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大熊貓」無處安歇?誰扼住了候鳥遷徙的「咽喉」
每年進入十月,我國境內數以百萬的候鳥便開始南遷越冬。目前全球共有8條候鳥遷徙路線,三條要經過中國,其中兩條途經河北。河北唐山市曹妃甸附近的灤南濕地,瀕臨渤海灣,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飛路線的中部,被眾多志願者視為候鳥遷徙的「咽喉之地」。
然而,這個咽喉之地,如今處於被扼的風險之中。
曹妃甸附近的灤南濕地圍墾填海情況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就不斷有媒體報道,灤南濕地目前面臨開發侵蝕的巨大風險,圍墾和填海以及公路、機場、水產養殖等項目,正在威脅著這片中國北方最大的濱海濕地。有環保志願者表示,候鳥賴以生存的濕地遭到破壞,其所可能帶來的危害甚至要超過數萬米的「捕鳥網」。
監測數據:東方白鸛今年只來了3隻東方白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鳥類大熊貓」之稱,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這種大型涉禽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繁殖,在長江下游及以南地區越冬,而唐山曹妃甸濕地,則是其遷徙過程中的中停地。
戳視頻了解東方白鶴↓↓
動物和環境保護志願者田志偉長期關注灤南濕地的候鳥遷徙狀況,他告訴記者:它(候鳥)落在這裡的情況,包括GPS的數據以及實時的路線的監控能反映出這個地方的重要性,80%的東方白鸛都是從這裡經過。這個地方是東亞-澳大利西亞主要候鳥遷徙的通道。
王建民/攝
在這片咽喉之地,田志偉已經為候鳥保護工作奔波了十年。他給出了一組金沙島(打網崗島)地區的候鳥監測數據。「金沙島去年統計是800多隻鶴,有5種。其中白鶴300多隻,白頭鶴280多隻,丹頂鶴68隻。今年我們監測到目前來說只有3隻白鶴,50多隻丹頂鶴,白頭鶴20多隻,加起來總共也不到100多隻。」
候鳥棲息的濕地面臨多方威脅候鳥遷徙的咽喉被扼,田志偉認為和候鳥棲息地——濕地的喪失不無關係。2015年由國家林業局等權威機構發布的《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報告也中提到,大量的潮間帶灘涂和淺海濕地被圍墾,使得水鳥棲息地的空間大大縮減。
樂亭縣長蘆大清河鹽場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田志偉老師,目送東方白鸛離開,2015年。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正旺告訴記者,環渤海地區以及周圍的灘涂濕地,是候鳥遷徙途進行「拉力賽」的加油站,而且是部分候鳥唯一的加油站。如果該地區的濕地遭到破壞甚至喪失,相當多鳥類的種群是否能夠繼續存活,都是一個嚴重問題。
天津市濱海新區濕地保護志願者協會秘書長王建民拍攝的濱海濕地候鳥照片
張正旺教授介紹,2000年之後濱海地區建設力度加大,很多工程項目佔用濕地使得沿海灘涂越來越少,候鳥遷徙的「落腳點」從平均分布的大片濕地,被擠壓到了集中的部分小濕地。根據以往的調查數據顯示,十年之內,渤海灣沿海濕地灘涂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當地環保志願者指出,過度捕撈、漁業養殖、環境污染也是濕地面臨的威脅。田志偉透露,當地不少施工項目,夏天施工人員掏鳥蛋,春秋季水產養殖戶還通過「放炮」方式驅趕候鳥。這個季節正好是東方白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到這邊覓食的時候,但也正好是出魚的季節。為了防止鳥吃魚,養殖戶通過放炮的方式進行驅趕。
一隻東方白鸛在覓食 王建民/攝
曾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濕地面積8億畝的「紅線」或將被突破。張正旺教授表示這樣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他說:「按照現在這種速率,還這麼圍墾的話,8億『紅線』很快就會被突破。這種趨勢如果再繼續下去,對這些鳥類是災難性的影響,必然導致候鳥多樣性下降,一些候鳥類面臨瀕危。」
有環保組織分析,天津濱海地區的濕地近幾年嚴重喪失之後,附近的唐山灤南濕地就成了候鳥遷徙的新選擇。
曹妃甸附近的灤南濕地圍墾填海情況
然而,這塊濕地狀況也並不樂觀。今年(2016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綠髮會負責人謝伯陽就提交了《關於加強潮間帶灘涂濕地保護》的提案,指出天津市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和唐山南堡濕地(曹妃甸濕地其中一部分)破壞嚴重,亟需進行搶救性保護。
曹妃甸附近的灤南濕地圍墾填海情況
有媒體披露稱,工業園區、機場建設、水產養殖以及會所建設等一系列項目正在蠶食重要的候鳥棲息地:潮間帶泥質灘涂。大量的潮間灘涂和淺海濕地被圍墾後,水鳥棲息地的空間大大縮減。田志偉解釋,候鳥棲息地遭遇風險甚至被破壞,可能是多種因素交叉影響下的結果。水產養殖污染和破壞生物多樣性,候鳥沒有食物來源。圍墾破壞了候鳥棲息地,人為干擾之後,候鳥來了沒地方休息。
濕地保護任重而道遠有《濕地公約》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表示,濕地保護工作涉及到的管理部門眾多,「九龍治水」問題突出,此外缺少一部全國性濕地保護的綜合性法律。雖然包括河北省在的部分地區已經頒布了《濕地保護條例》,編製了《濕地保護規劃》,但是不少沿海省市濕地保護的地方立法相對落後。
上月18號,在北戴河濱海濕地及水鳥保護國際研討會上,河北省省長張慶偉稱,要在曹妃甸附近的灤南濕地建立保護區,環保志願者呼籲儘快出台相應的配套措施。
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攝影者:海綿寶寶
濕地是指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和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包括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濱海濕地等自然濕地,以及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或者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濕地。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濕地面積為8.01億畝。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它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濕地面積減少,不僅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而且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我國是《濕地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肩負著保護濕地的重任,如何確保8億畝濕地紅線不被突破,任重而道遠。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央廣網、澎湃新聞、環保益賣會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