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中國文化的自信與力量
五四運動時很激進的一種看法是要廢除中國的漢字,現在我們不但沒廢除漢字,而且漢字在走遍世界,這其實就是從極度的不自信走向自信的一個體現。一個民族的自信和自強要經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階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建立在中國幾千年文化自信的基礎上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的:「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境界
(一)儒家
1.孔子。大家常常讓孩子讀《論語》,自己卻沒怎麼認真看過《論語》。我們腦子裡的印象大都還是上中學時的那點《論語十則》,「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那幾句。孔子是一個重踐行的人,內化於心、外化於形,這事用在孔夫子身上也最貼切。
《論語》的《鄉黨篇》里,整篇都是記載孔子的行為方式,不同場合、不同季節的行為方式,吃什麼,穿什麼,怎麼上下班等等。為什麼要記錄得這麼詳細呢?就是為了後人學,因為《論語》是在孔子去世100多年之後才出現的,是他的弟子、再傳的弟子、再再傳的弟子,一代一代,用了將近100年的時間,把他的言論逐步整理髮布的。所以《論語》中的那些話,有的可能確實是孔子說的,有的則未必,但思想內核應該是孔子的。
《鄉黨篇》說的是什麼?比如上班,「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什麼意思呢?孔子在本鄉,很溫和恭敬,言語木訥的樣子。但在宗廟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只是比較謹慎而已。為什麼?你再大的官,回到自己的老家,也只是本族的一個族人,不要拿你的官職在本鄉里嘚瑟,這沒有任何意義。孔子的官是代相國,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代總理;而且他還做過司寇,也就是司法部長。孔子一回到老家,就顯得笨笨的,很溫和、很恭敬,大家說這不是在裝樣子嗎?不是。這裡要講四個字,叫真懂、真信,這是他發自內心的。回到自己家裡,他確認了自己的角色。一個人只要明確了自己的角色就知道該幹什麼。但大部分人其實對自己角色的認識比較模糊,比方說我剛當上處長,就覺得我到哪兒都是處長,這就麻煩了。這個角色感在孔子的學說里就是禮,就是規矩,在什麼地方就要守什麼地方的規矩。你進了市場,只是一個顧客,你要遵守市場的規矩;你回到本族、本鄉,就是一般的本族成員,你要遵守本族、本鄉的規矩。但回到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為什麼?因為你是公職人員,不說話算怎麼回事呢?你要守公職人員的規矩,所以比較謹慎。
《鄉黨篇》把孔子對禮的踐行表達得淋漓盡致,我們要不看《鄉黨篇》,就只知道孔子好像天天在發表言論,教導學生。其實不是。孔子自己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孔子上朝,(國君還沒來)同下大夫說話,溫和而快樂;同上大夫說話,不卑不亢;國君來了,恭敬而心有不安,但又儀態適中。孔子能夠有兩千多年的影響力,絕對不是因為他說了幾句漂亮話,踐行的力量是大於言的,馬克思說,「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國君來了是什麼樣?恭敬而心有不安,但又儀態適中。第一,必須是發自內心,絕不是在裝樣子,而是在遵守規矩。第二,儀態適中,不能過分,過了就失了禮。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孔子走進朝廷大門,謹慎恭敬,好像沒有容身之地。這是表達對公共秩序的一種尊崇。他不站在門中間,也不踩門坎。經過國君座位時,臉色莊重,腳步加快,說話好像中氣不足。這都是表達對這個位置的一種尊重。提起衣服下擺向堂上走時,恭敬謹慎,憋住氣好像不能呼吸。退出來走下台階,臉色舒展,怡然自得。走完台階,快向前走幾步,姿態像鳥兒展翅一樣。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樣子。你要是邁開大步走得很慢,這是很傲慢的,古代一般人不會這麼走。大家可能覺得這樣上班太累了。一點都不累,為什麼?因為他內化於心了。但是內化於心也累啊。孔子是這樣累,國君比他更累。臣子都這麼尊重規矩,國君同樣要守規矩,這就叫以上率下。如果孔子不遵守規矩,那根源肯定在魯國國君的身上,如果每個人都遵守規矩,那事情就好辦了。這只是說上朝儀式中的規矩,還沒到辦公的時候批公文呢,外表的行為規範如果達到這種程度的話,那麼在辦公的過程當中規矩感就會更強,效率就會更高。
