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人各民族
06-21
1、各人種9萬年前,非洲東部的一個婦女生下三個孩子,分別叫黃、白、黑。小黑逐漸散布非洲大陸和地中海北岸、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印尼群島、澳洲等靠近赤道的地區。小黃與小白一道輾轉到達遼闊的中亞,過著愜意的游牧生活。在1.8萬年前,由於南方農耕生活的誘惑也由於中亞本身人口增加,所以一部分白人開始分離,向西進入地中海、阿拉伯海沿岸地區,甚至到達澳洲,與當地黑人土著融合,形成閃含語系、達羅毗圖語系、原始澳大利亞語系的分布。閃含語系創造了古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猶太文明;達羅毗圖語系創造了哈拉巴文明,含有較多的黑人土著血統;原始澳大利亞含有最多的黑人土著血統,散布在印度東部、印尼、澳洲。一部分黃人遷移到南伊拉克,建立蘇美爾文明,成為古埃及 文明、巴比倫文明、猶太文明的共同源頭。 公元前3000年,中亞(裏海北岸)白種人主體正式分裂了,人們離開故鄉分好幾路向四面八方遷移。其中一路到了希臘,另一路到了義大利(這兩路分別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起源)。另一路穿過中歐一直到達不列顛諸島(他們是凱爾特人的祖先)。還有一路北上到了俄國,同時又有一路跨過伊朗、阿富汗最終到了印度。他們每到一處,就征服或同化當地的土著,把自己的語言傳播到那裡。鑒於廣大的東亞原始人已經在先前的冰期(距今7萬年,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一部分黃人奔向印度恆河流域、又移向東南亞、接著佔據中國南部、進而渡過長江黃河,一直到達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亞-南島、百越(壯侗或泰老)部落,為南亞人種,特徵是膚色較深、臉龐較小、嘴唇較厚、鼻翼較寬。另一部分黃人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形成阿爾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黃土高原的為突厥群,游牧在河北平原為蒙古群,游牧在環渤海和朝鮮半島的為通古斯群,均為北亞人種,特徵是膚色較淺、臉龐較大、嘴唇較薄。 2.阿爾泰民族與南方民族的分布 後來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東遷突厥游牧區,在長期的戰爭和交往中,吐火羅人被突厥群同化,所以後來的匈奴、堅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黃白混血人種。隨著突厥族群的西遷中亞,他們與當地的晚於吐火羅人到來的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也發生融合。前2900年,從突厥族群分化出一支部落,他們西遷烏拉爾山,形成烏拉爾族群。烏拉爾族群的一支與當地的占人口多數的白人融合,形成芬蘭-烏戈爾人,再後來分成三支向外擴散:向北的一支沿著伏爾加河上游進入北歐,演變為芬蘭人、芬蘭以北的拉普人、愛沙尼亞人、莫爾**亞人、烏德穆爾特人、馬里人;向西的一支演變為馬扎爾人;向東一支,沿卡馬河、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演變為科米人、漢蒂人等。剩下的烏拉爾族群被稱為薩莫耶德人,包括涅涅茨人、塞爾庫普人,他們沒有與白人融合,是純粹的黃種人 。 公元400年突厥族群的匈奴西遷,演化為保加爾人。公元600年蒙古族群的柔然人厭達人西遷,一部分被斯拉夫人同化,一部分被保加爾人同化。保加爾人的一支演化為目前的楚瓦什人,保加爾人的另一支被斯拉夫人同化為保加利亞人。 中亞北部的突厥族群可薩人、佩切涅格人、烏古思人、欽察人逐漸演化成目前巴什基爾人、庫梅克人、諾蓋人;後來一部分與西遷的蒙古人融合為韃靼人。 突厥族群沿勒拿河、葉尼塞河向北極地區移民,形成雅庫特人、楚科奇人,接著又經過白令海峽進入了美洲,成為阿留申人、愛斯基摩人,印地安人,這些人都沒有與白人發生融合,屬於純粹的黃種人。