。

(四)精進:勤勞積極,實踐力行。

(五)禪定:和平的襟懷,單純的生活,穩定的性情。

(六)智慧:清楚的判斷,醒覺的心智。

日常生活中能照六波羅蜜去做, 就是真修行, 就是實現的人生。生活歷練了 「心」,心因生活的歷練而更覺醒,更有能力,更豐富,更光明。

有一位打鐵匠,每天為了養家活口,工作極為辛苦。有一天一位高僧向他化緣,他順便向這位僧人請教解脫之道。他所問的問題,就現在的語言來說,就是怎麼樣才能使自己有較好的精神生活?這位高僧便告訴他念佛法門。要他每打一下鐵念一聲佛,每拉一次風箱念一聲佛。這一來,打鐵匠的工作有了精神生活上的意義,又加上念佛法門的不可思議的力量,每天工作得非常喜悅。幾年下來。這位打鐵匠精神生活上已提升到法界或凈土世界。有一天,他很快樂歡喜地沐浴完畢,告別了家人,提起平常用的大鐵鎚,再打了幾下鐵唱著:

「叮叮噹噹,百鍊成鋼,太平將至,我往西方。」

精神生活不是從百物不思或一心養靜之中證悟,而是在實現人生中證悟。而實現人生之要就在於真空妙有的心路歷程上。人唯有透過生活的實現,而又不受制於實現,那才是凈心,才是真空妙有,入無生忍。反之,若一談修行,便一切放下,心靈成為廢墟,不但助長無明,也走向斷滅。

生活之道不在乎取與予,不在乎揀擇與分辨,而在於「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把自性中的智慧,表達在你的生活上,讓醒覺過後的實現與清凈,永駐你的襟懷。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實現。「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也是實現。老子說: 「功成身退」、「見素抱樸」都是實現。

生活之妙存乎一心,精神生活之培養亦存乎一心。所以說:「佛語心為宗」。有一次,一位僧人問羅漢宗徹:「什麼是南宗北宗?」

宗徹說:「心為宗。」

僧人問:「還有什麼教誡否?」

宗徹說:「教就是心。」

僧人又問:「如果心理昏雜不凈,如何才能了悟?」

宗徹說:「煩雲風卷,太虛廓清。」

僧人又問:「那怎麼樣才能得到光明的精神生活呢?」

宗徹說:「一輪皎潔,萬里騰光。」

各位!請注意,人只有懷著一顆單純的心志,沒有私慾染雜,光明得像一輪太陽時,才能遍照法界,處處篤當,發現真我。那樣才是實現的生活,曠達的人生,才是參天地而贊古今,優遊自在。誠如智通禪師所謂的:

「舉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道就在生活中。觸目遇緣總是道,所以說「無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我們必須從現在用功,日日精進,彼此互勉。

第二講 自在無礙永無拘

自在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深能廣。

——唐朝·澄觀大師

在一個多月前我應邀在國立政治大學為大專輔導老師做了一次演講,講題就是佛學在心理輔導上的應用。演講之後隨即進行討論,對於佛學如何應用到現代生活,廣泛地交換意見。大家對禪學如何應用在輔導學上有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接著有幾個學校邀我演講。今天能有機會來貴校演講,就是基於這個因緣,在此特別要感謝趙世和教授的安排。

首先我要跟各位說明,佛學就學術層面來看,它既是一門高深的哲學,又是一門心理學,也是一門倫理學。它包含了對人生究竟的直觀,宇宙第一義諦的證悟,人性及倫理的探討,與心理健康和生活智慧的闡揚。現代人的生活正陷於緊張、焦慮和空虛的困境,在精神生活上亟待提升,佛學正是精神生活復甦的甘霖。特別是當它與現代心理學結合之後,更能成為提升精神生活的藝術與智慧。

各位都是研究醫學的,將來從事懸壺濟世的工作,一方面需要慈悲溫和的心腸,需要懂得培養生活的情趣和精神力量。使自己成為金剛大醫王,做一位佛經上所謂的藥王菩薩,普度眾生。另一方面,醫療的工作不只是診斷開處方所能完全解決,而是需要精神力量;你要深通這種力量,才能把醫療發揮到最高的效果。所以我今天給各位講講佛學上「自在」的智慧,它既是禪學的,也是心理學的。

人的生活就是自己對環境的交互作用。心理學所強調的是:人是環境的因變數,也就是說,人是否生活得快樂豐足,決定於環境所提供的條件。不過,最近在人文心理學和完形心理學上已有了不同的看法,他們相信,許多情緒和認知上的問題,是來自主觀的感受。比如說,張三和李四兩個人同樣在夜裡走過一條鄉下的小徑,張三看到一個黑影,定睛加以觀察,發現它只是一棵迎風搖擺的小松樹,不過樣子頗像人影而已。但是李四隨後經過那個地方,卻認為那個樹影是一個鬼影,心裡緊張害怕,拔腿就跑。顯然兩個人的感受不同,反應也截然不同。

心理學曾作過許多實驗,一組使用安慰劑的人和一組不使用安慰劑的人,在精神上的反應截然不同。心理學家把失眠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施以鬆弛身心的訓練,另一組除了做相同的訓練外,還給他們一顆藥丸,並告訴他們它有助於睡眠。事實上那顆藥丸與睡眠無關,只是用來安慰病人而已。結果證實服用安慰劑的一組,在睡眠上有很大的改進。可見心理意識對個人行為影響有多大。

禪對生活的看法非常重視意識的轉變。禪家的格言是「萬法唯心造」,一切的心理現象都是主觀的意識所造成的。不過禪者所重視的是醒覺與自在,而不是上述例子所說的依賴與安慰。

禪家認為,一個人的生活是我與境之間交互作用。如果我「作得了主」,那麼我就能夠「轉境」,能夠有效地處理事事物物。待人接物也就貼切得當,自己也就能夠清楚的思考,那就是醒覺。由於醒覺的人不會被慾望、色相、成見所蒙蔽,所以他能看到真實的一面。他能了解自己,也能了解別人,能洞察一切事物。所以他是主動的,是如如自在的。

反之,如果自己作不了主,就變成環境的因變數。環境怎麼變,自己就跟著怎麼變,隨波逐流,成為環境的奴隸。當然這種「被境轉」的人是談不上醒覺,談不上堅固信心,談不上金剛智慧的。所以這種人就會變得不自在,很容易受環境左右。

自在的人有一顆安穩的心,有一雙清明的眼睛,有一對順風博聞的耳朵,更有一個寬容的肚量。所以自在的人比較安和,不起對立與抗爭,總是在包容與超越中,找到了一個生活與事態的重心。

有一位先生向我傾訴苦惱。他說,他是個有家室的人,有一次他在一個逢場作樂的場合,認識了一位小姐,深談之下,對她的遭遇非常同情,油然生憐恤與協助之心。爾後往來頻繁,日久生情,竟導致家庭糾紛。他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真是悔不當初。一個不自在的人,無論發的心是善是惡,自己都會把握不住,那時善與惡同歸於惡。所以禪家要告訴你:必須無善無惡,只留一個真如自在的覺性。

自在的人永遠懂得「空」的人性絕活。他放下非分之念,放下色相的干擾,放下成見的左右,放下道德規範的約束,讓自己自由;看色相不為色相所迷,察理路不被成見所蔽,行乎道德不受制而拘泥,所以叫「來去自由」,「和光接物」,這才產生大用。荷澤神會說:

「無念為宗, 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

懂得真空的人才是真自在,真自在的人才可能真正有能力、有大智慧、有創造力,去實現人生、去建功立業、去布施服務。各位!你說對不對?

