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今天有沒有吃多了糖?

 甜食雖然美味但對健康有害 圖GJ

  文/袁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題為「糖尿病預防與教育」。

  過去人們一度以為,脂肪是健康大敵,而吃糖除了熱量略高,危害不大。然而科學家警告,過度食糖的危害堪比毒藥,引發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情況不勝枚舉。更糟糕的是,由於食品加工業對糖的濫用,消費者即使不直接吃糖,也難免過量攝入糖分。

  美國「最胖」的州縣鎮

  柯克帕特里克小學是美國密西西比州一所不起眼的學校,校方7年前採取了一項了不起的措施:將所有飲料和零食售賣機請出校園。

  如果說密西西比州是美國「最胖」的州,柯克帕特里克當年就是這個州「最胖」的縣裡「最胖」的小鎮,肥胖症發病率高居美國之首,患病人群中有相當比例是未成年人,原因就是過度食用高糖食品。

  這裡地處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帶,以優美的藍調音樂和富庶的棉花田著稱。這裡的居民構成以黑人為主,他們多數身處低收入階層,負擔得起的食物多數是廉價、高糖的垃圾食品。

  柯克帕特里克小學只有7%白人學生、2%拉美裔學生,其餘91%全是黑人學生。校長蘇珊娜·沃爾頓說:「這些孩子有什麼吃什麼,往往是最甜最便宜的食物:蛋糕、奶油和糖果。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尼古拉斯·斯科洛克去年從這所小學畢業時,身高剛達到遊樂場允許坐過山車的標準1.4米,而體重在2年前就已達到61公斤。

  沃爾頓記得這個孩子:「他最怕上體育課了,跑步不行,呼吸也有困難——什麼都不成。」不過沃爾頓自嘲說,她自己也是個大塊頭,沒資格評論別人的體重。

  學生們一天兩餐在學校食堂就餐,現在食堂只提供烘焙食物和蔬菜水果,再也沒有可樂和零食出售,也不提供高溫油炸食品。校園內還開闢出一片田地,用於種植蔬菜瓜果。為了顯示學校倡導健康飲食的決心,校方規定教師每周一要穿著醫院消毒制服上班。

  家庭是對抗高糖食品的另一「戰場」。學生斯科洛克的媽媽沃姬·瓊斯決定以身作則,向兒子示範健康飲食。她說:「我以前整天甜品不離嘴,現在改吃芹菜。別人笑話我,說我是因為交了新男友想減肥,我說:『不對,我是想健康地活下去。』」

  減攝脂肪別忘減糖

  在美國,由於過度關注脂肪可能造成的健康隱患,糖的危害一度被忽視。

  早在20世紀初,美國科學家黑文·埃默森就指出,1900年至1920年期間,死於糖尿病的患者人數與糖的消費量成正比。

  20世紀60年代,英國營養學家約翰·尤德金經過實驗證明,攝入過多糖分會導致血液中脂肪和胰島素水平大幅上升,顯著增加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為什麼如今全世界有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高血壓,而1900年只有5%?為什麼1983年全世界只有1.53億人患有糖尿病,如今卻有3.47億?為什麼越來越多美國人患有肥胖症?」科羅拉多大學腎病專家理查德·約翰遜說,「我們相信,糖是原因之一。」

  但仍有不少科學家相信,過度攝取飽和脂肪引起膽固醇水平上升才是肥胖症和心臟病高發的罪魁禍首。長期以來,減少脂肪攝入成為美國健康飲食宣傳的重中之重,而合理攝入糖分則鮮有提及。

  如今美國人攝入的脂肪與20年前相比大幅減少,但肥胖症患者卻有增無減。約翰遜等專家認為,其中原因在於,儘管吃的肉少了,但攝入的糖卻沒有變化。

  飲食中攝取的蔗糖通常由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構成,後者在水果中天然存在,口味甘甜。軟飲料的常見配料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同樣由葡萄糖和果糖構成,但因為果糖成分略高(55%)而口感甜膩。

  人體攝入含糖食物之後,其中的葡萄糖由細胞分解代謝,果糖則由肝臟分解,產生一種名為甘油三酯的脂肪。如果吃太多糖果、喝太多高糖軟飲料,這些脂肪一部分會堆積在肝臟,長此以往就形成脂肪肝。還有一部分則進入血液,長期累積會導致高血壓和胰島素分泌紊亂,結果引發代謝綜合症。

  這類患者往往出現血壓偏高、血脂異常、腰腹肥胖等癥狀,如果不加以控制,有可能發展成為II型糖尿病,心臟病發作幾率也高出常人。美國國家衛生院指出,美國三分之一成年人都屬於代謝綜合症患者。

  美國心臟病協會最近也提醒公眾避免過度攝取糖分。然而,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們以為,攝入過多糖分只是給身體帶來過多熱量,危害有限。但事實上,過度食糖的危害遠遠不止攝取多餘熱量,簡直就是吞食毒藥。

  人們通常以為,美國人太胖是因為他們吃得多動得少。然而約翰遜指出,美國人動得少是因為嗜糖成癮,身體分解吸收大量糖分耗盡了他們的精力。

  「這與卡路里無關,如果大量食用,糖本身就是毒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內分泌專家勒斯蒂格說。

  男最多9匙女6匙

  既然食糖有害,只要少吃甚至不吃不就行了嗎?然而,對一個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並不簡單。

  當今世界,加工食品大行其道,即使不吃糖也在不知不覺中攝取了不少糖分。從公認含糖量較高的碳酸飲料、甜品到看似無糖的蘇打水、麵包和酸奶,加工食品中糖的使用幾乎已達到泛濫成災的地步。

  以麥片為例,這種美國人幾乎每日必吃的早餐食品一向以健康食品自居。然而,早在1920年美國市面上即演化出各種形態的裹著白糖的麥片產品。如今,美國專利商標局已經有2000種口味的麥片記錄在冊,無一不含糖。

  食品廠家不僅高度依賴糖這種調味品,還調製出更多廉價高效的甜味添加劑,比如高果糖玉米糖漿。與普通蔗糖相比,這種糖漿中的果糖含量更高,吃起來更甜,而且因為使用玉米能享受美國政府補貼,成本更低。除了在碳酸飲料中大肆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還被廣泛添加於其他食品中,比如湯羹、蘇打水。

  除了能增添甜味,糖還能為食物增添光澤、加強塑性、延長保質期等等。結果就是糖在食品加工工業中無處不在,消費者即使不吃糖,在不知不覺之中也會攝入不少糖分。

  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成年男性每天攝入糖最多不超過9茶匙(1茶匙糖約重4.2克),女性不超過6茶匙。然而,儘管自1999年以來糖的消費呈下降趨勢,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入的糖仍高達22.7茶匙,這些糖都隱藏在美國人常吃的麥片、香腸、餅乾、酸奶和可樂里。

  即使柯克帕特里克小學推行低糖飲食,但那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仍然為廉價的垃圾食品所包圍。在要不要吃糖、吃多少糖的問題上,普通消費者不僅要管住自己的嘴,更要對抗整個食品加工業。

  「這是悲劇所在,窮人比富人更深受糖所害。」約翰遜說,「有錢人有不少樂子,可以去旅行、去度假犒勞自己,但窮人若想慶祝一番,只能走到街角買個冰激凌。」文/袁原
推薦閱讀:

媽媽注意:分床太晚的男孩易早熟
糖尿病人請注意:喝粥如同喝糖水!
注意!房價已變天,你卻還未醒!
家裡沙發後面掛什麼畫好? 需要注意什麼?
人變老第一個信號 很多人沒注意到

TAG:沒有 | 注意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