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講曾國藩筆記《英雄誡子弟》(上)
因為談到父子之間的教育問題,讓我們看看曾國藩介紹的有關父親教子弟的一則筆記,他搜集得非常好,不需要我們再整理了。他並為這一筆記,安了一個題目叫《英雄誡子弟》,內容是:
【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規模宏遠,而其訓誡子弟, 恆有恭、謹、斂、退之象。】
曾國藩說,歷史上的英雄們,思想、意境、度量都特別寬大,就是所謂的「意量恢拓」。我覺得現代的家庭、學校,培養這一代的年輕人,特別需要注意這四個字。現代的青年人,差不多都胸襟狹隘,眼光短淺,薪水兩萬塊一月就可以了,如果能夠賺錢蓋一棟十二層樓,那就更好。他們沒有志在天下,也沒有志在千秋萬世,所以今天的青年,看起來都不可愛。
曾國藩說,古代的英雄,他們雖然自己有那麼大的器度,那麼高的成就,可是在教育自己的子弟上,卻都流露出恭謹、謙退的修養。
於是他列舉出幾位前輩英雄教育子弟的實例來。
【劉先主臨終敕太子曰:「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病危,在快斷氣的時候,當著諸葛亮告訴他的兒子阿斗——劉禪,「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他說,「你要好好的努力啊!不要因為一件小小的壞事,沒什麼關係就去做;也不要因為一件應該做的好事,是一件小事,而不去做。」這是劉備吩咐兒子的話。
有些人往往看見一件東西很可愛,譬如上餐廳時,見到桌上一個擱筷子的竹型小陶器,認為這不值幾文錢,沒有多大關係,順手把它帶走,這就不對。他又告訴阿斗:「一個人惟有自己賢,有道德才能使人家敬服,你可不要跟我學,我一輩子都不行,我的道德修養還不夠。你跟丞相諸葛亮好好學,你對丞相,要像對我一樣。」所以阿斗稱諸葛亮為尚父,就是義父義子的名分了。
劉備這幾句話是真心話,也很厲害,好像是一根繩子,他臨死這一下子就把諸葛亮套住了。歷史上還有一段,記載他對兒子說完了以後,對諸葛亮說的一番話,那又更厲害了。他說:「君才十倍曹丕,...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說,你的學問能力,比曹操大兒子曹丕高了十倍,你看這辦,我這個孩子,如果能夠幫助他站得起來,你就幫助他;如果你幫助了他,而他仍然站不起來,,那麼你就自己幹吧!劉備這幾句話一出口,諸葛亮立刻跪下去,表明絕無取而代之的意思,自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就是說,你放心的去吧,我絕對不會坐這個皇帝位置,而且幹到死為止,決不變心。
這兩條繩子把諸葛亮一套,他只好六出祁山了。諸葛亮也的確履行了他的諾言,一直做到死為止。
但話說回來,劉備教他兒子的這段話和他對諸葛亮說的話,也的確都是真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兒子是一塊什麼樣的料,也非常清楚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古人說的「知子莫若父」,瞭解孩子最清楚的是父母。有時候家長對子女做的事會處理不當,那是由於他們偏愛、溺愛的結果,父母被自己的偏愛、溺愛心理蒙蔽住了。
劉備教出來的兒子,也是第一流好手。儘管往昔有許多人,對劉禪責備批評,我認為他應該是第一等聰明人。當諸葛亮死後,他一看輔佐無人,已經不可為了,不如投降到司馬昭那邊,方為上策。當他做了安樂公以後,司馬昭還測驗過他,問他過得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順心的地方?他立刻說:「此間樂,不思蜀。」歷史上依據他這句話,批評他沒有出息。事實上,他是第一等的高明。他如果不這樣說,性命都會丟掉,所以劉禪到底是劉備的兒子,真有一套。
讀歷史,要懂得當時的時代、環境,再設身處地的去思考研究。否則的話,就會被歷史騙過。如果自己執著一種成見去讀歷史,就更容易陷於主觀的錯誤,得不到客觀的事理與真相。
再從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中,也可以看出劉禪的聰明。他玩弄了這位義父,諸葛亮對他毫無辦法。他而且擅於辭令,很會說話,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他「引喻失義」,沒有理由的事情,在他嘴裡都可以說出一套理由來,用種種的譬喻,來說動人,就像淳于髡想用嫂溺的比喻來說動孟子出來為齊國做事,以拯救天下一樣。阿斗說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非常好聽,歪理千條,可以把正理唬住。這是諸葛亮最痛心的事。
讀《出師表》,不要只欣賞它的文學價值,不要只看到諸葛亮的忠誠,這不能算是讀懂了出師表。事實上裡面多是他最痛心的話,諸葛亮等於說,你父親這樣誠懇的把你託付給我,而我也對你付出了這麼多的心血,可是你這個乾兒子,卻是如此的不爭氣,有這麼多毛病。