為什麼《鄉黨篇》要計較這些東西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正是亂規矩的時候,道術為天下裂,春秋戰國發生大亂。大亂的核心是什麼?諸侯修的城牆竟然比周天子還要高。周天子本來是最大的,下面是諸侯,諸侯下面還有家臣。春秋戰國時的情況卻不是這樣,比方說周天子的城牆是兩丈,諸侯修了四丈,諸侯底下的家臣修了八丈。這叫什麼呢?這叫逾矩。如果說修個城牆高几丈的沒事,但天子養的兵有四千,這是最高的數字,諸侯養的兵有十萬,你說會不會亂?這樣的情況下,孔子就出現了,說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們得講規矩。孔子站出來說要講規矩,但沒人聽他的,於是他周遊列國。到了衛國時,衛靈公說老先生你跟我講講帶兵打仗的事情吧。孔子說,不言兵啊。衛靈公說,那行了,我給你辦個希望小學,你在裡頭講講課吧,每年給你60萬斛糧食,你總該夠用了。後來衛靈公跟別人說,這破書獃子沒用,養上兩天給他弄走算了。孔子走到哪兒,別人只跟他談兵的事,不跟他談禮的事,只跟他講怎麼破規矩的事,不跟他講怎麼守規矩的事。孔子就非常著急。因為他知道這樣下去,「禮崩樂壞、人將不仁」。所以為什麼他強調「克己復禮為仁」呢?天下的人都不講規矩,亂了套,得利的都是少數人。而孔子的目標是要達到整體社會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要做到社會資源儘可能公平地分配。
所以孔子學說的核心是在講規矩,只可惜他不是君王,他得說服君王那樣去做,他自己這樣做沒有用。後世給他封了一個號叫「素王」,也就是沒有土地、沒有人民的「王」,只要人類歷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權勢就永遠存在。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這段話的意思是:君子不用深青透紅、黑中透紅的布鑲邊,不著紅色、紫色衣服。夏天穿葛布單衣,一定套在內衣外面。各種顏色的皮袍,一定要配同色的罩衣。睡覺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長。喪服期滿,脫下喪服後,再佩戴各種服飾。每月初一,一定要穿著禮服去朝拜君主。
可見,內化於心,隨時隨地都要做一個君子,這事不是那麼好辦的,所以天下只有一個孔子,他就是標杆。做標杆很累,但這是他的信仰,他認為只有這樣做,才是周禮的全部的繼承者、發揚者和踐行者。
古代做官是很累的,規矩特別多,而且家法王法混搭在一起。前面說的是穿的規矩。吃也有規矩。「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這是說:糧食要舂得精,魚和肉要切得細。糧食陳舊變味、魚和肉腐爛、食物顏色、氣味變了,不吃。烹調不當、不時新的東西、肉切得不方正,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米面的量。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其實說的就不僅僅是吃的事,是拿吃的事說你心裡的事。
「食不語,寢不言。」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你要注意到,孔子講的核心就是,要在正確的場合、正確的時間,做應該做的事。
常有人誤認為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比較自由的時代,恰恰相反,那時規矩特別多。講規矩對很多人都不是舒服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講規矩你什麼也得不到。「席不正,不坐。」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孔子病了,國君來探視,他便頭朝東躺著,身上蓋上朝服,拖著大帶子。這樣的下屬誰不喜歡,上級很欣賞又敬業、又講規矩、又有尺度、又有分寸的人,但這樣還不能被重用,只能說明時代出了問題。好的時代必然會給予他應有的尊重。
孔子的言論被研究了兩千多年,這是不簡單的事情。就跟李白、杜甫這些人一樣,他們的詩被讀了一千多年沒有讀出破綻,就說明這是個真人,不是假的。
2.孔、孟、荀之道。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克己復禮為仁。」當國君要有當國君的樣子,當臣子的要有當臣子的樣子,當父親的要有父親的職責,當兒子要懂得兒子的規矩;不合規矩的不聽、不傳播、不議論、不去看,不去談,不去實踐;克己復禮為仁,把自己的毛病去掉一點,多做點符合大局的事,這就叫和諧。其實,中國共產黨很多先進的理念就是繼承老祖宗的東西。有外國記者問周恩來,說你首先是個中國人還是個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說這還用說嗎,我肯定首先是中國人。中國共產黨正是在繼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組建起了代表中華民族和大眾的根本利益的一個先進的黨,一個先進的組織。事實上,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這些人,每個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列寧講得很對:「一個共產主義者就是要繼承人類創造的全部的文明成果」。孔子就是中華民族文明成果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當然,孔子也不是一切都好,孔子的仁是有等級的。在孔子的時代是有奴隸的,奴隸不是人,是會說話的牛馬,他沒把這部分人算進去。