莫隨波逐流

我們待人處事,總是在失去主動,不能自拔,或無能為力時,才感到自己發生了困擾。那時自己是無能的、不能自我控制的,是不安的、執著的、不能接受事實的。陷於物欲跟急於功利,同屬於被境轉,內心同樣不安。憤怒傷人與懼怕退卻,兩者都是受心境所牽,都是心病的根源。

現在我舉幾個簡單的線索,你自己作個測驗,你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自在:你做錯了事,朋友給你當面指正,你接納了,但卻自責了好多天。

朋友一句無心的批評,你記恨很久不忘。

你買了一件東西,回到家裡才發現有瑕疵,你失望得影響睡眠。

你要去見一個有地位的人或某方面特別有成就的人,你會很在意又很不自在。

你很喜歡別人誇讚你,有許多決定,都是為了博得讚美而做的。

你做任何事總是想獲得大家的喝采。

各位!如果你有了這些觀念,你就會在生活中加上一個莫須有的負擔。它使你的生活腳步變得沉重,甚至使你失去正確判斷,那就是不自在所帶來的煩惱。唐朝法融禪師說:

「一心有滯,諸法不通。」

所有因不自在所造成的擁塞,足以危害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引起思想上的偏差,人際上的衝突,而導致生活的危機。

唐朝侍郎白居易,有一天去拜訪一位叫鳥窠道林禪師的高僧。他發現這位禪師所住的地方古松茂密,盤屈如蓋,和尚就住在上頭,鳥鵲築巢其上,自然馴狎。白居易覺得和尚住在樹上實在太危險了,於是說:「禪師住處很危險。」

禪師說:「太守住的地方比我更危險。」

白居易說:「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呢?」

禪師說:「自己不停地起心動念,處處被境轉動,就好像薪火相交,把自己弄得焦躁不自在,哪有不危險的呢?」

各位!自在就是真正的醒覺,真正的自由,真正從許多虛幻中解脫出來,去過現實的人生,喜悅的生活。

優遊真實

自在的第二個因素就是「見自本心」,能用自己的真心去生活。這就心理學來看,就是一個人的肯定性(assertiveness)。所謂肯定性是指一個人能了解自己,接納自己,表達自己的意見,發揮自己判斷力的一種行為品質。

一個人肯說真心話,不拖泥帶水,不自欺欺人,是一件好事。比如說,自己體力不行,硬撐著充好漢,那就是不真實、不自在。有一位登山的朋友告訴我,通常青年人登山,發生意外的都是不自量力的人。他為了表示自己有登山的經驗,往往一意孤行,造成意外。他告訴我說,有一次一位青年為了表示對一位受傷女生的照顧,把她的行李一起背著,隊友們建議分攤給夥伴們背負,他硬是不肯。才走上山頭,這位男生因為體力透支,加上氣候變化竟然暈厥過去。

人能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優點是一件慶幸的事,但能接納自己的極限,卻是幸福自在的關鍵。一個人要說出跟別人相同的意見並不難,要提出合理的異議卻很不容易。要同意別人的要求也不困難,要婉拒別人的要求才真正困難。困難的關鍵就在於「礙於情面」,所以「失去真心」。因此禪學上強調覺性的重要。法融禪師說:

「一切有為,本無造作;知心不心,無病無葯。」

一切的行為舉止,要奠基於真實和真心,否則就會出錯,就會迷失。當我們的心智思想,像噴泉一般直接湧現出來,放曠而行時,心理就沒有積鬱,沒有虛偽,自然沒有煩惱和心玻

有一次法眼文益禪師的弟子問他,道真的在自己心中嗎?法眼告訴他說:「有什麼時候你披露了自己,而不與道相合呢?」

人生本來就是要照自己的因緣去實現。你是你,絕對不會是別人的你。如果你想討得別人的歡心,自己的寶藏(與生具來的潛能)就會盡失。所以一個自在的人,必然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條件去發揮,去實現,去布施,去成就無上的精神生活。

現代人普遍不甘寂寞,一味想要否定自己,追尋時髦。穿衣服要趕流行,吃東西要趕流行,思想要趕流行,讀書選志願也要趕流行。似乎每一個人都爭著改變自己,變成別人。這是很令人擔憂的事。

禪宗有一則故事非常發人深剩唐朝大珠慧海和尚,有一天特地從老遠的地方趕來參拜馬祖大師。當時的禪林沒有一個人不嚮往參見馬祖的,大珠當然也不例外。大珠拜見馬祖時,師徒的對話是這樣的:

馬祖問:「你從何處來?」

大珠答道:「越州大雲寺來。」

馬祖問:「來這裡有什麼事?」

大珠說:「我是來求佛法的。」

馬祖說:「我這裡一物也沒有,求什麼佛法?你放棄自家寶藏不顧,離家亂跑做什麼?」

大珠驚訝地問:「哪裡是慧海的寶藏?」

馬祖說:「現在問我的那個就是寶藏。它一切具足,更無欠缺,本來自在,何假外求。」

大珠慧海因為馬祖這一指點就悟道了,他悟到的是什麼呢?就是真我,從從容容的真我,自由自在的真我。能依真我去生活的人就能實現他的資賦和潛能,過成功喜悅的生活,所以禪家說:「樂道怡然,優然真實。」

保持平直

直心就是平常心,就是「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遇到任何事情能平心靜氣,不慌不亂,表示一個人能自制,能把持原則。一個能自制的人,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獲得自由,不被外在環境所動,得大自在。

你能以平直的態度去待人處事嗎?你將來是一個醫生,有一個人急急忙忙,呼天搶地的把病人送到你的診所,你會不會受他干擾,而亂了陣腳呢?當你操起刀來為病人進行手術時,正因為他是自己的親人,自己會不會有不同的心情而影響到手術的品質呢?平常心對你們學醫的當然重要,要親疏不二,不要受緣所遷;要急緩不二,視若平常,這些道理各位都是清楚的。

各位一定有過這種經驗:有時為了特別要保管某些東西,不以平常保管的方式處理,把它放在某個隱密地方,反而忘了它放在哪裡。急用時翻箱倒櫃都找不到,那是因為不平常的緣故呀!

