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二集)  2008/1/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12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二集)  2008/1/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51-0012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是最後一堂課來學習《弟子規》。請接著看「泛愛眾」這一章,從第二十句看起: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這是講的對下屬之道。『婢僕』是婢女和僕人,現在我們可以解釋為下屬、下級,或者是我們的晚輩,或者是我們的學生,總之是身分、地位都比我們低的這類人。我們應該對他怎麼樣?我們要『身貴端』,我們的身體行為要端正。為什麼要端正?因為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社會裡面都應該扮演三種角色:一種是君,一種是親,一種是師。所謂「君親師」,君是領導、上級,他的責任是領導他們、帶領他們;親是父母親,就是把他們當作兒女一樣的看待;師就是老師,就是做個好榜樣,這樣教導他們一起學好、做好人。我們要教導他們必須自己要行得正,所以「身貴端」。一個企業的領導他如果要領導好這個企業,首先自己要有品行,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自己做得正,我們的下屬看到了必定是向我們學習,敬佩我們;如果我們自己沒做到,心口不一,或者是言行不一,這樣就很難服眾。不僅是要對下屬如此,對每個人都應該承擔君親師的責任。比如說一個企業的員工,他在他的崗位上就可以做君親師,他這個崗位里他用他的行為帶領大家,這是做君,他對自己的同事非常關懷照顧,很有愛心,這就是做親,常常用聖賢之道把做人的道理為人演說,演就是自己表演,做好榜樣,說就是把它介紹給大家,這就是做師。所以不管你是在哪個行業、哪個崗位,都可以也都應該做君親師。

  這裡這句尤其是對領導而言,待下屬之道要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慈就是仁慈,寬就是寬厚,不可以太過苛刻要求,應該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我們看到南京有個公司他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曾經到過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去聽「幸福人生講座」,聽完之後很感動,也帶著自己的下屬員工們都來聽課,決定回到自己的企業里要落實君仁臣忠。所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就是領導對下屬要有禮敬,要愛護他們,那下屬必定是對領導忠誠。所以董事長和總經理兩個人就決定每天最早到班,在單位門口向每個員工鞠躬來迎接他們,上行下效,員工們也就變得彬彬有禮,互相之間也就能夠鞠躬。當我們身子彎下去鞠躬的時候,那種禮敬人的心就隨之油然而生。所以身體動作幫助我們生起這顆心。

  領導也對員工很關懷,所以員工他們也就體貼領導。比如說在往常公司飯堂裡面總會有大家擠隊打飯的情況,大家都不講禮貌,而且吃完飯都很多的浪費,泔水桶裡面都裝得滿滿的剩飯剩菜,差不多每個員工吃飯都會留下很多飯菜,不愛惜企業的財富,不愛惜糧食。大家去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學習以後,員工們也就自發自覺的在打飯的時候排隊,非常的整齊,很規矩,而且互相禮讓,絕不爭隊。吃飯之前也都會念感恩詞,「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領導的恩德」,吃完飯總是把碗里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他們打飯的時候就想到要吃多少就打多少,所以浪費的現象就完全沒有了,泔水桶就沒有那些剩餘的飯菜,最後連泔水桶都撤掉。從這個例子我們看到公司領導他必須自己身體力行,傳統文化是要我們自己去做的,我們自己做到了,這才能夠感化別人,感化自己的下屬。那個公司現在真的是和樂融融,員工們能夠常常關心領導,領導關心員工,甚至員工之間都能互相關心他們的家屬、體恤家屬,這是學習《弟子規》以後他們公司上下得到的好處。家和萬事興,一個公司能夠如此和睦,他的事業一定得到很好的發展。請看下句: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這是講我們對人要講理,不能夠以勢壓人,如果是仗著自己的權勢,或者仗著自己家裡有錢,或者是自己有地位來壓服人,雖然他被你這種威勢所壓制,但是他的心裡並不是服的。怎麼樣才能讓他服?一定要把道理擺明,我是符合道理的,曉之以理,這樣他才能夠佩服,他才能做到心服口服,『方無言』。我們看到在海南省海口監獄,他們這些監獄的領導們都認識到傳統文化對改造服刑人員那種喜人的效果。海南省司法廳的副庭長以及監獄局局長張發同志就率團到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去學習,回到他們的單位就要求幹警們都來學習《弟子規》,不僅是會念、會背,而且要求條條要做到,再用《弟子規》去教導這些服刑人員,尤其注重孝道。監獄裡面的服刑人員當讀到《弟子規》「入則孝」這一章,聽到中心派出的老師講的課,個個都感動,知道對不起父母,決心重新做人。