這個很快就走不下去了,為什麼?戰國時代殺人太多,兒子殺父親,大臣殺國君,孟子就站出來發展了孔子的學說。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話是很有意思的,本來人生下來性是善的,但是後來社會把人帶壞了,我的工作是要把人性復歸到善的地方去。所以孟子認為人應該有四心,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有了這四心,你就可以被視為一個真正的人,真正的君子。
孟子費的勁更大,為什麼?孔子不管怎麼說還是個官,人家還比較尊重他。到戰國的時候,國君的嘴臉就全變了,沒別的,就需要爭天下的王霸,你跟他講仁愛太難,只好講故事。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都是擅長講故事的人,因為情勢所迫。孟子也講故事,孟子去見楚王,楚王老想打宋國,宋國是那麼小的國家,而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面積最大的國家。孟子勸楚王,說你不要打,你要實行仁愛,你要做個仁愛的君王,楚王說我就想打,你怎麼辦吧?孟子說是這樣,我來您這兒之前,我有個鄰居,特別有錢,家裡放著茅台、五糧液一大堆,老想喝鄰居家那小二,家裡頭賓利、法拉利一大堆,老想偷共享單車,孟子說楚王您覺得這人是怎麼了,楚王說這人有病,得吃藥,這人得了偷的病。孟子就說,楚國疆域廣大,物產豐饒,而宋國方圓不過幾百里,也沒有什麼物產,您為什麼老要去侵佔他的地盤呢?楚王就「顧左右而言他」了。
墨子就不是這麼乾的。楚王要打宋國,墨子去勸他,說你不要打了,跟他講了一堆的道理。楚王聽完說,你說得都非常好,可是公輸盤說了他研究出一種新的攻城器械,雲梯,我要檢驗一下我的新武器。墨子說行,我正好也發明了一些新的防禦的器具,要不然現場比試一下?楚王說,這個我喜歡,馬上把皮帶解下來,放到地上,排了一下說這就是城牆,你們演示一下吧。「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打來打去最後兩個人不打了,放下了。楚王沒看明白,說什麼意思呢?墨子說,那您讓公輸盤告訴您什麼意思。公輸盤說我在這兒失敗了,可是我也有贏的辦法,楚王說我聽不明白。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說,就在這兒把我殺了,他就能拿著器具攻打宋國了,我告訴你,你做夢都別想,我的弟子已經帶著這些器具在宋國等你們了。
對付楚王這種人先應該用孟子這樣的方法勸導他,但「王顧左右而言他」,怎麼辦?就得拿實際的東西給他看,就得亮劍了。這故事說明,到了戰國時代,孟子要發揚仁已經是很難了,再到荀子所處的時代,根本都遮蔽不住了,只能說「人之初,性本惡」,就是要通過後天學習來改善人性。所以,儒家的學說思想是一步一步隨著時代變化在變化的。儒家的道是非常深刻的,從古代到現在,一直都是在人們的內心世界裡邊建立一個思想的系統,不管你願不願意。
(二)道家
1.老子。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思想的一個軸心時代,集中出現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甚至我們的家庭生活。為什麼那時候會出現那麼多思想家,說起來很複雜也很簡單,就是亂,亂了以後大家都在說我的辦法有用。孔子的辦法就是要恢復周禮、恢復規矩,讓大家都做規矩人,做規矩事。老莊的辦法是什麼,老莊認為這個世道太亂了,不好弄。用老子的話來講就是有點白費勁。用莊子的話來講,連白費勁都懶得說,徹底就不幹了。每個人對待亂世的態度完全不一樣。總的來講,老莊和孔孟比較起來就是,由人間世轉向大自然,由愛他人轉向貴自我,由重人倫轉向重天道。
老子的思想比較複雜。老子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這是什麼意思?手裡拿的東西太多了,就會掉到地上。「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拿得滿了不如停下來,能吃幾碗乾飯就吃幾碗乾飯。老子認為,一切成長都可能帶來壞的結果,比方說一棵樹,最開始的時候是小樹苗,然後長成小樹,很蓬勃、很朝氣,長著長著,皮也老了,葉子也黃了。人也是一樣,長著長著,就世故了,就沒理想了。老子認為任何事物,如果想要保持最原初的狀態,就必須要回歸,回到最初的那個狀態,才能夠保持永久的生命力,保持永久的安全。所以老子對最初的狀態,是非常在乎的,對於過滿的狀態是非常恐懼的。在老子看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要適可而止,要及時地往回走,所以他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總而言之,在一個亂世里,老子認為不能示強,反應示弱;不應「盈滿」,反應「虛缺」,如果你有虛缺,那恰是最好的狀態。在老子看來,一個人走向滿的時候就是開始物極必反的時候,而且他認為這是萬事萬物的規律,在這個意義上他跟孔子的價值觀是背離的,甚至有的時候是對立的。
