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質:不當的教育可能強化孩子的劣勢
我在講課時,很多父母曾經跟我談過類似這樣的問題:比如「我孩子什麼都很好啊,就是太老實」。我說,老實不是缺點,老實是良好的品行。但有時候父母還是很擔心,擔心老實的孩子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會處於劣勢。還有一些父母說「我的孩子什麼都很好啊,就是太羞澀」。我也跟父母們說,羞澀不是缺點,羞澀是特點,羞澀的孩子可能不夠大方,很難有更多表現的機會。但羞澀的人往往比較細心,能夠做很細緻的事情,也特別善於跟他人相處。
孩子身上任何一個特點,都是有正反兩方面的價值的,這就看父母去看哪一面。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去尊重孩子的性格特點。一個很羞澀的孩子,父母不一定就要他變得落落大方,變得很善於與人交往。父母要改變孩子的已經形成的特點,是很困難的。有時候,這種改變甚至會讓孩子很痛苦。所以,與其說去改變孩子,不如更多考慮去接納他,肯定他,讓他逐漸地改變。
至於某些缺點,比如說一些孩子咬指甲、頻繁眨眼睛,包括突然變得口吃,父母一方面要關注,另一方面又不能過分緊張。有一些特點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孩子有時候模仿別人口吃,然後自己變得口吃了。孩子在幼兒階段,語言發展很快,但表達發展很慢,這個時候也容易口吃。
我記得我的孩子在讀幼兒園的時候,也出現過口吃的現象。我特地到幼兒園跟她老師說,孩子這段時間口吃,你就當作沒有看見,不要去說她,過一陣子就好了。果然,過一陣子孩子就好了。因為孩子這個時候語言的發展不平衡,大人不要過分的認真,太認真了,孩子很可能真的就口吃了,父母要再矯正就很難了。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斷眨眼睛、咬指頭,心裡著急,就總是打孩子,這樣做實際上反而是強化孩子的這個毛病。有時候,不當的教育會強化某些偶然出現的特點。所以,父母關注孩子時,先要判斷孩子出現的行為到底是屬於什麼層面的問題。如果只是偶然出現的、暫時的問題,不要過度地去矯正,過度的矯正往往會產生負面效應,甚至造成悲劇性的後果。
我們在尋找問題的緣由時,往往會把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看做罪魁禍首,實際上,駱駝不是被最後一根稻草壓死的,而是無數根稻草慢慢積累形成合力的結果。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初二的男生,因為作業缺交、遲交等問題,父親被班主任叫到了學校進行「交流」。
晚上男孩回到家,挨了父親的斥責,很晚才睡覺,早上遲起,又挨了母親的罵。
他慌慌張張趕到了學校,在數學小組長收作業時,不小心把帶來的午餐盒打翻了,菜湯灑在了作業本上。
作業交上去後,數學老師很生氣,先是在全班批評,後又向班主任告狀。
班主任趕到班上,先是嚴厲教育,又以他表現不佳為由,扣掉了他所在小組當日操行成績。
班主任走後,小組同學對他群起而攻之。
中午,男生離開學校,漫步目的地轉悠,最後走到了郊外的一條河邊……
父母要鼓勵孩子的成長,「忽視」孩子的缺陷
一個人,他在一個充滿溫暖、鼓勵、接納的家庭氛圍中長大,他的幸福感、獲得快樂的能力往往要強於不在這種家庭背景中成長起來的人。即使在同樣的工作崗位上,做著同樣的業績,同樣的一種生活狀態,他可能會洋溢著更充分的幸福,他更容易發現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更容易從微小的幸福中感受到生活的快意。
既然孩子在溫暖和鼓勵的環境中會成長得更幸福,那麼,我們的家庭要倡導一個鼓勵文化。孩子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以後,父母要及時給他做總結,及時給予語言和情感上的鼓勵。
其實,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書裡面,她就特彆強調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期表現出各種自然的生命行為時,父母更多的應該是放鬆,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給予孩子更多的微笑、親吻、撫摸,以及各種言語上的鼓勵。父母這樣對待孩子,可能一開始看不到成果,甚至起初都不會得到反應。這種看不到結果的教育行為,往往會被父母們忽視。
