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郭雲膠和黃國忠養殖胡蜂也賺錢

[科技苑]馴養「殺人蜂」(20140311)

  【導讀】:2013年,兇猛的胡蜂在我國的陝西,四川等地,致多人死傷,一時間,胡蜂如洪水猛獸,受到誅殺剿滅,而雲南的郭雲膠和黃國忠,卻偏偏深入虎穴,要冒險捉蜂。那他們究竟能不能平安地,將胡蜂收入囊中呢?他們捉蜂,又幹什麼用呢?

  【主持人】:昨天說到,黃國忠兄弟靠追蹤一隻帶著雞毛的胡蜂,找到了它們的巢穴,可就在大伙兒全副武裝地,快抵近蜂巢的時候,更多的胡蜂迎面撲來。

  【解說】:在蜂群的圍攻下,記者明顯感受到,它們在拚命撕咬眼前的塑料擋板,而黃國忠兄弟,並無絲毫的恐懼,他們小心翼翼地拿著鐵鍬,和一個鏤空的鐵籠子,進一步貼近蜂洞,受到驚擾的胡蜂,從巢穴里蜂擁飛出,向大伙兒發起更猛烈的進攻,為了確保記者絕對安全,黃國忠趕緊找來膠帶,將記者的膠靴和褲腿的連接部位,再次死死地紮緊。

  【採訪】黃國忠:我怕蜂子鑽進去。

  【解說】:安頓好記者,黃國忠開始小心地刨挖胡蜂的洞穴。這倒讓記者有些不解了,說是來捉蜂,可挖掘胡蜂的洞穴做什麼呢?

  【採訪】黃國忠:我們這一次是取優質的准蜂王,準備拿到大棚交配。

  【解說】:此時,黃國忠才道出了,這次進山捉蜂的原委。原來,他們兄弟倆和德宏師專教生物的郭雲膠,早在2009年,就搞起了胡蜂的人工養殖研究,他們這次進山,主要是捉拿一些個大體健的,野生雌蜂回家,再和家裡人工養殖的一部分雄蜂交配,這樣來避免養殖的蜂群,因近親繁殖造成的種質退化。不過,這胡蜂在全國其它地區,多被當作危險的飛行殺手,成為被誅殺的對像,可郭雲膠和黃國忠,卻挺而走險,反而搞人工養殖,到底要做什麼用呢?

  【採訪】郭雲膠:我從小經常和比我大的小夥伴們去山裡燒蜂子,燒蜂子非常好吃,大家都喜歡吃。

  【解說】:在雲南南部的一些少數民族村寨里,自古就有著食用昆蟲的習俗,特別是胡蜂的幼蟲和蜂蛹,富含極高的蛋白質,是民間最講究的菜肴之一。

  【採訪】:

  捉蜂人:這個蜂蛹在雲南生吃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蛋白質含量高嘛,生吃熟食都是一個很好的東西。

  村民:甜的,很純,在我們這邊是山中極品,很難吃到的,一般人都吃不到。

  【解說】:胡蜂的幼蟲和蜂蛹,作為美味的昆蟲食品,以前只是在一些少數民族的村寨被人們認識,但是近十年來,情況卻大有不同

  【採訪】郭雲膠:到了2000年左右,全球範圍內都提倡吃昆蟲食品,蛋白質很高,這個時候,全國範圍內會吃敢吃蜂蛹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供不應求,就出現了我們山區的農戶,爭先恐後去山裡燒蜂子,燒來後拿到市場上去賣。這個蜂蛹的價格是相當地高啦,在我們這裡,這種蜂蛹賣到180元一市斤。

  【解說】:搗毀胡蜂的巢穴,掏取裡面的幼蟲和蜂蛹,雖然是一種極具風險的舉動,但市場需求帶來的巨大利潤,仍誘使越來越多的人,不惜為此挺而走險。

  【採訪】郭雲膠:那麼這幾年來,以前燒得到蜂子,有胡蜂的地方,現在沒有了,優質的蜂群都沒有了。

  【解說】:一方面是市場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卻是胡蜂種質資源的極劇衰竭。

  【採訪】:

  黃國忠:以前小時候,我們都是用火燒馬蜂,

  村民:它蟄人,它越蟄人,我們越用火燒,一窩蜂直接把它搞死,直接絕後。

  【解說】:燒了二十幾年胡蜂的黃國忠和寨子里的人,也是到了前些年才發現,山裡的胡蜂可不像從前,那麼容易就被找到了。

  【採訪】黃國忠:全燒沒了,沒後代了。

  【解說】:胡蜂的數量在極劇減少的同時,村民們還發現一個現像,那就是,寨子周圍森林裡和莊稼地里的害蟲,反而越來越多。

  【採訪】:

  村民:以前一到秋季,這山上全是白蟲,吃那個樹葉。

  黃國忠:它吃的都是害蟲嘛,燒一窩,敗一窩,斷子絕孫,森林長不起來,被蟲破壞嚴重,稻穀被害蟲吃得很厲害。

  【解說】:到了2008年,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這引起了郭雲膠的關注。

  【採訪】郭雲膠:我也是學生物的,經常帶學生做環保活動。當時我就想,保護野生動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實施人工養殖,就像我們的祖先,馴化了雞牛羊,現在我們怎吃都吃不完。

