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單身女青年最後嫁給了誰?

我和我導師201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中國城市地區婚配模式的性別差異》。當時做這個研究的初衷很簡單:

中國媒體用帶有歧視性的詞語——「剩女」——來形容27歲或以上受過高等教育的單身女性。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出現過類似情況。但後來研究證明:美國25歲以上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結婚率處於上升狀態,儘管能與她們匹配的男性數量減少了。那麼,「剩女」現象在中國究竟是不是被媒體炒作出來的一個假象?

我們用了2003年至2008年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來研究中國城市地區2000年至2008年初次結婚的20至49歲夫妻以及20至49歲的未婚人群。不管男人女人,年紀大了都不好結婚

女人的初婚率比男人低嗎? 從上圖我們看到,答案是:NO!

總體而言,女性的初婚率高於男性。初婚率是人口學裡的一個指標,用初婚人數除以暴露在初婚風險下的人數。你可以理解為,初婚的發生率或者初婚的可能性。

上面一張圖展示了男性和女性的分年齡初婚率。男性、女性的初婚率都在25-29歲時達到頂峰。

從圖表中看到,過了29歲,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初婚率都在降低。可見,不只是女人,男人到了一定年紀,結婚率也會下降的!學歷高低和結婚有什麼關係?

在20-24歲組裡(藍色的柱子),男性初婚率隨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降低,說明受教育會推遲婚姻。儘管30歲以下時初婚率較低,高學歷男性很快「迎頭趕上」:30至49歲的男性中(綠色的柱子),受過大專或大學本科教育的男性的初婚率遠高於低學歷男性。從整體的圖表可以看出,受過高等教育的男性過了30歲才進入結婚高峰期。那麼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呢?

從圖表中能看出,女性和男性一樣,在20-24歲組裡,初婚率隨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降低,說明受教育會推遲婚姻。對於女性而言,無論什麼學歷,她們的初婚率都在25-29歲時達到頂峰。她們如果30歲還沒結婚,之後的結婚率都會比25-29歲時低。同時,無論在什麼年齡段,高學歷女性的結婚率都落後於低學歷女性。

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處於30歲以下時,無論何種教育程度,女性的初婚率都高於男性;但是,一旦過了30歲,高中以下學歷男性的初婚率低於對應的女性,高中學歷的男性、女性的初婚率相當, 而大專和大學本科學歷的男性的初婚率分別是對應女性的2.6倍及3.7倍。這些結果顯示,高學歷可能與男性的婚姻推遲相聯繫,但對於女性而言,高學歷更可能與終身不婚的可能性正相關。你會和誰結婚?

如果一位女性,30歲還沒有結婚,是不是意味著她一定要放低標準呢? 接著我們用對數線性模型分析中國城市地區的婚配模式,結果顯示:在中國,與自己教育程度相同、年齡相近的人結婚仍是主流。若夫妻之間教育程度、年齡有差距: 男性更可能與比他們年齡小、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結婚;女性更可能與比她們年齡大、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結婚。結婚晚的男性更可能與比自己教育程度低的女性結婚,更不可能與教育程度相同的女性結婚。

女性對配偶的選擇,並沒有隨著她們的初婚年齡而變化。 綜合來看,30歲還沒結婚的高學歷女性確實比20多歲時結婚的高學歷女性面臨更低的結婚可能性。因為晚婚的高學歷男性更可能與低學歷女性結婚,而且與此同時,女性並沒有因為年齡變化而顯著地改變擇偶條件。

理論上,婚姻模式受個人因素和宏觀因素的雙重製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他們的擇偶偏好及自身條件,選擇什麼時候結婚,是否結婚,以及和誰結婚。但是,擇偶偏好以及自身條件的價值很大程度上被以下幾個結構性因素影響。首先,在一個強調傳統性別分工(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裡:男性,尤其是超過30歲的男性,在挑選配偶時,並不看重女性的學歷,因為女性的高學歷往往與較強的事業心緊密聯繫,而與「賢妻良母」的角色相衝突。同時高學歷、高工資的女性不願意嫁給比自己經濟能力差的男性。

其次,「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模式一直在中國家庭根深蒂固。再加上中國家庭非常重視孩子的質量,而且社會將培養、教育孩子的重任過度強加在女性身上,從而加重了城市女性在家中的責任。這時就出現了一個矛盾:經濟獨立的女性可能不會認為婚姻對她們很有益處,因為婚姻生活往往和她們的事業相衝突。高學歷女性在尋找配偶時,可能不願意犧牲自己的事業。相反,很多男性即使受過高等教育,性別意識仍然較為傳統(簡單說,讀過很多書,卻還是直男癌),他們可能更偏向娶一個教育程度比他們自己低的女性。因為能與高學歷女性分享相似的性別意識的男性較少,所以高學歷女性可以選擇配偶的圈子也比較小,這造成了中國城市地區高學歷女性的「婚姻擠壓」問題。簡單說,男人多的是,但與高學歷女性三觀一致的男性相對稀少。

最後一個因素是來源於父母。儘管父母現在很少對他們孩子的婚姻施加絕對的控制,但他們仍然在孩子的婚姻決定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父母試圖保證孩子與「合適」的人約會、結婚。父母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他們從小就教育孩子家庭內部應該如何進行性別分工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配偶;另一方面,父母通常會反對那些非典型婚姻,比如女方比男方年齡大、或者男方比女方的學歷低。對父母而言,他們更希望兒子娶一個可以打理家庭的妻子,希望女兒可以嫁給一個有經濟實力的丈夫。考慮到緊密的代際關係,再加上大部分城市年輕男性、女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意見的影響作用可能很大。在中國,男性娶比自己年輕、學歷低的女性,是一個廣泛接受的社會傳統。但是,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漸提高,這一傳統已經改變了中國的婚姻市場。

對於高學歷女性而言,她們從具有傳統性別分工的婚姻中獲得的效用及回報日漸降低。因此,她們可能選擇推遲,甚至放棄結婚。這在中國或者其他地區並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但是,在目前的中國城市地區,這些大齡、未婚的高學歷女性卻被歧視性地稱為「剩女」。這一稱謂忽略了女性選擇何時結婚或者與誰結婚的自主意願。她們很可能不是被「剩」下的,而是為了抵制中國婚姻中不平等的性別分工而做出的選擇。

明思歷史,洞見未來——只要講的是事實,則永遠是對的!

放鬆身體休息一下

每期一部經典視頻:【解密檔案】藝妓的真實生活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到現在還是只單身狗?
你不想單身,但你確定想結婚嗎?
BBC:中國單身男性缺乏自信主動 不會打扮"脫單"難
八大單身女生特徵,我居然全中!
35歲潘曉婷至今單身原來是因對另一半有這要求!

TAG:單身 | 單身女 | 青年 | 大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