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歌鑒賞之『意』類題及『形』類題」

(時間:60分鐘 滿分:121分)

[題組一]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

次韻尹潛感懷

陳與義

胡兒又看繞淮春,嘆息猶為國有人。

可使翠華周宇縣,誰持白羽靜風塵?

五年天地無窮事,萬里江湖見在身。

共說金陵龍虎氣,放臣迷路感煙津。

[注] ①尹潛,即周莘,是陳與義的詩友。②陳與義,宋朝詩人,少即有才名。此詩寫於1129年。詩人避亂襄漢,轉徙湘湖之際。當時金兵南下,連陷三州。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詩人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描寫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達了他為自己是一個有國家的人感到幸運的感情。

B.頷聯使用了借代的手法。「翠華」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為飾的旗,常用來指皇帝。

C.詩人用「風塵」比喻戰亂,與戴叔倫詩句「山中舊宅無人住,來往風塵共白頭」中「風塵」之意相同。

D.頸聯上句言五年間國多戰亂,下句嘆自己行萬里路奔走於江湖,兩句形成因果關係,對仗工整,一氣呵成。

E.尾聯中「共說」一詞照應文題,表明詩人與尹潛都主張定都南京。

解析:選AC A項,「為國有人」,系用典,賈誼《治安策》:「猶為國有人乎?」此處是詩人為治國無人而發出的感嘆,表明了詩人的憂國情懷。C項,戴詩中的「風塵」指塵事、平庸的事。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首聯詩人用「又」「嘆息」等詞,表達了面對金兵的多次入侵,自己卻無能為力、才不得展的憤懣。(2分)②頷聯詩人用設問的方式表達了對朝廷現狀的不滿,表達了對「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2分)③頸聯與尾聯通過對自己漂泊的狀態及國無定都的現狀的描寫,表達了對自己和朝廷前途命運的擔憂。(2分)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

歲 旦

宋伯仁

居閑無賀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隨人換,梅花隔歲香。

春風回笑語,雲氣卜豐穰。

柏酒何勞勸[注],心平壽自長。

[注] 柏酒:柏葉酒,漢族傳統習俗,謂春節飲之,可以辟邪。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詩歌的標題「歲旦」,意思是新年的第一天,它點明了詩歌的寫作內容。

B.居閑在家,無賀客迎門,但詩人不被這種炎涼世態影響,遵照習俗喜迎春節。

C.「桃版」句與王安石的「總把新桃換舊符」寫的都是春節貼換春聯的事情。

D.「雲氣」句,將雲氣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雲氣在慶祝豐年的情景。

E.「心平壽自長」道出了護身保健的秘訣,這在當時以及今天都有重要價值。

解析:選BD B項,「遵照習俗喜迎春節」錯,由「如常」可知,詩人在歲旦之日和平日一樣。D項,「雲氣」句沒有將雲氣擬人化,而是寫雲氣預示著新的一年是豐年。

(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第二、三聯對表現詩人的情感起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全詩表達了詩人與世無爭、追求自在生活的感情。(2分)詩歌第二、三聯描寫春節時的熱鬧景象,與第一聯詩人「如常」形成對比,襯托(或反襯)了詩人生活的寧靜,突出了詩人心境的平和,為第四聯抒情做鋪墊。(4分)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元日田家

薛 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樹里茅檐曉盡開。

蠻榼出門兒婦去,烏龍迎路女郎來。

相逢但祝新正壽,對舉那愁暮景催。

長笑士林因宦別,一官輕是十年回。

[注] ①本詩作於詩人被貶官四川之時。②蠻榼:酒器。③烏龍:晉朝時,有以「烏龍」為家犬命名者。後世以烏龍代指犬。④士林:此處指讀書人。

(1)下列選項中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本詩首聯描寫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風景。在元日這天,家家戶戶很早就打開了家門。

B.詩歌前三聯寫出當地淳樸的民風。元日百姓的生活熱鬧卻又不失田園生活特有的寧靜。

C.「但」字寫元日這一天百姓相逢之後只彼此祝福健康長壽,也暗含了詩人對自己的告誡。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別名有元朔、元正、元旦、端日等。

E.「暮景」一詞含義豐富,既指一日之「暮」,也可指一生之「暮」。

解析:選AD A項,「不同的風景」理解錯誤,「南村晴雪北村梅」使用了互文的手法。D項,「元日」指農曆正月初一。「元旦」一詞古今異義,現在的「元旦」指公曆的一月一日,古時的「元旦」指農曆的正月初一(漢武帝始,清朝終結後乃止)。「新正」指農曆新年正月。

(2)本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過節的愉悅之情。「但祝」「那愁」表現出元日這天詩人、百姓歡度佳節的景象,暗含了一種愉悅之情。②對宦遊生活的厭倦之情。「長笑士林因宦別」,讀書人為了做官,不得不去鄉別親,多麼可笑可嘆。③對回鄉的渴望之情。「一官輕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鄉,可見回鄉之情是多麼迫切。④在田園生活中的怡然自得之情:「樹里茅檐」「蠻榼出門」「烏龍迎路」表現出當地民風淳樸,流露出詩人的怡然自得之情。(每點2分,共6分。答出三點即可)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

虞 美 人

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注] ①干譽、才卿:皆葉夢得友人。來禽:林檎別名,南方稱花紅,北方稱沙果。②罥:纏繞。

(1)下列對本詞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上片寫一場風雨過後,落花無數,清晨天氣放晴,庭院中半是殘花,只有遊絲飄蕩,寫景富有層次,意境凄清迷濛。