一部分百越渡淮河北進,其中的三苗部落佔領河南平原,其餘部落與通古斯融合為新的民族(東夷),韓民族就是東夷的一支;一部分通古斯部落不甘與百越並處,逃往黑龍江流域和貝加爾湖,演變為鄂溫克、肅慎民族。通古斯民族和東夷還進一步遷到日本徵服當地的南島群成為統治階級。最後一部分黃種人在與印歐語系相處多年後,也決意離開中亞,向東進入昆崙山,形成漢藏部落,漢藏部落進而向東遷移散布河西走廊、湟水流域、渭河上游。漢藏部落的藏緬族群居住在湟水流域、昆崙山、河西走廊,而原始漢語部族居住在甘肅天水、陝西寶雞一帶,原始漢藏部落屬於遠東人種。藏緬族群逐漸南遷,其中羌人藏人分布在甘肅、青藏、新疆,蜀人、氐人、巴人分布在四川。 百越族群分布在中國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三苗分布在江淮和長江中游江南、揚越分布在長江中游、吳越分布在長江下游、閩越分布在閩江流域、南越分布在珠江流域,部分則漂流到日本。百越族群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南島族群散布到越南占城、日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部分繼續南遷到馬達加斯加、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關島、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美拉尼西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斐濟)、波利尼西亞(夏威夷、薩摩亞、湯加、庫克群島、土阿莫圖、毛利)等地,他們同化了當地的黑色人種原始澳大利亞人。南島族群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南亞族群分布在中南半島和印度,受百越族群南漸和雅利安南下印度的影響,現在的南亞族群居住區被分割成幾塊:中國的百濮(佤-德昂-布朗)、緬甸的孟族、柬埔寨的高棉族、馬六甲族、印度的蒙達族、斯里蘭卡的維達人。其中分布在中國和東南亞的南亞族群黃種人血統最濃,其包含的黑人土著血統較之印度為淡。 3.華夏族的形成 原始漢語部族後來繼續向東遷移,逐漸散布整個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西半部,在這裡他們 創造了發達的前仰韶文化。由於此時禽獸多而人少,於是原始漢人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這時的首領被稱為有巢氏。之後原始漢人發明鑽燧取火,這時的首領稱為燧人氏。這個時期,突厥群和蒙古群(被稱為戎狄)都臣服於原漢族,自動向北撤離,突厥退縮到黃土高原北部並開始遷移到蒙古高原,蒙古退縮到北京並開始遷移到大興安嶺森林,沒有退縮的突厥和蒙古,與原始漢人融合,操帶阿爾泰特徵的漢語。這個時候,由通古斯和百越混合而成的原始東夷強大起來,擋住了原始漢人繼續東進的道路,東夷的首領華胥氏居住在今天的曲阜。經過多年的征戰和文化交融,華胥氏的後裔在中原地區逐漸與原始漢人混同。華胥氏後裔一支後來移居漢人故里甘肅天水成紀(今秦安縣),與當地漢人某男交婚,生下太昊,後來,由於母系氏族社會不知父親在何處,太昊率領族人奔向母系故里,到達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時,發現該地適合居住,於是定都於此。在宛丘太昊創建了八卦、結網捕魚,由於他特殊的出身,被華北平原西部的原始漢族和華北平原東部的東夷尊為共同的首領。太昊娶西華縣的氏族首領女媧為妻,開創了一夫一妻近親不通婚的先河,擯棄了原始的群婚制。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與海岱文化的融合 ,所以太昊被公推為黃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認同的人文始祖。太昊時代由於發展了人工飼養家禽、家畜,取代了以往的漁獵生產,所以首領太昊又被稱為伏犧氏(伏羲氏)。 伏犧氏之後,公元前30世紀,原始漢人進入了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生產的階段,首領稱神農氏。