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歷史簡述(上)
中國道教歷史簡述(上)
中國歷史上有獨立教團組織的大型宗教有五個: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後四個是從外地傳入而後具有了中國的特色,只有道教是源於中國古代文化和宗教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它也吸收佛教的營養,但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中華民族傳統信仰的特質。
道教特色:
從宗教發生學的角度看,道教既不是典型的原生型或典型的創生型宗教,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其生成的特點是沒有統一的創教教主和集中創教時間,其孕育過程緩慢而分散,經過多種渠道,在不同地區發展,逐漸匯合在一起。
從宗教教義來看,道教是諸多宗教中最重現實生命的宗教。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號,最講究養生修道,發展出一套健身長壽的養生之道和開發慧命潛能的仙學。
從宗教關係學上說,道教是諸宗教中較少排它性、較多包容性的宗教。它上溯遠古,兼綜百家,是多種文化融合的產物,在其後來的發展中,亦以開放的姿態,廣納博採,形成「包羅萬象,貫徹九流」﹝陳櫻寧語﹞的特點。道教自身力量不大,但道教能通於百家;道教不是道家,但道教始終依重道家,在理論上溝通兩家,使道家的影響成倍增長。道教又大量吸收佛學、儒學,並把自己的思想滲透到兩家中去。道教能匯合眾流而不失其主旨。道教表現了中國人多神共信的信仰特質。
道教教徒是五大宗教中最少的,但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卻遠遠超出教徒的範圍而達到各階層、各領域、各地區,是全局性的影響。中國基督教、伊斯蘭教人數雖多,其影響基本在教徒範圍內。道教仙話是文藝創作的重源泉,民間文藝更不乏道教內容,在治病養身方面,道教與中醫密不可分,內丹功法衍生出成百上千種氣功的功法流行於中國各地,由於道教與中國文化、民族性格有密切關係,故魯迅先生說「中國根底全在道教」也不無道理。
古代文化對道教的影響
一、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中國古代盛行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它們都是道教滋生的溫床。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說:「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註:炎帝火,黃帝土代之。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又說:「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
《尚書‧堯典》說:「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偏於群神」;《禮記‧祭法》說:「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另中國以農立國,農業祭祀佔重要地位,故有社稷之神。
《史記‧封禪書》說:「自禹興而修社祀,效社所從來尚矣。他如日神、月神、山神、河神、風神、雷神、戶神等諸神,皆起源於甚古而綿延不絕,形成普遍的民間信仰。
《史記‧封禪書》還說,漢初「擁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填星、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海、九臣、十四臣、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廟」,上述百神,後來很多被道教所吸收,變為道教的尊神,如天帝演為玉皇大帝;天、地、水三神演為三官;北方七星宿神演為玄武…等等,都由民間信仰的神靈轉而成為道教共祭的偶像,這不僅在早期,至後來的發展過程中也沒有間斷過。
先民崇拜神靈,是為了祈福免禍。但神靈奧秘難識,祭神要講究方式,不是人人都能與神打交道,於是有巫祝出來以宗教為職業,專門負責官方或民間宗教祭祀活動,掌管神與人間的交通,探知神意,用種種手段調動鬼神之力為人求福消災。殷商卜文,「巫」字像兩手捧玉之形,為事神之狀。
先民以為疾病是惡鬼附體所致,須用巫術加以解除,由此而有符咒驅鬼的法術。《論語‧子路》謂「南人有言: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呂氏春秋‧勿躬》謂「巫彭作醫」,可知古時巫與醫不可分。後來道教用符水治病,以及祈禳、禁咒等,皆源於此。
二、來源於戰國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道教的神仙不同於一般鬼神,不是生活在冥冥之中的精靈,而是活人個體生命的無限延伸和直接昇華。道教神仙的最大特點是:其一形如常人但卻能長生不死;其二是逍遙自在、神通廣大。
神仙的傳說可追溯至戰國時期,一出自荊楚文化,一出自燕齊文化。
《戰國策‧楚策》記載有人獻不死之藥於荊王。
《莊子》書中關於神人、至人、真人、聖人的文字,是對神仙形象最生動描述。《逍遙游》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齊物論》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這種神人、聖人不食人間煙火,不怕水火侵害,騰雲駕霧,來去自由。