運動員參加比賽,如果不訓練平直心,比賽情況稍有起落,就會嚴重影響心情,影響士氣。平常心就像一個大水庫,它能調節水源,蘊藏發電,可是湖面總是平靜如常。因此,平直之心是孕育智慧的最好途徑,是精神生活的調劑法門。有一次百丈懷海的弟子問道:「什麼是大乘頓悟法要?」

百丈懷海說:「對五欲八風不動,不被見聞覺知所縛,不被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

我們偶爾聽到朋友對某人有些批評,等到我們真正跟他相處的時候,則往往因為先入為主而對他心存偏見。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和對立,大部分源自缺乏平直心。

一個平直的人總是心平氣和的,因此他能冷靜的思考。他總是對別人說,慢點!讓我把事情弄清楚。有一位朋友,他一向非常冷靜平直,我從他那兒學到很多待人處事的法則。有一次我把一件重要的證件遺失了,我憂心如焚,急得像熱鍋里的螞蟻,想去辦理遺失補發,他卻笑嘻嘻地告訴我:「老兄!要遺失一個證件可不是那麼容易,別急著去辦理補發,放自在一點,它可能還會飛回來哪1過了兩天,那份證件果然由一位好心人郵寄回來。

教育子女,更需要平常心。你們都要做人父母的,千萬記得,對待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平常心、平直心,萬不可愛之太深,責之過切,揠苗助長。

對待朋友更是如此,古人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飴。」在平常自在中建立起來的友誼才是知交。至於夫妻之情,天倫之樂,若能以自在平常之心處之,自然琴瑟和鳴,得享天倫之樂了。

莫須在意

生活的藝術就是不要太在意,有時就是有點不修邊幅,也不以為意才好。生活的本質是自然而不是刻板;是自在愜意,而不是苛刻造作。對待別人,得過且過,不宜太挑剔,這樣自然寬心無憂。

我們有許多的不安與煩惱都是因為太在意惹來的。有一位朋友訂做了一套新衣,其中有一點點瑕疵,竟然為那一點點瑕疵去跟服裝店老闆吵得面紅耳赤。太在意的人,每天總會惹出許多是非。特別是對自己的苛責,就像強烈的酸液在腐蝕你的心靈。

胡適之先生說,作學問要在無疑處生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這種有疑處不疑的功夫就是不在意。人能學會不在意,就可以放曠而行,少憂絕惱,心理自然清閑,神情自然自在,福分無比。

不要太計較得失,你自然達觀起來;不去理會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只求問心無愧。直心去生活,無入而不自得。所以六祖慧能說:「直心就是道潮。

一個人愈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愈是舉棋不定,坐立不安,無所適從。那是戕害自己心理健康的原因,是糟蹋幸福快樂的關鍵。

在禪學公案中,有這麼一則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在家弟子去拜訪趙州禪師,由於沒有帶禮物,心裡覺得很在意,於是對趙州說:「老師!我什麼都沒有帶來。」

趙州是一個非常機警的老師,總是抓住任何機會,為學生解惑。他說:「那麼你就放下吧!

這個學生沒有聽懂老師的啟發,卻更在意起來,便說:「老師!我什麼禮物都沒有帶,你怎麼叫我放下來呢?」

趙州聽了又說:「那麼你就提著吧!

各位!這位學生顯然還是沒有懂得老師的旨意,所以不能釋懷,仍然帶著那非常在意的心情生活。我想,那一定是愚迷痛苦的。

人不免有一點小錯,就心理健康的法則來看,要懂得原諒自己。只要改正就行,用不著太在意,太在意就失去寬闊的心胸,無法超然物外,直證真空妙有的法性。

我再講一則故事給各位聽聽。有一次善慧大士(即傅大士)講《金剛經》,梁武帝突然駕臨。大眾皆驚動站起,這時只有善慧端坐,從容不動。皇帝的近臣告訴他說:「聖駕在此,何不起坐?」

大士說:「法地若動,一切不安。」

對的,一個人的心若驚動了,真正的道場也動了,當然一切行為舉止都顯得不安了。本省有一句話說:「吃飯皇帝大,睡覺皇帝大。」一個人的行住坐卧都要從從容容,千萬不要因什麼事太在意而亂了方寸。

又有一次善慧大士身穿衲服,頭戴道士的頂冠,腳穿庶民的鞋子。梁武帝看了就問他:「你是和尚嗎?」

善慧以手指他所戴的帽子,於是梁武帝就說:「那麼你是道士羅!」 善慧又以手指指腳上穿的庶人鞋子,梁武帝又說:「那麼你是凡俗之人羅!」

各位!善慧所表示的是非僧、非道、非俗,他打破了僵化的形式,隨遇而安。更重要的是把儒、釋、道三家予以融合。誠如善慧自己所說:「道冠儒履佛袈裘,會得三家成一家。」他融合三家,超越三家,這是何等的洒脫啊!

不要在意就是佛法所謂「無心」。無心就不會有憎的情緒,不會有愛憤自責的煩惱,更不會有多欲的不安。所以說:「無心是道」。能如此便是任運逍遙。唐朝志明禪師答覆學生問什麼是無心時說:

「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如鳥空中只么飛,無取無舍無憎愛,若會應處本無心,始得名為觀自在。」

各位先生!你們將來行醫就是要當一個無心道人。沒有貧富之分,沒有地位之別,不計親疏,不計得失。那就是慈航普度的觀音,救苦救難的大醫王。

莞爾之趣

人生樂趣何其多,觸目遇緣無非凈光莊嚴,喜悅柔順。你走在街上,仔細玩味,你會發現霓虹燈真的很美。看看每個人都兢兢業業在努力工作,油然心生敬佩。你看看青年朋友,結隊成伴郊外散心,他們涉世未深的樸素歡顏,更是可掬可愛。你觸目所及何處不是喜悅呢?

