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銀行圈學到的致富竅門
《1塊變10塊的投資分配法—— 我在銀行圈學到的致富竅門》 作者:陳志彥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 出版時間:2011年1月
今天的世界急速變化,我們已經身處一個不是只要儲蓄、節儉就能安心生活的時代。因此,財富管理與退休規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門必修課。本書作者陳志彥在銀行、證券投資及保險等相關行業工作十餘年,充分了解普通人的理財盲點和難點所在。他就是希望告訴你,如何將有限的收入,放在最合適的位置。
作者簡介:
陳志彥
活躍於大陸與台灣的金融專家。有銀行、證券投資及保險等相關行業十餘年從業經驗,具有深厚的學術基礎與實戰經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管理學碩士,曾任台灣花旗銀行集團副總裁、台灣台新銀行財富管理副總經理、台灣法商巴黎銀行副總裁。現任祺縉國際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風格各異的投資人,誰才是勝者
很多人手邊都會有些閑錢,這些錢可能來自每個月薪水的結餘或是額外的獎金等。當有了閑錢,自然就會想該如何善用這些錢。放在銀行定存嗎?可是現在存款利息實在太低了。投資在股票呢?看到報紙上各種複雜的消息,讓人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相信這是許多人共同的煩惱,希望能夠等到最佳的時機投資股票,如果你對此也感到苦惱的話,看一看下面的案例分析吧。
當我們手邊正好有一些閑錢想投資的時候,我們的反應不外乎: 一、等待最低的時機進場投資;二、不管現在行情如何,立即投資;三、定期定額。到底哪一種方式比較好呢?
我們現在就來假設有5個投資人,每個投資人每年年底都有一筆7萬元的閑錢可以投資。這5個投資人的投資行為各不相同,假設投資的標的是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投資期間從1979年到1998年一共20年,我們看看結果有何不同。
●投資人甲: 幸運的傢伙
我們稱他為幸運的傢伙,因為他展現了不可思議的技巧或運氣,總是能在每年最低點的時機進場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而在等待期間,他將錢放在銀行存款賺取一些利息。
例如1979年初,他得到第一筆7萬元,並在2月進場投資,因為當年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最低點是2月;同樣的,1979年底,他又拿到第二筆7萬元資金,他等到1980年3月才進場投資,因為當年的最低點是3月。就這樣,他總是能夠在每年最低點的月份進場投資,一直到1998年都是如此,這個傢伙真是令人羨慕啊!
● 投資人乙: 積極的投資人
我們稱他為積極的投資人,是因為投資人乙沒有時間做股票的研究,但是又希望能夠享受長期投資股票帶來的報酬,因此他採取一個非常簡單的投資方式,那就是有閑錢就立刻投資,不去猜測當時是否為低點。因此,當每年年底他有7萬元資金的時候,就立刻投資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上。
●投資人丙: 倒霉的傢伙
如同投資人甲一樣,投資人丙也是花了許多時間研究股市的動向,希望能夠找到股市的低點。但是與投資人甲不同的是,丙投資人的技巧和運氣就是很差,每年都是在股市最高點時(也就是最差的時點)進場投資。例如丙投資人在1979年初拿到第一筆的7萬元資金,結果卻等到當年的12月才進場投資,而當年的最高點就是發生在12月。唉!真是個可憐的傢伙……我們自己好像也曾經做過類似的事情,不是嗎?