  在監獄裡面,有一位廬江文化教育中心自願來教學的張老師,這位張老師為了跟監獄裡的服刑人員更好的互動,就決定住進監獄,跟服刑人員們一起作息、一起生活,自願坐牢。在監獄裡面跟這些服刑人員講課,對這些服刑人員都非常禮敬,真的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有愛心。有一天他講課的時候,座下有兩個服刑人員可能因為一些矛盾,竟然在課室裡面吵起來,甚至打起來,旁邊站著的幹警正準備上去制服他們,這時候張老師馬上向幹警和全體的服刑人員鞠躬、道歉,他說都是我自己講課講得不好,才讓他們不專心聽課,起了衝突,也讓大家受到影響。張老師立即向大家道歉,「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樣的行為立即就引起課室里所有服刑人員的鼓掌,大家佩服,大家被張老師的這種真誠所感動,所以學習《弟子規》也就非常認真。後來張老師因為他的父親患了重病,病危,張老師要離開監獄回去照顧父親,大家曉得張老師他是義務來講課的,他沒有什麼收入,所以服刑人員們都主動自發的捐款,有的人捐幾十塊,有的人捐幾塊、幾毛,這樣捐起來,湊足了好幾萬塊錢給張老師他父親寄過去,張老師的父親接到監獄裡服刑人員的捐款都非常感動。你看用愛心、用真誠來對待服刑人員,服刑人員也受感動,真的每個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他們犯罪都是因為一時糊塗,從小缺乏倫理道德的教育,所以會造成一時糊塗的事情,而如果能夠通過聖賢教育是可以把他們教好,可以把他們變成好人。

  很多監獄的領導們都會抱怨說服刑人員非常難改造,而且服刑期滿之後到社會上很有可能又犯罪,又會被關進監獄裡。所以教育一定要懂得用理服人,不是用勢服人,用強制的那種手段很難起到好的教育效果。真正用傳統文化把道理講清楚,而且像海南監獄這樣的領導們、幹警們,他們自己學、自己做到,他們講的這些道理服刑人員才真服。如果說服刑人員是社會上最難教化的都能教化好,那還有什麼人不能教化好?我們真正知道每個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人一定是可以教得好的。第五章「泛愛眾」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下面請看第六章「親仁」,這一章是講要親近仁德的人,親近有智慧的聖賢君子。我們這一生希望能夠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業,甚至進德修業,成就聖賢的人品,親仁就非常重要。在學習的道路上必須要有良師益友。「親仁」這一章可以分四條,第一條是: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這一條是講我們都是人,『同是人』,但是每個人他的習氣不一樣,所以他們的類別就不齊,總是凡夫俗子居多,而真正仁德君子很少。要知道,做為人,他們的本性都是一樣的,這裡講的『類不齊』不是講本性,而是講他們的習性。《三字經》裡面講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本來的面目都是善的、本善的,跟聖賢沒有兩樣,本性雖然相同,但是習性可能不一樣,『類不齊』是從習性上來講的。從本性上講大家一樣,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是講性善,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像堯、像舜那樣的聖賢。既然本性上我們跟堯舜聖賢沒有兩樣,為什麼又會有類不齊的現象?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後天所受的教育不同,《三字經》講的「苟不教,性乃遷」,如果沒有接受良好的聖賢教育,原來的本性就會被蒙蔽,不良的習性就會增長。我們了解這個狀況就會有信心,什麼信心?我們是可以做聖賢,因為我們本性跟聖賢一樣,換句話說,我們本來就是聖賢。現在不是,是因為我們有習性,只要通過學習改造自己,可以把習性放下,放下之後本性就現前,那就成聖成賢。所以我們很有信心,每個人真的都可以成聖賢。

  因為在現代社會聖賢教育非常衰微,倫理道德大家都不講求,因此人們受的污染就很嚴重,造成的結果就是『流俗眾,仁者希』。「流俗眾」是一般凡夫俗子,那種心無大志,每天都是為著自己的衣食、飲食男女、自私自利而活著的,這叫流俗。「仁者」是什麼?仁者就是沒有私心,真正大公無私的人,他把一切人、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這種是仁者,這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本來是一體的。所以一體的這種觀念是正確的,自私自利的觀念是錯誤的,它不符合宇宙客觀規律,不是宇宙人生真相,是人錯誤的妄念。有這種錯誤的妄念必然人生就會痛苦,就會有諸多不順,一般大眾真的都是生活在痛苦煩惱之中。仁者完全沒有私心,跟宇宙萬物同體,他是樂,孔子說的「樂而忘憂」,真的是樂。很可惜我們沒有受到教育,觀念錯誤,讓我們很冤枉去受這些苦惱,所以就不能不學習聖賢教育。我們非常感恩古來的聖賢為我們開顯本性的本善,告訴我們這條恢複本性的道路,所以我們要親仁,我們要親近這些聖賢,向聖賢學習。

