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鐘快速了解《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精華
如果評選這兩年的最佳圖書,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絕對榜上有名。這是兩本能讓人徘徊、深思和提高的好書。深刻的認識有賴於個人品讀,這裡簡要談談個人感受,主要是它幫我們打開的7個腦洞。
1、學科貫通。當代學科林立,不要說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就是理科與工科都壁壘重重,互相之間各種不服。
實際上呢?如果人類的產生髮展叫做歷史的話,那人類產生之前叫生物學,生物產生之前叫地質學,地球產生之前叫物理學。
基因只是生物學概念嗎?它也有可能變成一組演算法、一行代碼,這是物理學範疇。
延長生命只是個醫學問題嗎?作者說,人類已經消滅了饑荒、瘟疫和戰爭,下一個議題是為人類取得神一般的創造力及毀滅力,將「智人」進化為「智神」。如果人的平均壽命達到200歲,愛情與婚姻就會變成另一個樣子,那就是社會學的範疇了。
千萬不要被所謂的學科束縛住你的思維,任它縱橫馳騁吧!
2、環境保護。環保絕對是工業時代才有的名詞,但對環境的破壞,卻從有人類時就開始了。
數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從非洲出發,一路上幹掉了尼安德特人,幹掉了成千上萬個物種,比如澳大利亞巨型生物群的滅絕,北美47屬大型哺乳動物37屬已經消失,南美60屬失去了50屬,根本就不亞於現代生物的滅絕速度。
我們宣傳環保,常常以保護人類為旨歸。如果破壞環境在人類生存之間選擇呢?如果破壞環境可以讓人類生活的更美好呢?那該如何選擇?恐怕大多數人都選擇後者吧。
3、想像之力。到底是什麼讓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處於統治地位?是大腦皮層?是用火?是直立行走?是製造工具?
實際上,我們與黑猩猩實在差不了多少。我們的力量來源於——八卦,共同編織的那些故事與想像,從而產生認知革命,使大範圍的協作有了可能。公司、國家實際上都是想像的共同體,但就是這種想像中的事物,主導了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且成為激勵人類向前的力量。
?4、物種演化。我們在翻譯中,稱呼達爾文的學說為「進化論」,實際上稱為演化更加恰當。
研究表明,人類在進入農業社會之後,生活實際上比採集時期更加艱辛、困苦,而且失去了更多的自由,但是相對穩定的生活讓人類繁衍更加方便。
人馴化了家畜,使它們的數量高速膨脹,同樣也讓他們的處境異常痛苦。我們的生化系統不斷適應變化,實際上是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機會,而不是幸福快樂的機會。如果有一天,環境需要人類演化成蟲子,那麼蟲子也是適者生存,而不會變得更高級。
5、人文主義。這裡不同於我們所說的人文學科、人文思想,而是一種向內心探尋的方式,換句通俗的話講,就是「跟著感覺走」。
在倫理上,人文主義的座右銘是「感覺對了,就做吧」;在政治上,相信「選民能作出最好的選擇」;在美學上,「看的人覺得美,就是美」。
中世紀的歐洲,知識=經文*邏輯;科學革命時期是知識=實證數據*數學;現在是知識=體驗*敏感性。隨著意義和權威的源頭從天上移到人類的內心,整個宇宙的本質也隨之改變。尼採的「上帝已死」就是這個意思。
直觀一點,看看現在人們討論的顏值、小鮮肉、體驗經濟,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6、人類本質。上面講到人的體驗,但這就是真實而有絕對意義的嗎?
主觀體驗有兩個基本特徵:感覺和慾望。一些科學家雖然承認意識是真實的,也可能有極高的道德和政治價值,但在生物學上沒有任何用處。
人們喝酒是為了遺忘,抽大麻是為了感到平靜,用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是為了感到敏銳而自信,搖頭丸能讓人感受狂喜……
科學已經表明,通過電流刺激和某些化學反應,就能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如果通過生化刺激就可以了,我們還會通過烹飪、戀愛、奮鬥等獲得感官上的愉悅嗎?如果這都不需要,那人類就真得是一組演算法,進而成為一組數據,當這些數據可以傳輸到終端保存下來,那人類真的可以永生了。
這樣的永生,有什麼意義呢?
?
7、意義之網。人類在思考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向何處去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思考人生存的意義。
如果沒有意義,我為何而來、因何而去?所以,意義必須存在,否則我們一定會抑鬱。
智人統治世界,是因為只有智人能編織出互為主體的意義之網:其中的法律、約束力、實體和地點都只存在於他們的共同想像中。
所有物種,只有人類能組織十字軍、革命和人權運動。這個觀點在人類簡史中已經提到,在未來簡史中再次深化,並且引出信仰的力量,進而引出科學與宗教之爭。
現代科學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改變了神學統治的遊戲規則,但並沒有改變人們的神話與想像,而是讓神話與想像更加強大。
換句話說,科學與宗教並不是二元對立的,它們都是要為這個世界作出解釋。那些流行的成功學,還有馬雲們對未來的預測,實際上就是一種神話和想像。
文中說,人類必須從自己的內在體驗找出意義,而且不僅是自己的意義,更是整個宇宙的意義。所以說,《人民的名義》裡面,區長孫連城的想法是不對的,他以宇宙之大來消解個人人生的意義,實際上應該從自己人生的意義中思索宇宙的意義。
結語。我很喜歡文中一句話,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要擺脫過去,想像另一種命運。我想,這應該就是叫作「簡史」的理由。同時,我也同意吳伯凡老師的觀點,「簡史」可以替換為「邏輯」,叫作人類邏輯、未來邏輯。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都是對人類生存進行思考。
推薦閱讀:
※最全面的「活性多糖」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多糖
※佛系減肥,了解一下?
※總說學色彩,那麼你對於色彩構成了解多少?
※科普系:別小看太陽系,當你了解之後就會感嘆宇宙的深邃
※了解離婚財產分配法律常識,不然你就損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