《離騷》想像自己升天,「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凰飛騰兮,又繼之以日夜」。
《九章》吟道:「駕青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後來道教描繪的神仙生活,大體上不離乎此。
三、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老莊與秦漢道家都是術派別,不是宗教。《老子》、《莊子》、《列子》、《淮南子》等書都是學術著作,不是神學經典。但道教在理論上卻緊緊依託於道家,打起道家的旗幟,造成道家與道教非即非離的關係。無論《老子》還是《莊子》,都不講煉丹和符籙科教,亦不追求長生不死,羽化成仙。老子只承認「天長地久」(《七章》」,認為人體是禍患之源,主張「無身」(《十三章》」。莊子認為「生也有涯」(《養生主》),他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上的解脫與自由。
老子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故能長生」。莊子說神人「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淮南子》中有「食氣者神而壽,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這些都是道教可以直接吸收的思想數據。儒家是積極入世的,道家是冷眼旁觀的,道教是飄逸出世的。道教正好利用道家作為通向宗教的橋樑,所以道教始終依 道家,兩者長期糾合在一起。
秦漢巫術與神方術只能算世俗迷信,只有在它們依附道家理論,形成一套獨特的道教體系以後,才使自己一躍而成為與儒、佛並列的大型宗教。老子既是道家創始人,道教在發揮道家的過程中也很自然地抬高老子,把他奉為本教教主和尊神。於是神化老子,奉習《老子》書,便成為早期道教產生的重要標誌。
道教對道家的利用不止在初期,以後仍在持續不斷地進行。漢末道教以神化《老子》為主,漢以後又神化《莊子》。唐代尊《老子》為《道德真經》、《莊子》為《華南真經》、《列子》為《 虛真經》,宋以編纂的《道藏》,幾乎把先秦以來的道家著作網羅無遺,統統算作道教經典,而《老子》始終居於首位,
四、來源於陰陽五行思想:
《史記‧宋微子世家第八》說:「周武王既克殷,訪問箕子(商討親戚)。武王曰:「於乎!維天陰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倫所序。」箕子對曰:「在昔鯀隉源鴻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從鴻範九等,常倫所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源范九等,常倫所序。」
《史記‧宋微子世家第八》又說:「五行:一日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宋)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紂之庶兄也。
五、來源於古代占卜之說:
《史記‧宋微子世家第八》說:「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濟,曰涕,曰霧,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佔用之二,衍貣。立時人為卜筮,三人佔則從二人之言。女則有大疑,謀及女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女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而其身康強,而子孫其逢吉。女則從,龜從,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女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從,龜從,筮從,女則逆,卿士逆,吉。女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凶。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凶。」
六、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莊子‧刻意》載有「導引之士,養形之人」,雲其「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這就是早期的氣功。
另道教有辟榖之說,《莊子‧逍遙游》說神人「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就是辟榖法。馬王堆漢墓帛書中有《去穀食氣篇》。《史記‧留侯世家》說張良功成後欲從赤松子游,「乃學辟榖,導引輕身。」
道教盛行中國的原因及影響
漢朝
據《史記‧封禪書》,漢初劉邦注意保存傳統信仰,增祀五帝,並下詔說:「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祀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朝廷又在「長安置祠祝官、女巫。其梁巫,祀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晉巫,祀五帝、東君、雲中、司命、巫社、巫祀、族人、先炊之屬;泰巫,祀社主、巫保、族累之屬;荊巫,祀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屬;九天巫,祀九天。皆歲時祠宮中」。