  我們現在想想,自己是仁者還是流俗眾?如果自己還是自私自利,還是一天到晚為自己打算,那就是流俗眾。想當仁者難不難?不難。孔子曾經說過,「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說,仁遠嗎?我要當個仁者難嗎?不難,「我欲仁」,我想要當仁者,我想要行仁道,仁道就在眼前,觀念一改,就從流俗眾變成仁者,關鍵是我們要放下錯誤的觀念和知見,常常能提起聖賢的教訓,這正念。比如說我走在路上剛想吐痰的時候,痰到了嘴邊,馬上提起正念,我不可以吐痰,要愛護環境,就把痰咽下去或者吐到自己的紙巾上去,這就是「斯仁至矣」,你想行仁,就在這一剎那你就是仁者。又比如說我走在路上看到那個廣告的畫面很污染,或者是在家裡看網路,網路上都是那些污穢的畫面,馬上就停止,就不看,也不去想它,這就是「斯仁至矣」。又比如說你剛剛想發脾氣想罵人,氣到了嘴邊之後馬上把它咽下去,這就轉變了。看到不義之財,不應該要的錢,剛想起個貪念,立即把它壓下去,這就是行仁道。甚至小到我們坐在椅子上,如果身體坐姿不正,腳可能在那兒晃動或者是想把腳放在一個凳子上,用腳把那個凳子一勾勾過來,這些懶散的動作,我突然想起來不可以這樣做。《弟子規》教我們要坐有坐相,想到這裡的時候立即就把姿勢放正,這就是行仁道。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提起正念,這叫「欲仁」,你真的想要行仁道,仁並不遙遠。

  什麼是仁?孔子的學生顏回曾經問過孔子,「顏淵問仁」,什麼是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什麼叫仁?把自己的那些壞毛病、壞習氣克服住,不讓它起現行,而去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禮代表一切古聖先賢的教誨,能夠恢復自己的本性本善,這叫仁。孔子接著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這說得好,我們一天能夠做到克己復禮,能夠遵守聖賢教誨,天下歸仁,我們就能夠影響天下人。從我們家人開始,家人受到感化,到我們的單位裡面的人,單位的人受感化,漸漸的一個社區,乃至一個國家,乃至世界,都能受感化。古人教導我們,要治國平天下從修身開始,修身以後自然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叫天下歸仁。自己行仁道這是自己的事情,為仁由己,不是靠人的事,這是自己的事,求自己,這怎麼會難?求人難,求自己這就不難,關鍵是自己肯不肯干,肯干這就不難。

  怎麼干?下面顏回繼續問:「顏淵曰,請問其目」,請問老師,我要行仁道有什麼綱領,要注意些什麼,怎麼行法?夫子怎麼回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原來行仁怎麼個行法,這四條,不符合禮的,我們說跟善不相應,跟聖賢教誨不相應的,我們不要去看,我們不要去聽,我們不可以說,更不可以去動,不可以去做,這叫克己復禮。非禮的東西是我們的習氣,我們要把它克制住,剋制住了,非禮的自然就復禮,就跟禮相應,這就跟本性本善相應。即使是在一個人的時候,暗室屋漏當中也要克己復禮,這是真正仁。孔子講「為仁由己」,這是自己乾的事情,別人在場不在場,看到我還是沒看到我,我都是一個樣,在暗室屋漏中也不愧對自己的良心,所以非禮勿動。動不僅是身體在動,心也不能動,那些惡念、貪念、淫念、瞋恚的念頭、怨恨的念頭、嫉妒的念頭、高下的念頭、傲慢的念頭、對聖教懷疑的念頭都不能動,這叫非禮勿動。真正能夠這麼做的,這就跟聖賢不遠了,真的仁遠乎哉?不遠矣,不會遠的。所以克念作聖,把自己的惡念、不善的念克服得住,這就能夠做聖人。顏回聽了之後,他真的是好學,聽到善言立即行動,他說「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回」這是顏淵自稱,顏回我並不聰明,但是我一定要按照夫子的教誨去做,這是一個真正的弟子的態度。我們來看第二條: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這是講果然是一個真正的仁者,就是有聖賢品格的人,一般人看了反而會敬畏他,甚至會害怕他,一般人就是流俗眾。為什麼會敬怕他?因為他『言不諱,色不媚』,他言語絕不會講那些客套話,那些忌諱的話,或者是阿諛奉承的話,他不會去說,就是不會講那些花言巧語,花言巧語叫綺語。他一即是一,二即是二,說話實實在在,絕對不會打妄語,絕對不會故作掩飾,不會說心口不一,所以有時候真的講起話來直言不諱。他的臉色、他的容貌不卑不亢,絕對不會顯示出諂媚巴結或者奉承的樣子,這是仁者的行為。為什麼他會這樣做?因為仁者的心清凈,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對任何人無所求,他就不會有巴結人的念頭,他所說的話都是利益大眾,利益大眾的話不一定是好聽話。古人講「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真正忠言可能不是好聽的,但是聽了之後能夠接受,能夠照做就有好處。一般人跟仁者在一起受不了,覺得仁者這個人怎麼這麼難相處,都不懂得客氣,所以對仁者也就敬而遠之。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要親近仁者,別的人他不敢親近仁者他就不能提升,我們必須要親近仁者,這樣我們的品德學問才能夠提升。下面就講到為什麼要親近仁者。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親近這位仁者,這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必定是使我們得到很多的好處,什麼樣的好處?總的來說就是『德日進,過日少』,道德學問一天天的進步,自己的過失愈來愈減少,這是有無限的利益,真正讓我們能夠這一生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幸福美滿的生活不一定是富貴的生活,但是一定是快樂的生活,快樂是從哪兒來?有德的人快樂。像顏回貧窮到極點,他也是不改其樂,這什麼?他有德。所以德重要!成聖成賢也就是修德的圓滿,這個利益絕對是無限的,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以想像得出來的。我們如果知道親近良師益友有這麼多好處,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親近得?這要講跟這些良師益友相處要有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態度?就是要有至誠恭敬心,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有恭敬心才能夠受教。