各位!請多留意,世上不是只有愁眉苦顏,只要你抽出一點時間和心情,一朵盆栽中的小花,可以把你帶入喜悅情趣;一聲鳥語,可以令你悟入無盡遐思和喜悅。偶爾,你應該佇足看看路邊的花草,他們在向你微笑;偶爾,你應該停足看看繁華的櫥窗,那兒的陳列多麼別緻動人。

快樂就在你的生活之中,放下塵勞,體會莞爾的喜悅,即使一個乾癟的老人,也能泛耀出最動人的人性之美,又何況稚子們咯咯笑聲,聲聲響徹雲霄呢?你用不著在生活之外尋找歡悅,只要你稍加留心,歡樂確實無窮。禪家說: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過梅花下,春在枝頭已十分。」

各位!請不要用不滿的心情去生活,那會破壞你的生活情趣。你要用感謝的心情,積極奉獻,自然會歡喜滿筐。你要學會感謝父母,心存喜悅,你要感念老師,心存敬意;你要感謝同學朋友,慶幸緣分難得。

不滿的心情會起心病,起先是對別人不滿,對局勢不滿,對社會不滿,最後會對自己也不滿,那就是心玻不滿不是進步的動力,謙虛才是成長的原因。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自在不但使你愉快,使你有好的性靈生活,同時也是潛能得以發展的契機。好好學習自在的生活態度,自然處處無礙,所作皆成。

第三講 清心自在步紅塵

清凈心智,如世萬金,般若法藏,並在身心。

——隋朝·傅大士《心王銘》

今天我們借著新生報和台北市政府共同主辦演講會之緣,在此會面。參加的人如此踴躍,真是一場殊勝因緣。今天是由作家林清玄先生和兄弟主講「清心與自在」 ,清玄兄很客氣,要我先講,盛情難卻,恭敬不如從命了。

在這夏日炎炎的氣候里,大家一齊來討論清心與自在,更覺得有意思。現代人由於過著忙碌的生活,天天處於競爭和緊張的氣氛里,熱衷於追求種種慾望的滿足,心裡頭無論是春夏秋冬,早晚日夜,總是處於熾熱的心情,很少有涼適的喜悅,清心的自在。

現代若與過去農業社會相比,生活環境不如過去清幽,心情不如往日清閑,作息不若曩昔那麼慢條斯理,用心更不若往昔純樸。所以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緊張和焦慮的環境,生活在互別苗頭,彼此抗爭的時代。

人的天性是愛好純樸清靜的,現在我們卻生活在一個擾攘不安的環境之中。人性是偏向和平單純的,現在我們卻置身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物慾重於一切的複雜社會。因為如此,我們的心情有了不適,生活出現了不協調,精神生活也有了困擾。這些困擾產生了心理的癥狀,許多人感到空虛,感到焦慮不安,感到失眠與煩悶。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社會的離婚率不斷在提高,青少年犯罪日益嚴重,自殺死亡人數,則躍居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位(台北市則占第八位)。心理有了疾病,需要醫療照顧者,佔總人口千分之三,至於生活在苦悶與焦慮的正常人,那就極為普遍了。

因此,現代人自救之道不再是創造物質,而是提升精神生活。在清心與自在中,才可能真正懂得應用物質,享用科技,創造福祉。

各位先生請注意!提升精神生活不是要我們回顧過去,恢復古時候的生活。事實上,那是辦不到的。唐朝的文學家韓愈說:「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現在我們能辦得到嗎?既然辦不到,我們又怎麼可能追隨陶淵明「歸去來兮」那樣,「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因為我們連田園都沒有,哪有那種清靜隱居的地方呢?

但是我們還是要歸去,歸去寧靜的自性,歸去清心自在的心園。那是一個沒有紛擾、執著、對立和牽掛的寧靜心境,那是個精神生活的世界。

投入這個精神世界,無需離開喧囂的紅塵。它與現代科學的觀念,自由的精神和理性的成就不相違背。這個精神生活使我們徹底地感受到生活的喜悅與活潑清妙。它的方法就是我所說的:

「清心好見性,自在步紅塵。」

清心不是空心,而是清醒與單純的心理生活。一個人能不被物慾和成見所迷就是清心。唐朝臨濟禪師說:達摩自西天來,就是為了尋找一個不被物慾所迷的人。一個不被迷惑的人總是自由自在,喜悅活潑,過創造性的生活。現在讓我就清心與自在,做一個闡述。

清心就是清凈之心,當一個人不被外境所迷惑,不會被物慾牽著走時,就能看到真相,就能平靜地因應自如。清凈心使我們在頭腦清楚,讓我們的情緒穩定,引發我們品觸到恬淡的喜悅,更能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與豐足。

我們每天待人接物,無處不是富足,只因為我們不清心,所以體會不到富足。就好像你每天用了三餐,卻體驗不到它的美味;有個矯健的身體,卻察覺不到它的珍貴。清心使一個人從種種虛妄、煩惱和愚迷中,拉回到生活的體驗上,忘掉一切紛擾,獲得喜悅的情趣。傅大士在他的《心王銘》中說:

「清靜心智,如世萬金:般若法藏,並在身心。」

清心能引發生活的智慧(般若)。它就在日常身心活動中表達出來,使我們富足快樂,所以是「如世萬金」。現在我們來談談培養清凈心智的方法。

寬大的心理生活空間

空間是生活的基本條件之一。人的活動需要空間,心理運作也需要空間,沒有空間會使人發悶。就拿現在這大禮堂來說吧,有些人來得早,有位子坐,享有空間,所以就覺得舒適安穩。有些人後到,委屈站著聽講,站的人愈來愈多,空間愈來愈少,自然覺得不舒服。這是現象界的生活空間在影響心情。

我們的內心也有一個生活空間,如果心裡被許多成見、憤怒、怨恨、不滿所填滿,那麼心理空間即刻被無謂的煩惱佔據,這時你一定會覺得煩悶、緊張和不適。

不過心理生活空間是可以透過意識的轉變而發現。當我們有了新的發現或轉變時,心理即刻從「山窮水盡疑無路」里,重新面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

我所說的這個意識轉變,就是佛學上所謂的「轉識成智」。它是把目前的煩惱,在剎那之間化為意義,予以承擔,而使心裡再度騰出空間,復得清心。在這裡我舉個自己的經驗給諸位做參考。

去年的夏天,天氣跟今年一樣的熱。我的卧房就挨著一條長巷,這條巷子像音樂廳一樣,很容易引起共鳴。所以一到夏天,冷氣聲、喧鬧聲、麻將聲不絕於耳,聲音之大令人難忍。把卧房的窗戶關起來則太悶太熱,把窗子打開,則聲音震耳難眠。我深為所苦。

我躺在床上,心想念佛,卻又想著如何解決這個煩惱。就在這時候,我告訴自己,既然不能改變環境,為什麼不改變自己的意識呢?於是我開始去聆聽那機器聲,寧神接納它。不久,豁然發現那些聲音與千尺直瀉的瀑布聲無異,隨即欣賞起來,剎時唐朝詩人李九齡所寫的「山中寄友人」的詩境栩栩然出現跟前,陶醉其中:

「亂雲堆里結茅廬,已共紅塵跡漸疏,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

從那一天起,我不再被那冷氣機的聲音所干擾,顧不得別人家排出來的熱氣徘徊窗前,打著赤膊,念著李白的詩篇: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我不但感到寧靜爽適,而且真正領會到禪者所說,「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的天機妙趣,悟入寧靜,自得心開。