再回到曾國藩的《英雄誡子弟》筆記的本文。他第二個引用的是西涼李嵩的訓子故事。
【西涼李嵩,手令戒諸子:以為從政者,當審慎賞罰,勿任愛憎,近忠正,遠佞諛,勿使左右竊弄威福。毀譽之來,當研核真偽。聽訟折獄,必和顏任理,慎勿逆詐億必,輕加聲色,務廣咨詢,勿自專用。吾蒞事五年,雖未能息民,然含垢匿瑕,朝為寇讎,夕委心膂,麤無負於新舊。事任公平,坦然無類,初不容懷有所損益。計近則如不足,經遠乃為有餘。庶亦無愧前人也。】
所謂西涼,時代上是三國之後,吳、蜀、魏相繼滅亡,所謂三國歸於晉,由司馬家立國為晉。西晉、東晉共有兩三百年,天下非常紛亂,成為軍閥割據的局面。此一時期,歷史上稱作「南北朝」,而南方有東晉、宋、齊、梁、陳、隋等的所謂六朝。
李嵩便是在西晉與劉(裕)宋之間,在邊區西涼稱王的。
歷史上描寫他「秉性沉重」,很少說話,看起來很老實,頭腦非常聰明,器度寬大,學通經史,並熟兵法。如果以現代的地域文化觀念來衡量,或許要奇怪,遠在甘肅以外的邊區地方,怎麼會培養出這樣飽學的人才來。要知道,在那個時代,現在文化發達的江蘇、浙江、福建等地,還是沒有完全開發的地區。中國的文化,是由西北發源,經中原而慢慢發展到東南區域來的。所以在那個時候,西北地區的文化水準,還是很高的。
最初,李嵩是在那裡做地方行政首長。當天下大亂,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力的時候,他就自己在西涼稱王了。李嵩下手令告誡他的好幾個兒子當領袖的原則,他在手令中的意思是:
一個當領導人的人,對於部隊的獎勵或懲罰,要非常小心謹慎。不可以憑自己的好意,對所喜歡的人多給獎金,或升他的官;對所討厭的人,就不重用;這都不是用人之道。要親近忠正的人,疏遠那些唯唯諾諾專拍馬屁的小人。
不要使左右的人「竊弄威福」--這一點很難做得好,左右的得力幹部,往往在大老闆不知不覺間,掌握了許多的權力。越是精明的領袖,越是容易被左右的大臣專權玩弄,這是作領導人要特別注意的。
對於毀譽的處理態度,對於別人批評自己的話,聽到時要能做到聽見如同不曾聽見一樣,但並不是糊塗,而是情緒不受影響;對於批評的話,是真是假,有理無理,要心裡明白。至於恭維的話,差不多都靠不住的,所以毀譽之來,不要輕易受影響,應該自我反省,了解這些批評或恭維,究竟是真是假。至於聽到對其他人的批評或讚許,同樣要留心,究竟是真的還是別有用意。
但有時候,甲乙兩人,本來意見不合,而丙對甲說,「乙某說你很好」,這句話雖然是假的,卻可以促進他們之間的和睦,是善意的妄語。反過來,如果老老實實的說「乙某對你有意見」,那事情的發展,可就會更壞了。
擴而大之,在處理人事是非的爭執之間,在聽取部下雙方或多方不同意見時,如總務說非要增加某一設施不可,而會計說沒有預算一定不給辦。這和打官司一樣,各有各的理由。身為領導人的,聽了雙方的意見,到底該辦不該辦,就非做判斷,下決定不可。這時,一定要和顏悅色的來處理這件事。即使某一方面有欺上瞞下,或者犯了什麼嚴重的過失,必須加以處分,但在言辭態度上要儘量和藹懇切,使對方知道懺悔、改過。
甚而聽了假話,雖然明知道是假話,也要注意聽取,也許其中一兩句是真話,同時假話也會反映出真相來。假話如有矛盾,更是找尋真相的線索。所以不可以先有成見,認為說話的人是壞蛋,非判他死刑不可,這就容易冤枉了人。更進一步,能讓人儘量說出他想說的話來。問話聽話時,還要態度輕鬆,聲音溫和,每件事務必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正反不同的意見,千萬不可自認絕頂聰明而獨斷獨行,自己想到怎樣幹就一意孤行的幹了,那就不得了。
他繼續告訴他的兒子說,他蒞事五年——實際上他的從政經驗,當然不止五年,這是以他自己掛起招牌稱王計算的年歲——雖然沒有做到使老百姓絕對平安,但「含垢匿瑕」。一個做領導的人,首先就必須做到「含垢」,對於一些髒的事情,不但要包容,甚至有時要去挑起來,有時還是冤枉替別人挑的。尤其要替部下挑許多擔子,部下錯了,寧可讓人責備自己。為了培植部下,愛護部下的才具,給他再有努力的機會,領導人就要「含垢」。這種修養可真不容易,誰都愛臉上有光彩,含垢則是將灰泥抹到自己的臉上,這就要氣度恢弘,才能做到。
「匿瑕」,是須包容部下的缺點。天下人誰都有缺點,做領導人的,必要包容部下的缺點。如人人求全,則將無人可用。
由於李嵩有上述的種種優點,所以他能做到「朝為寇讎,夕委心膂」,這種本事實在難得了。儘管早上還是他的死對頭,但是在李嵩道德的感化下,到了下午就成為知心的好朋友,什麼都可以坦誠相告。李嵩待人,就有這樣的本領,而且不是故意做作,是自然流露,以誠待人,不論新舊,一律公平,坦然無任何區別,既不偏袒,也不會對某方面有所屈抑。
最後他告誡子弟,寬厚處世,在當時看來,好像沒什麼出息,顯不出作用;但是長遠下去,一定會得到好處。也就是凡事不要計較目前,眼光、胸襟要放遠大,學我這樣的處世道理去做,將來或許可以接我的位子,也才不至於愧對歷史上的先賢了。
《孟子·離婁》
推薦閱讀:
※曆數中國現代的民族英雄
※絕不能讓國家與英雄一起被毀滅在中國重演
※曼德拉們為何能崛起為政治英雄?
※此人把中國帶入黑暗統治兩百年,可很多人依舊把他當英雄!
※三個瑜伽英雄式,專為銷魂小腿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