●投資人丁: 猶豫不決的人
雖然投資人丁也是每天花許多時間研究股票,甚至到處聽投資專家的演講或說明會,但是過多的資訊反而讓他更加無所適從,每次想投資時卻又會想,一定可以等到更低的時機再進場。結果20年下來,他的資金都是放在銀行存款。
●投資人戊: 自律嚴謹的人
因為投資人戊是一個生活有規律且忙碌的人,平時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究投資方面的事情,因此他採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定期定額投資。他將7萬元資金分成12等份,每個月投資一個等份的資金,還沒有投資的資金就放在銀行存款,一直持續20年。以上5個投資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投資風格,到底最後誰的投資報酬率比較好?誰是真正幸運的傢伙呢?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
圖8-4顯示出這5個投資人在20年後所能夠累積的資金。誰的投資績效最好呢?沒錯,就是那個幸運的傢伙。因為他總是能夠在最佳的時機進場投資,因此他一定能夠累積最多的資金,他一共累積了將近1300萬元的資金,投資績效最好,但這樣幸運的傢伙實在是太少見了。
接下來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乙投資人(積極的投資人),雖然他累積的金額並不如那個幸運的傢伙,但他也累積到1200多萬元,只相差了70多萬元而已!而這位積極的投資人不需要特別花時間去研究股票,也不需要具有任何預測股票走勢的能力,他所採用的不過是最簡單的投資方式——有閑錢立即投資!
誰的投資績效又是最差的呢?是那個倒霉的傢伙嗎?很多人都會抱怨說,一投資股票就虧損,我天生就是沒有投資的運!就和這個倒霉的傢伙一樣,績效最差的應該是他了吧?但結果很令人驚訝,就算有人真的倒霉到每年都在最高點進場投資,結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差。丙投資人(倒霉的傢伙)一共累積了將近1100萬元,與成績最好的人不過差了200萬元而已,而且他還不是績效最差的。
績效最差的其實是投資人丁(猶豫不決的人),而且差距之大實在誇張!猶豫不決的結果,是20年來都將資金放在存款中,得到的資金一共只有277萬元,只有那個倒霉的傢伙的1/4!而投資人戊(自律嚴謹的人)表現也很好,他的投資方式也不需要花任何時間研究股票或猜測股價的變動,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每個月自覺投資,最終的投資報酬率,僅次於投資人甲與乙,而且差距很小,累積了將近1200萬元。這樣的答案,讓你很意外吧!
正確的金錢觀從娃娃抓起
為人父母都應該要知道,不論喜不喜歡,父母對於金錢的態度,與使用金錢的方式,都是孩子們模仿的範本;這會影響孩子的青少年、成年甚至一輩子。孩子的金錢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童時期,父母是否教給他正確的金錢觀念,以及教導他正確的金錢分配術。
讓孩子越早認識金錢越好
3~4歲的孩子:當您的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開始教他們分辨不同的硬幣價值,然後可以給孩子準備存錢罐,教他們如何將平時收集到的硬幣放到存錢罐里。有個實質的存錢罐,可以讓孩子清楚感覺到金錢存放的地方,並且實際看到、感覺到金錢的累積。
5~9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觀察父母如何去購買日常用品,他們開始知道「錢」可以買到東西。因此在這個階段,可以和孩子談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如何賺錢、每個月能賺多少錢、每個月家中有哪些費用需要支付等。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開始幫家裡做些整理的工作,例如擦桌子、收玩具、掃地等。這些工作如果做得好,可以給孩子一些零用錢,讓他們開始學習如何付出以獲得金錢的報酬。當然,當孩子的年齡逐漸大了,就應該增加這些工作的複雜性。