心理生活空間也可以透過放緩腳步來培養。待人處世,最忌諱的就是急躁,急躁不但使你不能有效地孕育思想,中肯地處理人際關係,同時對於身心健康亦會有害。

懂得及時放慢腳步的人,就能深通「退一步想,海闊天空」的藝術,能及時穩得住的人,也必然擁有放曠能容的胸襟。心理學家富來曼和羅士曼(Friedman & Roseman)兩個人曾經對急性型和溫和型兩類性格加以比較。他們發現急性型的人看來比較有魄力,有作為,但事實上溫和型的人比較能夠做到慎謀能斷。真正能運籌帷幄決戰千里的人,是屬於溫和型的人物;行政上溫和性格的人,在管理效率上也優於急性型的人。

此外,他們也發現六十歲以前罹患心臟病的人,有百分之九十是屬於急性子的人,而急性子的人得冠狀動脈硬化的可能率比溫和型的人高出一倍,而且他們血液中的膽固醇也比較高,由此可見急躁對健康有害。

俗語常說,一個人要任勞、任怨和任謗,要做到這三點必須培養好的心理生活空間——肚量。沒有肚量,什麼事也辦不好。你看,剛愎自用的人總是壞了大事,那是因為沒有肚量。小不忍亂大謀的人,也是缺乏肚量。禪家就非常重視肚量,肚量就是寬容和放得下。他們總是以豪邁的襟懷勸誡世人要像虛空一樣大肚能容。布袋和尚說:

「寬卻肚腸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一個人能夠有這樣大的肚量,才是志在四方,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擔當人之所不能擔當。胸懷大志,大慈大悲;心如虛空,自然能恬淡自在,豐足喜悅。

每個人都需要好的心理空間。但是,你一定要記住,空間必須自己去培養,而不是等著別人送給你。

從容的態度

從容是一個人的福氣,也是一個人的智慧。從容的人當然就能自在,處世待人自然清明不亂。從容的反面就是造作和緊張。通常,我們都是因為得失心太重,才產生不安,才有了造作和防衛,才有了種種心機和抗爭。

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裡,生活本來就緊張。工作講效率會緊張,市場論競爭當然緊張,彼此講利害更容易緊張。緊張是現代人的共同現象,也是現代生活的特質。所以心臟並高血壓、胃潰瘍、失眠、神經衰弱等等,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時代脖。

因此,如果我們不從生活中加以調劑,生活就會被緊張所破壞。緊張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的一種污染,它所帶來的危害,無可勝計。

各位在星期六的下午,從從容容地來參加這個演講會,你必然是清心與自在了。但是,如果你認為非聽這場演講不可,很勉強地趕來,把孩子放在家裡而未做適當安排,你一定有些忐忑不安。可見強求也會造成不安。唐朝羅漢宗徹禪師答覆弟子問到什麼是「真正的教法」時說:「教是心。」

學生又問:「我的心中昏昧煩悶,怎麼才能了悟解脫呢?」

羅漢宗徹說:「煩雲風卷,太虛廊清。」

又問:「怎麼才能心理明徹清凈呢?」

羅漢宗徹說:「一輪皎潔,萬里騰光。」

諸位!這位禪師所謂的「一輪皎潔,萬里騰光」,究竟指什麼?怎麼才能做到這樣的「無為」心境呢?我想答案就是放鬆自己;找個時間放鬆自己,清凈自己。你一定要有時間休息,晚間是你休息的時候,你要放下心來。睡眠是你身心恢復恬適的時候,你要寬下心來。星期假日是你休息的時候,你更要放下心來,從從容容地生活。把利害之心放下,把時間的觀念放下,把得失心也放下,把自己的身分和年齡統統放下。然後你跟家人以柔軟心相處,以歡悅的態度相處,一起去郊遊,一起談天,一起分享閱讀的樂趣。當然,你也可放下塵俗,冥思靜慮,在禪坐中滋養你的性靈。

我跟各位一樣,都生活在忙碌的紅塵里,每當我忙完了一陣子,一定要騰下時間來閑散一番,從容地過一段清閑的日子。我喜歡在早晨出去踏青,在翠綠山坡的斜徑上接受露水的凈化,我更喜歡抽出時間,利用星期假日到寧靜的深山中徜徉。我會躺在竹林里享受: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各位先生!你用不著厭離塵世,只要你在生活中加以調適,就會有無盡的愜意與自在。請注意!在霓紅燈爭艷的現代生活里,如果以清心去賞識它,那些光芒四射的燈光與凈土世界的寶光莊嚴又有何不同呢?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使自己從容而免於緊張呢?關於這一點,我倒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當我們急躁心煩時,即刻提醒自己暫時不要睬它。這給我們一個平和心情的機會,讓我們免於火上加油。靈默禪師說:

「傾山覆海晏然靜,地動安眠豈采伊。」

能運用「暫不採伊」的法則,自然一切平靜,而許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

從容和放輕鬆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習慣。從容與放鬆不是認知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你即使深懂從容的意義,了解其重要性,仍然不能從容自如。所以你聽我解釋,並不能真正建立從容的習慣,真正的關鍵是力行,養成習慣,建立正常的生活規範。

維克彭(Vicki Baum)是奧國已故的小說家,他講過有關自己克服緊張的故事。他說,他小的時候非常緊張,有一次登台參加豎琴比賽,竟然緊張得連手也痙攣起來,奏起來十分呆板。大約在九歲那一年,他跟幾個小朋友一起在公園裡頭玩,認識了一位老人,他是馬戲團的退休小丑,他們經常跟這位老人逗著玩。

有一天維克彭因緊張失足摔倒,手腕扭傷,雙膝不住流血,老人把他扶起來。過幾天那位老人告訴他說:「人生在世第一件得學習的就是:摔倒不受傷。從椅子上栽跟頭,做事栽跟頭都不在乎!我學習了摔倒不受傷的本領,我來教給你。」

過了不久,老人教孩子們玩翻跟頭、急跳等把戲。這把戲只有不緊張的人才玩得好,否則就會跌傷。但是老人從來不喊著:「別緊張!來提醒孩子,而是真正教孩子們不緊張的竅門。

他說:「你不是別的,只要是一隻舊襪子,就不在乎摔倒了;舊襪子不會受傷,也不會斷,這就是全部訣竅。現在我們來假裝舊襪子吧!不要硬撞。注意!你周身都是軟綿綿的,別讓肌肉硬僵僵的。」就這樣練習,老人把他舉起,往下一扔,他果然沒有受傷。維克彭說,他從此得到教訓:每遇到急事就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把自己當做一隻軟綿綿的舊襪子,身體如此,精神也如此。

維克彭應用這種「軟綿綿的舊襪子」的方法,克服許多困難,贏得許多成就。他說每當他寫作接不下去時,就把自己當做一隻舊襪子,於是困難迎刃而解。每當他遇到失敗、危險、痛苦時,就用舊襪子的工夫,一切自然順心。

抱著從容之心去看人生,不要太自我中心,得失心不要太重。無論你是要求職,要款待客人,開車或比賽,教育子女或應付一個緊急的事情,你都要以從容之心去看待它,把自己當做是一隻軟綿綿的舊襪子。

