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元旦知多少?
編者按:新的一年,首先祝大家元旦快樂!新年快樂!感謝過去的一年有你們的陪伴,在新的一年裡,希望你們依舊還在。也希望有越來越多朋友的陪伴。今天就跟小編來了解下元旦吧。
元
文言版《説文解字》:元,始也。從一從兀。
白話版《說文解字》:元,起始。字形採用「一、兀」會義。
字源解說
元,甲骨文
在人
的上端加一橫指事符號
,代表人體之頂,頭部。有的甲骨文
將一橫指事符號
改成兩橫
(二,即上),表示人體上端的器官。
造字本義:名詞,頭,頭部。
金文
、篆文
承續甲骨文字形。
在古籍中,「元」和「原」都有時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元」側重於抽象、整體的起始;「原」側重於個體、具象的起始。
辭彙分類
①本義,名詞:人頭,頭部。 本義只見於古文(元首)
元首起哉。——《書 · 益稷》
始加元服。——《儀禮 · 士冠禮》
勇士不忘喪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禮記 · 曲禮》
元,體之長也。——《左傳 · 襄公九年》
歸國子之元。——《左傳 · 哀公十一年》
狄人歸其元。——《左傳 · 僖公三十三年》
凡昔元首。——唐 ·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吐蕃叛換方熾, 敬玄失律, 審禮喪元,安可更為西方生事?——《新唐書》
②名詞:天地之始,混沌太初。 該義項亦可由「原」代替。
(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易 · 乾》
天始於元。——《鶡冠子 · 王鈇 》
故元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春秋繁露 · 重政》)
③名詞:最基本的構成要素。 元件 元素 / 單元 多元 二元論 一元論
④形容詞:初始的,起點性的,第一的。 元旦 元年 元月 元件 元素 元老 元煤 元氣 母音 元配 元帥 元勛 元兇元宵 元夜 元某人 / 紀元 狀元
元,始也。——《說文》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傳 · 隱公元年》
二世元年七月。——《史記 · 陳涉世家》
天漢元年。——《漢書 · 李廣蘇建傳》
陽嘉元年。——《後漢書 · 張衡傳》
⑤本義,名詞:中國古代圓形金屬貨幣。 元寶 / 銀元 金元寶
⑥量詞:中國貨幣單位。 / 一元錢
旦
文言版《説文解字》:旦,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屬皆從旦。
白話版《說文解字》:旦,天亮。字形採用「日」作邊旁,像「日」出現在「一」之上。一,表示地平線。所有與「旦」相關的字,都採用「旦」作邊旁。
字源解說
旦,甲骨文
,上邊的四邊形指事符號
代表天宇空間,下邊的四邊形指事符號
代表大地。造字時代古人認為天地是兩個無邊無際的平面。有的甲骨文
用「日」
代替天宇
,強化日出而天地分的含義。
金文
將表示大地的方形
寫成實心的黑點
;
篆文
將實心黑點
改寫成一橫━,代表地平線或海平線。
造字本義:世界從黑暗混沌合一的狀態中分離出天地,即天亮。
古人稱日升而天地分明為「旦」,稱日落而天地不分為「莫」(通「暮」)。
辭彙分類
①本義,動詞:天亮,混沌黑暗中分出天地。 / 雞鳴始旦 通宵達旦 枕戈待旦 坐以待旦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詩 · 鄭風 · 女曰雞鳴》
旦而戰,見星未已。——《左傳 · 成公十六年》)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 · 項羽本紀》
夜穿墉以視之,達旦忘反。——《世說新語 · 賢媛》
②名詞:天亮後的時段,早晨。 旦暮 旦夕旦夕禍福 旦夕之間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樂府詩集 · 木蘭詩》
旦夕奉問起居。——《漢書 · 李廣蘇建傳》
吾攻趙,旦暮且下。——《史記 · 魏公子列傳》
旦夕得甘毳以養親。——《史記 · 刺客列傳》
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玉台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韓非子 · 外儲說左上》
③名詞:日子,天。 / 華旦 一旦 元旦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戰國策 · 燕策》
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唐 · 柳宗元《捕蛇者說》
④名詞:舞台上引人注目的女角。 旦角/ 丑旦 花旦 老旦 武旦
關於元旦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
元旦,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zhaun xu),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 的記載。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
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並沒有正式公布。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曆。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 「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天文專家表示,「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農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曆「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著2016年的到來,它只有「67歲」。相關傳說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
※[圖文]中國元旦的起源
※布聯講堂:古人逢年過節穿什麼?
※元旦祝福大全
※希望你們2017新年計劃能和2016年、2015年不一樣。廖道軍
※歡慶元旦!喜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