很多東西很強的,但是佼佼者反而易折,「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老子的基本價值觀。所以老子強調應該示弱,而且認為示弱之後保持有力的強,才能到達終點。比方說毛主席在井岡山的鬥爭,有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總而言之,我打你總能打得著,你打我你老找不著。這是典型的老子哲學的精髓,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什麼?就是非對稱性的作戰。示弱是什麼?中國古代著名的戰例,許多都是以弱勝強的戰例,誘敵深入,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這是中國古代最典型的一種戰法。毛主席講過,《老子》其實是一部兵書,他的示弱核心在於生存,如何更好地生存。所以對老子來講,一方面,不能滿,要有缺,人生難得是缺。老子是貌似無為,實則無不為。上善若水,人要像水一樣,看上去是那樣的虛弱,但時時刻刻都在滋潤你的心田,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莊子。莊子的思想跟孔子和老子都不一樣。莊子的生活是什麼?是超乎常人想像的生活,他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是一個神話的世界,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世界。那莊子到底想要什麼呢?自由。他想做一條無限大的魚和無限大的鳥,翱翔和遨遊在無限的時空當中;對他來講天下無所謂大也無所謂小,一切都看自己的感覺。所以在莊子的世界當中,是沒有絕對的大和絕對的小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只看你想要多大,你想要多小。他舉例子,說有一種蟲,早上出生,晚上就死了,他自認為很長壽了,但是比起另外一種能活一年的蟲,這就算不了什麼;人類認為自己活得很長了,但是比起楚之南有冥靈者,就是一種神龜,五百年是一春,五百年是一秋,人這就不行了。活得最長的人是誰?彭祖,彭祖能活八百歲,但在大烏龜跟前,就跟小兒童一樣,遠遠還沒活夠歲數呢。這大烏龜活得很長了,但比起一種大椿樹,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都沒這樹活得長。莊子大部分的故事都是自己編的,他是個講故事的高手,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所以莊子說不要從別人的富貴中畫出自己的貧窮,不要從別人的高大中畫出自己的渺小,不要從別人的強大中畫出自己的弱小,任何事物是相對的,他的相對論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莊子是針對亂世而發的議論,但這些思想是非常深刻的。莊子說「得魚而忘筌」,把魚抓了就應該把網扔了。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是怎麼做的?是牢牢地抓住網,不知道魚在哪兒。莊子認為知識永遠是工具,真理才是終極的東西,莊子是很深刻的。
(三)禪宗
佛教完全是外來的,西漢後期才傳入中國。傳入中國的宗教很多,中國古代有摩尼教、拜火教、基督教,為什麼只有佛教變成了中國佛教。唐代的時候人們還認為佛教是外來品;到了宋代,就認為佛教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非常神奇的。這個轉折點是從惠能開始的。
有個故事大家都聽說過,說惠能不怎麼識字,到湖北的黃梅山拜弘忍法師為師。他是廣東人,在隋唐時,南方人是比較受歧視的。弘忍法師一見他,知他是砍柴的出身,就說你一個獦獠也想成佛?獦獠是什麼?就是南蠻,鄉巴佬。惠能很有智慧地說,佛性並不分南北,但凡是人都應該有佛性。我對這個話很懷疑,惠能不可能一開始就有這麼高的境界,得讀上個三年五載的,才能達到這個認識水平。後來惠能就到後邊的廚房去舂米,就是粗使喚。弘忍年紀大了要選接班人,方式之一就是讓弟子們把自己對佛教的領悟以偈的形式寫在牆上。大弟子叫神秀,他就寫了「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思是我的心像明鏡一樣,這代表對佛法的領悟,對修佛法我經常要擦擦我的這面鏡子,讓它越來越光亮。大家一看,呦,這到底是大弟子,領悟得很好。據說,惠能聽見外面的動靜了,讓人念了神秀的偈子。他一聽,說這個不行啊,要不然我來一個,但是我又不識字,你們給寫上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一句話概括,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你擦什麼呢,你還把自己比成個鏡子。這裡面有個根本的問題,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空」,你前面講了一堆「有」,就說明你離大道太遠了。