  【解說】:秉承這一理念,郭雲膠決定引種進行人工繁育。2009年,他打聽到黃國忠和黃國虎兄弟倆,在雲南龍陵一帶的山寨里,以捉蜂聞名,就找到了他們。說出了一起搞人工養殖的念頭,雙方一拍即合。

  【採訪】黃國忠:你把它全部燒滅了,發展不起來,還能賺到錢嗎?像我們人工養起來,科學養蜂,不去燒,全部是撈了,還能賺到很多錢。

  【解說】:如果能夠馴養致命的胡蜂,那麼胡蜂的種質資源就會從根本上得到保護,開發利用和持續發展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在雙方達成共識的前提下,郭雲膠和黃國忠,嘗試搞起了人工馴養胡蜂。

  而眼下,他們在這處金黃虎頭蜂的巢穴,要捉拿的,並不是所有的胡蜂,而是深藏在巢穴裡面的准蜂王。所謂准蜂王,就是在胡蜂的巢穴里,原本只有一個蜂王,和上萬隻只會採食築巢的工蜂,但是到了每年的10月左右,老蜂王就會產下成百上千的,可以交配繁育後代的雄蜂與雌蜂,這些剛出生不久,還沒交配過的雌蜂,就被稱為準蜂王,一旦它們和雄蜂交配後,才會正式成為蜂王。

  【採訪】郭雲膠:兩個黃師傅操作的這個大蜂籠,就是把危險的兇猛的職蜂(工蜂)收集掉。

  【解說】:職蜂就是巢穴外面,不斷衝撞大夥的蟄人工蜂,它們雖然也是雌性,但沒有生育能力,只負責採食和護巢[來源:www.cyonE.com.cn/]。而巢穴裡面的准蜂王,就不同,它們是具有交配能力的大個頭雌蜂,並且它們不善飛翔,在與雄蜂交配前,通常都是隱居在蜂巢里。黃國忠為了避免更多的工蜂飛出巢穴蟄人,索性將大鐵籠罩住洞口,先暫時將一些收攏。此時巢穴裡面的一些雄蜂,受到驚擾,也紛紛爬出洞口。雄蜂沒有蟄針,不會蟄人,但一出洞口,也一併被收入籠中。約么十分鐘後,黃國忠挖開了洞口,幾餅巨大的蜂巢呈現出來。

  【採訪】黃國忠:來,起,最起碼有60斤,起來,60斤左右。

  【解說】:在這些被取出的蜂巢里,除了裡面的幼蟲,老蜂王,和剛剛封蓋不久的蜂蛹外,數百隻被稱為準蜂王的大個頭雌蜂,正在蜂餅間爬來爬去,它們色澤油亮,顯示出健康的活力。

  【採訪】黃國忠助手:我們準備用這個小籠子,捉准蜂王,捉完關這裡面。

  【解說】:這些准蜂王,天性不善飛翔,很快,其中的一兩百隻就被關進了這個小鐵籠子里。為了不影響這窩蜂的繁殖,剩下的幾百隻,大夥就不再捕捉,而是將它們,連同一起住著幼蟲,蜂蛹和老王的蜂餅,又重新放回蜂洞,

  【採訪】黃國忠助手:這樣它一代代繁殖下去。

  【解說】:安置好巢穴,大夥用帶來的擋板,重新將蜂巢洞口加固,隱避,然後釋放被暫時關閉在大籠子的,一部分工蜂和雄蜂,讓它們重新飛回巢中。這樣,這次活捉金黃虎頭蜂的冒險之旅,才宣告結束。

  接下來,郭雲膠和黃國忠要做的,就是讓這些被捉回來的野生雌蜂,和家養的雄蜂舉行結親拜堂儀式,繁育優良的後代了。

  【採訪】郭雲膠:這個時候,我們要把它們關到,我們設置的這個大棚裡面。

  【解說】:郭雲膠和黃國忠將捉回的雌蜂和家養的雄蜂,分別暫養在用慮網隔開的,兩個大棚里,為了促進雌雄蜂儘快發情,除了增加蝗蟲等葷食的投喂量,蜂蜜水和水果的供給,也必不可少。

  三天後的一個中午,郭雲膠觀察到,雌雄蜂隔著中間的濾網,有貼近親昵的舉動——胡蜂發情了!於是,他趕緊讓黃國忠拿小籠子,收集一些雌蜂到雄蜂大棚來。胡蜂和蜜蜂不同,這些雌雄蜂雖然是來自不同種群,彼此的氣息不同,但初次謀面,它們並不會打鬥。

  【採訪】郭雲膠:這個棚里都是雄蜂,現在黃師傅把發情期的准蜂王(雌蜂),從蜂王籠里放出來,進行人工輔助交配。

推薦閱讀:

為何桉樹危害那麼大還有大量商家種植 原因是我們所想不到的
小龍蝦池塘養殖技術要點
養殖小龍蝦(蝦大小看水草)
管控抗生素濫用莫讓養殖業成「盲點」
屋裡養殖娃娃魚

TAG:賺錢 | 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