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出遠門的?
古人是如何出遠門的呢?例如一個浙江的舉人,要上北京趕考了,他是怎麼認路的呢?出門要帶什麼東西呢?各地的口語很不同,如何那個舉人是溫州的話,基本就無法和別人交流了啊!一路上碰到荒郊野嶺,有沒有寧采臣那麼好運碰到個破廟的話晚上怎麼住啊!還有洗澡問題,吃飯問題怎麼解決啊!
老老實實的走官道自然有驛站和客棧.非要走近路逃崗哨那就是自己做死了.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放在古代是很有道理的!
在讀當年明月先生《明朝那些事》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則故事。西南地方官進京數據考核,快馬加鞭裹襖出發到後已是單衣時。因一些小瑕疵不合格,重新返回修改,單衣出發到後已是裹襖時!西南到北京用快馬一年只能一個往返加一單程。如果是用腳的話我覺得也就是一年一趟單程!
古代皇家都會立一種語言為雅言,也就是官話。唐詩中講究韻律,那這個韻律的標準是從哪來?當然是一種規定的語言。出遠門的人一般是讀書人、客商、當官的,這些人都識官話。(聲明:並不是全國都說官話,只是部分身份特殊的人)
《儒林外史》中有很多這方面的描述,雖然沒有具體寫他們是用什麼話去交流的,但是語言是通的,典型的就是山東的周進和廣東的范進。行走在外的人也大多是文人、客商和做官的!另外,古人出遠門不會一人走路,尤其是在廖無人煙之處。還是儒林外史里的一個人物(忘了叫什麼)。從浙江到陝西上任,一大家子迷失在秦川之中,遇到老虎卻脫險虎口,當然這是小說情節。古人出門一般是結伴而行,電視劇中的劇情是不可靠的,隻身一人走江湖可是極度危險的事!
就像在今天,把一個成年人丟到其他語言不通的國家他可以生存嗎?一樣的道理。
引用當代的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今天的這些論述也都是些猜測,不用考慮那麼多,積極繼承他們留下的智慧就好了!
吾輩布衣 躬耕九州 香火綿百代 文化炳千秋 —— 布衣
看過西遊記沒,唐僧告訴你
推薦閱讀:
※苗刀的歷史演化和標準規格
※「四大名著」一詞的歷史起源在哪?
※歷史回眸:清朝宮廷四大經典奇案大揭密
※那些因為一念之差被改變的歷史瞬間!
※戲說乾隆春喜愛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