  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都強調恭敬心,像佛家有一本經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就告訴我們如何對待老師,經文上講「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這是講做一個弟子(學生),不可以對老師輕慢。什麼叫輕慢老師?不僅僅是說對老師言語態度上輕慢,即使是表面上對老師很恭敬,行禮作揖,端茶倒水都很殷勤,但是老師的教誨不能夠依教奉行,那就是輕慢其師。因為老師代表道業,我們尊師重道,如果不重道就是不尊師,老師所講的這些聖賢教育,我們要每天反省,每天努力修學,這樣才能夠對得起老師。對於道德的人不可以有惡意,什麼叫惡意?毀謗的念頭,瞧不起他,批評他或者是嫉妒他,甚至要陷害他,這些都是惡意,這是大錯特錯。應該把這些老師、這些有道德的人看成是什麼?看成跟佛一樣。佛門弟子是把佛當作最尊的,老師跟佛的地位平等,你看看,這是對老師的那種恭敬心。對老師的恭敬一定是表現在好學,勇猛的改過遷善,不是表面的客氣、殷勤。有智慧的人、老師能看得出來,你不是真乾的,你不是真學的,他也就不會教你,他就走了。所以我們想親仁,親近有道德的、有學問的老師,必定是把老師的教誨不折不扣的去落實,這才能夠讓老師常住在這裡,否則老師不求名不求利,如果你不是真學的,他住在這裡有什麼用?他就走了。這是告訴我們事師之道,事奉老師最重要的就是有恭敬心、有好學的心。

  我們要選擇老師要怎麼選法?要聽其言觀其行。我們想要成就道業,知道老師非常重要,我們就要知道選擇一個真正有真才實學、有道德學問的老師,這是至關重要的。而我們選擇這位老師一定也是要用聖賢教誨去觀察他,看他是不是真做到,還是只是說一說。如果只是會說不會做,也可以把他說的來學習,因為他說的沒錯,也可以幫助我們;當然就不如找一位能說又能行的老師。一旦找到老師,要對老師有堅定的信心,這個信心非常重要,我們之所以能不能夠成就,關鍵是在於對老師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對老師我們要真正選擇我們由衷佩服的人做老師,如果我們對他不佩服,說明他跟你沒有緣分,你也不可能對他的話不折不扣的去落實,這時候這個老師總會介紹你,跟你談話知道你最敬佩哪個老師,他會介紹你去那個老師那裡學習,跟你講你跟那個人有緣分。為什麼?因為你言語之間透露出你對他的百分之百的佩服,所以你能夠在他的會下成就。是不是老師的品學方面有差異?不一定,就是因為你對那個老師有十足的信心,哪怕他的品行不如這個老師,但是你能在他的會下成就,可見得信心非常重要,對老師的信心。對自己的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本來跟堯舜一樣本性本善,我也是可以學得好的,我也可以成聖成賢的,這個要有信心,這樣學問道德一定能成就。老師看到學生真正有恭敬心,他就肯教,會把他畢生的學問毫無保留的教給他,而在老師傳法之前必定是有一段時間考驗這個學生,看他能不能夠接受這種道、這種法。