在早期教育的時候,父母要把鼓勵變成一種價值和前進的方向上的指引,要使孩子既能從中獲得被認同的喜悅,要讓孩子變得更自主,更明確,這是他應該完成的任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的鼓勵應該更有針對性,可以更直接、更具體、更坦誠地評價,避免鼓勵變成一種廉價的沒有具體意義的空洞讚美。
當然,父母這樣的鼓勵,不單是指對他獨特才能的鼓勵,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父母給予孩子鼓勵,孩子做到了,改變了自己,獲得提升,這都會對他的人生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我舉一個我女兒的例子。我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經常讀童話、講故事給她聽。到了她能夠識字的時候,我們又不斷地鼓勵她自己看書,看繪本,看童話,看各種小說,她想看什麼就讓她看什麼。
孩子讀到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她把一張紙條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拿過來看了看,發現上面塗塗改改的,寫著一首詩。我仔細看了看,就我對詩歌的閱讀而言,孩子這首詩有一定的模仿痕迹,但透過這種模仿背後,可以看到孩子獨特的語言天分。我就跟孩子說,那你就好好寫,你要是堅持這樣寫下去,以後肯定能夠寫出很好的文章來。孩子得到這個鼓勵後,寫作上就更用心了,閱讀上也更加自覺了。過了沒多久,她又寫出了一篇很像樣的文章。然後我就對她說,你要是堅持這樣寫,讀到小學畢業時,你就可以出一本書了。
給予孩子鼓勵時,父母就像一個鏡面,照出了孩子的形象,孩子就會逐漸按照這個形象去塑造自我。我女兒的寫作,後來果然是朝著我們期許的方向發展。她小學畢業時就出了一本書——《在夜空中飛翔的精靈》,後來她讀到初中,讀到高中,都出了書。
我記得我女兒在藝術的道路上一直是倍受打擊的。她小時候唱歌,總是走調,但我們從來沒有笑過她。她有時候在家裡哼哼,荒腔走板,我們就覺得,怎麼唱得這麼不好,但從來都不嘲笑她。
後來,她到了澳大利亞讀高中。有一天中午,她突然給我掛電話,掩飾不住高興地說:「爸爸,我現在唱歌不會走調了。」她知道自己唱歌走調,但是父母沒有嘲笑她,而是一直等待她,所以當她覺得自己歌唱得好了,她就會馬上跟我們分享。當然,她可能一輩子歌都不會唱得很好,但是這種成功的體驗對她來說很美好。而且,當她成功的時候,首先記著跟父母分享,說明她在面對自己的不足時心態也是很健康、很積極的。
她很小的時候學舞蹈。有一次,學校組織自由報名參加區裡面的舞蹈比賽,她想報名,但是老師不讓她參賽,因為覺得她樂感很差,參賽也沒有拿名次的機會。老師的否定讓她無比沮喪。
我想,既然是鼓勵自由報名,她再差,也總有參與的權利吧!我們就以自由報名的身份讓她參賽,同時又找了另外一個學校的舞蹈老師給她進行賽前集中指導。後來,在區里的比賽上,她獲得了三等獎(已經算是入圍了)。我和她媽媽都到比賽現場看了,她的確比平時訓練時跳得好,超水平發揮。我們當然也知道孩子在舞蹈方面沒有稟賦,但我們很珍惜讓孩子證明自己的機會,同時也很珍惜讓孩子體驗到這種成功的美好感覺。作為父母,我們很願意跟她分享這樣的喜悅。
所以說,有時候父母不能太著急,對孩子的某一些領域的缺陷,有時候需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需要有意的忽視。當然,最好的還是積極的等待,善意的鼓勵,有時候,父母甚至要「挺身而出」。
說到缺陷,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孩子喜歡咬手指甲,有些則一說話就拚命眨眼睛。
我的一個鄰居,女孩,讀二年級了。她媽媽告訴我,手指甲、腳趾甲從來沒剪過,都是咬掉的,焦慮的時候,甚至會抱著腳咬。
其實,人在焦慮的時候,可能會有他的某種本能的表達方式,孩子咬指頭實際上也是某種釋放的方式。有一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改不了咬指頭的毛病,這種表現方式沒有很多父母想像的那麼可怕。我有一次在電視里還看到,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鏡頭前咬指頭,英國前首相布朗也咬指頭,這至少說明咬指頭本身也是一種常態。
我給孩子母親的建議就是:首先不要在外人面前對孩子做負面的評價,不能在他人面前糾正孩子,這種糾正就是對孩子人格的一種傷害,會讓孩子感到很屈辱,很沒尊嚴。作為父母更要儘可能多地鼓勵和讚美孩子,增強她的自信心,讓她更能接納自己,並逐漸學會改善自己。
