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向全體國人發錢可解經濟困局

為何中國人沒錢購買自己產的商品端宏斌 經濟學者

近二十年來,中國增發的貨幣確實很多,但這些錢的主要來源是外匯占款,因為中國出口了商品,工廠拿到了美元,但是美元在中國不能流通,於是他找央行換回了人民幣,他換回的人民幣確實是央行印出來的。要想不印鈔票也行,只要中國人都願意免費出口,不拿美元,那麼央行就不必印鈔了,但這不可能發生。

中國現在有接近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被動增發的基礎貨幣大約有二十萬億人民幣,正是這增發的二十萬億讓中國的經濟出現了騰飛,想像一下,經濟增長之後,企業盈利提升了,員工工資提升了,政府稅收提升了,房價地價也漲了,每個人都發現自己變得更有錢了,那麼這錢從哪裡而來?貨幣不會憑空產生,如果貨幣總量保持不變的話,沒理由人人都更有錢了。所以說,保證充足的貨幣供應是實現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沒有貨幣供應就不會有經濟增長。「印鈔票」這三個字被有意無意的妖魔化了。

在古代,兩國交戰,一國戰敗,國庫里的黃金被搶了個精光,戰勝國的經濟必定會比此前更好,因為搶回來的黃金就相當於增加了本國的貨幣供應量,本國的經濟就會出現繁榮。歷史上的大英帝國一直堅持的思想就是「重商主義」,即用各種手段增加本國的黃金擁有量,因為他們知道,在「金本位」之下有黃金才會有貨幣供應,才會有經濟增長,沒有黃金就沒有貨幣供應,經濟就必定會蕭條。

現代銀行制度的一大進步是將黃金和貨幣進行分離,央行自身就可以向經濟體提供貨幣供應,不再需要用戰爭或者其他手段將黃金留在本國。但是中國的央行卻寧可「自宮」,將增發貨幣的功能棄之不用。立法者的本意可能是為了限制政府用印鈔票的方式掠奪老百姓的財富,但直接把印鈔機封存起來可不是好的辦法。這就好比,為了防止某人吃得太多患上肥胖症,就把他家的鍋碗瓢盆都砸了個稀巴爛,讓他家不能做飯。這就是典型的矯枉過正。

中國的外匯儲備並不是財富

中國在最近二十年來所增發的貨幣主要就是靠出口,這是成本最高的一種印鈔方式。美國人印刷100美元紙幣的成本只有幾十個美分,而中國人印刷100元人民幣的成本是15美元(按照1美元兌6.5元人民幣的當前匯率),而這15美元的商品則永遠離開了中國。隨著人民幣匯率的提升,中國依靠出口來增加貨幣供應的成本還將不斷提高。

中國現在接近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對我們來說是財富嗎?是不是財富要看能不能花掉,否則就是廢紙一張,錢只有在花出去的時候才是錢。但現在問題來了,這些外匯儲備是央行發行了20萬億人民幣換來的,如果全部花完了,那麼中國國內也就減少了20萬億人民幣的基礎貨幣,中國的GDP總共才40萬億,如果一下減少20萬億的基礎貨幣,那麼結果就是中國經濟大蕭條,GDP大幅下降,樓市崩盤,人民生活困頓不堪,幾乎每個人的財富都會大幅縮水。所以中國的外匯儲備不僅不是財富,反而是「人質」,命運完全掌握在別人之手。

向全體中國人發錢是擴大內需的捷徑

中國高喊擴大內需已經很多年了,但是內需總是無法真正擴大,這是什麼原因?原因簡單的很,老百姓手裡沒錢,他拿什麼去擴大內需呢?剛才我們談了中國增加貨幣供應量主要是依靠出口,企業出口換回來的人民幣,首先要繳稅給政府,然後是把錢付給上游的供應商,再是擴大生產規模,再是各類腐敗支出,再是老闆自己拿來買房買車,最後才輪到工人發工資。在這條利益鏈上,員工處於最底層,毫無話語權可言,你還指望他有多少錢可以用來消費?一旦環境不好了,第一個倒霉的就是員工,老闆不管自己多有錢,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員或者拖欠員工工資。

企業為什麼要將商品出口到美國?那是因為美國人的消費能力世界第一,但事實上美國人拿來消費的錢都是借來的,連美國政府自己都已經寅吃卯糧了。中國人拿到了美元,由於花不掉就重新購買美國國債借給美國人去消費。那我就想問三個關鍵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政府寧可將錢借給美國人去消費,就是不願意借給中國人自己去消費?為什麼中國央行可以購買美國的國債,就是不能購買中國的國債?中國的央行到底是屬於中國人的,還是屬於美國人的?

在我看來,擴大中國的內需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一件事,既然中國央行可以將錢借給美國人去消費,那他也一樣可以將錢借給中國人消費。既然我們擔心政府通過印鈔票掠奪老百姓的財富,那麼央行完全可以繞過政府,將錢直接發到每個老百姓的手裡。既然我們擔心中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那麼我們就按照人頭髮錢,所有人一視同仁。

我的方案是,在「十二五」期間,以13億中國人為基準,每個人送錢1萬元,相當於中國老百姓對央行負債13萬億人民幣,由於人人有份也不存在貧富分配不均的問題,老百姓有了錢就會去消費,廠家發現內需既然已經很大,就會轉而生產適合國內消費的商品,減少了出口也就自然緩解了央行的外匯占款壓力。有人擔心物價會上升,但我認為通過發錢的方式提供貨幣比出口的方式好得多,因為通過出口獲得13萬億人民幣貨幣供應的同時,中國的商品也減少了13萬億。而央行直接發鈔票,中國的商品並沒有減少。

阻礙這個政策實施的力量就是那些陳舊的經濟學教條,但可怕的是中國的主流經濟學界已經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幾乎變成了洋教科書的奴隸,這才是中國人真正的悲哀所在。

推薦閱讀:

2017,全球經濟「大蕭條」背後的「大機遇」!
市場經濟PK精神文明
共享經濟是時候回歸理性發展了
最新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已完成255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