佛教的空是什麼?我們一般人認為和尚坐那兒參禪,萬念俱灰,那就錯了,難道佛教是引導人們去自殺嗎?不是。佛教認為萬法有緣,什麼是萬法有緣?世界是普遍聯繫的,但是歸根到底這個世界的本質為什麼是空呢,就是聯繫永遠都是短暫的、變化的,而不是永恆的。永恆是什麼?是空,是沒有緣,佛教認為只有這樣,人才能擺脫痛苦。因為佛教的根本任務是幫助你從痛苦裡解脫出來。你為什麼有痛苦?你愛上了一個人,人家不愛你,你痛苦;你喜歡吃甜的東西,但你有糖尿病你吃不了,你痛苦;你想升工資,領導不幹,你很痛苦。每一個痛苦的前提都是結起一個緣法。佛教認為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像一個網路一樣,結一個網結,再加一個網,再結一個網結,你的網結越多,你的痛苦越多,佛教認為把這些網結都解開、都斷開,回歸到最初的你,就是空境界,這時候你就沒有痛苦。空不意味著終結,而是認識到了痛苦的根源,以此保持自己的自覺。佛教的積極意義在於,讓大多數人都認識到自己的慾望就是自己的痛苦,即便不能完全解脫痛苦,至少可以解除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佛教為什麼能紮根中國呢?因為他跟中國古代哲學裡邊的老莊哲學在某一點上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但佛教與老莊哲學並不完全吻合,因為佛教有自己非常完整的修行過程和規範,有為加強這些規範而建立的僧團。頭髮剃光,這是一種標識。當你剃度了,表示六根清凈,跟世間的緣法全部切斷。你穿起僧服,每天定時做功課,然後去度化別人,這代表著你是一個完全的、獨立於這個世俗世界之外的引領者,這非常重要。
為什麼佛教的影響力和發展速度比起老莊和儒家思想有時候還要快,因為他有團體,有嚴格的體制制度,有實體性的寺院。「佛、法、僧」為什麼是三寶,因為它們是佛教的三個利器,缺一個都不行,有佛這是思想基礎,有法是政治基礎,有僧是組織基礎,一個都不能丟掉,丟掉一個就沒辦法傳播了。但道家沒有這個東西。
(四)儒道釋
儒道釋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一經在中國大地上開始傳播,就混同一氣,每一個中國人,無論他是君王,還是普通老百姓,腦子裡都會轉著儒道釋這三家的思想,它們漸漸融合成為一個思想體系。對上層,他運用儒家思想來治國,運用法家的思想來懲戒,運用道家的思想和釋家的思想做適當的調節;對普通老百姓來講,他就變成了指導日常生活的一種非常靈活的處理手段。你注意,孔子指導你向「前」走,走得累了,你就可以像老子一樣向「回」走,如果你走得徹底走不動了,你就可以坐下來休息,像莊子一樣「自」顧走,而惠能是眼睛一閉,沒有「走」。你注意這些思想,在一個人的身體裡頭他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自我調節的人格鏈條。
所以中國古代講儒道釋互補,為什麼?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延續下來,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的人口,不能只靠儒家思想一個,得有統一戰線,有事大家一起忙。你一股腦的往前走,會累死你的,跑一會兒,坐下來休息一下,打個盹,思考一下,不要一根筋。所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它自成體系地在調節著,這叫一隻無形的手,我們自己體會不到,但違背了這個規則你就會出軌,你就會被甩出去。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盛世氣象
(一)大漢盛世
在中國古代出現了幾個盛世,有的是一個整體的帝國出現的盛世,有的是階段性的。我們先來看大漢,看一段文字:「於是乎周覽泛觀,……其獸則?旄貘犛,沈牛麈麋,赤首圜題,窮奇象犀。……其獸則麒麟角端,騊駼橐駝,蛩蛩驒騱,駃騠驢騾。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答沓離支,羅乎後宮,列乎北園。崒丘陵,下平原,揚翠葉,扤紫莖,發紅華,垂朱榮,煌煌扈扈,照曜鉅野。沙棠櫟櫧,華楓枰櫨,留落胥邪,仁頻並閭,欃檀木蘭,豫章女貞,長千仞,大連抱,誇條直暢,……」
司馬相如是四川人,很有才華,漢武帝非常欣賞他,他給漢武帝獻了《子虛賦》《上林賦》。裡面他虛擬了一個情節,就是有個子虛先生,還有個烏有先生,這兩人顯擺,子虛先生說,我們楚國有雲夢澤,很大很大。子虛先生就說,我們家皇上有一個上林苑也很大很大,最終的焦點是上林苑比雲夢澤要大得多。實際上是獻給漢武帝,誇我們這個偉大的祖國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人口眾多,鳥獸也多,各種動物都很多,是誇國富民強的。這種寫法顯得很笨,但他代表的是一種強悍的思維,就像《馬踏匈奴》這個雕塑一樣,用一整塊石頭雕成,根本不做精雕細琢,你依稀辨得出誰是馬,誰是匈奴,然後辨得出馬在踏匈奴,這就夠了。所以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強大的王朝,它多,它大,它非常的驕傲,這是一個盛世才可能有的一種表現力。
「背秋涉冬,天子校獵。……縱獵者,河江為阹,泰山為櫓,車騎雷起,殷天動地,……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壄羊,蒙鶡蘇,絝白虎,被班文,跨壄馬,凌三嵕之危,下磧歷之坻。徑峻赴險,越壑厲水。椎蜚廉,弄獬豸,格蝦蛤,鋋猛氏,羂騕褭,射封豕。……流離輕禽,蹴履狡獸。轊白鹿,捷狡兔,軼赤電,遺光耀。追怪物,出宇宙,彎蕃弱,滿白羽,射游梟,櫟蜚遽。……觀士大夫之勤略,均獵者之所得獲,徒車之所轥轢,步騎之所蹂若,人臣之所蹈籍,與其窮極倦谻,驚憚詟伏,不被創刃而死者,他他籍籍,填坑滿谷,掩平彌澤。」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打了眾多的獵物,這就相當於列了一個清單,打了多少種,狼、虎、熊、猴、雞、鴨全都有,有多少,我們家天子能打多少,我們有的是獵物,永遠都打不完,我們的帝國萬壽無疆。為什麼這麼驕傲呢?在兩千年前,這麼大的疆域對一個個體來講,意味著什麼?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力。