B.上片寫景的重點從時間上來看是在清晨,即「曉來」之際,是實寫;而前兩句是回憶昨日風雨落花的景象,是虛寫。

C.「落花」兩句用了比擬的修辭,一個「舞」字,寫出落花隨風飄舞的景象,一個「送」字,賦予落花人的情態,創意新奇。

D.詞的最後兩句表面上是在用「我亦多情」勸慰美人不必悲傷,實際上表達了詞人與情人分別時內心的傷感與無奈。

E.全詞既有「落花」「風」「雨」等哀景,又有「遊絲千丈罥晴空」的高曠清新,婉約中有豪放之氣,頗得東坡婉約詞之妙。

解析:選AD A項,「意境凄清迷濛」錯。D項,「實際上表達了詞人與情人分別時內心的傷感與無奈」錯,此處為詞人與友人分別時的傷感。

(2)這首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全詞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惜花傷春的情懷。上片前幾句寫風雨摧殘落花,殘紅滿院,透出傷春之情。②對雨後初晴美景的喜愛。雨後初晴,天空遊絲飄蕩,更顯晴空遼闊高曠,以樂景寫樂情。③與朋友聚飲的喜悅。雨後初晴,詞人花下置酒,殷勤勸酒。④宴終人散的傷感。最後兩句借勸慰美人,委婉地寫出了「酒闌」之後曲終人散的傷感。(每點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吳中書事

楊 乘

十萬人家天塹東,管弦台榭滿春風。

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

香徑自生蘭葉小,響廊深映月華空。

尊前多暇但懷古,盡日愁吟誰與同。

[注] ①楊乘,唐朝詩人。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進士第,官終殿中侍御史。②香徑:蘇州香山旁小溪,傳說吳王種香於香山,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③響廊:用於跳舞的木板長廊。相傳是吳王夫差為西施而造。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以「十萬人家」寫出當年吳中的繁華,以「管弦台榭」代指當年吳國歌舞昇平的景象。

B.頷聯「名歸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獻計於勾踐,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吳被滅之後歸隱一事。

C.頸聯描寫想像之景,意蘊豐富,「自」重在表現香徑荒涼冷落,「空」意在渲染響廊空寂無人。

D.尾聯「誰與同」和范仲淹的「吾誰與歸」的意蘊相同,表現了詩人慾辭官歸隱卻無人理解的無奈。

E.這首七言律詩,以景起筆,以愁收結,感情深沉,語言含蓄;頷、頸兩聯對仗工整,韻律和諧。

解析:選CD C項,頸聯描寫的並非想像之景,而是實景,寫出了吳中如今的荒涼破敗;D項,尾聯「誰與同」與范仲淹的「吾誰與歸」不同,詩人「尊前多暇」,無事可做,只能慨嘆誰能陪他一起借酒消愁呢,表達了詩人不為所用,無人理解的無奈和傷感。

(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現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愁:①詩人不為所用,無人理解的傷感;(1分)②對國運衰微、世事難測的感嘆。(1分)

表現:①對比。將吳中當年的繁華熱鬧和眼前的荒涼衰敗、凄清冷落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對歷史的深沉感慨,烘託了詩人內心的悲傷。②運用典故。通過范蠡幫助勾踐滅吳,而後名成歸隱的典故,表達了詩人的羨慕之情,也表現了詩人對自己的命運不能自主的悲嘆。③直抒胸臆。通過寫「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無事可做,且無人理解的愁苦。(每點2分,共4分;答出兩點即可)

[題組二]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曲江二首(其一)

杜 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卧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注] ①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乾元元年,唐軍暫時擊退叛軍收復長安後。杜甫時任左拾遺,因屢次諫言,被皇帝疏遠冷落,瀕遭貶官。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代長安城南的一處遊覽勝地。②翡翠:鳥名,此處指翡翠鳥。③麒麟:傳說中的仁獸名。象徵吉祥,此處指麒麟狀的石雕墓飾。

(1)下列對詩歌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從花瓣飄飛的景象落筆,描繪出「風飄萬點」的暮春圖景,「落花時節」所牽動的不僅是詩人的傷春之愁,而且有對國家大難未靖、自己忠而見棄的哀愁。

B.「一片花飛減卻春」表現出詩人非同尋常的敏銳感覺,美好事物的一點點缺憾便引起詩人的惆悵,此處「一片花飛」與成語「一葉知秋」異曲同工,堪稱錘鍊語言的典範。

C.頷聯寫趁花還未落盡,趕快欣賞,不怕酒多會傷身,開懷暢飲。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莫厭」是不推辭之意,這兩句表達了詩人珍惜春光,盡情行樂的願望。

D.頷聯兩句不僅形象豐富,對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虛字的運用,更利於傳達豐富的意蘊和幽微的情緒,展現了格律與靈活辯證統一的特色。

E.頸聯與劉禹錫的兩句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內容和手法相同,都是以小見大,在荒涼破敗之景中寄寓了詩人慨嘆盛衰興亡的傷感。

解析:選CE C項,「且看」中的「且」是姑且、暫且的意思,詩人沒有「只管看」「不推辭」的率性無忌,看花和飲酒的舉動在這裡表現的是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和無法挽留的悲哀,不能說盡情行樂。E項,劉詩中「尋常百姓家」的景象,不同於杜詩中的江上小堂和苑邊高冢因無人居住和照管而變得荒涼破敗的景象。

(2)尾聯中的「物理」指事物變化的規律。詩中詩人「細推」的有哪些「物理」?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答:

 

參考答案:詩中的「物理」既有自然界美好事物、美好生命的盛衰枯榮,也有家國盛衰、人事興亡的無常。(2分)尾聯表面上是寫詩人的感想:世間萬物盛衰無常、得失難料,既然無法實現理想,何必留戀官位榮華,索性拋開世俗功名的束縛,自在行樂。(2分)而實際上,曠達之語的背後潛藏的還有詩人有志難伸、報國無門的悲哀。(2分)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貫 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 如家禽。

前村後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里,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② (xīchì):一種像鴛鴦的水鳥。③柘(zhè):一種樹。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一、二兩句詩描繪了靜謐安恬的田園之景,暗頌了村民的勤勞。

B.三、四兩句詩描繪了美好和諧的農家生活,寄託了詩人對農家生活的嚮往。

C.後四句塑造了包括詩人在內的四種人物,雖然著墨不多,但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最後兩句中山翁見詩人到來,熱情地向他兜售自家產品,希望他住下來能多用多買。