我也學會了維克彭的技巧,也教我的孩子學習這種心靈生活的絕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反把自己看成一隻軟綿綿的舊襪子,自然清心自在,活力無窮。

單純的心志

不虛偽可以就是單純的本質,不貪婪可以說是單純的現象,兩者永遠密不可分。不虛偽,可以省卻多少煩惱事;不貪婪,可免除無量的罪惡。所以清心的另一個重要涵意就是單純。

單純在禪門是很被看重的。事實上,單純就是禪定和般若的根本。在這裡我們不妨把它解釋為凈心,這個凈心就是佛心。

一個懂得單純之道的人,往往能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去處理事情。因為他沒有什麼虛偽,也沒有什麼隱瞞,所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點滴貼切,柔軟慈悲,以這種襟懷處理事情,往往事半功倍,不會旁生枝節。

我看過一篇達爾(Roold Dahi)寫的短篇小說,題目是「牧師的空歡喜」。牧師包吉斯先生是一個不單純的人,他同時兼做收買古董的生意,可是打的是保持稀有傢具古董的招牌,到處向民間收購。有一天他到了路敏斯家,看到了一張十八世紀英國「華德爾設計的五斗櫃」,那是非常珍貴的古董,不禁目瞪口呆,心裡想著這下子可發了大財,而且自己也要因而名利雙收。

他裝模作樣地觀察這張高貴的柜子,說這個五斗櫃只是仿冒品,想盡辦法來證明它並沒有什麼價值。並且說:

「我很久以來就一直想要這樣柜子的四條腿,因為我家裡有張桌子,搬家時給搬運工人弄壞了桌腿。」

路敏斯這個單純的農夫,終於以很便宜的價格把它賣給牧師。牧師又裝著自己很懊悔,買貴了東西,並要求路敏斯把它搬出來,等他去開車子來接運,牧師心裡則很興奮地勉強壓抑住自己的狂喜,三步當兩步地去開他的車子。

路敏斯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把柜子搬出來之後,發覺柜子實在太大。心裡想著,通常牧師們所開的車子都是小車子,一定放不下。怎麼幫助他把柜子運走呢?他想到了牧師說只需要四條腿,於是把那四條腿鋸下來包好,然後把柜子拆開。不一會兒牧師開了一輛卡車回來,看到眼前的景象,又氣憤得目瞪口呆。

這個故事說明了單純的重要性,一個人心地不單純總是會旁生枝節,把原本很好的事糟蹋。

單純也是精神生活的資糧,它使一個人免受煩惱的折磨,不受慾望所迷惑,從而平心靜氣,發般若智。因此,單純也就是佛心,它真心顯露了自己。布袋和尚說得好極了,他說:

「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滴灰泥,無一點彩色,人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凈非拂拭,雖然是一軀,分身千萬億。」

各位想想看!只那一顆單純的心,才能分身千百億,無處不逢源了。

切莫挑剔計較

如果你想保持清心喜悅,免除心中的自責和苦悶,就得學會不挑剔自己。古人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對的。但是如果在辦完一件事之後,會挑剔自己,悔恨沒有把它做得十全十美,那就不對了。挑剔自己會使自己變得鑽牛角尖,苛責自己,情緒低落,造成憂鬱。

有一位女士告訴我,她每一次跟先生參加宴會,總是希望自己的言行很得體,所以都經過刻意的打扮和準備。但一回到家就覺得非常疲倦,心中總是隱隱地在不滿意自己的表現,然後墮入不快樂的情緒窠穴。日子久了,總覺得自己不適合跟先生一起出去應酬,她為此深感苦惱。

自責或自我挑剔的人,通常由兩種因素形成:其一是自以為別人都在看他,也就是說,他有著強烈的自我中心。其二是他對自己要求做到十全十美,期望博得別人的讚美。這兩個觀念結合起來,隨時隨地都感覺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百般不安。

其實你只要想想,別人會那麼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嗎?你自己很注意別人的一言一行嗎?事實上,所有的擔心和挑剔都是自己惹來的,是一種虛幻的想法。你只要這麼想,也就達觀多了。

再說,人本來就不是完美,也只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人必須承認自己和別人都不完美,才可能欣賞別人,同時欣賞自己。人生活在欣賞之中,而不是活在挑剔之中。欣賞就是美,挑剔就是醜陋,這是禪者對生活的注釋。唐朝盤山寶積禪師說:

「心若無事,萬法不生,意絕玄機,纖塵何立?」

心中絲毫的煩惱和無明,都是自己惹出來的,只要你不那麼想,一切自然周偏圓融,體會到春花處處秀之美了。禪宗第三祖僧璨大師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玻」

我們的情緒不好,不得清心,是由於我們犯了揀擇的毛病,起了挑剔的念頭,於是有了順逆的苦惱。

各位先生!今天我把禪學中清心自在的藝術做了以上的演講,我想你聽了也會清心起來,自在起來。禪家說:「清凈心智,如世萬金。」經常清清自己的心,必然會過得更活潑,更有朝氣!

第四講 慈悲縱橫處處彰

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觀音菩薩《楞嚴經》今天承貴校晨曦社之邀,到貴校演講有關佛教對愛的看法。學術股的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我,希望能談談「佛陀的愛」。我的意思是佛家的慈悲與博愛很接近,但並非完全相同。不過為了滿大家的願,還是把題目訂為「愛、生活與佛法」,所演講的內容就是慈悲。引申而言,佛教認為慈悲就是生命力,就是萬物並榮的條件,也是周遍含容的精神力量。所以我要向各位提出一個重要的理念:有了慈悲心,必然使自己豐足堅強,在事業上所作皆成,在精神生活上優遊自得,所以叫作慈悲縱橫處處彰。

依照佛學經典的看法,特別是《華嚴經》,人類生活的範疇可分為三個部分,那就是器世間(物質的世界)、有情世間(感情的世界)和正覺世間(精神世界)。而貫穿這三個生活範疇的力量就是智慧與慈悲。智慧屬於般若,慈悲屬於識。前者屬於性宗,後者屬於相宗。兩者是不二法門,因為沒有智慧就沒有慈悲,沒有慈悲就沒有轉識成智的可能。

慈悲就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最珍貴的互動關係。慈的意思是給與眾生歡樂安穩,悲的意思是拔除眾生病苦與不適。這與博愛的意義是很相近的。現在我們來看看禪者在這三個生活範疇中,如何表現出他們的大慈大悲。

大自然的慈悲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禪者為什麼會把物質的世界,當做能散發慈悲心,啟迪吾人慈悲心的主體。首先,你必須了解,佛教把一切的大地山河,花草樹木,都視為一個存在的主體而予以尊重。因此山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花神,稼有稼神,他們肯定它的「功能」,肯定它的理則,把它視為生命現象,於是油然而生慈悲之心。