在孩子的母親這樣做了之後,我詢問班主任這個孩子的狀況。班主任說,現在孩子好多了,在課堂上發言很主動,聲音很響亮,站起來發言的時候表情很豐富,但是還在咬手指頭,只是沒那麼嚴重了。
所以一個好的教育,我們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父母要給孩子安全感和更多的關愛,讓他慢慢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小毛病的所在,慢慢調整。還要讓他明白,即使不調整,根本沒辦法克服,也不是一件令人絕望的事。
父母們還應該知道,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當眾責罵、毆打,往往後果非常嚴重。在一所初中,就發生過因為父親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馬上跑到樓頂跳樓自殺的事件,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悲劇,而在生活中這樣的悲劇實在不少。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犯錯誤,但有些錯誤一旦犯了就特別麻煩。一個人少年時期所受的人格尊嚴的挫傷往往一生都難以修復,真是「此傷綿綿無絕期」,在生命中始終如影隨形。我們要意識到無論對孩子的表揚與批評都是一種情感互動,父母太強勢,孩子一定沒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一定性情同樣狂躁。就是在學校,也應該特別注意避免當眾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教育,你表揚一個人,可以當眾進行,甚至可以隆重地進行。但是你要批評一個人,就要謹慎得多,不妨用私下的、悄悄地、溫和一些的方式。有智慧的教師不須對學生嚴辭斥責,有智慧的父母,時刻能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
台灣著名的作家,三毛,她讀初二的時候,數學成績很差,但是,她人很聰明,她仔細琢磨了老師命題的特徵,歸納出老師命題的特點,每次只要提前將書後的習題做了就能考得很好。連續六次得100分後引起老師的懷疑,有一天老師就搞個突然襲擊,把她抓到辦公室去,單獨出了一張試卷給她做,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事前準備的三毛考得一塌糊塗,老師認為,你看,這下被我抓到把柄了吧,非常生氣,讓她站在教室黑板前給她臉上畫熊貓,不許她擦掉,濃黑的墨水在臉上流淌下來,然後老師還命令她在學校操場走完一圈才能回家。回家後她也不敢告訴父母,只在床上拚命哭,第二天,她照常來上課,走在走廊上卻一下子恐懼得昏過去了。這之後,大概有七年時間,她把自己幽閉在家裡,除了周末到一個老師家裡去補習美術之外,再也沒有跟家庭之外的陌生人打交道。
一直到了十九歲以後,她有機會認識了一個作家朋友,介紹她去找當時正在籌建的文化大學校長,大學校長看了她寫的文章和繪畫作品之後說,你上什麼專業都行,她說我想上哲學,我就想了解一下我為什麼這麼痛苦,我為什麼走不出自己的痛苦,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最後她雖然上了大學,雖然成名,成為作家,後來又跟荷西結了婚,但是最終她還是自殺了,當然自殺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童年人格傷害留下的陰影,是她一生難以走出來的。對任何一個兒童而言,對她傷害最深的,莫過於兩件事,一個是0到6歲成長的關鍵期,他缺少愛,另外一個是7到13歲少年時期受到了人格的嚴重的挫傷,這種挫傷往往是一生很難走出來的。
我每次看三毛的故事都要掉眼淚,有時候我就想,我們的教育如果實在做不了什麼,那就盡量減少傷害吧,那就把當眾責罵、當眾羞辱從教育詞典中剔除出來吧。一個人真正的快樂,並不都來自他的天分、他所取得的成績、他顯赫的地位,而是更多的來自他的童年父母給予的、學校給予的、社會給予的,一個人成長所必需的愛、鼓勵和包容。
推薦閱讀:
※你的家長是個什麼樣的家長?
※全國各地的教師工資一致,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西方學生的競爭目標,是鏡子里的自己
※如果有機會拿到一張船票,你選擇離開還是留下,遠赴海外生子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為什麼古希臘教育模式能成為經典?這就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