E.此詩給人以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纏綿頹廢的詩風中,可謂獨樹一幟。

解析:選DE D項,「向他兜售自家產品,希望他住下來能多用多買」有誤,應是表現了山翁好客的性格特點。E項,晚唐詩風不是「纏綿頹廢」,而是「綺麗纖弱」。

(2)最後兩句詩刻畫了「山翁」怎樣的性格?一個「熟」字回應了上文哪些情景?(6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第一問,概括山翁的性格,注意尾聯的關鍵詞「留、笑、指」。第二問,考查「熟」的妙用,要明了「西坡瓜豆熟」對於農民的重大意義。正是因為豐收,所以才會有和樂美好的鄉村生活。

參考答案:最後兩句詩通過刻畫山翁殷勤地留宿和「笑指」等詞語的渲染凸顯了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特點。(3分)本詩在末尾用一「熟」字回應上文「滿塘黑森森的香蒲」與「田頭地壟的桑柘」以及「蠶娘洗繭」。(3分)

8.閱讀下面的兩首詩,完成(1)~(2)題。(11分)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宿 漁 家

[宋]郭 震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1)下列對兩首詩內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兩詩均為七言絕句,詩歌內容都是寫詩人夜宿他鄉的情景,第一首詩寫夜宿邯鄲驛站,第二首詩寫夜宿海邊漁家。

B.「冬至」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樣的佳節詩人白居易卻羈旅在外,更顯示出他對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詩的後兩句寫「思家」,詩人想到家裡人應該同樣還沒有睡,在「說著遠行人」,直接抒發了詩人的無限深情。至於「說」了什麼,則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D.第二首詩的首句連用兩個「涯」字,把生涯與海涯聯繫起來,音節樸實流暢,形成樸實中見巧思的妙處;而「蘆花」意象,簡潔準確地勾勒出漁家的生活環境。

E.第二首詩的最後一句,通過寫漁人不畏全天打魚的辛苦,在明月之夜還駕船送詩人回家,寫出了海邊漁家人的淳樸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點。

解析:選CE C項,「直接抒發了」錯,是用「對寫法」含蓄抒情;E項,「在明月之夜還駕船送詩人回家」理解錯誤,這是漁人晚歸的詩意表達。

(2)兩首詩都寫到了「燈」這一意象,請聯繫詩的內容,分析這個意象在兩首詩中的不同表現。(6分)

答:

參考答案:①白詩中的「燈」是思念之燈,通過冬至佳節的反襯,抱膝細節的刻畫,以及三、四句「對寫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燈」的意象表現了詩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悵惘和孤寂思家之情;②郭詩中的「燈」是溫暖之燈,通過「蘆花」意象的襯托,「笑說」一詞的點明,「明月」送歸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燈」的意象表現了詩人住宿在漁家所感到的溫馨、愉悅之情。(6分;每點3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2分)

9.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1)~(2)題。(11分)

秋登越王台

康有為

秋風立馬越王台,混混龍蛇最可哀。

十七史從何說起,三千劫幾歷輪迴。

腐儒心事呼天問,大地山河跨海來。

臨睨飛雲橫八表,豈無倚劍嘆雄才?

[注] ①越王台:一名粵王台,為西漢南越王趙佗所建,位於廣州越秀山上。此詩作於光緒五年(1879)秋,此時康有為22歲。②十七史從何說起:用宋末文天祥語。文天祥被俘後,元人勸降。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意謂事情太多,一切無從說起。③三千劫:印度佛經記載,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叫作一「劫」。「三千劫」意謂天災人禍之多。

(1)下列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點明時間、地點並感懷,「秋風」渲染氣氛,「混混龍蛇」喻君子與小人混雜,「最可哀」表達作者的政治情懷。

B.頷聯運用典故,寫得很含蓄,像是說史談經,實則針對現實,通過反思民族災難沉重的歷史,展現多災多難的社會現實。

C.頸聯實寫祖國壯闊山河,抒發自己的壯志豪情。「腐儒」是作者的自謙之詞,「呼天問」意指向天發問,訴說內心無限感慨。

D.尾聯「臨睨」是居高臨下的意思,「八表」即八方之外,借自然景象表現作者的氣概,反問語氣強化了作者的感情。

E.全詩是遊覽名勝古迹之作,而詩的內容卻沒有寫景記游,作者直抒胸臆地表達自己的感慨,這種寫法別具風味。

解析:選CE C項,「實寫祖國壯闊山河」錯,應是虛實結合地寫出「大地山河跨海來」的壯闊景象,表現詩人內心的豪邁。E項,「沒有寫景記游」錯;「直抒胸臆」錯,全詩採用了比喻、用典、融情於景等手法。

(2)結合全詩,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簡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和心理入手,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出憂時傷世、慷慨激昂的愛國青年志士形象。

參考答案:全詩刻畫了一個憂時傷世、慷慨激昂的愛國青年志士形象。(2分)抒情主人公對著蕭瑟的秋風,立馬在越王台上,感慨民族多災多難的歷史,向天呼喊,表現了他不可遏制的憂憤之情;(2分)他登高望遠,睥睨天下,展現出想要報效國家力挽狂瀾的胸襟和抱負。(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

感 舊

陸 游

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雲氣吐虹。

十丈戰塵孤壯志,一簪華髮醉秋風。

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硤骨,燈前慷慨與誰同?

[注] 奇士:指陸遊在巴蜀結識的好友獨孤策,此時已故去十年。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回憶當年,緊扣詩題,其中上聯的「揖」字生動描摹動作,寫出了詩人年輕時儒雅謙恭的形象。

B.頷聯在形式上對仗工整,體現了律詩典型的音韻之美;在內容上對比鮮明,起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C.頸聯中詩人寫自己在夢中回到昔年縱橫馳騁的邊塞,借夢寄情,表達了對戎馬生涯和塞外奇絕風光的深情懷念。

D.尾聯使用反問的手法,表達了內心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感知到慷慨豪邁、卓爾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詩整體風格蒼涼悲壯,這種風格的形成與全詩所表達的沉痛情感有關,也與詩人所選取的典型形象相關。

解析:選AC A項,「儒雅謙恭」有誤,綜合首聯中的「書劍」「如雲」「吐虹」等詞,可以看出詩人的形象應為「豪邁洒脫」。C項,對「塞外奇絕風光的深情懷念」錯,頸聯寫自己夢回戰地,是為了表達對戎馬生涯的懷念,沒有對塞外風光的描寫,更談不上懷念。