  像當時戰國末期,有個年輕人叫張良,張良他是韓國宰相的兒子,貴族,但是韓國被秦國滅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張良就很想要報復,年輕人氣盛,想要去行刺,但是沒有能夠成功,結果就逃跑了,跑到現在江蘇省這個地方,有一天在橋上遇到一位老者,這個老者見到張良,這個老者是個高人,看到張良來了,故意把鞋就踢到橋下的水裡,就跟張良很不客氣的說:「年輕人,你幫我把那個鞋子撿上來。」張良一看這個老人家這樣說話,也很同情他,一個老人,他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古人因為有孝道的根基,他就能夠尊敬老人。於是張良就下了河邊把鞋子撿上來。撿上來以後老人就把腳一伸說:「你給我穿上!」張良一看,這老人家真夠跋扈的,又想想對老人要有恭敬心,不要見怪,於是就給他很好的穿上鞋子。結果老人看了張良這種舉動,很滿意的笑了,他說:「孺子可教也。」這個年輕人還是可教的,受教,為什麼?因為他有恭敬心。於是就跟他講說,我有一個大法傳給你,五天以後咱們在這橋上等候,天亮的時候你一定得到。五天以後,張良天剛亮就來到橋邊,發現老人已經在那等候,老人很生氣的對張良說,你怎麼跟老人家約會都遲到,今天不能傳給你,五天以後咱們在這個橋邊再見面。於是五天以後,這時候張良天沒亮就來了,來了以後一看,老人家已經在那裡等了,結果老人家又要把他攆回去,說五天以後你再來。結果五天以後,張良乾脆晚上就不睡覺,半夜就到橋邊在那兒等,結果等了一段時間,天沒有亮老人就來了。這時候老人家點頭說,好,我現在就傳一部《太公兵法》給你,姜太公的兵法,你讀了這本書以後,你將來可以推翻秦朝,定國安邦都沒問題。張良接受了這部寶書以後回去就認真的學習,後來輔佐劉邦推翻了秦始皇的殘暴統治,建立了漢朝大一統的天下,也為自己的國家、人民雪恥。

  你看看,親近老師要有那種恭敬、謙卑的心,這種心才是受教的心,如果對老師輕慢或者是沒有信心、不恭敬,這種人就接受不了大法。不管學什麼,都要有這種心,這個心就是恭敬心和信心,還有謙卑的心,這三大要素都要具足。這個親仁不僅是包括親近仁德的人,也包括親近聖賢教育,這個仁也代表仁道。孔子曾說,「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是講君子哪怕是在衣食住行、日用平常之間,都沒有違反仁,換句話說,他時時刻刻都不違背仁道,這叫真正親仁。造次就是在急促匆忙的時候,顛沛就是流離顛沛的時候,都沒有違背仁道,這是真正君子。真正行仁道的人,他就絕對不會造惡。孔子說,「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立志行仁道的他哪會做壞事?還有做壞事的時候,還有起惡念的時候,這就還沒有真正行仁,真正志於仁,立志行仁,都沒有。所以我們要檢查自己有沒有真正生起親仁的志願,有這個志願,真的時時刻刻都會檢點、都會反省,用聖賢教育來反省自己。底下這句講: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如果不親近仁德的人,不親近聖賢教育,那就有很多的害處。像古人也講,三日不讀聖賢書便面目可憎,那是古人,現在一日不讀聖賢書就面目可憎,一天如果不學習討論聖賢的教育,恐怕煩惱習氣就會起來,又會造惡,所以良師益友不可以遠離,聖賢的經教不可以不學習。怎麼學習?我們現在慶幸有高科技,有這些網路設備,我們大家可以就在家裡面,在自己的電腦螢屏面前,大家就一起學習討論,在電視機前一起探討如何進德修業,這也是互相做良師益友。我們在這裡講,講得不對的,遠方的朋友就來電子郵件告訴我們如何改進,這些都是切磋琢磨,這很好的事情。即使是在這樣的一種污染的社會裡面,我們也能夠得到聖賢教育的喜樂。如果不學習、不親近良師益友,底下講的,就會出現什麼害處?『小人進,百事壞』。什麼是小人?就是追求世間名聞利養,搞自私自利,胸無大志,對聖賢教育他並不想要學習,這是叫小人。小是因為他心量小,他的心量只有他自己,這叫小人。什麼叫大人?大人是心量大,真的心懷天下,心裏面裝著宇宙一切的眾生,他忘了自己,這是仁者。《易經》上講,「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如果不親近仁者,必定是親近小人。人都是一類類的聚起來的,我們如果不好學,不肯深入學習聖教,那就跟仁者愈來愈遠,就會跟小人在一起,最後自己也不知不覺成為小人。這個我們要很警覺,親近仁者還是親近小人全在自己,這是從因上講。從果上講,親近仁者必定能夠得到幸福人生,必定有成功事業,必定最後作聖作賢。親近小人最後的結果是痛苦,痛苦人生,是懊惱、是失敗,做人做得很失敗,最後就墮落。所以第六章雖然很短,但是也非常重要,告訴我們不可一日遠離良師益友,不可一日不讀聖賢書。