佛教可能是人類最早注重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的先知。他們把山當做神,有其功能,有其存在的意義,所以不隨便動土。如果有需要與建寶塔寺廟,也必然仔細審慎,不隨意砍伐,影響水土保持。甚至於日常的生活行動,也不破壞物質世界的原始風貌。

禪家對於器世間採取懷抱的態度,所以才有南泉禪師所謂的「昨夜三更月到窗」 ,才有大梅禪師的「一池荷葉衣無頸,才有景岑禪師的「始從方草去,又逐落花回」和他的誡斫松竹偈說:

「千年竹,萬年松,枝枝葉葉盡皆同,為報四方玄學者,動手無非觸祖公。」

在禪家的眼裡,器世間的種種現象,被視為一種神性而予以肯定,它雖然是無情的物,但是無情卻能對有情的眾生說法,相對的互相肯定彼此的存在。這就顯現出大慈大悲的精神力量。因此,不應該動心起分辨,把人從器世間中孤立出來,脫離自然。有一天,一位學生問趙州禪師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所傳遞的心法?趙州說:

「庭前柏樹子。」

接著有幾個人都問相同的問題,而趙州的答案總是一樣。庭前那棵柏樹到底代表什麼呢?有一天一位學生就去問他:「柏樹子還有佛性也無?」

趙州肯定的回答道:「有。」

於是學生很機警的反問:「柏樹子幾時能成佛?」

趙州說:「待虛空落地時成佛。」

趙州的回答顯然是:肯定柏樹子就等於肯定自己,這個問題不必再追問,追問下去只是徒增分辨,造成疏離而不契道罷了。但是學生還是不肯罷休,又問道:

「虛空幾時落地呢?」

趙州說:「待柏樹子成佛時。」

在禪者的眼光中,一株草,一棵樹,都肯定它的存在。這種對自然的維護與重視,並不是現代人能及的。

反觀現代人,為了蓋房子,濫挖山坡地,為了生產果菜,樹木砍伐殆盡,連深山裡頭的原始林也砍伐無遺。接踵而來的是無止盡的污染和破壞,我想山神是在痛心了,水神是在哭泣了,土地神也在愁眉不展了。這就是現代人對器世間的不慈悲,也就是現代人對生態及環境的不知愛護。

各位!要生慈悲心呀!我們生活在器世間里,器世間肯定了我們的存在,滋潤了萬物,其慈悲無量無邊,我們怎能任意糟蹋呢?

有情的慈悲

有情是指生命世界。這是一個有慾望、有意識的情性生活。人不但生活在物質世界裡,也同時要生活在有情的生命現象——愛及意識。

人為了生活,在滿足基本的需要之後,必須有其感情生活。這些感情生活就是愛。這些愛表現於親情、友情及倫常上。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裡所謂的惻隱就是有情世界的慈悲。

有情世界的慈悲是執著的,是感性的,所以這種慈悲往往令人動容、令人泣下,但也往往因為它是情性的,所以有許多困境。比如說,我們對自己的孩子都很慈悲,所以許多人為了孩子將來能生活得快樂無憂,於是未雨綢繆,為他積存許多財物,過度的呵護產生溺愛。這種慈悲,是一種錯誤,往往造成反慈悲。唐朝無業國師說:

「迷者不了,即為境惑,一為境惑,流轉不窮。」

當一個人被有情的慈悲所迷時,就會招致許多煩惱,流轉不息,永無安寧。

各位!禪家是否就因為有情世間具有遍計所執性,容易護生執著,而否定有情的生活呢?沒有。《六祖壇經》上記載唐朝韶州利史韋璩問六祖慧能,在家應如何修行。慧能則指出倫理的慈悲心,作為修道的基礎,他說:

「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凡人能做到恩、義、讓、忍就是大慈大悲。因為它把有情的人性完全發揮出來,成為博愛,成就溫暖,建造了人間樂土。現在請一起來看看恩、義、讓、忍四種慈悲的內涵。

恩的慈悲,必須實踐「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所要報的恩包括父母恩、佛恩(師恩)、國恩和眾生恩,學佛的人必須時時心存感恩,才能增長悲願,慈航普度,濟世度人。甚至對於墮入三塗的眾生,如在地獄、餓鬼及畜生的眾生,都存報恩之心,慈心救度。

義的慈悲,是指眾生彼此相憐,手足情深,安穩得宜。相憐之心,就是民胞物與,其慈悲不但及於同胞,更及於一切眾生。這種情懷有如寒山子詩中所謂:「蜂蝶自雲樂,禽魚更可憐,朋游情未已,徹夜不能眠」那樣的喜悅和歡心。

讓的慈悲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服務人群,給予別人溫暖、協助、財物和智慧。布施起源於給予的意志,而終於自我豐足的回應。因此布施的人,總是能寬容別人,曠達自在。

忍的慈悲建立在對眾生的尊重上,人唯有互相尊重才有真正的慈愛,真正的關懷。忍使自己的人際關係變好,使自己的心胸曠達,並凈化情緒,產生智慧。

慈悲是情性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稱它是一種由內在所發出來的意識行動。這種行動,使一個人由有情的生活,一躍而成為般若智,這種轉識成智的過程,就是精神生活的提升。

觀世音菩薩慈悲三十二應,無非是恩、義、忍、讓的表現。阿彌佛陀四十八願,願願都為濟度眾生,無非慈悲的襟懷。維摩大士以眾生病而病,亦不離慈悲大願。各位想想!你我能以一天大發慈悲,從不退轉嗎?我們可曾日日對自己的國家、社會、家人、親長、朋友,乃至世人及一切眾生髮出慈悲的一念嗎?

正覺的慈悲

正覺世間就是精神生活的範疇。這個精神生活不應以有情世間的博愛為滿足,而是進一步作價值的實現——從物質的生活世界,進一步到尊重有情的生命世界,再到智慧的或精神的世界。這個精神世界套用方東美教授的話,是「一個人,依據內心的反省和體驗,把自己從生命的中心,變作最高的精神主體與智慧中心……最後把萬有歸屬到極高的智慧與精神共同體,分享宇宙萬有的佛性,都成了佛。」

當一個人能接觸到上層的精神本體(佛性)時,我們發現物質世界的存在是一種生命的資糧,它維持了生命有情,而有情的生命則成就了它的精神價值。於是物質世間、有情世間和正覺世間連續成為一個周遍含容的精神共同體。當我們功參這個「造化」的時候,我們就是佛,每一個人都成為這個造化的主人。方教授所說的分享是透過證驗與發現,提升有情的人生而及於精神世界時完成的。換句話說,那是透過一種凈化與解脫的功德來完成,這個功德就是華嚴海會的精義: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這是正覺世間的大慈大悲,業已證得法身,獲得圓滿的四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大圓鏡智)。人不再以分別識來看世界,慈悲的發心也就沒有差別,沒有所求,所有的行動都是無所求,那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慈悲,所以叫作 「無緣大慈」。