(2)作品中的詩人有哪些形象特徵?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的能力。首聯寫詩人年輕時自信有文武才華,笑傲王侯,能言雄辯,理想遠大。頷聯寫作者本欲戰場殺敵,以酬壯志,如今卻年華老去,白髮蕭疏,表現了英雄遲暮之悲。頸聯寫詩人如今懷才不遇,空懷報國之志,賦閑在家,只有在夢中才能回到曾經建功立業的塞外,與首聯對比,表現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尾聯則痛惜好友已然故去,表達了沒有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互訴衷腸的寂寞之情。

參考答案:①遲暮悲傷。頷聯以「一簪華髮醉秋風」描寫白髮蕭疏的垂垂老態,寫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②壯志難酬。詩人年輕時豪邁洒脫,如今仍渴望建功報國,卻無奈在「桑村麥野中」老去。③孤獨寂寞。尾聯直接抒發對故去的友人強烈的思念,表達了苦無知音的寂寞心情。(每點2分)

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

虞 美 人

秦 觀[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注] 秦觀:「蘇門四學士」之一,卻不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詞的開篇「和露」兩個字,讓人想到碧桃的枝葉上掛著的晶瑩的露珠,把水靈靈的碧桃呈現在讀者面前。

B.「輕寒細雨情何限」中,寒是「輕寒」,雨是「細雨」,作者以動襯靜,寫出了春天風物宜人的特點。

C.「不道春難管」,跟上一句構成對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卻不能長留在人間,表達了無奈和憂憤之情。

D.詞的最後兩句說的是因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達出惜春傷花之意。

E.虞美人是著名的詞牌之一,原為唐朝教坊曲,最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後來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

解析:選BC B項,「輕寒細雨情何限」一句寫花在暮春輕寒細雨中的動人情態和作者的惜春情緒,並非「以動襯靜」。C項,「表達了無奈和憂憤之情」錯,應為「表達了對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2)「亂山深處水瀠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描繪了碧桃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麼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的能力。第一問是問碧桃這一形象的特點,緊扣這兩句中的「亂」「深」「可惜」「如畫」「為誰開」可以概括出桃花美麗、生長環境惡劣、無人欣賞的特點。第二問是問這一物象的作用,秦觀嘆碧桃實則是寄寓自己「不為世所用」的身世之感,這一點藉助注釋也不難答出,作答時應指出手法。

參考答案:碧桃的特點:①美麗。「一枝如畫」寫出了碧桃的美艷。②生長在偏僻之地(生長環境惡劣)。「亂山深處」一「亂」一「深」,寫出碧桃託身非所、處地荒僻。③無人欣賞(不得意的遭遇)。「為誰開」的疑問寫出了碧桃不得意的遭遇。(每點1分)

用意:作者以花自喻(托物抒懷),(1分)寄託了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2分)

「詩歌鑒賞之『形』類題」配套練

(時間:60分鐘 滿分:143分)

[題組一]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注] ①幾度:幾次,此處猶言「幾年」。②翻:反而。③共傳:一起舉杯。

(1)下列選項中,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自從別後,數年不見,山川阻隔,相會不易,首聯從時間、空間兩個方面突出了離別久遠,相見之難,其間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別相逢,乍見後反疑為夢境,因分離太久而相互問年齡。「翻疑夢」,把詩人詫異、自責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

C.結尾表面上是寫舉杯勸飲,實際上卻是總寫傷別。「更」點明了即將再次離別的傷痛。「惜」表現出珍惜彼此情誼和戀戀不捨的離情。

D.詩人與老友久別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燈下飲著離別的酒,不覺戀戀不捨,表現出兩人的情誼及對友誼的珍惜。

E.本詩運用倒敘的手法,先想像離別之後相思的情景,再寫忽見之喜,再抒又將別之情,不勝黯然,情感起伏,波瀾曲折,富有情致。

解析:選BE B項,「詫異、自責的神態」錯,應該是「欣喜、驚奇的神態」。E項,「運用倒敘的手法,先想像離別之後相思的情景」錯,應是由上次的別離說起,接著寫此次相會,然後寫敘談,最後寫惜別。

(2)頸聯中的「寒」「暗」二字有什麼表達效果?請結合詩句進行賞析。(6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詩歌的鍊字技巧,需從「寒」「暗」二字在詩中的含義、表達效果等方面分析。「寒」「暗」二字出現在頸聯,詩的頸聯和尾聯寫深夜在館中與友人敘談的情景。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說完的,所以詩人避實就虛,只以景象渲染映襯,以景寓情。寒夜裡,一束暗淡的燈火映照著蒙蒙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著片片煙雲。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十分凄涼。詩人寫此景正是藉以渲染傷別的氣氛。其中的「寒」「暗」二字,不僅渲染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徵著人事的浮游不定。

參考答案:①「寒」「暗」二字客觀地描寫了朋友深夜敘談的環境特徵,孤燈照雨雨愈寒,濕竹環繞,浮煙顯得更濃、更暗;②「寒」「暗」二字真實地表達了詩人的主觀感受,剛重逢又要傷別,心境倍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營造了一幅寒冷、濕暗、凄清的老友話別圖,既渲染了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徵著人事的浮游不定。(每點2分)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

雪夜感舊

陸 游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

亂山古驛經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

晚歲猶思事鞍馬,當時那信老耕桑。

綠沉金鎖俱塵委,雪灑寒燈淚數行。

[注] ①本詩作於1197年,陸遊73歲,閑居山陰。②江月亭:在今四川省廣元市。樺燭:用樺樹皮做成的蠟燭。③龍門閣:在今四川省廣元市北。④三折:即三折鋪,在今重慶市奉節縣至四川道中。⑤兩當:今甘肅省兩當縣。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描繪了詩人雪夜於亭前閣上所見之景,樺燭的香氣和悠揚的馱聲交織回蕩,營造出悠遠綿長的意境。