  第七章就是最後一章,講「餘力學文」。《弟子規》裡面講了七個方面,前面六個方面講「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些方面都是讓我們自己努力去落實而提升自己的,那是只講力行這方面,學文就是要學習聖賢經典,學習聖賢經典幫助我們力行,那我們力行就有正確的方向。所以學文很重要,並不是看到說有餘力才學文,沒有餘力不學文也沒有關係,不是這樣講,餘力學文是強調我們力行重要,但是學文是幫助我們力行,所以文不可不學。《朱子治家格言》上面就說,「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自己的兒女、晚輩雖然愚鈍,這個愚可能是學文方面比較資質差,但是也要讓他們學文,經書不能不讀。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學文和力行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力行幫助我們學文,學文幫助我們力行。我們學到聖賢教育,幫助我們、指導我們去生活、去工作、去處事待人接物,這是在力行。真正力行了,對於聖賢的教誨又有新的悟處,又有更深入的體驗,所以是相輔相成的,力行是行門,學文是解門,要理解,解行並重。

  學文,什麼叫文?在《論語》裡面子貢曾經問過孔子,「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貢問,孔文子他為什麼有文這個諡號?孔子回答他說,「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所以學文的文我們要曉得是什麼?孔子說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是聰明,資質很好的,資質很好的人容易傲慢,所以可能不好學,他認為自己了不起,不肯學習,聰明的人都好學,這叫文。剛才講的,子孫雖愚,也要好學,聰明也要好學,所以好學重要,對每個人都重要。不恥下問是我們謙卑的態度,即使是學問道德比我們低下的,或者是地位比我們低下的,我們都虛心的向他們請教,有這種謙卑的態度這叫做好學,這叫文。如果只力行不肯學文的,最後可能《弟子規》講的,「任己見,昧理真」,自以為是,就違背了真道。《中庸》上跟我們講,「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智慧,我們說聰明智慧,好學的人就近乎是智慧,力行的人近乎仁者,這裡講到兩個都重要,力行和學文。知恥近乎勇是指我們要改過自新,還有過失,這是可恥的,勇於改過就是勇猛。好學幫助我們知恥,力行幫助我們來改過,這是聖賢學問。

  孔子曾經講,「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是聖人,聖人跟凡人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孔子說,一個小城可能只有十個家庭,小城邑,必定會有忠信這方面品行跟孔子一樣的,丘就是孔子的名字,但是不如孔子好學。所以如果能夠將忠信做到很好,像孔子這樣,這是力行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不好學,不肯學文,那也不能成為聖人。這句話固然是孔子自己謙虛的話,但是要知道要成就聖賢必須要好學。我們來看「學文」這一篇,第一句: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這是講如果我們對聖賢的教育不去力行,而只是學一些文章詞句,甚至會講,講得頭頭是道,自己沒做到,講得多了會什麼樣子?『長浮華,成何人』,這句話批評得很不客氣,增長的就不是道德學問,是浮華之氣,就變得傲慢,變得是夸夸其談,那成什麼樣的人?古人有一個批評的詞叫偽君子。現在很多家長就是只注重孩子學校的功課,那個成績分數,沒有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結果孩子學習愈好他的傲慢愈重,他的浮華之氣愈嚴重,品德愈虧缺。我們看到菲律賓有一家華人報紙曾經登過一個例子,是講一個華人孩子讀書上學,孩子跟這個老師很好,老師也很喜歡他,因為這個孩子讀書成績非常優秀,可是有一天當這個老師走到校門口,正看到這個孩子對著一個年長的婦女在那裡生氣吼叫,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個年長的婦女是他母親。他母親知道孩子在學校得了感冒,特地送葯來,結果這個孩子竟然對他母親大吼大叫。事後老師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就老實承認,因為怕自己母親來學校,同學看見都會笑話他說:「你家老奶奶怎麼來了?」因為他母親年紀比較衰老,他不願意讓他母親被人看見,他覺得這樣會丟面子。你看看,學習好的孩子竟然有這樣浮華之氣。一個人孝都沒有了,他真的成何人?說句不好聽的話,用《孟子》裡頭的一句話講,「與禽獸何異?」因此品德提升比什麼都重要,不可以只學文不力行。這個學文,現在學校也都不注重傳統文化、倫理道德的教育,連學文都沒有了,只學點科技常識,我們的下一代怎麼可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所以恢復傳統文化教育、恢復倫理道德教育,這是當務之急。下面第二條講的: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這是講只力行而不去學習聖賢教誨,那就完全變得自以為是,執著自己的見解就違背了真道、真理,這個『昧』就是糊塗。孔子說,「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都這麼好學,他說我不是生而知之的,我不是天生下來就懂得聖賢教育,那是怎麼樣?因為我好學,學習古人的教誨,而且能夠很勤奮很敏銳的來學習。這是學文重要,那麼我們的力行就有方向。下面,好幾句都是告訴我們怎麼樣學文: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這是講如何讀書,要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這是要我們集中精神,讀書不可以開小差,要專註,專註才能夠深入領會經文的意思,一個人他學習好不好就看他能不能專註。古人從小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就是讓孩子背書,他背書精神就集中。現在的孩子老看電視,老玩電腦打遊戲,精神不專註,讀書怎麼能好?讀書的時候心住在上面,眼睛看著,口念著,這樣讀書才能夠入心,才有效果。『信皆要』這個信,還要有信心,知道我可以成聖成賢,有這個信心,也知道按照這種讀書法,《弟子規》教導我們的讀書法,一定能夠學得出來的。有了信心,耐心就出來了,就肯按部就班的來學習。下面又講,第四句: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這是講學習一定要按部就班,讀這本書就要把它從頭到尾讀完再開第二本,不要看著這本想著那本,這樣就會搞亂。一個人學習如果能夠注重這種方法,他其實成功的就快。我讀了《弟子規》這一段,我就用在我的教學裡面,我在昆士蘭大學帶博士生,我帶的博士都很少,只有兩個,因為貴精不貴多,要選擇真正好學的人,不好學的你跟他不是浪費時間嗎?他學不到東西。跟我學習的博士生我就給他規定,我說我給你讀的這些論文資料,我規定你讀的你就讀,沒有規定你讀的你不要去看。讀一篇論文要把它讀透,我是要求他們一篇論文要讀十遍,真正不僅讀懂,而且把金融這些數據給你,你能夠完全照著論文所說的這些方法把它重新做出來,把這實驗做出來,要有這種領會的深度,這才算把這篇文章讀通。我給他選擇一個領域,讓他就讀這個領域裡面主要的論文,他把這些論文讀懂以後,其他的一通百通,觸類旁通,結果效果很好。曾經有個學生就跟了我半年,結果跟我寫了一篇論文就發表在亞洲金融會議上面,獲得會議的最佳論文獎,效果真不錯,這是古聖先賢的教誨。讀論文,很多的博士生就讀讀這篇、讀讀那篇,讀的論文是很多,知道的很多,但是篇篇都不通、不透,所以功夫不紮實,學問就比較淺。所以我要求他們,讀一篇論文,讀懂了之後才開第二篇,這些方法是我們學習現代的科技也是很值得借鑒的,讀聖賢書更應該如此。