9~12歲的孩子:你可以跟這個年齡的孩子談論一些比較複雜的金融產品,如房屋、信用卡與投資產品等。而且可以讓孩子一起討論並規劃家庭中較大的開支,例如新傢具的添購、旅遊等。這個年紀的孩子也可能開始要求更多的零用錢,以購買他們想要的玩具或參加學校的活動。這時,父母可以選擇在給予孩子額外零用錢的同時,要求孩子完成一些比較複雜的家庭工作,例如清洗窗戶、洗車等。讓孩子更能了解金錢的價值,並學習如何管理與運用金錢。
養成存錢的習慣
一旦你開始給予孩子固定的零用錢,你就必須要幫孩子設個規定,零用錢不可以全部花完,一定要將零用錢的某個比率(20%至40%,父母可以自己決定)存下來,這個規定越早制訂,孩子會越容易遵守。我們可以回想,小時候過年拿到期待已久的壓歲錢時,是如何用這筆錢的?如果當時父母沒有給我們任何的規定,最可能的情況就是我們將大部分的壓歲錢都拿去買想要的東西了!存錢的習慣是可以學習並養成的,一旦從小有了存錢的習慣,長大後被債務困擾的可能性就會減少許多。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就可以將孩子存錢罐里的錢拿出來,帶孩子到住家附近的銀行開一個孩子的專屬賬戶。開設銀行賬戶的好處,除了可以讓孩子真正了解金錢存放的地方,更可以讓孩子實際感覺到錢存放到銀行可以賺取更多的錢,了解利息是什麼。
協助小孩設定自己的目標
孩子存錢多半會想要花掉。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存錢罐或是賬戶之後,就可以開始跟孩子討論如何運用金錢,首先教導孩子認識需要的東西跟想要的東西有何不同,然後讓孩子寫下想要的東西,以及何時想要得到。比如說,暑假結束前想要一個望遠鏡,或是明年結束前想要一輛腳踏車等。這樣的練習,能夠讓孩子有個明確存錢的目標。
以明智的方式給孩子零用錢
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跟錢的事情無關,他們沒有能力,也不需要管理金錢。孩子需要錢就跟父母開口,父母願意給就給,不願意給就不給,金錢的事情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這樣的觀念其實並不正確。給孩子零用錢,可以讓孩子提早認識金錢,也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的習慣,是幫助孩子提早體會責任心的好工具。當然,給孩子零用錢的金額必須適當,過於大方或寵愛反而可能害了孩子。
●不要太相信孩子的自主能力
●不要經常把零用錢,當成處罰或威脅孩子的工具
●謹慎處理孩子增加零用錢的要求
●不要太寵愛孩子,給孩子過多的零用錢,反而會養成孩子浪費金錢的習慣。
幫助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習慣,每周固定將當周的花費記錄下來: 買了什麼東西,每樣多少錢,然後寫下下周想要買的東西,下周會有多少零用錢收入……如果零用錢少於想要買的東西,則讓孩子將想買的東西列出優先次序,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取捨,了解很多時候不是想要的東西全部都可以得到。
平時帶孩子去商店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在眾多商品當中,只能選一樣真正想要的東西。當孩子面對到很多玩具或糖果時,往往很難取捨,或想要多拿幾樣,這時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只能夠選一種,漸漸的,孩子就會學習到如何決定。
前言 學會分配,一輩子安心
提升你「分配錢」的能力
我擔任很多年的投資顧問,看過無數投資人和我前面提到的這位朋友一樣,在投資上重複同樣的錯誤——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一股腦地把錢拿去買股票、股票型基金;股市行情差的時候,就急著把股票賣掉,去買債券型、保守型的金融商品。結果,不是在股市高位套牢,就是在保守型商品上被二度傷害。
這就是缺乏正確「分配錢」的觀念與方法所造成的後果。在把存款提領出來之前,每個人要先學會的不是哪種股票好,哪種基金要避開,而是你該怎樣分配有限的存款,該分配多少錢給股票,又該分配多少錢給基金。
本書所講的,正是我多年來在銀行圈從有錢的客戶們身上所學到的觀念和方法。我發現,這些成功的有錢人都懂得一種「錢的分配術」。這種分配術可以讓他們在市場熱的時候賺到錢,也可以幫助他們在行情差的時候減少損失。