B.頷聯中「經」「宿」兩個動詞,凝練地再現了詩人緊張奔波的歲月,刻畫了他為籌劃抗金而不辭辛勞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個場景,以時空的變換串聯起一幅幅畫面,映現了詩人的生活情形,為下文抒情蓄勢。

D.尾聯寫到綠沉槍和鎖子甲,意在比喻詩人的從軍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塵埃,詩人藉此表達對朝廷不圖北伐的不滿。

E.後四句與上文相對照,突出了詩人的心理活動與情感,特別是末句,寫詩人燈下獨坐,老淚縱橫,既點詩題,又呼應首句。

解析:選AD A項,首聯描寫的不是雪夜所見之景,而是陸遊回憶當年路途上的所見所聞所感。D項,「比喻」錯,「綠沉」指綠沉槍,「金鎖」指鎖子甲,「綠沉金鎖俱塵委」借兵器被塵埃埋沒無用武之地,寄寓了詩人的無奈之情,屬借物抒情法;「對朝廷不圖北伐的不滿」一說較為片面。

(2)有人認為頸聯中「那信」二字尤佳,請結合全詩對「那信」一詞進行賞析。(6分)

答:

解析:回答此題,首先將該詞放入原句解釋句意。「那信」意思為「怎能相信」,年輕時不相信的「老耕桑」,如今成為事實,「那信」二字凸顯了事與願違。因為年輕時不信自己會「老耕桑」,可見詩人年輕時的意氣風發、豪情滿懷,也反襯如今的理想成空,執著一生卻空餘悲憤。

參考答案:「那信」表示怎能相信。這句詩的意思是當時怎能相信有一天竟會在田園終老。然而事與願違,當年「那信」之事已成事實。(2分)更能凸顯出詩人年輕時的意氣與北伐必勝的信心,也反襯出今日的失望之情。(2分)既表達了昔日的豪情,也表現出詩人的悲憤與對理想的執著。(2分)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

西 江 月

蘇 軾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注] ①此詞為蘇軾被貶黃州作。其春夜行蘄水邊,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拂曉,見亂山攢擁,流水淙淙,宛如仙境,書此詞於橋柱上。②障泥:馬韉,垂於馬兩側以擋泥土。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寫詞人瀕臨溪流,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韉,即欲眠於芳草,表現了詞人被貶黃州後抑鬱不得志而借酒澆愁的惆悵之情。

B.「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一句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瓊瑤,本是美玉,這裡代指月色,水月交輝,有如晶瑩剔透的珠玉。此句傳神地寫出水月之靜美。

C.「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一句用「解鞍欹枕」這個特寫鏡頭表現出詞人的隨意豁達,而「杜宇一聲春曉」以動襯靜寫出空山春晨的寂靜與空靈。

D.本詞寫作者愛惜一溪風月,不讓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曉,描寫了一個醉心自然、隨性洒脫、樂觀豁達的詩人形象。

E.詞人描繪出一幅富有詩情畫意的月夜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現了與造化神遊的暢適愉悅。

解析:選AB A項,感情分析不當,該句表現了詞人的喜悅心情;B項,是比喻(借喻),不是借代。

(2)「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兩句很精妙,請簡要賞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側面描寫(或側面烘托)。寫月下細浪漣漪層層湧起,空中雲朵依稀,側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②借景抒情。通過寫景營造出清爽明麗的意境,凸顯詩人愉悅之情。③疊詞。「瀰瀰」「隱隱」表現了水之盛、雲之淡,音律和諧,朗朗上口,聲聲悅耳。④對仗。「照野」對「橫空」,「瀰瀰」對「隱隱」,「淺浪」對「層霄」,對仗工整,句式整齊,富於音韻之美。(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省試湘靈鼓瑟

錢 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注] ①省試:唐時各州縣貢士到京師由尚書省的禮部主試,通稱省試。②湘靈:傳說中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舜死後因哀傷而投湘水自盡,變成湘水女神。③雲和瑟:雲和,古山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④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認為帝子是堯女,即舜妻。⑤馮(píng)夷:傳說中的河神。⑥蒼梧:山名,今湖南寧遠縣境內,又稱九嶷,傳說舜帝南巡,崩於蒼梧。此代指舜帝之靈。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開頭兩句照應詩題,點出湘水女神擅長鼓瑟的傳說,她輕撫雲和瑟,彈奏起哀傷的樂曲。

B.第三句詩人想像動人的瑟聲引來水神馮夷,他理解湘水女神的哀怨,伴著音樂起舞。

C.第四句詩人想像那些被貶謫經過湘水的「楚客」,聽不懂哀怨的樂曲。

D.五至八句從側面渲染瑟聲的感染力,它能使堅硬的金石為之凄楚,使白芷為之吐露芬芳。

E.九、十兩句詩人想像瑟聲順著流水,化成悲風吹過洞庭,使無形的樂聲得到有形的表現。

解析:選BC B項,「空」字說明馮夷並不理解湘水女神的哀怨;C項,「不堪聽」意為不忍心聽,表明楚客能理解樂曲里的哀怨之情。

(2)本詩結尾兩句歷來被贊為「神來之筆」,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這兩句的妙處。(6分)

答:

參考答案:(1)以景結情,令人回味無窮:詩的前半部分篇幅都是運用想像著力描寫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結尾宕開一筆,描寫曲終人散之後只有一川江水的畫面,給讀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廣闊空間。(2)呼應開頭,首尾圓合:全詩以湘水女神出現開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終,形成一個首尾圓合的有機整體。(3)動靜虛實突轉,出人意料:樂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詩境從虛幻世界突然回到現實世界,出人意料。(每點3分,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概括1分,結合詩句分析2分)

5.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1)~(2)題。(11分)

雨余小步

王夫之

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

竹籜冠輕容雪鬢,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擬孤山閑放鶴,鵓鳩恰恰向人啼。

[注] ①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鵓鳩:即斑鳩。

(1)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首句點明「小步」的地點,並描寫出雨後蓮塘的美麗景象,兩個「蓮」字連用,具有音韻之美,也暗示出對美景的喜愛。

B.第二句點明「小步」的時間,並通過風輕雨疏、夕陽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霽之時明麗、清新的氛圍。

