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10大錯誤觀念
在小兒急診室多年,接觸過上萬名病童家長,深深覺得許多兒童醫學的基本常識被誤解和扭曲,有的是受長輩根深蒂固錯誤的觀念影響,有的是受以訛傳訛的謬論毒害,正確的知識反而無法被人接受和了解。以下是我整理出臨床上十大兒科常見錯誤觀念,並附上解答,希望能對家長有所幫助。錯誤1:發燒會燒壞腦袋?回答:發燒是身體受到病原體入侵時正常的免疫反應,適度的發燒(41度以下)可以提升免疫系統效能,對人體是有益的,並不會傷害腦部。錯誤2:高燒不退是造成熱痙攣的原因?回答:研究已經證實熱痙攣病因是遺傳基因造成的「熱痙攣體質」,體質才是原因,發燒只是誘發因子。若沒有熱痙攣體質,即使超高溫的發燒也不會造成熱痙攣發作。錯誤3:多用退燒藥比較不會引起熱痙攣發作?回答:研究發現有熱痙攣體質的兒童發燒,積極的使用退燒藥並不會降低熱痙攣發作的機率,該發作時就會發作,多用退燒藥是無益的,反而可能增加使用過量退燒藥導致的副作用。錯誤4:痙攣發作時要塞東西到嘴巴裡面以防止牙齒咬到舌頭?回答:痙攣發作時會咬到舌頭的機率極低,放任何外來物(布條、筷子、手指等)到嘴巴裡面,反而容易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危害病人生命。正確的處置是讓病患側躺,幫助口腔中的口水、食物流出,才能維持呼吸道暢通。錯誤5:感冒必須吃藥才會好?回答:感冒是病毒感染造成,幾乎沒有藥物可以直接殺死病毒,只能靠人體免疫系統清除病毒。止咳、化痰、抑制鼻水等「感冒藥」,作用在減輕感冒病毒造成人體不舒服的癥狀,無法真正治療感冒,其實只要免疫系統有足夠的時間發揮效用,感冒可以不藥而癒。錯誤6:感冒治不好會演變成肺炎?回答:肺炎發生的原因是感冒病毒破壞呼吸道黏膜,使原本就生長在喉嚨的細菌經由破損的黏膜入侵,最後演變成肺炎。感冒藥只能緩解癥狀,無法遏止病毒破壞黏膜,故不會降低罹患肺炎的機率。錯誤7:腸胃炎腹瀉一定要吃止瀉藥?回答:腹瀉可以幫助人體排出細菌或病毒,腸胃炎時使用止瀉藥會讓病原體無法排出,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延長病程。此外,原本應該排出的糞水和空氣滯留腸道,容易造成腫脹,甚至導致腸道破裂。錯誤8:使用乾式洗手液可以預防腸胃炎?回答:常見的腸胃炎病毒,如輪狀病毒和諾羅病毒,外層沒有「套膜(envelope)」,任何乾式洗手液皆無法有效對抗,最好的做法是用清水加清潔液或肥皂洗手,將病毒沖離皮膚表面,才可以有效預防腸胃炎病毒經由手部散布。腸病毒跟腸胃炎病毒一樣沒有套膜,使用乾式洗手液無法減低感染的機率。錯誤9:得到流感一定要吃克流感才會好?回答:流感也是感冒病毒的一種,大部分的流感可以靠人體的免疫系統治癒,少部分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克流感對於降低流感併發症機率和治療嚴重流感的效果目前仍有爭議,而且只有在病程早期使用才有較好的療效。接種流感疫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手段。錯誤10:流感疫苗很危險?回答:所有研究顯示流感疫苗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極低,是十分安全的疫苗,接種疫苗得到的好處遠大於疫苗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作者簡介_謝宗學醫師現任:(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治醫師
推薦閱讀:
※無孔不入的喝酒養生觀念,當真你就中計了
※澳媒:觀念不同 中國老人難在海外與兒孫同住
※為什麼你始終無法賺到錢?就因為你存在這七大觀念!
※老外看中國:性觀念更開放 但不會享受
※現在的社會已經不能再抱著"養兒防老」的老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