神農氏定都宛丘,並遍嘗百草,發明了中醫。神農氏為開拓生產、生活空間,逐漸向東北發展,與生活在今山東西南部的東夷部落斧燧氏發生衝突。神農氏將其擊敗、兼并。隨後,神農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陽地區遷移至今山東曲阜一帶。附近各部落自動歸附,組成部落聯盟。此戰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記載的第一次作戰行動。神農氏文化也是原始漢人與東夷文化的融合。神農氏末期,今河南新鄭出現一個強大漢語部族少典氏(有熊氏),後來該部族由於黃河洪水西遷到今甘肅天水。 同時,在今洛陽至華山一帶則居住著原始漢語部落有蟜氏。 今岐山南部的渭水支流姜水居住著原始漢語部落有牛氏,他們與有蟜氏婚姻繁衍成炎帝部落。有熊氏娶有蟜氏,生黃帝於姬水(天水)。黃帝長大後與他的前輩伏羲一樣,受肥沃的中原 吸引,離開故地,向東發展,到達今黃陵縣。後沿洛水南下,在今大荔縣朝邑一帶渡過黃河,又沿著中條山和太行山西麓向北,最後沿著桑乾河走出山嶺,在今河北北部涿鹿、懷來境內的平原上定居。 炎帝八世孫榆罔氏率共工、四岳沿渭水向東遷徙,沿著黃河南岸到達今山東境內,又從山東渡河北遷,與黃帝部落相遇。兩個親緣部落為爭奪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區發生激戰。炎帝被打敗,歸服了黃帝,以兩個部落為基礎,華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東部的諸多遠古漢語部落逐漸融合成華夏族。這時原居山東的東夷首領蚩尤西進,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瑤先祖)首領夸父也北進中原。東夷與三苗結成聯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對付華夏族。公元前2700年,華夏族領袖黃帝在河北省涿鹿縣大敗蚩尤夸父聯軍並殺之,蚩尤部下搶得蚩尤屍體,秘密歸葬濮陽西水坡,稱「帝丘」。 聯軍殘眾向冀州撤退,黃帝窮追不捨,東夷、三苗(九黎氏)倉皇渡黃河南逃。三苗南退長江中游,東夷東退泰山,華夏族佔領河南大部,定都新鄭。經過與東夷文化之交流,適合漢語特點的文字---漢字正式出現。 黃帝之子計25人,因母不同而有12姓:姬、西、祁、紀(己)、滕、任(妊)、苟、僖、姞,儇、衣,但僅有姬、祁、任、己、姞的後裔有封國。今晉南及晉豫陝接壤地區,春秋初仍頗多姬姓小國,其中,虞、虢、霍、韓為周所封,焦、滑、楊、魏、芮、荀、賈、狐、耿 是夏商舊國入周仍列諸侯。 祁姓祖帝堯,有唐、杜、房等國;己姓有蘇、溫、顧、昆吾等國;姞姓有南燕、巢、密須諸國;任姓祖奚仲,有薛、鑄、摯、疇等國。這些姬姓以外的小國,除極少數在今山東與河南南部,大多都在陝豫晉接壤區及太行山東麓。黃帝的苗裔,春秋時仍有姬姓之戎(王室原本華夏人,因當上了阿爾泰人的首領而被之同化)活動於晉陝之間,太行山東麓今河北中部有祁姓的白狄鼓國,姬姓的白狄鮮虞,鮮虞之後建中山國一直延續到戰國後期。黃帝大兒子玄囂,二兒子昌意。昌意後裔高陽(帝顓頊);玄囂後裔高辛(帝嚳)。 前2500年,顓頊在位,顓頊是一位出身於黃帝集團而撫育成長於東夷的古帝,是東西兩大集團交融的象徵。顓頊的後裔舜在東夷親戚家長大,成了有虞氏首領;顓頊的兒子娶四岳為妻,生下祝融氏,被封在河南新鄭;顓頊的外孫皋陶住泰山一帶,皋陶與兒子伯益都先後成為東夷族的領導者。 前2400年,帝嚳在位,他的四個老婆生了四個兒子:常儀生摯,慶都生堯,姜女原生棄,簡狄生契。摯被派往曲阜,與夷族雜居,接受了太昊族(該族分兩支,原支在淮陽發展為華夏族,東遷一支在曲阜發展為東夷)的文化,因此稱為少昊,派往灤河以東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東夷部落—有娀氏部落。棄被派往陝西武功縣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榆罔氏之後,炎帝部落演化為共工、四岳、氏羌三大支。 共工為九州姜戎的共主,發展於今豫東北及冀南地,曾與顓頊爭帝。共工女嫁與顓頊兒子駱明(黃帝系),生鯀(姓姒), 鯀被封汶山石紐(今四川省北川縣),娶有莘氏之女修己為妻,生下禹。