C.頷聯描寫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狀,並通過描寫一路所見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D.尾聯寫詩人為鵓鳩動聽的啼叫打動,而不打算過孤山放鶴的隱逸生活,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對當下生活的喜愛之情。

E.詩歌緊扣「雨余」著筆,選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見而富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細膩生動,情景交融。

解析:選CD C項,「竹籜冠輕容雪鬢」寫的是竹筍的樣子,並沒有寫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D項,「直抒胸臆」不恰當,尾聯寫詩人聽到斑鳩啼鳴催耕而想到要珍惜光陰,自強不息,表意含蓄。

(2)本詩風格清新,其「清新」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題難度中等,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清新」指清爽而新鮮,可從語言、形象、思想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語言方面,本詩遣詞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義;形象方面,本詩選取的「蓮」「柳」「竹筍」「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內容方面,詩人寫自己在雨後美景中散步時的所見所聞,情感輕鬆愉悅。

參考答案:①語言清爽。用語不事雕琢,明白曉暢,如「蓮花蓮葉」「疏雨疏風」「垂虹疑飲雙溪水」等。②景物清新。柳塘蓮葉、彩虹飲水等描繪出雨後風景的清新自然。③情感歡愉。雨余散步,見美好春景,落寞中暫得輕鬆愉悅。(每點2分)

6.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鷺 鷥

杜 牧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鷺 鷥

鄭 谷

閑立春塘煙淡淡,靜眠寒葦雨颼颼。

漁翁歸後汀沙晚,飛下灘頭更自由。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兩首詩都對鷺鷥進行了細膩的刻畫,杜詩以雪、青玉為喻,突出了鷺鷥的驚艷形貌;鄭詩以「閑」「靜」來刻畫鷺鷥的安靜情態。

B.兩首詩都採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營造意境,杜詩以靜襯動,以碧山襯托鷺鷥的動;鄭詩以動襯靜,以鷺鷥的動襯托環境的靜。

C.兩首詩都以鷺鷥為描寫對象,但形象大不相同。杜詩中的鷺鷥嘴青毛白,矯健敏捷;鄭詩中的鷺鷥嫻靜從容,自由自在。

D.兩首詩的寫景順序相反,杜詩由近及遠,從近處的鷺鷥轉向碧綠的遠山;鄭詩由遠及近,從遠處的池塘轉向近處的鷺鷥。

E.兩首詩的意境不同,但熱愛生活的情趣相近。杜詩描繪的是鷺鷥捕魚圖,充滿生趣;鄭詩描繪的是鷺鷥休憩圖,嫻靜自在。

解析:選BD B項,杜詩以動襯靜,以遠方碧山為襯,用梨花作喻,來烘托環境的清幽;鄭詩以靜襯動,以清幽的環境襯托鷺鷥的閑適自由。D項,兩首詩的寫景順序都是由近及遠。

(2)將杜詩中的「驚飛」與鄭詩中的「飛下」互換,可以嗎?請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不可以。杜詩中,「驚飛」準確地寫出了鷺鷥在受到驚嚇時的敏捷反應,與「群捕」一致;「飛下」是由高到低,而杜詩是由低到高,不合事理。(3分)鄭詩中,「飛下」與全詩的閑適意境一致,「驚飛」則與後面的「自由」相悖。(3分)

[題組二]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聞 琴

孫 氏

玉指朱弦軋復清,湘妃愁怨最難聽。

初疑颯颯涼風勁,又似蕭蕭暮雨零。

近比流泉來碧嶂,遠如玄鶴下青冥。

夜深彈罷堪惆悵,露濕叢蘭月滿庭。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描寫調弦的過程,琴音由嘈雜到純凈。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運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總寫琴聲哀怨。

B.頷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自然界常見的颯颯涼風、瀟瀟暮雨,形象地表現琴聲,化抽象為具體。

C.頸聯寫聽琴感受。琴聲如在耳邊,彷彿帶有泉水的青峰一樣凝重;琴聲越來越遠,又如從青蒼幽遠的天空飛下的黑鶴凄厲的叫聲。

D.「遠如玄鶴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該句運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視覺寫聽覺,表現了琴聲的急促。

E.尾聯寫彈琴結束後的情景,意境幽靜,突出了音樂的魅力,與白居易《琵琶行》的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解析:選CD C項,上句應該譯為:彷彿泉水從青色的山峰上流瀉下來。是一種由遠而近的感覺,而不是比喻凝重,此比喻重在「水」而不是「山」。同理,下句應該譯為:黑鶴從青蒼幽遠的天空飛下。聯繫上句,是一種由近而遠的感覺,並不是指「凄厲」。——關鍵在於詩歌的翻譯。D項,「急促」改為「悠遠」。

(2)請賞析「夜深彈罷堪惆悵,露濕叢蘭月滿庭」一聯的藝術手法。(6分)

答:

解析:題干要求分析「『夜深彈罷堪惆悵,露濕叢蘭月滿庭』一聯的藝術手法」,答題關鍵詞為「藝術手法」,應先點明手法,然後結合詩句具體分析其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①烘托手法或側面描寫。「露濕叢蘭月滿庭」通過描寫月光滿庭、露濕叢蘭的寂靜,烘托出聽眾沉浸在音樂中不願抽離的情形,從側面突出了琴聲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藝的高超。②以景結情或寓情於景。月光鋪滿了庭院,院中一叢叢的蘭花都被露水打濕,含蓄地表現了詩人惆悵之情,韻味悠長,意猶未盡。

8.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1)~(2)題。(11分)

登岳陽樓望君山[注]

楊 基

洞庭無煙晚風定,春水平鋪如練凈。

君山一點望中青,湘女梳頭對明鏡。

鏡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兩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萬古愁。

[注] 君山:又名湘山,實則是屹立於洞庭湖口的小島。相傳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游此,故名。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全詩以岳陽樓為聚焦點,生動描繪了暮色籠罩下的洞庭湖獨特美麗的景觀,取材頗有新意,可謂別具一格。

