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阜康6億美元北京造芯

神秘阜康6億美元北京造芯

    在台灣討論是否開放8寸晶元廠赴大陸設廠的提議時,大陸連一座晶元廠都還沒有,但如今國際廠商已紛紛前往大陸,如果再拖延下去,台灣半導體業丟掉的恐怕就不僅僅是龍頭地位了。    近日,一家名為Fullcomp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阜康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阜康國際」)的公司與北京市政府簽署協議,在北京林河工業開發區建設兩座8英寸晶元生產廠。該項目投資額共6億美元,分兩期進行,預計2007年二季度建成投產,規劃月產能為5萬片。  神秘投資人  「這是僅次於中芯國際12英寸晶元廠的重點投資項目,將增加北京與上海之間競爭半導體產業龍頭的砝碼。」北京市經濟委員會科技處人士對記者說。  他透露,該項目由北京市政府與林河工業開發區提供土地與建廠,總價值約為1億美元,阜康國際前期將注入1億美元現金在林河工業區註冊成立一個全資子公司———阜康同創(北京)微電子公司(以下簡稱阜康同創)。阜康同創除了負責建設完整的晶元生產及代工業務外,還將投資成立IC設計與營銷公司。  阜康國際的華人股東可能有台灣背景。」上述科技處人士表示,阜康項目將採用0.25-0.13微米技術規格投產8英寸晶元,產品主要供應計算機、通訊、消費類電子及汽車電子領域。  據記者了解,阜康國際在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註冊,是一家投資公司,其宣稱的技術合作夥伴為IBM。知情人士透露,在實際的工廠規劃、設備計劃、生產技術、產能分配、首發上市等方面的具體協助,IBM不可能全面參與,該項投資背後真正的操作者可能來自於台灣省的半導體公司。  垂直式投資  「晶元製造業需要無塵設施和充足的水電供應,北京氣候乾燥、多塵且電力短缺,相對不是很合適的地點,不過市政府的投資支持彌補了這些劣勢。」阜康國際董事局主席吳立國3月4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據上述北京市經委科技處人士透露,北京市對半導體產業的具體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政府以「零租金」方式為投資者提供「道路、電力、熱力、通訊、天然氣、上下水、排污和平整」的土地,期限30年;  政府跟進投資,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政府按企業註冊資本金的15%跟進投資,政府投資不行使表決權,不參與分紅;  政府貼息,對於批准建設的集成電路項目所發生的建設期間的貸款,市政府給予貸款貼息補貼,按照建設期間實際發生的貸款,補貼貸款利率1.5個百分點直至項目設計達產;  稅收優惠政策,對於增值稅、關稅、所得稅按照國家對集成電路企業的專門政策執行(國務院18號文件)。  據市場調查機構ICInsights報告指出,2005年國內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長32%,達408億美元,躍居全球最大區域性半導體消費市場,但半導體自製率偏低,2005年總金額僅26億美元,缺口達382億美元。  吳立國告訴記者,中國的科技產業嚴重依賴進口晶元,目前政府已將創建本土半導體產業鏈列為優先建設產業。因此,阜康同創並不打算像中芯國際等國內大多數廠商那樣鎖定尖端技術晶元的代工業務,而是瞄準國內龐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以IDM(垂直產業布局)模式開拓市場。  在這種模式下,除了提供晶元製造服務外,阜康同創還將建立自己的設計公司和市場營銷公司,並利用政府援助,另建一座工廠用以翻新二手晶元製造設備,為自用以及其他公司建廠提供設備。  據上述科技處人士介紹,除了中芯國際12英寸晶元項目外,北京市目前已有數個效益良好的晶元項目,如燕東(4英寸、6英寸)晶元項目、首鋼NEC(6英寸)晶元項目、中科院微電子中心(4英寸)晶元項目、清華大學(4英寸、5英寸)晶元項目等。  「阜康同創項目建成投產後,北京地區8英寸及12英寸晶元廠將達3座,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將從研發、設計、生產、封裝、測試及銷售各環節進一步形成完善的鏈條。」  台灣「總量管制」後遺症  北京市經委官員透露,總部位於韓國的初創企業LMNT和美國半導體公司SPS曾經是北京政府引資的重點,但至今仍無具體成果。相比之下,上海周邊地區已成為中國主要的晶元產業群。  據美林證券統計,2005年上海已有十二家6寸、8寸不等的晶元廠落成使用,除了上海先進、上海貝嶺、中芯、宏力之外,NEC、飛利浦、摩托羅拉、三星、英特爾等國際知名半導體企業也都已選擇在上海生根。  「投資政策相對開放的日韓及歐美企業,已經在上海搶佔了半導體產業位置。」上述市經委官員表示,北京市在邁向半導體製造中心的競賽中已落後,而現在只能選擇台灣省的半導體廠商了。  迫於台灣當局政策,台積電、聯電等龍頭企業內遷大陸的計劃被一再擱置,直至去年底台灣半導體投資政策才稍有鬆動。「北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兩岸的經貿合作上理應搶佔更多先機,希望能通過政策優惠吸引更多台灣半導體業者目光。」他說。  據台灣「經濟部」資料顯示,去年12月中旬,當局開放了第二座、第三座8寸晶元廠投資大陸,同時放寬了此類產業的技術限制,由原先的0.25微米降為0.18微米。但台灣目前採取的仍是所謂「總量管制」配套措施,即要求廠商外移一座8寸廠的同時,必須在台灣投資興建一座12寸廠。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至今才鬆綁,對提升台灣廠商的競爭力恐怕有限,而且僅開放0.18微米晶元廠赴大陸投資,而大陸早有0.13微米製程投資設廠。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一位常務理事表示,在台灣討論是否開放8寸晶元廠赴大陸設廠的提議時,大陸連一座晶元廠都還沒有,但如今國際廠商已紛紛前往大陸,如果再拖延下去,台灣半導體業丟掉的恐怕就不僅僅是龍頭地位了。  「兩年前還看不出來的威脅已經轉化為生死攸關的存亡之戰。」該理事指出,「大陸市場誘人前景使得台商心動不已,當局狹隘政策也逼迫其使出種種方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推薦閱讀:

罕見!大洋深處的神秘「怪物」(組圖20幅)
詳解神秘的「包漿」
《最後的絕地武士》:擁抱魔力與神秘
李銀河和她的的神秘伴侶(多圖)
揭開九黎族神秘的面紗

TAG:北京 | 神秘 | 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