  下面第五句講: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我們讀書不要把期限限得太緊,要寬為限,這樣心裡沒有壓力,但是工夫要用得緊,每天都要努力。真正工夫用下去了,可能我們對於聖賢教誨裡面的很多問題、疑惑就會迎刃而解。我有一次就見到我們的師長,他今年八十二歲,每天都在讀書,而且讀書不會少過四個小時。我有一次到他住的地方,從書架上拿了一本《宗鏡錄》,這本書很厚,我就翻開來看,就發現這書上我們師長做了一些眉注,還有一些畫線或者有一些拿螢光筆畫的,上下左右的邊上面都寫了一些他的心得。我一看讀書讀得這麼認真,我就請教師長,像您這樣讀,這麼厚的書,可得多少時間?師長就笑著說,那就慢慢看!每天都去看,關鍵是要去領悟。『寬為限,緊用工』,不要規定什麼時間看完,但是每天都認真的去看,這樣才有真正的受用。朱熹曾經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本書反覆的看,反覆的用功,這裡頭的意思我們就能夠完全明了,看我們肯不肯下這個死功夫。下面看: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這是講在讀書的時候心裡如果有疑惑,要馬上把這個問題記錄下來去請教於別人,這是認真學習的態度。第七句:

  【房室清。牆壁凈。几案潔。筆硯正。】

  這是講我們的房間,書房也好,卧房也好,都要保持清潔,要整齊乾淨。房間常常打掃衛生,常常擦擦灰塵,這樣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茶几也好,書桌也好,都要乾淨,桌面上的筆墨紙硯文房四寶都要放置整齊,這都是培養我們的恭敬心。如果我們心恭敬,自然這房室、牆壁、文具都會正,如果看到有不正的,我們自自然然就把它扶正,這都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來培養自己恭敬的心態。下面講: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我們在寫字的時候,古人是用毛筆,要磨墨,墨如果是磨偏了,那是心不在焉,心就不正;如果寫字不工整,心就有病,什麼病?不敬的病,這些都是從我們平常的行為造作當中看我們自己的心態。所以心要正,心要凈。古人講修身從正心開始,學問也是從正心開始,《大學》裡面就有講,「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所以心裏面一定要空明、要清凈,如果心裏面很多的這些浮雜的念頭,比如說憤恨、恐懼、貪愛、憂患等等,這些念頭鬱積在心裏面,這個心就不正,不正心就不專註,才會有所謂『墨磨偏,字不敬』這些毛病出現。所以要修正我們的行為也要先修正自己的心開始,要把這些妄念統統放下,把自己的心空出來接受聖賢的教誨。下面一條: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這是講我們看完書,書都要擺在一定的位置,看完了必定把它放回原處,對書的恭敬,不能亂放。很多人讀書,讀完了,隨便就把它放在自己的書桌上,結果東看一本西看一本,桌上擺了滿滿的書。他學到什麼?我看很難學到東西,因為他的心亂,心不靜,就很難接受大法。曾國藩先生曾經說,「案頭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桌面的書不可以多,你看哪一本就放著哪一本,不看的我們要放在書架上,放好原位,整整齊齊、恭恭敬敬,這種才是治學的態度,心中就不會少書,你的學問就多。下面:

