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一二三

讀書一二三

蔣子龍

  物質社會是花花世界,聲色犬馬,誘惑很多,興趣繁雜,還有種種壓力要應對,一是不想讀書,二是哪有時間?所以近年來媒體對國人的閱讀現狀多有詬病。然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蓮池大師有云:「人處世各有所好,亦各隨所好以度日終老,但清濁不同耳。至濁者好財,其次好色,其次好飲。稍清,則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詠。又進之,則好讀書。開卷有益,諸好之中,讀書為勝矣!」其實在「精英圈兒里」,時下已在流行一種「新讀書主義」:再累也要讀書,再忙也要談書,收入再少也要買書,住房再擠也要藏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主義」不錯,卻沒有涉及當今閱讀的最大困擾——讀不下去怎麼辦?廣西師大出版網發布了一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紅樓夢》高居榜首,在榜單的前10名中,中國的另外三大名著以及《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瓦爾登湖》等世界名著也未能倖免。

  這並不是閱讀本身的問題,心裡覺得可讀可不讀,才會「死活讀不下去」。如果從心裡認定非讀不可,不讀活不好乃至活不下去,那是死活都會讀下去的。曾國藩將讀書看成是「攻城拓地」或「守土防隘」,可見閱讀是一種征服,不是征服書,就是被書征服。征服不了書,也難於征服生活和命運。讀書人多半都有自己一套閱讀方法,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書,用不同的方法去讀,最常見的有三種:首先是「拜讀」。世界上有些書是非「拜讀」不能顯示虔誠和尊敬,沒有虔誠和敬意就很難讀通這些書。比如經典,營養豐富,可提供高能量,無論如何都不能不讀的。人類歷來尊重思想家,沒有思想家社會就不能進步,智慧得不到開發。而思想家的思想是通過他們的書流傳下來,只要人類還崇尚思想,書就有地位。歷史上最嚴峻的時刻往往產生偉大的作品,是這些作品對時代承擔著特別的責任,懷著「拜讀」的心境可豐富精神,精神豐富就如同心底里有一片陽光。站在陽光里,心與陽光共同升騰,人生變成一個朝聖的旅程,清靜誠實,懂得敬畏。

  其次是「閑讀」。憑興趣,讀自己喜歡的書,哪怕是沒有用的書。顧頡剛就曾花幾年工夫研究孟姜女,有人奇怪,問他有什麼用?他說沒用,就是自己高興!人的一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總會有一個中魔似的階段,瘋魔顛倒,不管不顧,記得我年輕時讀武俠小說、西方偵探小說入迷,讀得天昏地暗,不吃不喝,不困不累,惹得老娘不停地抱怨:這麼讀書不把人都讀傻了嘛!讀書是不會讀傻的,過了那個年齡段,那種書對我的魔咒會自然解除。到成人後會發覺那種中魔般的經歷也是一種快樂、一種收穫,人的一生若從沒有迷上過什麼,生命是不是會顯得過於單調和蒼白?「書是印刷出來的人類」,讀一本書就是經歷一次別樣的人生,書讀得多就可以擁有多種經歷,與自己的人生銜接,這豈不等於豐富和延長了自己的壽命?讀書如讀人,得以探訪許許多多優秀的靈魂,與各種各樣的智士對話,借書的隧道還能回歸精神的故鄉,發現自己,提升自己。閑讀甚至可以達到一種最美妙的境界——戀愛般的閱讀。

  第三是「苦讀」。世界上有些書是愛不起來的,可又得非讀不可,比如前面提到的「死活讀不下去榜單」上的名著,那是死活都得讀的!讀不下去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看不懂,人光讀看得懂的東西還有什麼長進?必須要讀點看不懂的東西,當時不懂堅持讀下去,慢慢會懂。許多讀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逼著自己死記硬背了一些完全不懂的東西,以後竟慢慢地懂了,而且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理解還在不斷加深。其二,讀不懂高能量的著作,是因為你本人的能量太低——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霍金斯說的,他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世界任何事物都是能量的顯現,文化產品也不例外,低能量的人讀不懂高能量的書。如果堅持閱讀,不斷提升自己的能量,漸漸就會讀懂經典或名著,甚至達到古人所說的「六經注我」的境界。

推薦閱讀:

讀書摘抄名言名句
葛劍雄讀書,
2013年1月以來所讀書存目
讀書是一種「遇見」
關於讀書的格言375句

TAG: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