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徐悲鴻作品集
徐悲鴻1895年出生於江蘇宜興,這位中國近代畫壇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師,其父徐達章是當地有名的畫家,不僅精於繪畫,而Ⅱ擅長詩文、書法、篆刻。徐悲鴻白幼隨父學習,打下了傳統文化的堅實基礎,並在以畫謀生的艱難歲月中磨鍊出過硬的造型能力。他21歲時到上海,便在應徵倉頡畫像的競試中脫穎而出,被請到聖倉明智大學作畫、講學,結識了中國的學者鴻儒,得以視野大開,學藝精進。其寫生入神的功力和銳意革新的氣魄使康有為發出"藝壇奇才"的讚歎。1918年,他經過對日本藝術的考查之後回到北京,雖年方23歲,已成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置身於中國新文化運動的行列,他發出了革新中國繪畫的振聾發聵之聲,提出了以"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之可采人者融之為核心的著名的《中國畫改良論》1919年,帶著尋找中國藝術發展途徑的使命感,他前往巴黎留學,考入法國最高美術學府一一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刻苦研習素描、油畫,又以法國現實主義偉大畫家,以描繪布列塔尼農夫,漁民享譽歐美的達仰為師,全面深入地把握廠歐洲優秀繪畫傳統的技巧與精神。他還在八年之中遍游歐洲各大美術館,臨摹了拉斐爾、倫勃朗、委拉斯蓋茲、普呂洞、德拉克羅瓦等各派大師的名作,對西方藝術的精華精通練達。1927年,他送交法國全國美展的9幅油畫全部人選,以中國畫家的卓越才華和獨特的東方韻味令法國畫界矚H和驚訝。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環球網論壇(http://bbs.huanqiu.com) 1927年徐悲鴻歸國後,一面通過巨幅油畫《田橫五百士》、《篌我後》的創作,開始中國油畫的新時代,一面致力於建立中國科學、現代的美術教學體系。它以素描為基礎,創造了解剖學、透視學與"默寫"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確立了"窮造化之奇,探人生之究竟"、"致廣大、盡精微"、"寧方毋圓、寧臟毋凈、寧拙毋巧"等教學原則。徐悲鴻強調學貫中西,因材施教,要求擅西畫者多臨摹中國古畫,擅中國畫者精研素描,以求融會貫通。他特彆強調描寫人民生活,作大量速寫,經過嚴格的訓練,使學生做到離校後對任何題材均不感束手。他系統、科學而以獨具特色的教學不僅奠定了中國現實主義美術教育的基石,並且培育出大批美術人材,成為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美術教育的中堅力量,國際美術評 論稱他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 徐悲鴻的藝術融中西繪畫於一爐,精深博大,隱秀雄奇,為苦於陳陳相因、囿:廠成法的中國畫開闢了道路,可謂承先啟後,繼往開來。針對以模仿古人為自足的通病,他取歷史和觀實題材,創作了《九方桌》、《愚公移山》、《巴人汲水》等人物畫巨構,為中國畫注入勃勃生氣,並且以形神兼備,呼之欲出的《泰戈爾》、《李印泉像》使中國肖像畫別開天地。他的大潑墨山水畫《灕江春雨》、《古都之回憶》馳名中外,以嶄新的手法,捕捉大自然的神奇脈博,巧奪天工,吞吐大荒,令人嘆為觀止。徐悲鴻筆下的動物性格畢現、宛然若生。其華妙除了來自於精湛的寫生技巧,也來自於他捕捉和記憶對象的卓絕本領,他以靈活多變的線條,虛和妙麗的明暗渲染,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在體積、空間方面的表現力,堅實的造型與奇妙的想像,詩人的寄情托興融為一體,使畫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風雨雞鳴》、《群獅》、《逆風》匯聚著中華民族為真、善、美而奮勇抗爭的時代感情,《奔馬》更是畫家與時代的交融,以英俊的形象和勇敢、自由、奔向光明的精神代表著中國繪畫新的高峰。
徐悲鴻的大量素描和油畫作品吸收了古典主義的堅卓、浪漫主義的想像、寫實主義的樸實、印象主義的瑰麗,但始終蘊以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以中國特有的情趣動人心弦。流暢的線條,鏗鏘的色彩,痛有魅力的質感、量感,帶著剛柔、徐疾的節奏變化,以使東方雋永的韻味浸人人心。 他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使這位江南布衣傲世的藝術成就因其崇高的人格力量而愈加璀燦。他視藝術為生命,始終如一,他數次去南洋,把全部賣畫所得捐給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同胞。對於有才之士極力提攜,推崇備至,而對毫無創造的因循守舊,以及抄襲剽劫、欺世盜名之徒則深惡痛絕,毫不客氣。在短暫的58年中,除了藝術創作,培育人才,革新繪畫之外,他還為國家收集了數量驚人的藝術品,其中許多屬於國寶。它們和他自己的藝術作品一起,繼續在向人們展示著至善盡美的含義。而他在使中國藝術步人現代的過程中那無可替代的偉大作用,便是這位藝壇巨匠輝煌而永恆的生命。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環球網論壇(http://bbs.huanqiu.com)
|
推薦閱讀:
※12歲習書,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最賞識的弟子,武華興書作欣賞
※【畫壇博覽】齊白石、徐悲鴻筆下的十二生肖圖,惟妙惟肖!
※徐悲鴻水墨奔馬圖
※「玩科普」熱愛起名徐悲鴻
※一言難盡徐悲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