禹幼年便隨鯀東遷,來到中原。鯀被帝堯封於崇(嵩山),後因治水失敗被殺。 四岳為姜姓的祖神,其後裔在西周的有申、呂、齊、許等國。姜子牙以前,已有逢伯陵(姜姓)在齊;呂原在陝西,後遷今南陽市境與申共居;許即今許昌市境。 四岳一支繼承了炎帝稱號,都陳(河南淮陽縣),由於神農氏先前也在此建都,所以後人常常把炎帝和神農混淆。 四岳另一支與黃帝系顓頊婚姻,發展出祝融八姓 (己、董、彭、禿、妘、曹、斟、羋),最初在今河南新鄭一帶,以後向南發展,至於河漢之間。祝融八姓的長支為昆吾,己姓,為黃帝集團十二姓中的舊姓;楚出自羋姓。氐羌入藏緬族群成為其首領,控制黃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藏緬族群後來逐漸東進南進,沿長江東進到雲夢大澤(洞庭湖),同化或驅逐當地的揚越與苗瑤 ,三者融合為楚人的先祖;藏緬族群南下,驅逐同化當地百越,融合為彝族、白族、緬甸族的祖先。 綜合以上所述,原始漢語最初分布於黃土高原(含渭河流域-洛陽地區-汾河流域南部)和華北平原西半部。其中炎黃融合而成的華夏語是漢語的一支,分布於渭河流域-洛陽地區-汾河流域南部和華北平原西部。陝北、晉中北的高原漢語與突厥語組融合,成為目前秦晉方言的源頭。河北平原的華夏語與蒙古語組融合,成為燕趙方言的源頭;炎帝部落統治了大半個河南省,百越通古斯融合的東夷語也被華夏語所函化,成為中原官話的源頭。由於蒙古語組曾在河北平原與遠東人種的漢族混合的厲害,以至於退回大興安嶺的蒙古部落亦由北亞人種變為了遠東人種。受東夷混化影響的黑龍江通古斯也由北亞人種變為了遠東人種。 藏緬族群由於與百越混化的厲害,血統和語言上與百越亦有很多近似之處。北方官話區、秦晉方言區的漢族有更多的阿爾泰血統,語言上亦有其痕迹,不過話說回來,阿爾泰民族受漢族文化和血統上的影響遠較漢族受其影響為甚。 六、漢族的形成過程 1.華夏族的演變 帝嚳後裔堯號陶唐氏,都河北唐縣(堯後裔後來遷到晉西南夏墟,國號仍為唐)。顓頊後裔舜號有虞氏,生於諸馮(山東諸城縣),卒於鳴條(開封附近),東夷化華夏人也。 禹被舜選為繼承人,居陽城(今登封縣),後徙陽翟(今禹州市)。昆吾氏受封為帝伯,都帝丘(今濮陽西南),啟在帝丘鑄九鼎,被視為國寶。禹生前曾舉東夷族的伯益為繼承人,禹死後,前2070年,兒子啟發兵攻殺伯益自立,同姓有扈氏(陝西戶縣)不服,被殺,從此禪讓製為世襲制所代。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汾、澮流域),建都安邑(山西夏縣西)。後來由於與東夷的鬥爭,又遷回到其祖居的嵩山和伊洛平原。以黃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海岱文化(以大汶口文化為代表)交匯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晉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驅;夏人是從黃河中下游炎帝集團中分化出來,又融合了黃帝、東夷許多氏族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夏國所直屬的領土只包括中原和晉南,黃土高原此時分布著諸多未開化的原始漢藏部落吐火羅人,未接受開化的漢藏民族夏人統治。帝嚳娶東夷部落簡狄生契(子姓),契子昭明。昭明子相土發明了馬車,並越燕山南下,環渤海灣發展。相土子昌若、昌若子糧圉。糧圉子王亥發明牛車,並發展至易水流域,在和當地的部落發生鬥爭時被殺。王亥弟弟王恆進而南下漳水流域,被有易部落所殺,上甲微得到河伯的幫助,敗有易。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今天津市入渤海,上甲微已在太行山以東古黃河下游立足。到成湯時期,有娀氏移居今濮陽一帶,並更名為商部落。前1550年,商部落滅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領土比夏朝多了華夏化東夷居住區(魯西南 ,豫東北)。經過500年統治,商部落完全華夏化。帝嚳娶炎帝部落有邰氏女姜原生棄(姬姓),棄後來成了有邰氏部落的酋長。夏朝建立後, 有邰氏世代事夏為掌管農業的官。商滅商後,有邰氏與夏人一起向西北逃竄,到達了今內蒙古伊克昭盟的朱開溝。