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窮人來說,活著就已經狠不容易了
這個社會很少有人真正仇富,更多的只是羨慕,人們在網路上紛紛把精英貴族稱作「國民老公」和「國民岳父」,對於那些沉淪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缺沒有半點寬容和理解,大家會把他們叫做「屌絲」和「loser」,貧窮和弱小,反而成了原罪。 人們普遍認為窮人困境的根源在於他們自身,他們讀書不夠多,技能太少,品味不高,心態惡劣,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富有呢?如果他們勤奮一點,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們去加班兼職,別人娛樂的時候,他們去讀書進修,只要勤奮聰明,怎麼可能永遠窮下去呢?
什麼叫夏蟲不可語冰,就是說,你對只能活一個夏天的蟲子講冰這個概念,它們聽不懂,還要罵你是神經病。同理,你和講我年薪千萬是什麼感覺,你和我講精神生活貧瘠啊,窮得只剩下錢了啊,下午去打高爾夫還是去射箭啊,大約我也會氣得沖你放一段:「一人我飲酒醉。」 當初王健林先生說:「先定個小目標,掙他一個億」的時候,我腦子裡立刻浮現的是晉惠帝,太監告訴他天下餓殍,窮人都在哭泣的時候,這位帝王說:「餓?那他們為啥不喝點皮蛋瘦肉粥呢?」
社會的階層固化,群族撕裂,大抵都是這麼個情況,精英富人完全不理解窮是個什麼概念,他們認為只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根本就不會有窮人;窮人也不會理解富人到底在考慮什麼,就像那個笑話所說的——挑大糞的覺得皇帝拿著金扁擔挑大糞,並且全村的大糞都歸他一人挑。 講個小故事,我養了一隻狗,叫克賽,還養了一隻貓,叫獃獃,平時把他們當兒子一樣寵,吃最好的狗糧貓糧,睡到三更半夜起來摸摸它們在不在床上,有沒有貪涼躺地板上,每周都會洗澡掏耳朵抹精油,每當它們看起來不舒服了,我和我女朋友都緊張得不行。但這倆毛孩子都被寵壞了,不大聽話,獃獃黏人黏到死,整天打呼嚕蹭手背哼哼唧唧,還老是要拱到人的床上去睡覺;克賽貪吃貪玩,到處亂拉屎,見什麼都得咬幾口,與一般人家的貓狗相比,這倆傢伙簡直過著趙日天的生活。 我女朋友不信邪,總想把它們徹底馴服成聽話的小孩子,要它們吃飯不要跳桌子,拉屎懂得進廁所,不要總是護食護玩具,不要出門就瘋跑瞎鬧撲人。結果一個月的鬥智斗勇之後,只不過手臂上多了幾條貓爪子的抓痕和狗的牙齒印。其實,這貓狗就是動物,它們的腦仁只有核桃大,它們記不住那麼多東西,它們能夠認識你,聞到你的氣味就開心,平時被你打被你罵被你關籠子被你當玩具揉捏而不反抗,已經很不容易啦,你是不是還想著它們讀書識字上學念個PHD然後文明禮貌有素質啊。
窮人其實就和貓狗一樣,活著已經不易了,他們每跨過一個台階,都得和血統、基因、習慣、家庭做慘烈的鬥爭。你看著他們倖幸苦苦洗碗刷盤子掃大街做收銀員的時候,正是你們讀書健身與成功人士喝咖啡談笑風生的時候。 他們的身體和腦子都被眼前的困境掏空了,70%的思維內存,都用於考慮他們下一頓的飯菜和下個月的房租,高一級的窮人,他們70%的思維帶寬,也用於考慮怎麼談戀愛結婚,花錢買房子還房貸,甚至還要補貼那些遠在農村的年老父母,他們有什麼資格去考慮讀書創業投資升級自己的人生?活著已經不易啦。
如今的輿論趨勢還得繼續污名化窮人,甚至得出「科研」結論是:窮人家孩子的智商就是要比富二代低!不光是懶了,還有笨,2016年,兩位美國腦神經學家通過核磁共振的檢查方式,研究了100名青少年的大腦,然後發現這些孩子大腦皮層的大小(特別是儲存知識的區域),很可能與他們的家庭收入,有緊密關聯。於是,他們進一步研究發現,那些家庭年收入少於2.5萬美元的孩子(即美國窮人階層),他們的大腦皮層,確實比家庭年收入超過15萬美元的孩子(即美國富裕階層),小6%。 可能這也是事實,因為在長期的階層分化之下,窮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生理基礎上就有著差異,從小飽經饑寒的孩子與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小孩,那些從小要打工掙錢面對糟糕父母的孩子與那些從小琴棋書畫讀書修身的孩子,原本就不是一種人類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贍養人類》,就描繪了如此殘酷的未來——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比人和狗的差別都大。
同時,貧窮還會降低人的決策能力。2015年,《科學》(Science)發表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這項研究認為,貧窮會損害我們對選擇學校、財務管理和生活做出決策的能力,貧窮帶給人們的精神負擔會讓智商降低13個點。 窮人很難有長遠的規劃,也很難做出理性的財務決策,譬如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剛剛攢下1萬元的時候,你猜他是會去存餘額寶、存銀行定期,還是回去咬咬牙買下一個iphone7手機呢?活在現實中的人們都會猜到現實會是什麼樣!他們做了很多糟糕的財務決策,但從長期來看,其中沒有一個是大不了的。他們會這樣想:「如果我永遠都無法擺脫貧窮,那麼,我多花錢少花錢,我斤斤計較還是寅吃卯糧又有什麼區別呢?」反正他們也一輩子不可能在一線城市買得起房子。
貧窮是慘淡凄涼的,貧窮會切斷人們對未來的想像。讓他們只能像蜜蜂和工蟻一樣機械而麻木地去生活,沒有閑暇去思考現在做什麼未來又該做什麼。曾經有個美國女作家深入底層體驗了一下快餐店女工的貧窮生活,她原本也以為她們的貧窮是源於她們的懶惰、麻木和缺乏理財能力,然而自己體驗之後卻知道——那真是夏蟲不可語冰,何不食肉糜。因為長期的高強度工作讓她們損害了健康,疲累不堪,微薄的薪水根本不夠去長期租房,付不起押一付三的房租,只能去飲鴆止渴住膠囊旅館,她們哪裡有資格去談什麼繼續讀書、理性消費、理財能力啊!這位美國女作家叫做芭芭拉,她寫的那本暢銷書叫做《我在底層的生活》。
世上能讓人成功的只有資本,這個資本不光包括錢,更包括父母人脈、家產積累、身體健康、體力充沛、智力出色、相貌出眾、受教育程度高,而這些資本和窮人基本都沒有關係,就連體力充沛這一項,都需要成長期不錯的營養水平、鍛煉水平以及父母的基因遺傳,所以就連體力,窮人也是比不過富人的。你常常可以看到你的CEO精力充沛為了一個項目幾日不眠不休依舊神采奕奕,而你不過加班一晚上就全身酸痛如大病一場。有錢人大多身體好,這也是資本,一個饑寒交迫貧病交加的身體怎麼勤奮努力都是沒用的。
勤奮努力、讀書奮鬥就能擺脫貧窮,這話本來沒有錯,但許多人並有真正看清窮人的生活,因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早已窮得失去了勤奮努力、讀書奮鬥得的資格。
推薦閱讀:
※(2)[轉載]活著為什麼
※15分鐘帶你讀完一本書·第10期 |《活著》
※生活著,並感動著
※人活著,不與五種人深交!一定要打開看看(精闢)
※活著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