秦始皇應該說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帝王,他奠定了後來兩千年中國政治制度的基礎。也奠定了我們疆土的基礎,在秦始皇的時代,從咸陽出發向北向南向東向西修了眾多的直道,這些直道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國道。他為什麼修這個?他要打南方,原來兵力運送需要一年,道路修好後可能一個月就到了。現在你到南方這些地區去,特別是在武夷山地區,在一些偏僻的地方,還有直道的遺址。秦始皇面對的是新的世界,所有的制度都是新的,所有的做法都是有想像力的。秦始皇統治時間不長,但是他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秦始皇那時是在走自己的路,罵聲就多一點,評價你的人就多一點,秦始皇是你評價你的,我走我的。郡縣制走了兩千多年,他打破了什麼呢?封建制,分封制。原來是什麼樣呢?周天王姓姬,各省的省長、各部的部長雖不是親兄弟,至少也是堂兄弟,都有血緣關係。秦始皇不是這樣的,皇上姓嬴,底下的姓張、姓李都是一樣,而且不是分封制。原來諸侯國就是獨立王國,軍政大權獨攬,財權獨攬。郡縣制的核心是每個省的首長都是中央直接派到地方的中央代表,不是這個省的獨立王國的首長。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政治的版圖和結構。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所以我們說,這個貢獻是偉大的。
到了漢朝版圖大了,中間有了河西走廊,也出現了絲綢之路,《史記》上記載叫「鑿空西域」。漢朝幹了幾件事奠定了中國思想的基礎。史書說漢承秦制,春秋戰國以後還沒有一個王朝來系統整理百家爭鳴的局面,到漢朝做了這件事:《詩》《書》《春秋》《周易》《禮記》這五部經典第一次進入了國民教育系列,任何一個貴族子弟都要讀這五部著作,「四書五經」中的「五經」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讀了《詩經》,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因為《詩經》是描寫這個世界的,讀了《尚書》,了解中國的典章制度,讀了《春秋》可以了解古代的歷史,讀了《周易》可以知道天下的興亡變化,讀了《禮記》可以知道世間的規矩。後來朱熹把《論語》和《孟子》拿出來,再把《禮記》裡邊的《大學篇》和《中庸篇》拿出來,湊了四本書叫「四書」。
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統」學說、天人感應學說和三綱五常學說,從而奠定了中國古代治理體系的思想基礎,所以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是真的把百家罷了,而是「融冶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為核心,然後汲取百家的營養。董仲舒把儒家學說和先秦時代的陰陽學說結合在一起,提出「天人感應」學說,引申出你做好事就有好反應,做壞事就有壞反應。這個理論既有建設性又有革命性。董仲舒發展了儒家的思想,把治國理政的實際與儒家思想的道結合在一起,構建了一個社會治理的結構圖。
從社會群體來講,叫「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乾坤定了不能倒轉;從個體來講,一個人身上應該有仁、義、禮、智、信,這是一個橫和縱的交叉,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治理網路。所以漢代的思想治理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盛唐氣象
盛唐又是一種氣象,版圖比漢朝大多了,向北一直到貝加爾湖、向西一直到裏海地區。唐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國土面積大概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這個時期是誰統治的呢?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如果要數出前五位有作為的君王,我覺得武則天應該列進去。一個女性做了帝王,但後代的評價是正能量的,很不容易。唐朝時版圖很大,為什麼說它是盛世,我們用很小的數據來說明問題。中國古代都城基本上都是正方形、矩形的,這是從唐代長安城開始的。城市包圍著皇城,皇城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皇城旁邊都是住宅區,有東市、西市,西市主要是做外貿的,東市主要是租給官商的。唐代的首都長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長安城當時有84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家可能沒概念,大家知道唐朝當時的皇宮是大明宮,它在整個長安的面積當中是很小的一部分,面積有354公頃,相當於4個故宮,7個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6個巴格達城,3個凡爾賽宮,12個克里姆林宮,13個盧浮宮。現存的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是故宮。中國曾經有過的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就是大明宮。