另一方面由於精神主體已功參圓滿周遍,所以成就了極樂世界,契合了十方佛土。這時我們「不再把世界當醜陋的世界來詛咒,而當作一個莊嚴的世界來欣賞。」 並發出迴向之心,把自己的智慧與有情世界分享,然後忘掉自己是佛,回到平常的心境,順著器世間和有情世間的情景和條件去生活,去教化布施,去實踐大慈大悲,過安祥自在的生活,那就是「同體大悲」了。

禪家非常注重這一層次的參悟與證驗。因此禪宗對於漸修的訓練談得較少,難怪許多人說禪宗的修行,有如一步直登精神法界的堂奧,倍感困難重重了。事實上也不盡然,禪家認為平常的修行就是磨練,那是漸修的功夫,漸修就是有情世界的修行法門,只要你能在這個階段,慧智雙運,一躍龍門,悟入精神法界,並不困難。有一次神會和尚問他的老師慧能:

「修行是先頓悟而後漸修,抑或漸修而後頓悟呢?」

慧能說:「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頓漸是常因,悟中不迷悶。」

各位!精神世界的悟入,是頓漸兼用的。

當我們悟入正覺世間時,我們再度回到平常心來,心不存慈悲而行慈悲,所以是大慈大悲。這時的心境,有如羅漢和尚所謂:

「宇內為閑客,人中作野僧,任從他笑我,隨處自騰騰。」

講到這裡,我們不免要想起過去在非洲行醫的聖哲史懷哲(公元1875年至1965 年)。他為了人道,為了救度苦難眾生,排除萬難,「任從他人笑」,去非洲行醫。那種「隨處自騰騰」的自在與胸襟,不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典範?

此刻,你也許會問,史懷哲並不是禪家,但是,請注意!道是沒有界限的,這也正是禪的精神。

慈悲增長福慧

慈悲是最尊貴的人性,它不但是感性的,同時也是理性的。它同時兼具福德性與功德性,因此是心靈上轉識成智的關鍵。透過慈悲的情性,可使一個人邁入理性生活的領域,成就種種事業。企業家和資本家,透過慈悲心,才能消除勞資對立,周遍含容雙方的力量,提高生產力,建立健全的企業制度。而勞工代表和工會,透過慈悲的力量,才能與資方協調,透過參與感而共同創造。

慈悲可以使一個人莊敬賢淑,佛陀的八十隨行好,是慈悲的化身。心地慈悲的人,總是豐足自在,他的儀錶一定優美調和。各位!最好的美容術就是慈悲,最好的結緣與溝通也是慈悲。

自私的人多攻心機,多用心機的人不慈,所以其面目缺乏柔和之美。懂得喜舍的人心地少欲,常常覺得富足,顯得福相圓滿,所以福慧兼得。父母之愛發於慈悲,因其含容智慧,故不溺愛,所以有好子嗣。夫妻情深,因其有慈悲之緣,所以能相互體諒,建立美滿安穩的家庭。

人生很短,也很珍貴,萬不可入此寶山空手而回,這個多苦多難的娑婆世界,正是磨練慈悲心的好地方,是成就精神法界的道常一念慈心,五蘊化為凈土,一念悲願,何處不安。法眼禪師的弟子問:

「什麼是古佛的心。」

法眼禪師說:「是從那裡流出慈悲喜捨出來的……」

各位!慈悲心是心靈的資糧,是轉識成智,道行圓滿,成就法身的法寶。大家珍重,大家力行。

第五講 莫向他處覓歡喜

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 ——南北朝·南嶽慧思禪師我很高興今天晚上到貴校演講「喜悅的心理歷程」這個題目。我一路上專註地欣賞陽明山上的清風,俯覽台北市華燈初上的夜景,陶醉在「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的詩境里。我覺得一路上的體驗,已令我歡喜不已,喜悅之情洋溢在我心中。各位!你能從我這裡分享到這份喜悅嗎?只要你能從心中生喜,投入於當下即契妙悅的情境,你必然能和我分享此刻的喜悅。

最近我讀了一篇心理學的文章,談到現代人生活在忙碌的工商社會裡頭,如果不學習喜悅之道,不試著使自己放鬆下來,對自己身心健康會有很大的傷害,從而自己生活的品質也就大打折扣。所以他建議每一個現代人都應該學習鬆弛自己,並懂得追求喜悅之道。

這個看法是對的,同時也是錯的。學習喜悅之道,讓自己優遊於現代社會,在忙碌生活中享有自在,那是生活的藝術與智慧,有助於心智的成長與適應能力的發展。但為什麼又是錯的呢?因為喜悅不是追得來的,如果想從追求中獲得喜悅,必然使自己更加忙碌,疲於奔命,甚至瘋狂!

禪家告訴我們,喜悅是一種生活的流露,是從自性中表現出來的。人不可能以追求的方式獲得真正的快樂,追求充其量不過是娛樂,或者是一時私慾得逞的狂歡罷了。所以慧思禪師說:「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

生活本身就是喜悅,只要你活著,就能在平常的活動中享受到生命之喜樂。你走向街頭,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潮,應當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它,那才是對自己生命的禮讚。你散步郊野,看著綠油油的自然景觀,或收成時黃澄澄的稻穗,應以投入的態度去擁簇,那使你體認到參贊化育的神往。跟家人一起進餐,未必是山珍海味,你應當視為生命的醍醐,滿足在那細嚼慢咽的余香。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能稍加留意,哪一點不是詩畫般的貼切。但是,我知道現代人活得並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就是為了強求快樂與享受。

我們的精神生活,在處於主動與積極的時候,總是活潑的,喜悅的,光明的。但在處於被動時,即刻屈居劣勢,很容易被物慾所迷,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被消極的意念所征服。

生活本來是單純的,只要你能溫飽,一切都已具足。這時你可以優遊於人生灘瀨,可以專註於工作與服務。正因為你是快樂的,所以才能把最單純的人生理念實現出來。事業的成功奠基在一個單純的人性理念,人生的幸福也是植根在單純的生活方式,而光明的精神力量與智慧,更是單純的化身。我想單純是人性中最美的至德。它是定與慧融為一體後,所發現的金剛般若。

現在我要來談談,這光明單純的精神力量是什麼。


推薦閱讀:

拜師是不是魔道?如何是?如何不是?
可以分享下《南懷瑾全集》讀後感想嗎?在糾結是否要買這套。?
如果想好好學習佛教了解佛教,最好從什麼經文開始入手,應當怎樣入門?
從成語典故中可以辨析出佛教道教和理學對中國傳統的影響有哪些?
佛法追求的是徹底的意識的死亡和消失么?

TAG:人心 | 佛教 | 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