然後由於商人的繼續追擊,有邰氏和夏人繼續向西遷徙,到達了敦煌地區。在這兒有邰氏和夏人分開,在不窋的帶領下往東南返遷,抵達了甘肅省的慶陽 一帶。不窋、鞠時代,有邰氏處戎狄之間,從其俗。有邰氏除了受戎狄之俗影響外,還有自己發達的青銅業、農業、家畜養殖業,這是其區別於戎狄的明證。到公劉時期,有邰氏開始強盛起來。前1450年,遷都於豳(陝西省彬縣西北)。前1150年,古公亶父受到了戎狄熏育的攻擊,被迫遷都周原岐邑(岐山縣),結束了和戎狄共處的生活;古公革除戎狄習俗,發展農業,設立五官,將有邰氏部落更名為周國。古公死後被追謚為太王,最小的兒子季歷繼位。季歷臣服於商朝,商王武乙以任姓女子嫁季歷,這就是文王的母親太任。季歷成功征伐今山西一帶的諸戎,一部分原因,由於先周時代與戎狄雜居,知道如何應付戎事;另一部分原因,山西汾域原是先周時代姬姓的舊地,打進山西,只能算是光復故物。季歷被商王文丁所殺後,其長子昌繼位,即周文王。文王征伐犬戎、密須(今甘肅省靈台縣)、崇(長安縣)等國家,然後遷都豐邑(西安南部灃河中游西岸)。文王逝後,武王繼立,再次遷都於鎬邑(灃河中游東岸)。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強大的周朝,周的領土比商朝多了非夏族的華夏人居住區(炎帝故地關中和黃帝征服之北京-太行東麓)。顓頊後裔女修嫁給東夷嬴姓為妻,生下皋陶(大業)。大業娶黃帝部落的女華為妻,生子名伯益(大費)。伯益輔佐禹治水成功,娶舜的親屬姚玉女為妻,並佐舜調馴鳥獸,稱為柏翳。伯益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叫大廉,稱為鳥俗氏,另一支叫若木,稱為費氏。 大廉的玄孫中衍為商王太戊駕車,太戊許以婚姻。中衍的玄孫是中潏,在今山西陝西接壤地區,與羌戎雜處,為商朝保衛邊疆。 中潏的兒子為蜚廉,蜚廉有二子,老大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後為秦;老二季勝,其後為趙。季勝曾孫造父為周穆王駕車有功,封於趙城(今山西趙城縣),惡來曾孫大幾也以造父之寵,居住在趙城,姓趙氏。大幾的兒子大駱率族人遷居犬丘(甘肅禮縣),因大駱庶子非子給周孝王養馬有功,被封邑在秦(今甘肅清水縣),大駱嫡子成繼承大駱的酋長地位仍居犬丘。前842年,西戎反王室,滅犬丘的大駱嫡系一族。周宣王命非子後裔秦仲攻伐西戎,秦仲戰死,長子庄公破西戎,收復犬丘,將秦族首都從秦遷到犬丘。前778年庄公死,襄公立,襄公將妹妹嫁給姬姓的豐王為妻,又遷都於汧(今陝西隴縣)。前771年,西戎攻佔鎬京殺周幽王,秦襄公將兵救周,並護送周平王東遷,於是周平王封襄公為諸候。秦國逐漸收復了被西戎霸佔的關中領土。 儘管如此,中原諸侯仍因秦人起源於東夷,西遷後又多雜戎俗,而秦穆公伐晉新喪,遠襲鄭國,更被認為非禮。在整個春秋時期秦都被視為戎狄。 前750年秦文公統一關中,秦人與周人遺眾開始共處,才完全脫離游牧轉向定居農業,並在周文化影響下向華夏化發展。到秦憲公(前715—704)時遷都陝西寶雞縣平陽村,並滅掉商遺民在西周滅亡後建立的戎化國家。秦德公(前677----前676)遷都於陝西省鳳翔縣,自此後數百年秦穩定地以此為都。秦穆公最初準備繼續向東往中原發展,遠襲鄭國,結果被晉國聯合姜戎邀擊,敗於崤山。於是西向,打敗西戎諸部落,秦國版圖已達今甘肅東部與中部。以後數百年中又向西滅西戎義渠(六盤山)等國,向南越秦嶺滅蜀、巴,開五尺道準備往滇中發展,向東南與楚爭漢中及黔中,成為最雄強的諸侯。民族融合的過程,在秦國進展迅速。秦人的來源大致有如下幾大部分:占統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於東夷,西遷而戎化,進至關中而華化;秦人的第二大來源是「周余民」,其數量當不少於占統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藏緬族群的氐羌、吐火羅),也占相當數量。由於秦國大力發展農業,對中原的先進文化 、經濟及各種人才都採取大力吸收的政策,所以秦人來源雖然包括原屬不同民族的幾大部分,但到戰國中晚葉,已經融為一體,成為秦隴地區的華夏族。 長狄(又名長翟),屬於蒙古群,分布於齊、魯、宋、衛之間;公元前 607年為齊、衛所滅 。 