漢武帝即位後,「尤敬鬼神之祀」,祀太一神於東南郊,「置祭具以致天神」,及至「病鼎湖其甚,巫醫無所不致」,禮拜神君,「使人受書其言,名之曰畫法」,此畫法大約類於後來道教的符文。武帝又封泰山、禪梁父,遍祀五嶽四瀆。而道教正是直接承襲此種神道巫風而起的。尤其符籙派的符咒、齋醮、科儀,多取自古代至漢的鬼神祭祀活動與巫術。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今本《太平經》產生於東漢後期,其時朝政趨於腐敗,外戚宦官干政,民變四起。《太平經》中說:「五星失度,兵革橫行,夷狄內侵,自虜反叛」,「人民雲亂,皆失其居處,老弱負荷,夭死者半」,「大起土者,是太皇后之宮也」,這些恰好表現了政治昏暗、人民離亂、母后干政的情景。
《太平經》的思想要點如下:
第一,神秘的氣化學說。它的宇宙論主元氣發生說,云:「天地開闢貴本根,乃氣之元也」,「元氣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氣而生」。但元氣及派生的天地陰陽之氣,都帶有感情、意志、道德色彩,故又云:「元氣自然樂,則合共生天地,悅則陰陽和合,風雨調,風雨調則共生萬二千物」,陽氣「好生」,和氣「好成」,陰氣「好殺」。這神秘氣化論後來一直是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三名同心的調和論。作者肯定陽尊陰卑君尊臣民卑,但強調中和之道,主張君、臣、民三者協調共處。「中和者,主調和萬物者也」,「陰陽者要在中和」。它認為自然與社會各層次中的事物,皆包含陰、陽、和三種基本成分,凡事都是三名一體,故云:「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君、臣、民。」
第三,陰陽五行災異說。陰陽之道體現天意,故人要通曉順應陰陽之理,社會才能太平。它說:「天乃為人垂象作法,為帝王立教令」,人必須「案考於天文,合於陰陽之大訣」。又雲「日月為其大明,列星守度,不亂錯行,是天喜之證也;地喜則百川順流,不妄動出,萬物見養長好善也」;相反,「天下之災異怪變萬類,皆天地陰陽之變革談語也」,其中日月之蝕「是天地之大怒」,「王者行道,天地喜悅;失道,天地為災異」。這樣,自然界的和順與災異成了社會政治好壞的一面鏡子,統治者要經常以此反察自己的行為,改善政治措施。
第四,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是道書中最早出現的,其等級由上而下共分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神人之上還有「無形委氣之神人」,這樣《太平經》就有了兩個神學系統,一個是天地陰陽系統,一個是神仙系統,又云:「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此皆助天治也」。
第五,「承負」說與學道之方。《太平》在《周易》「積善餘慶,積惡餘殃」說的基礎上,提出「負承」說,其論曰:「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之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承負」說的目的在於加強社會全體成員挽救社會危機的責任感,激勵上下同心,學道為善。
《周易參同契》是流傳至今的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該書的中心思想是運用《周易》揭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
太平道與黃巾起義關於太平道,據《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在靈帝之世,社會上出現了三股較大的民間道教勢力:「熹平中,妖賊大起,三輔有駱曜。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曜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癒,則為不信道。」
「光和」是漢靈帝年號,當公元178至184年之間。
另《後漢書‧皇甫嵩傳》說:「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遺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有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至於黃巾之亂,《皇甫嵩傳》說:「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到荊、揚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洛陽。靈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隸、使鉤盾領周斌將三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餘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標誌,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為『蛾賊』。