  【雖有急。卷束齊。】

  即使在有急事的時候,看完書也要把它順手合上,放回書架原處,要養成這種習慣。這種習慣養成了,其實耽誤不了什麼時間,而其實更能夠幫助你提升效率,因為你樣樣都有位置、都很整齊,你要什麼書你馬上知道從哪裡拿,不會亂,其實更省時間,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你那種安詳的態度。安詳的態度幫助你少出錯誤,也給你省時間。呂近溪先生就曾經說過,「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如果不安詳,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就會出錯。《弟子規》就講,「事勿忙,忙多錯」。所以一個有深厚學問的人,你一看就能夠知道他行為、態度都安詳,這是平時練出來的功夫。請看下面:

  【有缺壞。就補之。】

  這是對書的愛護。古人印刷術不發達,一本書來之不易,所以書如果有缺損的、有損壞的,一定要把它補好,這是對書的恭敬,對書的恭敬就是對聖賢教育的恭敬,尊師重道。我們要愛護書,珍惜這種教育,這句話引申的意思,不僅要愛護有形的書,也要愛護無形的書。什麼是無形的書?聖賢的教誨是書里所載的道理,我們有沒有愛護聖賢教育?首先我們自己能不能夠依教奉行,有沒有按照聖賢的教誨常常反省自己,檢點自己,改過遷善?如果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補之』,馬上把它補足。聖賢書籍是用來對照我們心行的,哪一點不符合聖賢教育,馬上要把它改過來,這叫補過。自己能夠力行聖賢教誨就能感化別人,如果能夠去弘揚、去為人講演聖賢教育那就更好,那真的是為現在社會補上這個缺漏。聖賢教育現在是極衰微,又極需要,那我們就要去補上,現在都已經有缺壞,馬上就得就補之。就補之的方法就得自行化他,自己力行,教化別人。請看下面一條: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這是講不是聖賢的典籍我們不要看,這是包括一切不善的書,教我們殺盜淫妄的那些小說、故事,包括報章雜誌那些不良的內容,不健康的東西,還有電視的節目,現在網路的內容、畫面,凡是不是幫助我們進德修業的,統統都摒棄不看,因為那些東西蒙蔽我們的聰明智慧,把我們的心志都搞壞了。現在這種污染實在是太嚴重,以前帝王時代皇帝對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非常的重視,不準那些不健康的東西在流通,保護百姓的思想,保護他們的聰明和心志。現在民主開放,都有所謂出版自由、言論自由,現在網路更是沒有辦法管治,我們年輕的那一代,我們的下一代很不幸,遭受重大的污染。有識之士應該大聲疾呼,推動政府、推動一切力量來管理這些思想意識形態,對黃色的、暴力的、色情的這些不健康的書籍、節目、電影、電視都應該制止,保護我們百姓的聰明和心志。這個『屏』字很重要,現在自己要懂得去屏,就是不要去接觸那些不好的東西,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那些不好的我們統統摒棄掉。這十二條是「學文」這一章就介紹到這裡,最後第八章只有一句話,是結勸,一個小結和勸導: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在《孟子》裡面我們看到,「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是聖人,他跟我們講人性本善,常常用堯舜來做例子,告訴我們「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本有本善,這個本善孟子說了四個方面,他講「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就是仁愛的心的開端,他這裡講,「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說明是一個人必定會有這種德行,這些德行是本性中自己帶有的。這個惻隱之心是什麼?「仁之端也」,仁愛的開端,就是不忍的心;羞惡之心,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辭讓之心是禮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這四端,惻隱心、羞恥心、辭讓心、是非的心,這是人的四個本善的開端,就像四肢一樣。「有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這裡就講得很清楚,因為我們本性本善就有,但是說自己不能夠做出善行,這叫自暴自棄,所以要有信心我們跟聖賢無二無別,要發願做聖賢。道理上我們要通,通了之後,「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明白道理之後要去做,還得要慢慢按部就班的去做,這就『可馴致』,這個「馴」就是慢慢的改造自己,把自己的不良的行為、習氣、煩惱統統改過來,改到最後都改掉了,這就是聖賢。所以《弟子規》教導我們的,如果我們真正能去落實,要相信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業,甚至作聖作賢都是可以成就的。

  我們《弟子規》學習到這裡就圓滿了,非常感謝大家。有不妥之處,請大家給予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朱大可:幸福指數
你認為女人的一生的幸福會毀在哪種男人的手中?
[成人區] 冬衣夏備之中年男士篇~~大結局(幸福的一家人!)
幸福是一種能力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

TAG:教育 | 香港 | 學習 | 博士 | 幸福 | 成功 | 弟子規 | 心得 | 佛陀 | 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