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辛亥年談清廷:天之所廢,誰能興之!
隆裕太后作者:陳遠選自:《中國周刊》1913年2月22日凌晨,末代皇帝溥儀名義上的母親隆裕太后病逝於長春宮。時任民國總統的袁世凱隨即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日。參議院除下半旗外,於2月26日休會一天。2月28日為祭奠之期。不唯如此,袁世凱還親自臂戴黑紗,舉哀致祭。當時的軍政要員紛紛致電名義尚存的清室,對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副總統黎元洪更是在唁電中稱讚隆裕「德至功高,女中堯舜」。隨後,在參議院議長吳景濂的倡議下,政府於3月19日在太和殿召開了國民哀悼大會。靈堂上方懸掛著「女中堯舜」的白色橫幅,靈堂正中擺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樑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內擺滿了輓聯、花圈。穿著清式喪服和現代軍服的儀仗隊在靈堂前左右站立。在過去史家眼中,隆裕往往被描繪成「昏庸而愚蠢的妒婦」。查閱《清史稿·后妃傳》,對於隆裕太后只有短短167字的記載,簡單敘述其身份:慈禧的侄女,光緒的皇后,溥儀的皇額娘,下了宣統退位詔書。一個「昏庸而愚蠢的妒婦」,在清王朝喪失政權之後,為何還能獲此哀榮?退位詔書一切要從一年前說起。1912年2月12日,延綿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王朝,正是以隆裕皇后頒布的一紙退位詔書宣告退出歷史舞台。起草退位詔書的,是光緒20年的恩科狀元張謇,這位開創了百年實業傳統的清末狀元不僅具備經世致用的頭腦,且極具文采。一紙詔書,委婉而生動地道出大清朝的「有疾而終」:朕欽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用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之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宣布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在此之前的兩個月前,1911年12月29日,自1894年就建立了興中會的孫中山,被17省代表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兩天後的1912年元旦,南京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兩則前後銜接的歷史事件,均與辛亥革命存在直接聯繫。頒布退位詔書,讓隆裕皇后成為大時代中的點睛之筆,也讓她獲得了死後的哀榮。如果說1911年的焦點人物是孫中山和袁世凱,那麼,一紙詔書,讓隆裕太后成為了1912年最受關注的人物。那一場極為隆重的葬禮,與其說是隆裕的哀榮,倒不如說是袁世凱的需要,袁世凱需要向世人和還具備勢力的前清舊臣展示,他的地位來自大清的賜予,對於大清,他不忘舊情。隆裕「被需要」了。終其一生,隆裕都是一個被安排的符號式的人物。除了退詔這一歷史事件,包圍著隆裕的,多是一些野史的傳說。「妒婦」源於她與珍妃的後宮爭鬥傳聞,「昏庸而愚蠢」則是因為大清在她手上亡了。而那一場葬禮,對隆裕來說,毋寧說更多的是辛酸。隆裕死時,身邊只有宣統帝溥儀、總統袁世凱、內務府大臣世續和兩三個宮女。隆裕死前曾對大臣世續說:「孤兒寡母,千古傷心,睹宮宇之荒涼,不知魂歸何所。」又對溥儀說:「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別汝之期至矣,溝瀆道途,聽汝自為而已。」對於袁世凱,隆裕無話可說。清末新政背著結束了大清王朝的包袱,隆裕太后在抑鬱中度過了她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其實,大清有疾,並非自隆裕太后始。