B.首聯直寫詩人登臨岳陽樓遠望洞庭所見的景象:暮色降臨,夜朗風定,湖水清澈,如練鋪開,水波不興。

C.第二、三聯,著力描繪君山的美麗景色。「一點」表明是遠望,「青」是指君山的顏色。詩人已完全陶醉於悠悠的青山綠水之中。

D.尾聯寫清澈的洞庭湖水能夠滌盪清除巴陵萬古愁,既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春水的喜愛讚美之情,又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憂愁。

E.題目「登岳陽樓望君山」點明了事件,「望君山」三字統領全詩:前三聯寫望中景色,第四聯寫望中所感。

解析:選AD 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項,「以岳陽樓為聚焦點」說法錯誤,是以岳陽樓為視角出發點;D項,「詩人內心的憂愁」理解有誤,重點是寫洞庭水能滌盪心靈的作用。

(2)本詩運用了比喻修辭和奇特的想像,試對這兩種表達技巧各舉兩例加以賞析。(6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表達技巧的能力。運用比喻的句子有「春水平鋪如練凈」「鏡里芙蓉」;運用想像手法的詩句是「湘女梳頭對明鏡」「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萬古愁」。

參考答案:(1)比喻。①將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為白練和「明鏡」,體現了湖水的平靜、明凈。②將君山比喻成芙蓉,突出了君山的美麗。

(2)奇特的想像。①將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像成湘妃對鏡梳頭,突出了君山的動人可愛。②想像順流而下的春江水,能夠把巴陵之地的萬古愁蕩滌一清,突出了洞庭水的清澈和蕩滌心靈的效果。

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金陵懷古

許 渾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 ①石燕:《浙中記》載:「零陵有石燕,得風雨則飛翔,風雨止還為石。」②江豚:《南越志》載:「江豚如豬,居水中,每於浪間跳躍,風輒起。」③洛中:即洛陽,洛陽多山。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詩歌首句中的「玉樹」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指陳後主所制樂曲《玉樹後庭花》,歷來被稱為亡國之音。

B.第二句寫外敵合兵圍攻景陽宮,而陳朝戍守將士不知去向,一個「空」字,直接表現出陳朝的腐敗狀況。

C.頷聯描寫了金陵的松楸荒冢、殘宮禾黍的凄涼衰敗景象,以哀景襯哀情,表達了詩人對於南朝昔盛今衰的無限感慨。

D.頸聯運用象徵手法,通過描寫石燕浮雲、江豚吹浪的風雲晴雨變化,表現了人類社會的干戈起伏和歷代王朝的興亡交替。

E.這首詩很講究鍊字,例如頸聯中的「拂」字描寫出石燕掠雨穿雲的輕盈姿態,「吹」字表現了江豚興風鼓浪的氣勢。

解析:選AB A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錯誤,應該是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B項,「直接表現出陳朝的腐敗狀況」錯誤,應該是寫出了南朝的繁榮盛況,已成為歷史的陳跡。

(2)這首詩在結構上有什麼特色?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

解析:題干要求分析結構上的特色,一般都是從詩歌的整體構思層面入手。詩歌由南朝最後一個朝廷寫起,寫到無復六朝的金粉繁華,是點面結合;古今的對照是虛實相生;「惟有青山似洛中」是典型的以景作結。

參考答案:由點到面,由陳朝滅亡,擴展到六朝興衰;由虛到實,由六朝的世事多變,寫到當今的江山不改;以景結情,歷代的英雄、豪華都已成為過去,能留下的只有那蒼茫的群山。

10.閱讀下面五代詞選段,完成(1)~(2)題。(11分)

拋 球 樂

馮延巳

逐勝歸來雨未晴,樓前風重草煙輕。谷鶯語軟花邊過,水調聲長醉里聽。款舉金觥勸,誰是當筵最有情?

(1)下面對詞作選段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 「逐勝歸來雨未晴」一句,先由時節和天氣寫起,在時節與天氣之間,表現出了一種和諧暢快的氣氛。

B.「谷鶯語軟」,春季正是黃鶯鳴聲最為嬌軟之時,當嬌軟的鳴啼從繁枝密葉的花樹邊傳出時,給人以生機勃發之感。

C.「水調聲長醉里聽」一句,由景物轉而寫人物活動,既寫出了人物飲酒時的大醉之態,又寫出了詞人聽曲時的沉醉之狀。

D.「款舉」是尊敬的態度,「金觥」是珍貴的器皿,後加一「勸」字,暗示詞人將邀請最有情的朋友舉杯同飲,以釋放內心的愁緒。

E.詞作以疑問帶感慨的語氣作結,既照應了全篇,又使詞人難以名狀的憂思、惆悵得以深入一層地展示,餘味悠長。

解析:選BE 本題主要考查詞句內容和手法分析。A項,「逐勝歸來雨未晴」,先由時節和天氣寫起,在時節與天氣之間,表現了一種矛盾情況。C項,寫的是「人的情事」。D項,「以釋放內心的愁緒」錯誤,珍重地想要將芳醇的美酒呈獻給一個值得呈獻的人,詞人心中洋溢著的是無比深摯的情意。

(2)為了突出「將晴未晴」的心境,詞人在前四句作了哪些對比?請簡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詞句手法分析。結合題干提示「對比」手法,立足詞的前四句,分別分析。「逐勝歸來」與「雨未晴」的對比;無法言明的愁情與谷鶯之聲的歡樂對比。點明情感,主要圍繞「將晴未晴」的心境分析。

參考答案:①「逐勝歸來」與「雨未晴」的對比:春日爭逐於游春賞花之事,意興高昂,陰雨天又使人掃興,心情鬱悶。②無法言明的愁情與谷鶯之聲的歡樂對比:「風重」「草煙輕」營造一種意境,使人產生愁情,但谷鶯的歡樂又使人振奮。

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吹 笛

杜 甫

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

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

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卻盡生?