赤狄,屬於突厥群,分布於今山西長治地區,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狄族部落,由 6個氏族組成,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鐸辰氏、咎如氏。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晉國壓迫,東下太行「伐邢、滅衛」;齊桓公率領鄭、宋等華夏國 「救邢安衛」。此後,赤狄還攻打過鄭、東周、齊等國。前594年晉滅潞氏,接著又滅其餘諸部。 白狄,屬於突厥群,春秋前期主要分布於古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前550年,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東遷至今河北省石家莊一帶。東遷後的白狄主要由鮮虞氏 、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後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前 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復國」,是為後期鮮虞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前296年為趙國所滅。戰國時期,狄族完全融合於華夏族。 祝融的後裔有一個叫陸終的人,他娶了羌人鬼方氏的女子,產六子,第六個兒子叫季連,是為羋姓。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到了鬻熊的時候,居於河南淅川縣,投順於周文王為其火師,周封鬻熊為楚祖。至周成王時,鬻熊的曾孫熊繹受封於楚蠻,熊繹受封較鬻熊地位有所提高,但未能與諸侯同列。熊繹五傳至熊渠,趁周室已衰微,南向伐湖北省竹山縣,又征服江漢平原東至湖北鄂州市。熊渠立其三子,長子康為句亶王(湖北省江陵縣)、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湖北省秭歸縣),楚國的勢力已發展到古三苗的中心地帶。前740年,楚武王熊通殺侄自立,一方面向濮人地區擴張,一方面伐蔡、滅鄧。前614年楚穆王時期「漢陽諸姬」都被楚吞滅,南方較強大的隨國亦為楚之屬國。前689年楚國遷於郢(湖北省宜城縣)。前659年始與中原諸侯會盟,與齊桓公等有召陵之盟,但仍被中原當作蠻夷。 戰國時期,楚國南向佔領湘中、黔中,併入滇;東滅越,並有吳、越舊地;北向擴地至泰山地區滅亡魯國,佔領中原南部。楚國幾乎統一了整個南部中國。楚國統治階級是華夏族祝融氏後代,講一種漢語方言;湖北百姓操藏緬、苗瑤混合語,湖南百姓操苗瑤語。隨著楚國與中原諸夏交往的加強和對中原諸多華夏族小國的兼并戰爭,到戰國時期,湖北百姓開始操漢藏語系漢語族楚語支,楚語支對西南官話的形成有一定影響;而沒有華夏化的湖北百姓則成為土家族的祖先。 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前,不僅國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民族:夏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夏族,商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商族,周朝分封的國家主體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著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國家也講各自的語言。這些民族都講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漢語方言,被稱為諸夏。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黃種人
※黃種人和白種人,到底哪個人種智商更高?
※寧澤濤100米自由泳奪冠 賽後稱:我是黃種人,我是中國人,今天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