甚至在她走進皇宮大門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跟她沒有關聯。史學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中指出,清朝覆亡,在鴉片戰爭之時已經埋下了致命的病根。之後的清政府,一直在求變求強。在經歷了義和團運動的衝擊和八國聯軍的入侵,尤其是反清革命運動勃興以後,更是如此。1901年1月29日,當時清廷的實際執掌者、隆裕的親姑姑慈禧太后還在西安,就下變法詔說:「世有萬祀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蓋不易者三綱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變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在這個上諭中,西太后還表示要「取外國之長」,「去中國之短」,「一意振興」,謀求富強(《光緒朝東華錄》)。此後十年的變革,被歷史學家們稱為「清末新政」。在清末十年中,直隸總督袁世凱是推行「新政」最得力的人物。許多「新政」措施,往往先從直隸試辦,然後再制訂章程推廣各省。如編練新軍,創辦巡警,開辦學堂等,都是這樣。(李新:《中華民國史》)袁世凱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成為晚清政壇上最具實力的政治明星。之後改革的一步步深入,都是從袁世凱1901年最先提出新政意見十條——要點是充實武備力量,改進財政制度,開通民智,派留學生等等——開始的。清政府希望通過一步步的改革,使統治地位得以延續。但是,開始得有些晚了。此時,進步的革命力量已經開始成長。在革命力量的影響下,清廷內部也開始出現立憲的聲音。立憲派最著名的領袖,便是代隆裕起草退位詔書的張謇。1904年,立憲派展開實際活動。張謇在這年五月親自出面勸促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兩江總督魏光燾,要他們上摺奏請立憲,並替他們草擬折稿。但一向以穩重著稱的張之洞,要他探詢當時最有權勢的直隸總督袁世凱的意向。於是張謇寫信給袁世凱說:「日俄之勝負,立憲專制之勝負也。」(沈祖憲、吳生《容庵弟子記》)勸他效法日本伊藤、板垣等人,促成立憲,以救危局。當時袁世凱回信答:「尚須緩以時」。(張謇:《嗇翁自定年譜》)。在立憲思潮的影響下,大清的執掌者們終於開始考慮這一問題。1905年12月,清政府派遣以載澤為首的五位大臣出洋,到日本、英國、美國、德國和法國去考察他們的政府,並詳細調查中國實行立憲政體的可能性。1906年7月,該使團回國,每位成員都推薦立憲政體。1906年9月1日,光緒帝在慈禧太后的指使下,命令京師和地方官員開始憲政的準備工作。問題就這樣決定下來,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然而,在立憲改革穩步推進的1908年末,已經軟禁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去世。他們的先後去世,帶走了圍繞著他們之間的所有恩怨傳聞,也讓大清朝的改革進入更加洶湧的激流險灘。慈禧死後,隆裕成為皇太后順理成章,同治的三位妃子也並非沒有資格,因為末代皇帝溥儀首先是同治的繼承人。傳說,慈禧下葬後,同治的三位妃子要留在東陵替慈禧守陵,不回宮了。守陵是假,給隆裕難堪才是真。隆裕沒表態,是太監小德張站了出來,對三位妃嬪說,既然這樣,皇太后就馬上替各位在東陵蓋房子,成全各位守陵的孝心。史傳隆裕依賴小德張,不假,但是若要說「受制」或者「害怕」小德張,則過於誇張。隆裕不是慈禧,她身邊只有小德張可用。隆裕成為新的皇太后,開始逐漸走向歷史前台。同她一起走上歷史舞台的,還有一幫年輕人。掌位的年輕人老佛爺走了,改革還在繼續。三歲登基的溥儀依然是個虛設的皇帝,真正執掌政權的,都是老佛爺生前指定的接班人。載灃,宣統的生父,隆裕的小叔子。這位26歲的攝政王的婚姻和哥哥光緒娶隆裕一樣,也是慈禧指定的。和哥哥一樣,載灃對老佛爺的指婚同樣是不滿意的,但是他的身段比起哥哥來,則要柔軟得多。其主政期間,暗殺風潮忽然間在革命黨中盛行起來,1910年,這位攝政王成了和他同歲的革命黨人汪兆銘的目標。