殺人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看來太平道後期已由宗教組織轉化為在宗教外衣掩護下的民眾軍事組織,並與朝廷近臣取得聯繫,主要活動是準備武裝暴動。漢廷採取的對策是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兵保衛京師;派遣皇甫嵩等將帶兵征討,彌合內部矛盾,發動各地地主武裝聯合對付起義隊伍,後來劉備、曹操與孫權是是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後曹操降卒30萬,收其精銳者號青州兵,形成曹操打天下的骨幹力量。太平軍的武裝起義遍及全國,而在持續了20多年後,最終失敗了,但漢王朝也隨之被崛起魏蜀吳所瓜分。
五斗米道與《老子想爾注》
道教的傳統說法,作為天師道前身的五斗米道是由張陵在蜀地創始的,張陵(張天師)、子張衡(嗣師),孫張魯(系師),號稱「三張」。道教徒為表遵重,在張天師名字上加「道」字,稱張道陵,南方符籙派世代奉為教主。
張陵,沛國(今江蘇)豐縣人,依照《後漢書》的說法,在順帝之朝來到蜀地,修道於鶴鳴山,造作符書若干。葛洪《神仙傳》說張陵「本太學生」,「學長生之道,得皇帝九鼎丹法」,「聞蜀人多純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與弟子入蜀,住鶴鳴山,著道書二十四篇」,「忽有天下人,……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於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為師,弟子戶至數萬」。
據道安《二教論》注引《蜀記》說,張陵於「漢熹平末,為蟒蛇所 」。張陵死後,其道門便衰落。
及至張修,按《典略》的法說法,與張角同時代,活動年代晚張陵,是巴漢一帶五斗米道的早期領袖。他的宗教活動大致於太平道相同,都強調叩頭思過,符水治病,但又有若干獨特的地方。其引人注目的是該道對道家理論的重視,在道教史上首次把《老子》書作為教徒必修的經典。說明道教活動終於與道理論正式結合。張修五米道創立了「祭酒」的職位,祭酒本是古代享宴和祭神中之尊者,逐漸演為學宮首席和五經博士之首,五斗米道借過來作為一種神職,足見其對於教義訓練的重視。
至於「五斗米道」的來源,《典略》說:「使病家出米五斗以為常,故號曰五斗米師。」另《後漢書》的《劉焉傳》的及至張魯,據《三國志》和《後漢書‧劉焉傳》記載張修與張魯攻打蘇固的事情在益州黃巾馬相起事(中平五年)之後,和在初平二年之前,時當桓獻之際。
大概張修於中平元年在巴郡起事後又依附向中央鬧獨立的益州牧劉焉,當上別部司馬,並在桓帝朝之末期,率其徒眾與張魯部一起進擊漢中得手後為張魯所殺,五斗米道教權遂落在張魯之手。
張魯除了繼續實行早期五斗米道傳統的宗教活動外,又特別新設了義舍,給流離失所的人提供米肉,吸引他們安居他的治下。他又自號「師君」,將政教大權集於一身,其下以祭酒代官長,有司法權,用行政力量維護宗教教法,又用宗教去維護行政治,他還用宗教教法推行道德教化,犯法者可以獲得三次改正的機會然才加以刑法。由此一來,在戰亂不息的漢末年代,巴、漢一帶30餘年卻形成相對穩定的社會局面,張魯的卒年,按《真誥》陶弘景注的說法,「張系師為鎮南將軍,建安二十一年亡,葬鄴城」。那正是張魯降曹第二年,估計是曹操用調虎離山計,把張魯帶回內地,使其空有將頭銜不能發揮作用,不久張魯死去,五斗米道陷於群龍無首、組織散渙的狀態。
張魯《想爾注》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部站在宗教立場上用神學註解《老子》的書,它可能不是由張魯單獨完成,而是在眾祭酒多年講解《老子》文本的基礎上,由張魯總其大成。《想爾注》開創了道教系統改造利用道家著作的傳統,它是老子與長生成仙說及民間道術合流的早期代表作,因而在早期道教發展史上有著特殊地位。
魏晉南北朝
東漢末年是道教的形成時,較為活躍的主要是民間道教。自張角的太平道被鎮壓,張魯的五斗米道受招撫以後,道教的發展暫時受挫。統治集團擔心道教活動掩蓋叛亂行為,對道士活動限制極嚴,如曹操將甘始、左慈等方術道士「聚而禁之」,江策在江東誅殺道士於吉。但道教並未因此衰敗下土,反而在魏晉之際迅速發展起來,到了南北朝時期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一股宗教力量和社會思潮,可與佛教、儒學鼎足而立,為後來唐宋道教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的道書大量出現。《抱朴子》列所見道書有282種,而後造作道書與日俱增。據陳國符《道藏源流考》,晉至隋期間,道書著錄情況是:《抱朴子‧遐覽》記道書670卷,符五百數十捲;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記道書1090卷;阮孝緒《七錄》記道書425種,1138卷;《玄都觀經目》(北周天和中)雲2040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377部,1216卷。
推薦閱讀:
※一外國人來中國,說:「世界給中國最後一個機會,否則中國將貧困」,後應驗
※周思敏—中國時尚禮儀教母
※林天宏:哈雷特·阿班——新聞的底線(中國青年報 2008-9-10)
※英國又雙叒叕遭恐襲了,中國為什麼獨能倖免?
※詩韻詞律——中國古詩賞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