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稱謂:謚號與廟號

中國古代稱謂:謚號與廟號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謚號和廟號聯繫在一起,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謚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謚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謚號:謚號是中國古代,統治者帝王將相死後,給他另起的稱號,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或謚號。「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帝王的謚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由朝廷賜予。

謚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謚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謚。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謚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現在得到廣泛認同。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謚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謚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恢復了謚號。

廟號:廟號系專用名詞,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廟號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慣用之),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劉邦外,繼嗣皇帝謚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謚號,但有廟號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劉恆為太宗(孝景帝劉啟上廟號)。另外東漢還有幾位皇帝有廟號: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祜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號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泛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推薦閱讀:

中華傳統禮儀——傳統稱謂
「炎黃子孫」只是個區域性稱謂
親戚稱謂大全2
不是任何男女都可以享用「情人」稱謂(7幅圖)
一個看似隨意的三字稱謂暴露了吳用真實想法:宋江死得越早越好!

TAG:中國 | 古代 | 謚號 | 稱謂 | 廟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