[注] ①胡騎中宵堪北走:此句引晉代名將劉琨奏胡笳退敵之事;胡騎北走,言胡兵聞笛聲而起鄉思。②武陵:後漢馬援南征武陵,曾作笛曲《武陵深》,此處藉以寄託羈旅漂泊之感。③卻:反倒、反而。

(1)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首聯扣題起興,「巧作」兩字寫吹笛者吹笛技巧高妙,統率全篇。

B.「律呂」是古代用竹管製成的用於校正樂律的器具,此處指笛音。

C.頷聯承首句「風月」二字,寫風送笛聲、關山月明之景,景中含情。

D.尾聯用反問手法抒發韶光易逝、年華空老的悲切之情,情中見景。

E.全詩巧用典故,多方鋪墊,反覆渲染,有慷慨悲涼、沉鬱頓挫之感。

解析:選BC A項,「統率全篇」理解不當;D項,尾聯應是抒發思鄉之愁;E項,「慷慨」理解不妥。

(2)本詩與高適《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請加以比較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示例一)①兩詩都用虛實結合手法來寫聽笛感受,抒發鄉思之愁,以景寫情,化聲為形,意蘊幽遠。(2分)②杜詩「秋山風月」「風飄律呂」等句是寫實,而「胡騎北走」「武陵南征」「楊柳搖落」等是聯想、想像之景,是虛寫;「月傍關山」虛實相生,既寫月照關山之景,又是將笛曲《關山月》拆用,虛寫笛聲飄滿關山的幻象,抒發鄉思之情。(2分)③高詩「雪凈胡天」「牧馬歸來」「月明戍樓」「羌笛飛揚」等是寫實;「風吹梅花」「夜滿關山」為虛寫之景,由笛曲《梅花落》而聯想、想像梅花落滿關山,藉以抒寫鄉愁。(2分)

(示例二)①兩詩都用虛實結合手法來寫聽笛感受,抒發鄉思之愁,善用聯想、想像,景中融情,情中見景。(2分)②杜詩緊扣「吹笛」,由秋山風清月明之時聽聞凄切斷腸的笛聲起筆,依次聯想到「月傍關山」「胡騎北走」「武陵南征」「故園楊柳」等景象,將笛曲《關山月》《武陵深》等化入詩境,抒發感時傷世、羈旅他鄉之愁。(2分)③高詩前兩句實寫邊塞寒夜之景;後兩句運用雙關手法,將「梅花落」(笛曲名)拆用,構成梅花開遍關山的虛景,呼應雪凈月明的實景,委婉含蓄地抒發戍邊將士的鄉愁。(2分)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

玉 樓 春

歐陽修

雪雲乍變春雲簇,漸覺年華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開,南浦波紋如酒綠。

芳菲次第還相續,不奈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得喜歸,莫為傷春歌黛蹙。

[注] ①這首詞作於詞人被貶離京,任職潁州(今安徽阜陽)期間。②尊:通「樽」。

(1)下列對這首詞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第一句寫冬去春來的物候變化,天空中漠漠的冬雲不覺間已變成了簇簇的春雲,對雲彩形態的細緻描寫,體現了詞人對春的信息的關切和感知的細膩敏銳。

B.第二句緊承首句所見之景,轉而寫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變化,詞人漸覺年華似水,無聲無息地流逝,不禁生髮出人生虛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學家江淹的《別賦》中「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句,藉以表達作者謫居貶地遠離親友的傷別之情。

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筆寫春天的萬千奼紫嫣紅相繼開落,面對這彷彿永不謝幕的美景,詞人的心也被永不滿足永不盡興的激情陶醉著、激蕩著。

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詞人曾為有酒無花而千思萬想期盼春天快快到來,第八句則表達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為春的短暫而感傷的心愿。

解析:選BC B項,第二句表達的感觸是,一年中芳華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現,最值得你放眼欣賞。C項,這裡化用「南浦」的典故,不是藉以表達離別之情,只是想讓人聯想「春水綠波」的美好意境。

(2)詞的三、四句是怎樣寫景和抒情的?請具體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三、四兩句主要用對舉(對偶)手法寫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紋」,北與南、高與低、紅(白)與綠的對舉,不僅是語言形式的對偶,更暗示出整個天地間皆是蓬勃絢爛的春色。(若答「擬人」「比喻」,分析合理,酌情給分)②這兩句融情於景、景中含情,那「犯寒開」的梅花,「如酒綠」的波紋,充溢天地的生機,觸目皆是的春色,正是作者雖遭貶謫依然堅韌豪放的個性和觀賞美景時的暢快心情的體現。

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

京還留別新豐諸友

孟浩然

吾道昧所適,驅車還向東。

主人開舊館,留客醉新豐。

樹繞溫泉綠,塵遮晚日紅。

拂衣從此去,高步躡華嵩

[注] ①新豐,即今陝西臨潼縣東北的新豐鎮。②溫泉,今臨潼縣東南驪山下,唐玄宗時於此置溫泉宮。③華嵩,分別指西嶽華山和中嶽嵩山,均為佛教聖地。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在詩人離開京城之際,幾位摯友為了表達對詩人的挽留之意而置酒,無奈中要離別,故言「留別」。

B.「吾道昧所適」,指在京城長安實現不了自己追求的「道」,揭示了「驅車還向東」的原因。

C.「驅車還向東」化用漢魏詠懷詩常見的詩人駕車獨行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孤高獨立的形象。

D.「樹繞溫泉綠」兩句寫夕陽將下時溫泉宮的景色,一「繞」一「遮」用詞巧妙,相映成趣。

E.這首詩的主旨在於借長安風光旖旎、賓客繁盛的景象,表現詩人內心的依戀之情。

解析:選AE 本題主要考查詩句內容及手法分析。A項,「無奈中要離別」錯誤;E項,「依戀之情」錯誤,詩人撣落對長安繁華生活、仕途追求的眷戀之情,決意離開長安,表現出詩人傲然獨立的個性。

(2)「拂衣從此去,高步躡華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

參考答案:①藉助細節描寫抒情。由「拂衣」可知,詩人撣落了對長安繁華生活、仕途追求的眷戀之情,決意離開長安,表現出詩人傲然獨立的個性。②藉助借代(借物喻志)手法抒情。「華山」「嵩山」喻指高絕超凡的人格精神,表現出詩人超越紅塵羈束、追求高潔人格的磊落情懷。(意思對即可)


推薦閱讀:

國學大師王國維治學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阿蠻詩詞五首】

TAG:詩歌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