我想以此來說明,盛世氣象有很強大的物質基礎。你想長安這麼大的城市,有100萬人口,說明當時婦幼保健系統很發達,說明糧食的供應很充足,這些的背後都有支撐的東西。100萬人口放在現在也不是一個小數字,在1200多年前主要是農業社會,靠什麼養活這麼多人?大運河就非常重要,從南方把糧食運到洛陽,再通過漕運運到長安。唐朝的外來人口很多,100萬人口中有2%是外國人,《唐戶令》規定,凡是外國人來到咱這兒,到了哪個省哪個省負責他的吃、喝、穿、住。做買賣的話,做一年買賣的免三年的賦稅,做兩年買賣的免四年的賦稅……這就是引進外資。在農業社會要儘可能多地把人口資源控制在手中,事實上任何情況下,人都是生產力當中最活躍、最有利的因素,沒有人什麼也搞不成。外國人還普遍參政,有好多外國人在唐朝做官,安國(安息)人安附國,父子三人長期在唐朝為官,被封為男爵。康國人康謙任安南都護府都護,安南都護府就在現在的廣西地區。高句麗人高仙芝任河西節度使。高句麗人王毛仲任護國大將軍。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晁衡)擔任安南都護、御史中丞,晁衡與李白、王維是好朋友。外國人掌兵的還有突厥人阿史那舍爾、哥舒翰;鐵勒人僕固懷恩、契苾何力;百濟人黑齒常之;靺鞨人突地稽、李多祚;吐蕃人論弓仁、論惟貞祖孫;于闐人尉遲敬德、尉遲青。
這麼多的外邦人參政議政、掌兵,說明當時的唐朝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國度。漢朝盛世的「盛」和唐朝盛世的「盛」性質是不太一樣的。漢朝的盛是地域廣大,是奠定製度的時候;盛唐的盛是廣開國門,這需要極大的自信。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漫情懷
(一)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前面講到思想、講到王朝,但一個王朝也要有情懷。大家看到明月高掛的景象,肯定就會想到一首詩——《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其實蠻奇怪的,因為它啥都沒說,沒有故事,沒有具體的人物,沒有情節,什麼都沒有,空里來,空里去,就像詩里說的,「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張若虛現在留下來的詩就兩首,一首沒有什麼名氣,另外就是這首詩,所以當時對他的評價是,張若虛的詩以一篇橫絕全唐,一個人一輩子寫的詩再多都沒用,寫得好,一首頂一萬首。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唐詩就有5萬多首,有幾首你能記得住呢?其中有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它這麼長,很多人居然還能背下來,就說明美到極點了。有的詩是有句無篇,比方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很多人就記得這兩句,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句前面和後面的句子不好,這叫有句無篇。還有的句句都是警句,通篇都是佳篇,指的就是《春江花月夜》這樣的詩。像《蜀道難》那麼長,有的人也能背下來,為什麼?寫得太好了。
張若虛是初唐時期的人,詩中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他寫了一種很惆悵的心情,但並不沮喪,雖然感傷但並不悲傷,它是美好的,而且充滿了一種期待,就好像一個人在十五六歲青春期的時候,對未來總是不確定,總是充滿一種淡淡的憂傷。但是,這是充滿希望的憂傷,不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所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青春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未來和希望。
(二)李白《月下獨酌》和《將進酒》