攝政王躲過了暗殺,汪兆銘被捕。按照大清律例,這是滿門抄斬的大罪。攝政王不顧大理院對其發出「公然踐踏法律」的抗議,選擇了法外開恩。載灃的考慮是:「黨禍日夕相尋,恐益重其怒,乃作釋怨之舉,博寬大之名。」果然,這個決定為清朝在中外贏得了掌聲一片。但身段柔軟的攝政王在碰到真正威脅大清的因素時,也會絕不手軟地使用霹靂手段。1909年,正是他意識到勢力坐大的袁世凱開始尾大不掉時,曾殺心暗起,因為奕劻的勸阻,才以袁患有足疾的理由將其送回老家河南。袁世凱的下課,一時間成為國際上最受關注的事件。這位攝政王組織的皇室內閣,被後世史家認為是任人唯親和載灃的無能,其實,那時的攝政王,已經感覺到除了皇室之外,再沒有可信任的人了。末世運偏消。末世中的另外一個重要角色是不太年輕的內閣總理大臣奕劻,這個深得慈禧信任的「四朝元老」在慈禧主政時就一直為袁世凱的改革舉措開駕護航。弔詭的是,奕劻的貪婪中外聞名,公開接受內外官員的賄賂。行賄者只要用紅紙信封裝上銀票,當面呈交,並說:「請王爺備賞。」奕劻閱後則說:「您還要費心。」說畢塞進坐墊下,一場交易就算完成。(葉恭綽:《清季軍機處》)而他卻自詡「澹如齋主人」,意思是說他為人澹泊如水。有學者分析,處在「高處不勝寒」地位的奕劻,正是用貪財的形象,向其上峰展現胸無大志。一場有志於建立高效廉潔政府的改革,卻不得不倚重內外知名的貪官。大清朝的氣數,盡了。隆裕儘管成了太后,歷史還沒有需要她出場。她的不幸在於,執掌這個政權的所有關鍵人物,都與她有關。從被慈禧選中入宮那一刻起,她與這個王朝便緊緊聯繫在了一起。過去多認為慈禧選擇隆裕是因為她是自己的親侄女,多少有些誤解。慈禧之所以在眾多侄女中選中了隆裕,跟少年隆裕的處事果斷有主見有關。老佛爺早就對隆裕的父親桂祥留下話:喜子(隆裕的小名)不要嫁給別人。姐姐妹妹都出嫁了,隆裕還在閨中等待著光緒皇帝。被慈禧選中之後,少年隆裕建議桂祥讓體弱多病的弟弟練武強身,被父親採納。這個弟弟,後來成了光緒的御前帶刀侍衛。在之後的歲月中,隆裕的果斷時不時會表現出來,並不像過去傳說的那樣「怯懦」。不過,在羸弱的王朝末期,這個不「怯懦」又能有多大的力量?袁世凱在隆裕的最後歲月中,與她關係最微妙的,莫過於袁世凱。這位因為日後稱帝而身敗名裂的改革者,在1909年下課之後一直密切注視著國內政治形勢。武昌起義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適逢袁世凱的五十二歲壽辰。由於時局動蕩,不少人估計他可能會再起,所以前來祝壽的心腹親信比往年更多:趙秉鈞、張錫鑾、倪嗣沖等人「咸集洹上」。正當養壽園內大擺酒宴、演戲祝壽時,武昌起義的消息突然傳來,「客座相顧失色」。袁世凱立刻下令停止祝壽活動,「劇宴皆止」。 同時,他馬上意識到,期待已久的出山時機已經到來。他說「此亂非洪楊可比」(袁克文《辛丙秘苑》)。言談之間頗有「收拾殘局捨我其誰」之慨。袁世凱決心東山再起,可是在什麼時候和以什麼名義出來最穩妥、最有利呢?這是他反覆考慮的問題。對掌握政府大權的載灃,袁世凱仍然憤憤不已,自然不肯去支持他。據徐世昌後來回憶,袁世凱當時也有自成局面的想法,昔日部下倪嗣沖等人極力向他勸進:天下大亂,民無所歸,捷足者先得。但袁世凱拒絕了,徐世昌分析,袁世凱的顧慮有五:「一,世受清室恩遇,從孤兒寡婦手中取得天下,肯定要為後世所詬病。二、清廷舊臣尚多,如張人俊(兩江總督)、趙爾巽(東三省總督)、李經羲(雲貴總督)、升允(陝西撫巡)均具相當勢力。三、北洋舊部握軍權者,如薑桂題、馮國璋等,尚未灌輸此等思想。四、北洋軍力未達長江以南,即令稱帝,亦是北洋半壁,南方尚須用兵。五、南方民氣發達程度,尚看不透。人心向背尚未可知。」所以其傾向「表面維持清室」。(張國淦《洪憲遺聞》)袁世凱的內心,現在已經無法得知,稱帝的事實,卻是無可辯駁。但是在稱帝之前,資料顯示,無論人前人後,袁世凱都沒有透露出過一絲一毫稱帝的想法。14日,老領導兼老朋友奕劻的親筆函從北京來了,勸袁世凱出任湖廣總督。袁世凱的心裡活泛了。但同時,楊度也由北京抵達,勸他不要應命。幕僚王錫彤「力袒楊」,「他人或袒阮,交進迭諫」。一天,王錫彤問袁世凱:「公之出山為救國也,清廷親貴用事,賄賂公行,即無鄂禍,國能救乎?」袁:「不能,天之所廢,誰能興之!」王:「然則公何以受命?」袁:「託孤受命,鞠躬盡瘁。」