相反的,我深深覺得,大多數投資人不懂得這樣的分配術,對於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的運作很不了解,投資理財的觀念不是不夠,就是從根本上就錯了。
我身邊大多數人的投資知識都是來自報紙、雜誌或電視等媒體。但在這些資訊中,到底有多少是正確的,這很值得懷疑。而其中最容易誤導人的,莫過於每天都在電視上不斷上演的各種股票分析節目了。有些口沫橫飛的「投資專家」們,總愛說自己的操盤功力有多好、使用的預測工具有多準確,使得不知情的投資人一再受騙上當。
也有一些投資人是通過與金融機構來往而獲得投資上的知識與建議,他們積極地參加金融機構所舉辦的投資說明會,希望能獲得更多投資的資訊。但很可惜的是,這些投資說明會的內容與目的,大多也是為了銷售特定的商品,不是真的要教你理財,更不會教你正確的分配術。能真正教你正確投資觀念的說明會少之又少。更糟的是,那些協助客戶投資的理財專員們的投資觀念往往也是錯的。
這樣的現象,造成投資管道與工具好像越來越多,但真正能從中積累到財富的人只有少數。
落實與執行良好的財富管理
本書所談的「錢的分配術」,與歐美的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概念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在歐美,只要是較有規模的金融機構,都會提供給客戶一項專業服務,就叫做「財富管理」。這項服務在最近15年發展得相當快速,也得到許多客戶滿意的回應。
根據我多年在銀行從事財富管理的相關經驗,財富管理的觀念與流程,其實並不困難,也不難理解。困難的是,如何幫助投資人真正的落實與執行。
很難落實的原因有許多,有外在的因素: 如產品的選擇性不夠、銀行的政策導向等;也有投資人內在的因素: 如投資行為與心理因素等,這些因素造成了執行上的很多困難。
接下來,我會在書中詳細介紹這些因素,也會告訴讀者如何克服這些障礙,以達到正確分配資產的目的。我也會詳細介紹財富管理的相關觀念與做法,讓你也能親手分配自己的財富。
幫助你走上無憂的人生旅程
本書並不是要告訴你如何一夜致富,也不會告訴你如何在股市中挑選「明牌」,或是預測未來的走勢。這類書籍你可以輕鬆地在書店找到幾十本,雖然不保證有效。但如果你想要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學習如何終身管理你的財富、追求長期穩定的投資報酬,並且不需要承擔太多的投資風險,進而達成你人生的投資目標,那麼,本書應該能給你滿意的答案。
我也希望能將自己過去在金融界所學到的淺見,分享給目前從事各種商品的理財專員們參考,作為對客戶提供投資建議或財富管理服務的依據,真正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同時教育客戶正確的投資觀念,進而幫助客戶走過無憂慮的人生旅程。
買什麼,什麼就跌的宿命
17年前,我在台灣的某家外商基金公司服務。當時,我的主要工作是與銀行銷售渠道聯繫,並提供銷售共同基金的培訓。有一次,我到某銀行的基金銷售部門拜訪,這家銀行過去曾經銷售過很多的基金產品,與我的公司關係也很好,因此是我時常拜訪的重點銀行。那一天在正式拜訪之前,我一如往常,先到樓下的大廳去看看。
我原本以為會看到很多行員在介紹基金產品,但奇怪的是,在營業大廳沒有看到行員向客戶推薦基金產品,連相關的說明手冊也沒有。我懷著疑惑的心情,上樓去拜訪了總行部門的主管。在談話的過程中,我才了解,因為過去該銀行大量銷售了股票型基金——特別是投資日本市場的產品給客戶。結果,日本股市在經歷兩年的大幅上升之後,從1990年初開始,由近39000點的歷史高點一路往下跌,到1992年最低跌到15000點,造成許多客戶的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內縮水了一半以上。如果是買到日本認股權證基金的客戶,情況更是悲慘。
大多數人購買日本基金,是因為相信行員的介紹,而許多行員也搞不清楚產品的特性,僅根據報紙上看到基金產品過去的績效去判斷,只要表現好的,就積極地推薦給客戶。這位主管告訴我,有位客戶當初投資了1000萬元,現在只剩下100萬元不到!該銀行想必遭受了許多客戶的抱怨,因此不敢再推薦基金產品給客戶了,寧願多做一些賺頭小的定存。這個現象很明顯是由於銀行對金融商品了解不夠所造成的。