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國功臣為何大多沒有善終?不止是帝王的殘暴!

開國功臣為何大多沒有善終?不止是帝王的殘暴! 煮豆燃萁 12-11 09:52

中國歷代王朝建立初期,總會上演「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忘」的局面,為何帝王都會選擇這種極端殘暴的方式大肆屠戮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其中不僅僅是帝王的私心多疑,等多的是無奈的抉擇。

新朝初建,維穩才是重中之重,可那是針對黎明百姓的,對於皇帝來說,如何處理好手下那群驕兵悍將、文臣謀士才是當務之急,這就給每個皇帝出了一個難題,如何在功臣中分辨出,何為忠臣,何為佞臣,任何外在的變相都無法完全證明一個人的真是身份,人心隔肚皮,皇帝沒辦法做出準確的判斷,漸漸的,皇帝們就會選擇另外一個標準來區分功臣,那就是有能力造反和沒能力造反兩種人,為了保住自家的江山不被有不臣之心的人篡奪,那就不好意思了,不管你忠臣還是佞臣,都一塊去死,你們的最大的罪就是有造反的能力。

作為造反的主力,武將是每個皇帝最為忌憚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做法為以後的皇帝們做了一個好的表率,只是,這和皇帝的出身、個人修養有極大的關係,更多的帝王更願意選擇最徹底的方式,就是將功臣們滅的一乾二淨,因為就算功臣交出軍權,可他在朝中的威望、家族勢力、人際關係、背後的利益集團,是無法交乾淨的,這給帝王的感覺就是,只要他想造反還是有能力的,奪了他的軍權也只是讓他造反沒那麼容易。

開國功臣有很多都是跟著帝王一起造反打天下的,他們骨子裡就有造反的冒險精神,帝王們都怕自己去後,子孫駕馭不了這些功臣,而丟掉自己戎馬一生打下來的天下,那他們會怎麼辦?不過聰明的帝王都懂得一個尺度,就是在處理功臣時留有餘地,不要太絕,是子孫即位是無人可用,明朝朱元璋就是殺伐太重,致其孫朱允炆在面對叔叔朱棣叛亂時,在兵馬、錢糧、人口等方面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被打得一敗塗地,丟了帝位,就是當時的明廷真的無人可用了。

註:本文僅個人觀點,若有瑕疵請見諒,歡迎各位看官點評!

推薦閱讀:

是我不夠主動,還是你沒有我想像中那麼愛我?
「富翁集體徵婚」:一點愛情含量都沒有
【名家隨筆】梁實秋:天下本沒有絕對的自由
向日葵沒有眼淚 (轉貼)

TAG: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