王:「專制之國不容有大臣功高震主,家族且不保,前朝此例甚多。同是漢族已不能免,況非一族。」袁勃然變色,大聲說:「余不能做革命黨,余且不願子孫做革命黨。」(王錫彤《抑齋文集》)誰能說得清,這番姿態的袁世凱,是否看到了日後形勢?但正如袁世凱的心腹趙秉鈞所說:「項城本具雄心,又善用時機,武昌事起,舉朝惶惶,起用項城,授以指揮全國軍隊全權,正是大有為時機,得以償其抱負。」(張國淦《辛亥革命史料》)經過一番交涉,袁世凱獲得清政府的充分授權,重出江湖。但,正如袁世凱自己所說的那樣,天之所廢,誰能興之!登場之時,收場之日在1911年到1912年間,不僅是革命軍方面如火如荼,各種抗議運動也都湊在了一起。這些抗議運動儘管有些不是革命的,但是有一點卻達成了共識:應該以共和國代替清王朝或者對此應該表示接受。換言之,1911年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統一的中國。那一年年底,有17個省市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第二年初,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更是無視清政府的存在。早在被清廷起用之初,袁世凱便預謀收拾南北局勢。他曾派人密告梁士詒說:「南方軍事,尚易結束,北方政治,頭緒棼如,正賴燕孫居中策劃一切。請與唐少川(唐紹儀)預為布置。」(風崗及門弟子《三水梁燕孫年譜》)此時,局勢已盡在袁世凱掌握,他事先把優待條件透漏給載灃,獲得支持後,然後上奏隆裕太后:「民軍之意,萬眾一心,支持共和。」政府「餉無可籌,兵不敷遣,度支艱難,計無所出」,「常以此遷延,必有內潰之一日,倘大局至此,雖效周室之播遷,已無相容之地」,「臣會同國務大臣,籌維再四,於國體改革,關係至重,不敢濫逞兵威,貽害生靈;又不敢妄事變更,以傷國體」,只得要求「皇太后、皇上召集皇族,密開果決會議」,「速定方針」。隆裕出場的時間來了。她要為清政府的平安善後負起責任。在溥儀皇帝的回憶錄中,記載了隆裕最後接見袁世凱的情形:我坐在太后的右邊,非常納悶,不明白兩個大人為什麼哭。這時,殿里除了我們三個,別無他人,安靜得很。胖老頭很響地一邊抽縮著鼻子,一邊說話,說的什麼我全不懂。後來我才知道,這個胖老頭就是袁世凱。這是我看見袁世凱唯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凱最後一次見太后。如果別人沒有對我說錯的話,那麼正是在這次,袁世凱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問題。退位已經無可挽回。儘管在皇室內部已經進行了幾次討論,但還是存在爭論。促使隆裕太后下決心退位的,是1月26日,最堅定的宗社黨領袖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宗社黨群龍無首,滿朝親貴心驚膽戰。他們讀到北洋文官武將的奏電,知道大勢已去,便紛紛逃出北京,投向天津租界及大連、青島等地。隆裕皇后立即頒布授予袁世凱一等公爵,想用這種方式讓袁世凱保持大清不亡。但此時此刻,南方革命黨許諾的大總統位置對袁更有吸引力。袁世凱一口謝絕了榮典,不斷向這位太后傳遞「革命黨太厲害」的消息。時人評價那時的袁世凱:「一方挾滿族以難民黨,一方則張民黨以迫清廷,時人謂之新式曹操。」(《胡漢民自傳》)沒有選擇,她依然只能「全權授予」袁世凱。她所能做的就是在註定的命運之下為清室爭取一個較為優待的條件。在南北雙方拉鋸的談判過程中,清室的退位條件的每一次更改,都「入奏」隆裕皇太后過目,「太后逐字討論,見解明快」。主要負責起草優待條件的,正是早年被載灃豁免的汪精衛。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后頒布了退位詔書,她和大清朝就此退出歷史舞台,新的時代開始了。
推薦閱讀:
※蔡鍔與袁世凱
※馬勇:放虎歸山——袁世凱歸隱
※命理瑰寶:第27篇 袁世凱
※袁世凱讓「一妻九妾」和睦相處的4個方法
※袁世凱在一片罵聲中病死,臨死前留下一道遺命,眾人看後敬佩不已_【今日爆點】
TAG:袁世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