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極拳經》完全注釋】(一)
『 陳式太極拳學習者 』 精選編輯
王宗岳《太極拳經》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枰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王宗岳《太極拳經》完全注釋
1、[原文]太極者,無極而活潑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注釋]太極:太極本為宇宙六合萬物的根源。此處指太極拳而言。無極:宇宙寰宇萬物降生前的虛空、寂靜、渾沌形態。此處指太極拳練習訓練前籌辦階段時的狀況。此時中間泰然,抱元守一,無念無欲無供,無持著的虛空狀,謂之無極。無極動而生陰陽,陰陽受收而生太極。未動之時消息、陽陽剛柔、前進、開合已悉數寄寓此中。可為萬有之母。母:根源,底子。是消息的機樞地點。
動:指物體按必然標的目的,以必然速率在空間中挪動。
靜:連結或保持物體原本的位置。動靜無故、陰陽無始,為太極的關鍵構造。太極拳行功時,於動中存靜意,於靜中寓念頭,靜極則動,動極則靜,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2、[原文]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注釋]太極拳當行功時,各個姿勢一動一靜之間前後、高低、閣下、手足、肘胯均有陰陽虛實可循,所以道動之則分。其相對靜行狀況,其動作、肢體無運轉軌跡可指,陰陽虛實具在個中,此謂靜之則合。以發力狀態講我動時將敵力分化,不克不及中轉我身,敵勁降空後稍靜我勁合而渾整,馬上發放。所以能"後發先至"。
3、[原文]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注釋]過:超越。及:抵達。隨:順隨。就:即、往、薄遠。過與不及都是得中。掉中則陰陽勝衰失衡,就不克不及合。運勁過則生頂抗,不及則有拾、偏。要作到半推半就,就該當隨之而直,就之而伸。因時制宜,不要原封不動,不要執拗己意。初學太極拳的人輕易犯"過"的毛病,稍懂勁後則常掉之"不及",學者不可失慎查也。
4、[原文]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注釋]人:指敵方。剛:剛猛有力。柔:和婉,不抗勁。走:化敵來力。柔以承之,變革敵力方背,不為所制,叫走。逆:得機,失勢,自由便當。背:不得機勢,動作不自在便當。粘:取制仇敵之力。當對手用剛猛暴烈的力時,我只要適應其勢,如以膠著物,物我合一,應勢與勝。此之謂粘。
5、[原文]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向。
[注釋]這一段講的是在與敵交手時,本身入手的急緩速度應隨敵手的轉變而變化。敵手活動速度快而我應對遲緩,則反響痴鈍,必被敵所制。敵勁還沒有運到,我過於急噪,爭先發力,常常不能有用控制敵手,敵反而有隙可乘。這些都是應出力降服的弊端。在與敵交手中,雖敵方動作一成不變,但只要我能與之急緩相隨,即可純任自然,無涓滴的獃滯,定會瓮中捉鱉。
推薦閱讀:
※花甲璇璣論注釋部分(七)
※六祖壇經原文注釋及釋義(十三)
※五百金身羅漢圖【帶注釋】【500P】(421-440)
※道家陽宅經注釋
※佛門修持——佛語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