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小語《永遠的鄉愁》
很多時候,我願意將自己定義為一個流浪的人。
我常常在我走過的每一個城市裡尋找些什麼,這樣的尋找與夢想無關,在某種程度上也顯得並不執著。我所要尋找的不過是一份熟悉感。這種熟悉感常常會為我帶來我所需要的淡定和安寧。這樣的尋找也會讓我生出些許的悵惘。但是,我喜歡這種感覺。就像是回到故鄉,聽到鄉音,我感到親切,離開,卻有了一種更深的依戀。我想,這種悵然與依戀,大概便是深藏於我內心深處的鄉愁吧。
在余光中先生的詩里,鄉愁可以是一枚郵票,可以是一張船票,可以是一方矮矮的墳墓,也可以是一灣淺淺的海峽。那是一股內心無法抑制的思念,和時間一樣漫長,也因為時間,讓這種思念變得越發的沉重。相較之下,於佑任先生的鄉愁卻顯得撕心裂肺。「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故土難回,隔海相望卻終不能聚,那樣的鄉愁恐怕已經不是鄉愁了吧,或許應該算是深切的思鄉之痛了。
然而,我想這個世上大多數人的鄉愁應該是那種淡淡的,在淡寧中帶點憂傷,在飄泊中充滿想往,恰似故鄉的炊煙一般自然,又如同故鄉的溪水一樣恬靜。因為沒有那種「不可見兮」的傷痛,所以便不見得怎樣的刻骨。但是,這樣的鄉愁卻總有一些讓人沉迷的質地。雖然,它並不沉重,相反,在某種意義上,恰似人心的一面鏡子,映照的是自己最初的形象,或者就像一輪圓月一樣,始終皎潔在內心,有著淡淡美麗的身影。我想,這便是「美麗」鄉愁的由來吧。
在我看來,鄉愁的確應該稱得上是美麗的。鄉愁中也有傷痛,有悵惘,有一份欲盼卻不可得的憂傷。然而,當心中那抹鄉愁湧起的時候,內心必定是清純而無任何雜質,柔軟而又溫暖的。那份明凈和向往常常可以照亮心靈中任意一個哪怕是曾經陰暗的角落。有時候,人必須有那麼片刻的溫存和寧靜,哪怕是脆弱。想想家,想想故鄉的山水,想想故鄉的小路,想想故鄉已長得參天的大樹,還有那永遠開不完的野草花。把故鄉放在心裡,在心裡永遠為故鄉留下一個角落,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
古時的人,常常背井離鄉,歸途難覓,所以更容易滋生鄉愁,也更容易理解鄉愁的由來。現代社會,通信和道路越來越發達通暢,以至於遠在天涯也若近在咫尺,來來回回不過平常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的確緩解了鄉愁之重。然而我以為鄉愁是永遠的。鄉愁的存在,不在於道路的曲折遠近,不在於時間的長短,卻在於人內心深處永遠尋求的那份歸屬感。
在時間的長河裡,每一個人都在流浪。
而鄉愁,便是那艘可以把我們帶回故鄉的最初的船。
推薦閱讀:
※《鄉愁》課堂實錄
※中國人的鄉愁情懷之舌尖上的記憶枷鎖
※鄉愁的伊始與終結
※鄉愁是一種綠(外一首)
※故鄉.鄉愁.春節【書香】
TAG: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