古典詩歌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表達自由的主題,但是自由的主題用了不同的載體,這裡邊很重要的一個載體就是酒,李白的《月下獨酌》這首詩,我們知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這首很有名,其實還有第二首,「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這首詩很痛快,不是所有朝代的詩都能達到痛快的感覺,李白的詩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治療自己,因為他比較痛苦。為什麼痛苦?他自己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很有才華,但是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到會被重用的樣子,所以他寫這些詩都是為了治療自己,寫完之後就發泄出來一些東西,他跟普通人的發泄概念最大的不同,是通過最精美的藝術方式來發泄。像李白這樣痛苦的人很多,但是只有李白能夠用藝術的方式把他的痛苦表達出來。很奇怪,他表達牢騷和痛苦的時候,用的方式和表現出來的形態讓後代人讀了有巨大的解放感,所以一代一代受壓力的人或者懷才不遇的人,從李白的詩裡邊找到的不是壓抑,不是沉鬱,而是一種精神上解放的渠道。換句話說,這個人不但善於拯救自己,也善於拯救千百年之後跟他有同樣遭遇的人,所以他的作品能代代相傳。這就說明每一代都有這樣的問題,而每一代人都有這樣的訴求,所以古典詩詞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具體的用處,他換不成白菜,也換不成辣椒,也換不成酒,但是他最大的用處是能拯救靈魂、洗滌靈魂,能讓一個人在最痛苦的時候看到希望,在最為絕望的時候能夠找到前途。特別是那些偉大的作家,他的詩歌總能寫到你生命的最核心、最柔軟、最敏感的那個部分。「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他的痛苦是黃河之水從天上來,他的痛苦是萬古愁。他使用的所有的意象都是超大的單位,速度是最快的、體積是最大的、容積也是最大的,他把人世間的痛苦誇張到了最極限的時候,他用來描寫痛苦的方式是超越痛苦的,所以後代人讀的時候不會更痛苦,只會更愉快更解放,否則你就不會喜歡李白了。所以中國的古典詩歌從這個意義上講,的的確確是我們偉大民族、偉大文化的創造性的一個成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表面上看上去每天在忙不同的工作,沒有人說自己喜歡詩詞,但是當我們真正吟詠詩詞的時候,就能夠從中獲得無窮的力量。
古典詩歌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表達自由的主題,但是自由的主題用了不同的載體,這裡邊很重要的一個載體就是酒,李白的《月下獨酌》這首詩,我們知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這首很有名,其實還有第二首,「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這首詩很痛快,不是所有朝代的詩都能達到痛快的感覺,李白的詩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治療自己,因為他比較痛苦。為什麼痛苦?他自己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很有才華,但是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到會被重用的樣子,所以他寫這些詩都是為了治療自己,寫完之後就發泄出來一些東西,他跟普通人的發泄概念最大的不同,是通過最精美的藝術方式來發泄。像李白這樣痛苦的人很多,但是只有李白能夠用藝術的方式把他的痛苦表達出來。很奇怪,他表達牢騷和痛苦的時候,用的方式和表現出來的形態讓後代人讀了有巨大的解放感,所以一代一代受壓力的人或者懷才不遇的人,從李白的詩裡邊找到的不是壓抑,不是沉鬱,而是一種精神上解放的渠道。換句話說,這個人不但善於拯救自己,也善於拯救千百年之後跟他有同樣遭遇的人,所以他的作品能代代相傳。這就說明每一代都有這樣的問題,而每一代人都有這樣的訴求,所以古典詩詞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具體的用處,他換不成白菜,也換不成辣椒,也換不成酒,但是他最大的用處是能拯救靈魂、洗滌靈魂,能讓一個人在最痛苦的時候看到希望,在最為絕望的時候能夠找到前途。特別是那些偉大的作家,他的詩歌總能寫到你生命的最核心、最柔軟、最敏感的那個部分。「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他的痛苦是黃河之水從天上來,他的痛苦是萬古愁。他使用的所有的意象都是超大的單位,速度是最快的、體積是最大的、容積也是最大的,他把人世間的痛苦誇張到了最極限的時候,他用來描寫痛苦的方式是超越痛苦的,所以後代人讀的時候不會更痛苦,只會更愉快更解放,否則你就不會喜歡李白了。所以中國的古典詩歌從這個意義上講,的的確確是我們偉大民族、偉大文化的創造性的一個成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表面上看上去每天在忙不同的工作,沒有人說自己喜歡詩詞,但是當我們真正吟詠詩詞的時候,就能夠從中獲得無窮的力量。(來源:宣講家網)
推薦閱讀:
※空巢老人的心酸:我最無助時是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轉)
※總會有人永遠記得你,@季風書園
※看道 | 唯有緩,才得見純粹
※文運:天意即民心
※20個古人客套話,全是中國文化最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